大家还记得吗?在12年底13年初时,QQ最棘手的问题是“全民隐身”,很多人经常上线后一览列表,全是一片灰色。后来,腾讯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推出一次版本更新,欲强制性取消隐身功能,登录时没有了隐身选项,列表上所有人都是彩色的,包括离线的和隐身的。
可是,这个版本不仅没有解决那个问题,反而招致一片骂声,最后只得速速更新新版本恢复灰色隐身。
那是2013年,那一年,微信的用户量如火箭般上升。这和上面那件事有何关联?
或许,每个人划了越大块的自留地,其实就是对这个社交生态圈投下了不信任票。如果,点开每一个朋友,都只有三天的动态,那么无疑,这款社交软件就死了。
固然,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设置给别人看几天的朋友圈。但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说,塑造怎样的社交生态圈是产品的灵魂。
利益相关:曾在腾讯实习。热爱腾讯这家公司。
谢邀。关于“朋友圈的三天可见”的现象,其实在这个功能上线之前就存在了:有的人夜里发了一条状态,还要特意写上“隔夜删除”。
这背后隐藏着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种常见矛盾:想展示自己的某种状态或想法,但又不希望被人永远看到。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矛盾的心理呢?我们从社交媒体的转变来解读这个问题。
我们如何展现自己,很多时候是根据所处的情境决定的。比如,在父母面前,我们可能展现为一个懂事、生活作息规律的人;而在朋友前面,我们可能是大大咧咧、喜欢熬夜的人。
我们像个演员,在不同的人际互动中扮演特定的角色,让生活按照固定的剧情发展下去。
之前,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保持着较为严格的界限,我们在网上可以暂时摆脱固定的情境,从固定的角色中脱身,以更轻松自由地方式与别人聊天、沟通。
而如今,现实生活已经和社交媒体高度重合,让不同的情境下的人浓缩汇聚在了一起。我们的微信里不仅有父母、亲戚,还有同事、同学,还有群里加的陌生人、小区物业人员等等。
不同的人群意味着不同的情境,当我们在朋友圈发一条状态的时候,不得不考虑这条状态是否合适。比如,周末和朋友聚会到很晚,玩得很开心,想发个朋友圈却不由想到,父母看了可能又要唠叨自己。
所以,这种多种情境的复合和冲突,让我们在发状态或内容上越来越谨慎,开始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审查。有些人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少,有些人对微信好友进行细致的分组,小心地经营着印象管理,还有些人不愿发这么多心思,每次发内容都随性,之后再删除或转为自己可见。
人有自我表达的需求,渴望被看到、被听到,让他人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自我表达往往是在我们认为是安全的情境下发生的:当我们感到诉说的对象、所处的环境都是令人放心的时候,才更容易打开自己。
过去的网络还是匿名性、私密性很高的场所,我们能够借此逃离现实,安全地表达自己。而现在网络逐渐在变成比三次元世界更加开放、透明的公共空间,研究者Danah Boyd将如今的社交网络称为“有介质的公共空间”,它与“无介质的公共空间”(现实中的公共空间)相比,拥有4种特性:永久存在、可搜索性、可复制性、隐形观众。
我们说的话代表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态度,在具体的语境和场景里才可能被更正确地理解。我们和朋友聊天时会更自由地表达,因为双方在同一个即时性的情境里,说话的内容是符合当下场景的。而当聊天结束,谈论的内容也只是在彼此的脑海中短暂存在。
而现在我们发在社交网络中的内容,只要不被删除,它们一直留在上面,脱离了具体语境,很可能会被误解。甚至,有些人将这些内容搜索出来,进行复制,进行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随着这几年网络暴力事件的频发,让人们更加重视网络时代的隐私。
隐性观众的存在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为我们的自我展现提供了动力。我们不必面对一个真实的对象,在发状态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着会有人看到这些内容的,我们被某些人看着、关注着。
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知道自己发的哪条状态、在何时、被具体的谁、怀着什么样的态度观看了。即便在微信上,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好友组成,但也很难准确地获知以上这些信息。所以,这些真实生活中不可能在同一情境中大量存在的隐形观众,营造了一个类似于“全景式监狱”的环境。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强调,这种“全景式监狱”重点不在于监狱,而在于“因为感到被注视而带来的心理影响”。在人们持续地感觉到自己被注视的情况下,会自主监视自己去做权力(power)认可的事情。由此,它被认为是一个完美的权力实施机构,只需要一双“权力的眼睛”就可以控制所有人的行为。
在社交媒体上,这双权力的眼睛无处不在。福柯的权力理论认为,权力不是一个固定的机制,而是一种关系,每个人都同时是这个关系网上的权力施加者和权力被压制者。虽然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喜好的权力,但也在承受着他人行使批判自己的权力。
在权力面前,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真正想说的话和想做的事,都被会被不自觉地自我监察、自我妥协掉。
当我们了解社交网络的这些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我们观念的影响,我们再来看一下“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就更清楚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可以说是我们在找回“自己可以被遗忘”的权力。更是对社交媒体的“永久存在”、“可搜索性”、“可复制性”这些特定的一种抵抗。是对自己的隐私信息一定程度上的保护,是对监察氛围的削弱。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发朋友圈呢?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原子化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足够的社交支持并不容易,我们时常会觉得孤独。所以发朋友圈既是由于自我表达的本能,也是暂时缓解孤独的一种方式。因此,有些人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只是为了调解这些互相冲突的需求。
所以…嗯,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沟通。也许你永远也不知道我是谁。:)
以上。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最理性的暗恋是什么样子的?
戳此免费领取: 心理学习资料包
都是被逼的啊朋友!
以前微信里都是同学、朋友、家人,被他们看见朋友圈也没什么……
但现在,你微信里都是些什么人?
老板、同事、客户、收房租的、修水电的、送外卖的……
现在很多人微信里70%都是陌生人。
想一下,如果每天有几百个陌生人可能会看到你的隐私,你心里什么感受?
简直就像是被关在动物园里的猴子啊!
说到这里必须要吐槽一下微信。
虽然可以在发朋友圈的时候设置只对某些人可见。
但是,我还要费尽心思给我的联系人慢慢分组,而且发布的时候还要考虑一下屏蔽哪些人……
多么智障的操作!
很多人搞到后来已经忘记设置了,结果就是一些内容给不该看的人看到了,多尴尬……
而且随着用微信来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你在朋友圈里会发现非常神奇的现象:
10个妹子里有8个在做微商,到处都是各种三无面膜、海外代购、卖茶叶……
翻10条朋友圈,有5条是鸡汤,3条是广告,硕果仅存的2条居然是养生常识……
以前人们爱晒自己的生活,现在喜欢让人给自己冒鼻涕泡的儿子女儿侄子侄女集赞投票当“最美宝宝”……就问你亏心不亏心……
如此繁荣的景象,说明大家都不愿意在朋友圈里展示自己了,那么设置三天可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你也不会跑去看他的朋友圈……
微信以前打着私密社交旗号才火起来的。
但谁能想到现在的微信从以前的小圈子变成了广场舞呢?
如果你看到你的朋友设置了三天可见,不要太沮丧或者生气。人家就把微信当成一个工作工具,你要真在乎他的生活,多线下联系不就好了?何苦跑到人家朋友圈里查户口呢?
我反正不会关
因为想了解你的人会看一看
喜欢你的人会翻完
不在乎你的人根本不会点开
那么何必阻断那些在乎你的人了解你的途径
何必为那些与你无关的人自作多情
饭圈不是瘟疫。瘟疫的可怕在于传染性,饭圈没有传染性,只有破坏性。硬要比喻的话可以称为蝗虫。
辱骂饭圈不是政治正确。「政治正确」的意思是用迎合主流价值观的方式表达同一个事物或观点,以。例如称保姆为「家政」,称裁员为「业务重组」,称饭圈为「支持者」等。
「理智的粉丝」是一个伪概念。有理智的人不会无条件无原则地支持和维护没有才华只有包装的所谓演员,或者现实中甚至不存在的虚拟角色什么的。既然你坚持自己是粉丝,就说明你不具备起码的理智。
你要是问我神舟坑毕业生的行径对不对,那肯定是不对。但你要问我为什么这种公司还能活下来,不涉及道德评判的说,就pc这种夕阳产业,越是黑心,越是不把员工当人的公司,才越有可能活下来不是吗。现在战神系列算是站稳了脚跟,神舟也算是个1.5线游戏本厂商了,再顺带压榨员工开源节流,有什么理由活不下去?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