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9日补充
为了让这个回答更严谨,我把我的思考这样总结陈述一下:
资本主义有问题吗?很明显是有的,但是有问题的同时它也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当然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并不公平,而且会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日益的不公平。这种不公会在最后反过来停止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盖因资本主义的本质目的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而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生产力与科技只是其手段;应试教育有问题吗?很明显是有的,但是有问题的同时并未妨碍它提高人的知识水平选出优秀的人才。当然其也有问题,其也面临着不公平,而且它并不是对智力的整体精准测量。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资本主义,应试教育都是有其问题的,但是也是有优点的,否则也不可能延续这么久。如果我们能取其优点摈弃其缺点就是最好的。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明了其优点,也要看到其不足。不要迷信资本,也不要迷信分数,虽然它们的的确确反映出了一些东西,但这不是全部,也不足以真实的描述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追求真实。
资本主义,应试教育都是有优点的,但也都是有不足的,这些都并不矛盾。那么怎样才是最好的呢,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全面发展让所有人都能更好地生活呢?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越高,那种以人际关系为目标的欲望就会越低。我的发现就是一个人如果特别热衷于社交,感情,关系这些而且弄得头头是道这种人也往往缺乏深刻的洞见与知识。因为他不需要深刻的见识,他只需要随大流跟着群体走就可以保证衣食无忧生活安稳。而事实上,那些特别深刻的道理和见地一般都是要经历很大的痛苦并对其充分思考才能得来的,两个条件少一样都不行。而这些痛苦和思考,基本上都有“不合群”这一特征。不是不善良的不合群,而是疏于人际关系的技巧的那种。一个人过早的沉溺于社交啊感情啊这些他就没有变得更加深刻的需求和动力,他就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全局上看问题的冲动,因为群体本身会提供给他安全感和满足感,让他以为群体和人际关系就是一切。青少年时代是智力开发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当然也不是说一个人完全不处理人际关系完全孤僻不通人情就很深刻很厉害,绝不是这个意思。不通人情是很可怕的, 因为这种人充斥着简单幼稚的恶缺少对别人的同理心他的需求很容易通过恶来满足不具备多少成长的可能。不通人情和过度追求人际关系并将之视为人生准则都不是什么好事,一个让人恶劣一个让人幼稚。总之看问题要全面要辩证的看。一个人如果完全不合群也是缺乏智慧的表现。
智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不合群但他其实比那些看似合群的人更乐于包容人的缺点因为他有智慧所以理解他人(也不是看起来不合群就是智商高昂,很可能是双商都低,高智慧的毕竟是少数)。其实智慧的人更宽容和良善,因为智慧就意味着有同理心,他们只是不喜欢那些抽烟喝酒KTV等诸如此类好像“很成功很社交”的东西罢了。真正的智者我相信都是包容和善解人意的,不合群只是不喜欢那些无聊的事而已。那些看似合群从众的反而往往更加有着偏见和戾气盖因他们的智慧是缺失的世界观是狭小的所以宽容也是没有的,更不善于包容和他们不一样的人。我说过他们的一大特征就是喜欢树立敌人党同伐异来增强彼此之间的团体感,智者会喜欢这样做吗?智者反而更加包容对不对?他也许恨铁不成钢但至少不会把你树成靶子来打对不对?
有智慧的人当然也可以很好地合群,这不是什么问题,并非不合群就智商高合群就智商低了,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大多数的社交在很多时候是真的比较无聊和缺乏意义的(各位联系一下自己的经历吧),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热衷于此的。我也只是说大多数时候是这样,也有一部分很有意义,不要走极端。
我的一个体会就是,越多心理幼稚不成熟的人,他们就越热衷于互相搞拉帮结派清除异己党同伐异这些事,他们就越喜欢搞树立敌人然后打垮来增强团体感的这种事。一个最直接的例子,监狱和底层社区往往有强烈的种族,民族斗争,或者社团斗争。越是心理幼稚的人越喜欢从种族民族等等这些群体性的东西上寻找存在感。当然也有经济的因素在里面,经济基础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思考,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心理幼稚的人把人际关系看做一切,人际关系代替所有的真理,他们生活的所有目的和资源都来自这个。当然我不是说人际关系不重要人就应该不合群,有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事,我觉得有朋友的同时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是最好的,君子和而不同吧。只是人际关系这种事搞的太过就会变质,太过于沉浸于此让人幼稚。什么事都是物极必反的。
我也不是要诗化苦难也不是觉得吃苦有多好,我欣赏的是对苦难的思考和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年轻人如果不经历一番什么往往很容易就会变成善于搞人际关系却又内心轻浮单薄没什么真本事的人。有多少成功,究其本质其实只不过是“人际关系的成功”、“学历的成功”呢?当然也有很多成功是有真本事的,咱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在我看来,学历其实,或者说,应试教育,只是考量了一个人的智力的一些面,还有很多东西很多智力,是它无法考察的,当然专业知识也不容否认。但据我观察学历高或者人际关系搞得好,有时候反而会缺乏于一些能够从全局从本质上把握看待事情的能力,那种没真本事的人一般也缺乏勇气。勇气其实也是来源于智慧的。当然也不是学历高就成了原罪人际关系搞得好就是原罪,我是说,抛开专业知识这点,学历高低,人际关系手段高低,这些都并不代表太多。应试教育下的成绩,真的没有反映出人的真实智慧。我见过很多把应试教育适应得很好成绩很好的笨蛋。但是又没有其它什么更公平的方法来给人划分阶级对不对?这又是资本主义的原罪了,这是另一个问题以后可以慢慢谈。
在我看来应试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一是它看似公平实则不公平因为学生所处的环境也有巨大影响(我个人就是个例子)二就是片面强调一些方面的智力忽略其它东西,应试教育真的只是考了智力的一些面而已,真的只是培养了某一方面的知识但有更多是考试成绩所看不出来的,智力是有很多结构层次的,何况专业知识谁人智力正常都能掌握。这就导致某些人以为成绩好学历高自己就智慧过人孔明再世了一样根本子虚乌有的事,这种虚妄的自信让他们做恶而不自知。其实成绩好坏并不太多说明智商,成绩好坏它是考了一种,就是模仿并推广适用的那种能力吧,是那么一种去“套”的能力,但它很少考出来一个人抓住本质的能力创新发散思维的能力,当然创新这个又和个人性格生长环境经济基础阅历挂钩了。但目前的专业教育也是很优秀的,我只是说它有偏颇之处。
就好像资本主义让很多人拥有了与其价值不匹配的财富一样。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多少并不怎么说明个人的自身价值。有的人专业水平更强为人更好但就是拿着死工资,成绩亦如是,有很多人其实脑力是有的智慧是高的但就是因为各种原因或者脑子不契合总之就是成绩不如人。但也不是说考试成绩一无是处财富什么都不算还是要辩证全面客观的看问题,考试成绩还是说明着相当一部分智力人家也毕竟有相关知识和成绩。财富积累也是一种本事,要辩证的实事求是的思考分析。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价值,但应试教育和资本主义也确实埋葬了太多。应试教育反正我可以肯定它有一些特别偏颇的东西,也绝对没有完整反映出人的真实智商。因为,我见过很多那种应试极好的蠢材,他们的愚蠢带来的恶简直丧心病狂,可是偏偏成绩好让他们以为自己诸葛孔明再世做恶做的心安理得还又自信满满纯粹是一出悲喜剧。当然应试教育高手也是有很多人有很大的智慧与才华的。其实我的意思就是,应试教育它是乏于一些设么的,但不论是应试教育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两边都有很厉害的人,应试高手是有其过人之处的,有很多人是很厉害的;但是那些失败者也有自己特定的长处只是可能不契合于应试而已。所以不要我说个应试教育有偏颇就觉得自己应试不好肯定是自己在其它方面绝顶聪明,人家那些好学生就什么都不是了。我特别怕我说应试不代表整体智力就导致有些人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就在其它方面无与伦比,然后活在那种怨天尤人和目空一切里不去努力。我的意思简化一下,就是,应试教育考察了一部分智力,优等生们至少在这部分智力上是足够高的;但还有一部分智力,则不一定。可与此同时,我不认为人和人智力差距有多大,差生很可能是环境影响,但也可能是真的就不是那块料。智力商值大多都落在一个区间内,可认知问题的模式是有不同的,而且在不同领域日积月累的训练和挖掘会导致日后很大的差异。应试教育确实有偏颇之处,优等生在其它智力上表现得差强人意甚至很有些愚蠢也在所多有,当然相同状况下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有可能更差有可能更强,取决于自身。绝不是说应试高手只强于应试这部分智力其它方面不行,说不定别的方面还是相当厉害。其它方面的智力高低取决于其自身。请务必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真的是会出问题的,客观冷静吧。也许你很强,也许你很差,但不管怎样要知道智力是可以被提高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可能你很厉害,可能你只是不适于这一方面,但自卑或者自大都于事无补,认清自己的实力保持自信就足够了我觉得。有关应试教育偏在智力的哪方面长于何处我暂时还没想通透,只知道成绩不能说明人的总体智慧。我不是否定当下的教育,学好知识当然是很有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我只是说应试教育有偏颇之处,不能把应试成绩看成人的总体智力。
至于说为什么应试好的人过的更好,不为什么,应试好首先就给这人加了个光环,找工作更容易更轻松,同样的投资自然优先给他们而不是别人,成绩学历又给他自信,别人又喜欢亲近这样的人,他获得成功概率自然大的多。其实那些高等阶级的人难道真的就比一般人强得多?不见得。这个是有一些问题的,我一时半会还不能理出来,容我日后再好好回答。
看了些评论,我特别想统一回复这么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如果长于精神与智慧,会更容易获得优渥的物质生活,这不是什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为智慧就是能力,因为把握事物的本质本身就是创造财富获取财富的能力,因为智慧本身就是财富,人人皆追求智慧而不欣赏愚昧。哪种人更让人尊重和喜欢能更多创造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价值每个人心里都有数。一个人如果完全不合群完全孤僻只能说明他事实上不具备智慧因为智慧的基本条件就是理解他人包容他人,我相信智慧的人更容易得到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别人,欣赏别人的长处宽容别人的短处。他们只是不喜欢在无谓的事情上耗费精力为鸡毛蒜皮的事情树敌罢了。而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包容别人的短处知道怎样让事情变得更好,正是那些看似从众合群却又愚昧偏颇的人所缺失的。所以到底谁才是更真实意义上的合群呢?智者知道包容他人,能够理解别人的痛苦和难处,而愚氓喜欢憎恨和树敌,喜欢以偏概全党同伐异,不是吗?
更何况,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就充斥着不公,出生的不公,家庭条件环境教育经历等等的不公,不是单单一个财富多少就说明人的能力与价值的。如果我是个富二代,我绝写不出今天这些话但某些人依旧会把我胡说八道的东西奉若圭臬因为我有钱,这样真的对吗?假如有一天我成为有钱人你又该怎么说,我这个回答又变得很有道理了,这样真的好吗?何况哪怕我不能成为有钱人我今天说的这些就不对了?请你不要judge我来反对答案,你的那种认知就是我要是资产阶级今天这话就对我是普通人这答案就错,你不觉得这有些滑稽?
说一千道一万我的阶级属性并不代表答案的对错。资本主义制度公平吗,真的是对人能力的检验而不是残酷的剥削机制?剥削他人剩余价值公平吗?这样获得的财富对他人而言公平吗?人与人的生长与经历有公平可言吗?考试成绩优异的蠢材很少吗,很多吧,比如你很讨厌的那位上司?年轻时候的诸葛亮、刘裕、朱元璋、毛泽东,以及那些白手起家的富翁,在你们看来一样的可笑因为他们不是有钱人,是这样吗?是道理对还是钱对,是我今天说的这些话对还是我是不是或者会不会成为有钱人对,对于某些人这是个你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不管我或者其他说出类似理论的人是怎样或者会怎样,道理始终是道理,资本主义充斥着剥削和对人的压迫,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的多少并不是这个人本身能力与价值的直观反映(当然我更愿意说人本身是无价的,所谓价值只是对其能力的笼统概括);阶级固化会带来难以逾越的阶级鸿沟;应试教育并不全面考人的智力,但也不是“素质教育”就有多强富二代毕竟物质丰富见多识广有压倒性优势这又更不公平了。资本主义也促进科技的发展可它又同时剥削着广大劳动阶级。如果以上这些我说的不对,我欢迎理性健康的讨论。
仓促之间整理下思路就写了,后来还加进去很多大略分了段导致看起来很混乱。但这真的是个很好的问题,我也一直都想过这些事。人际关系,学历,在我看来不代表很多。成绩说明一部分问题但绝对不全面,成绩优异的庸才比比皆是,但人家的专业知识也不容否认能考出那样的成绩也不是简单的。我当过好学生也当过差生,我基本上清楚这里面的道理;能积累财富也是一种本事可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剥削他人完成的积累本就不是什么正确的东西,要辩证的看。只不过这些不同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生存环境与境遇最终导致不同的人。以后会好好写一下这个吧,这个类型的问题展开真的可以有很多有意义的事。
那会说话冲了些,抱歉了哈各位筒子。总结我改一下吧,简洁明了的,首先不合群不善于人事不代表智商高,两者并无强因果关系。智者其实反而更知道宽容和理解别人;其次资本主义制度使得剥削成为无可奈何,并不是有钱人都是不道德的,他们有的也许很高尚,但是资本主义使得他们必须用压榨他人剩余价值的方式谋取财富。并且要知道,资本主义的确是一种剥削制度,但是它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可是也正是因为它是种剥削制度,所以也会因为其对人本身价值的否定和其固有的周期性危机反过来阻止科技发展。资本家为了逐利就是会努力发展科技,可它同时也剥削底层人。如果能找到方法既获得资本主义的科技又能不太过分的剥削人就是最好的了吧;最后,成绩好坏并不全面证明人的智力,一则因为成绩考的是套用的能力而非发掘本质发散思维等的能力,智力分许多结构和层次,应试它是有一定的偏颇之处(但也考验相当一部分智力,应试教育虽然有缺陷也是目前最公平地划分层次的手段了);二则环境对学生影响很大。如果要说为什么人和人既然智力差不多为何成绩差很多,我认为,除过每个人生长环境经济基础和经历带来的条件差异以外,占很大作用的一点就是心理作用。成绩好的人受到的优待关怀和他自己因为成绩获得的自信这些都对一个人有很强的正面促进作用,很多时候是有个马太效应在里面的,这使得他们表现得更加聪明机智。其实任何人给予他鼓励关怀让他自信他都可以表现出更高水平。当然也不是应试尖子就不行了,搞不好人家在每种智力上都很强呢?当然差生也不是就多么的不行了有的也许同样甚至更加厉害,但是优等生中有高智力的比例更大也是事实。绝不是说他们只强于应试那部分智力,应人而异的。其它方面决定于他们自身,有可能很智慧,有可能相当愚蠢。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差生。与此同时也要知道,痛苦和对其的深入思考使人深刻,而优等生们人际关系高手们看来并不会有太多这种经历。总之全面地辩证的看吧。多的我就不说了,以后再慢慢写。
在回答题主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找到这段话的原始出处。为此我进行了一些资料整理工作,找到了这段话的中英文翻译,中文出处为《人生的智慧》,韦启昌翻译;英文出处为《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Short Philosophical Essays Volume One》,Trans. E.F.J Payne翻译:
在英文版的翻译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词:vulgarity。这个词并非平庸的mediocrity,直接翻译的话应为低俗。叔本华的原文用的是Gemeinheit,可以翻译成卑鄙,在这段话中翻译成低俗我认为是比较恰当的,如果翻译成平庸就丧失了叔本华原文中那种强烈的厌恶态度。从原文用词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强烈厌恶态度绝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它是解读这段话的关键。在找到了原文出处的基础上,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叔本华这段话不能孤立地解读,需要去找到它的上下文。同样的,叔本华的这种厌恶态度也肯定来自于这段话的上下文。
而这段话的下文中,叔本华谈的是另一个话题:死亡。那么我们的视线顺理成章去看它的上文。果然在上文中,叔本华谈论了他的厌恶态度:
在这段话中,叔本华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人类群体中六分之五的同类厌恶(misanthropy)态度。这种厌恶态度的根源是对于这些同胞头脑和心灵素质(characters)的无法和自身匹配的失望。因此叔本华认为,剩余六分之一的出色的人会非常愿意选择不和其余六分之五的人接触,而这类人重视自己内在的价值,所以会选择只让自己陪伴自己的独处方式。最后叔本华还把康德拉来论证自己这种同类厌恶态度并非孤例。
至此,我们可以系统解读一下叔本华在这两段话中建立的逻辑:
1.我六分之五的同类是差劲的,我六分之一的同胞是优秀的。
2.我六分之一的优秀同胞会厌恶我六分之五的差劲同类并选择独处而不和他们接触的。
3.表现出洞察世故,善于和人打交道的年轻人能够很熟练地融入社会,说明这个年轻人不愿意独处,属于我六分之五的差劲同类。
4.与这类年轻人相反的,对融入社会表现出『诧异,惊疑,笨拙,颠倒的举止和行为』的年轻人可能属于我六分之一的优秀同胞,因此拥有更高贵的素质。
显然,叔本华的整套逻辑基础就是同类厌恶态度,他天然假设优秀同胞对差劲同类的厌恶,并以此作为衡量年轻人素质的基础。然而百多年后,一大批真正优秀的年轻人却表现得和他的假设截然相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而正是这群走群众路线的年轻人,干出了一番孤芳自赏的独处者们永远无法想象的伟大事业。
综上,我理解叔本华这段话对于不善于和人相处的年轻人来说也许具有一定激励作用,但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他的逻辑基础是偏颇的,因此我们不该因为这本书叫做《人生的智慧》就真以为这段话是颠扑不破的『智慧』了。
有意思的问题,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其实 4 年前我在 很多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吗?为什么? 的回答中已给出过解释:
对于一个很 「普通」 的人来说,情商的习得方式很简单,就是「将心比心」;对于一个有些「特别」 的人来说,情商的习得方式不太容易,更接近于「模式识别」。
类比地说,所谓「洞察世事」,本来就有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是相对容易的。因为,我们接受的事实越多,就越容易接受新的事实。这就好比:在数学中,我们所认同的「公理」越多,推导新的定理就越轻松。
但这种思维方式,真的是正确的吗?
-----
我来举个形象的例子:为什么 1+1=2?
绝大部分人,听到这个问题,往往会一愣:这不是大家都认可的事实吗?具体的表现方式有:
只有一小部分人,才会更深入一点,去研究 1+1=2 背后真正的原因,那就是「皮亚诺公理」(Peano axioms):
1+1=2,其实是通过这 5 条公理推论出来的「推论」。
-----
不知道你感受到没有,「皮亚诺公理」才是更接近于事物本质的「真理」,但大部分人并没有这种抽象能力,于是只能先接受 1+1=2。(甚至有不少人,不仅自己没有这种好奇心,还会把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定义为「钻牛角尖」)
很显然,会去研究并意识到「皮亚诺公理」的人,大概率是相对聪明的那一批。
这就好比计算机编程:有些人可以写最底层的「汇编语言」,有些人可以写架构在汇编语言上的「高级语言」 Python、SQL 等,但大部分人,只会用 Word、Excel —— 我不是说后者一定是笨蛋,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编程不是必备的技能,但是前者一定具备了相当数理逻辑能力的人,这点大家不会反对吧?
因此,内心接受「默认前提」越少,这个人是聪明的概率就越大;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是平庸的,那么他必须接受足够多的「默认前提」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
但正如发现和理解「皮亚诺公理」和「汇编语言」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很多知识的积累,在不算太小的年纪才能领悟,真正的、在「理解」世界运作规律下的「洞察人事」也必然需要相当多生存经验的「积累」才能达成,是绝不可能在年纪尚小的时候实现的。如果一个人很早就自以为理解了这个世界的运作规律,那大概率是认同了足够多并不是显然的「前提」,而没有真正理解之。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不理解的前提下,一个人认同的「默认前提」越多,他的「创造性」也就越差,行为模式上也就越容易禁锢在一个小的圈子里,沦为平庸;而认同的「默认前提」越少,他的「创造性」就越强,也就越有可能发现全新的、合理的「世界运行模式」,从而改变人类的认知。
这便是我理解的、叔本华这段话的精髓所在。
叔本华的书我就读过一本,叫《人生的智慧》,你说的这句话我印象很深刻,是这本书的第六章“人生的各阶段”里面的,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和“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放”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说这话我觉得不能从表面的一字一句去理解,毕竟《人生的智慧》不是一个严肃的哲学著作,这就是一本随笔和散文的汇编,肯定是具有一定文学性的东西在里面的。
这里偏个题说一下叔本华的哲学,叔本华的哲学被叫做意志哲学,他认为我们所见所知所感的世界是“表象”,而表象的根源或者说决定“表象”的是“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叔本华认为它是“意志”,“意志”是一切“表象”的“之所以出”。自然界的“意志”并不是对等的,“意志”是有高级低级的阶级区别的,石头、铁块等死物“意志”比较低级 ,然后是植物、动物,大自然中人的“意志”是最高级的,受大自然得天独厚的恩赐的。当然如果把人当成一个一个的个体去看也是类似,“格外受大自然恩赐”的人“意志”就比较高级,相比其他人这些人更具“智慧”,相较而言芸芸众生的“意志”就比较低级,还有某些格外不幸的人“意志”还可能都不如芸芸众生。明白他的哲学有利于你去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前面叔本华阐述了他对人生不同阶段的一些感悟,他认为“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追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格外具有“智慧”的人(“意志”高于常人的人)因为能察觉和认识到别人无法理解的“知识”,所以肯定和芸芸众生思想不一样,同时又因为这种“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但阅历和经验不是与生俱来的又无法被“智慧”所取代,所以叔本华觉得“在青年期,他们感觉被众人抛弃”。而随着有“智慧”的人“经验和阅历”的积累,他们能很明显的察觉出芸芸众生的愚昧,所以在“老年时却感觉自己逃离了众人”。
叔本华对人际交往现象有个很有意思的类比,他说人们的交际类似于一群豪猪聚在一起取暖,挨得太近会被互相之间的刺伤害,但离得太远又无法取暖会被冻死,这些豪猪就是芸芸众生。但是有些豪猪自己就能产生很多热量,不用和别人挤在一起取暖也不会冻死,这些豪猪就是那些具有得天独厚“智慧”的人。
所以他这句话的意思就很简单,年轻人无论是有“智慧”的还是芸芸众生都是缺乏“阅历和经验”的,所以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取决于他们的“意志”本身,芸芸众生就像需要取暖的豪猪,所以他们会聚在一起取暖,所以才能在人情世故方面晓得比较炼达。而反过来有“智慧”的人就像不需要取暖的豪猪,因为不冷,当然对聚在一起(毕竟可能会被刺伤到)不感兴趣,所以就显得不通人情世故。
所以叔本华所说的本性平庸指的不是“表象”而是“自在之物”,也就是说本性平庸指的是“意志”等级与芸芸众生一样。这和“事业成功”、“梦想实现”之类的事情没有关系,这些东西都是“表象”与“本性”无关。
另外,我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东西才是会随着时间、社会结构等因素而变化的。叔本华的理论作为一种哲学在现在这个认识阶段肯定是有局限性的,但这个局限性的维度肯定是不包括时间。
说白了就是顿悟的阈值太低。
这样的话,容易在规律里打转转,很难把精力放在具体的做事的细节。
看似通透,实则是流于表面了。
易定者无感,易感者无定。
而很多不凡的成就,更需要的是长期积累,坚韧不拔的定力。
先有定力后有感的人,一般会是百战归来复张兵,就像是上完军政大学的李云龙,比之前还要厉害!
而先有感的人,因为机会成本太高,头大手小,就是贪兵的马谡,只能一声哀叹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事、谙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接、周旋,胸有成竹地步入社会,那么不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这预示着他的本性平庸。相反,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与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乖僻,则显示出他有着高贵的品质。”
在现实社会中,掌权者们其实是鼓励年轻人能够尽早谙于世故的。比如通常非技术性企业雇主,招募刚走出校园的年轻应届生,最为看中的能力不是你有多特别,而是你接受规则的能力,或者说适应能力。有的大企业还会用“管培生”这一职位,将这个年轻人对于工作和升职的思维固定化。这种快速接受规则的能力越强,代表越会“做人”,能够好的配合其他部门,不多事不冲动,非常努力勤勤恳恳,不自我为中心。这将会是一个好的员工和优秀的执行者。
再放大到整个国家,古代施行的举孝廉、儒家学说、科举制度等,都是在不断强化这一目的,让人民变得世故功利,给人民设定好奋斗目标,并且从小开始培养。但是说到底,人为什么要顺从他人或是政府,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意见而是要少数服从多数,为什么贫穷的人会向有钱有权者低头,为什么要朝着别人给你设定的目标去奋斗。具体到到为什么要读大学,为什么遵从道德礼仪规范,为什么要裹小脚等等,根本就不是这些“埋头奋斗”的年轻人们会思考的问题,因为他不能带来实际的功利金钱。再说一句,很多人的梦想,比如说从政创业乃至教书育人,人们会有一种幻觉,以为这完全是自己发自内心的想法,事实上这是社会和他人的想法,在你的脑海里投下的种子,然后有很多信息像广告一样在不断告诉你,做官有权力,当总裁很舒服,码农挣钱多,教师受人尊敬,于是在这些媒体或现实例子的催化剂下,种子在你心里萌发之后,使你觉得这是自己想要的而已。而你真正内心的想法,早已被这些声音淹没,找不到了。而想要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声音,是需要时间和特殊经历的,所以叔本华认为,那种“胸有成竹”的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是已经完成了“被洗脑和接受设定的目标”这一过程,他们会是一颗好的螺丝钉,但也仅此而已。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改革者与执行者,两者缺一不可。执行者就是以上所说,被从小培养要接受规则——不管是别人制定的,还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规则。他们会努力做好一名“工蜂”的角色。与此同时,他们的上升天花板是被限定了的,这与阶级无关,而是思想已经被束缚起来。人是无法去凭自己,做到连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事情的。他们几乎难以对人类社会创造出真正巨大的改变,所以被叔本华称为“本性平庸”,但一个本性平庸的人也可以很伟大,当好人类社会的支柱。
而改革者,顾名思义,他们对世界持有审视的态度,思考着为何要接受这样的设定,这个世界是否因我的存在而能够变得更好等等。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都是属于此类。他们对现有的政体或制度表示怀疑,不服权威,积极探索开创新的方法论——即便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很多思想家的为人,在普通大众看来都很“乖僻笨拙”,甚至是被笑话的对象。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改革者再有智慧,也只是一个人。他只能提出自己的思想与远见,然后发动群众去信任拥护他。他会需要执行者们的帮助去实践,去让这个世界真正变得更好,这并不矛盾。所以我们不应该认为叔本华所说的“平庸者”的存在毫无贡献,他们的平庸只是在叔本华所关注的哲学与思想意义层次上而言的,但并不是次一等的人。
有的年轻人,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不满足于道德和权威的压迫,有自己的思考,即便显得有些缺乏经验纸上谈兵。走入社会之前他们不那么肯定,因为他们觉得处处都是未知。那么他们就是叔本华说的不平庸者,有成为改革者的潜质。从商鞅到毛泽东到乔布斯到马云,他们都是成功了的改革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为潜在的改革者一定是好事。真正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屈指可数,他们其中的99%,都会在现实的锤炼下,因为各种外部或自己能力的原因,而慢慢放弃自己看似并不实际的想法,变得更会做人,更世故圆滑,变得不再敢想象,然后选择融入社会,泯然众人。
而剩下那一小撮坚持下来了的,则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
要理解叔本华这段话,必须要对智慧的类型进行划分。我们大体可以把智慧分为两种:
一种是世俗智慧,是对社会规则的准确认识和有效利用。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叔本华所说的“洞察人事,谙于世故”正是此类智慧。
一种是哲学智慧,是对既存价值体系的全面反思和对根本人生问题的深刻洞见。这也是叔本华所推崇的智慧,是“品质高贵”的表现。
叔本华意思无非是,一个人如果过早的充盈世俗智慧,那么哲学智慧就无处栖身。他乍看起来在社会上混的游刃有余,其实已经丧失了洞悉更高智慧的可能性。因为世俗智慧只是一种工具理性,它并不给人提供更高的价值,而只是对既存社会秩序的迎合。而哲学智慧则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它潜藏着对既存社会秩序的超越和对最高人生价值的追求。若一个人为世俗智慧所主导,他可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在精神上却丧失了批判性、反思性和超越性,进而沦为工具和动物。其结果要么是被既存的社会秩序所同化,从而丧失生活的全部热情。要么是利用一切社会规则为自身谋利,从而彻底堕落为利益动物,陷入欲壑难填,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空虚的境遇。这正是“本性平庸”的表现。而“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与他们的交往中表现得笨拙、乖僻”,这恰恰反映了这个年轻人对现行的社会秩序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对人生有着更高的追求,他拥有获得哲学智慧的潜质,因此具有“高贵的品质”。
正如《红楼梦》中所言,“女儿年轻时是珍珠,年长就变成了鱼眼珠子”。其实不仅女性如此,一切人年轻时都是珍珠,成长了就逐渐变成了鱼眼珠子。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是逐渐适应并认同既存社会秩序的过程,也是逐渐丧失人的自由本性的过程。你越是在世俗中混的游刃有余,就越是彻底的变成了鱼眼珠子。而“男人是泥做的,女儿是水做的”。也不是女性天生比男性“洁净”,而是因为男性的社会化进程更早更深,因此更快的变成了鱼眼珠子。而年轻人很早洞察人事,恰恰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变成鱼眼珠子,有的人还为此沾沾自喜,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归根结底,社会化就是异化,只要人类社会没有发展到普遍自由的高度,一切现有的社会秩序都一定是一套压迫秩序。社会化就是对这套秩序的迎合,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越深,他就越是认同这套社会秩序,也就越是被转化为维护这套秩序运转的螺丝钉,也就越是丧失他的自由本性。
人生来就是珍珠,但一个人要始终保有珍珠的本性,却非拥有哲学智慧不可。因为天生的纯然本性混沌不明,犹如温室中的花朵,极易被外在社会性所沾染异化。只有经过哲学智慧的洗练,才能锻造出不为外物所动的自由灵魂,珍珠才能真正的坚不可摧。叔本华哲学,乃至一切伟大哲学的最终目标都是培育人的哲学智慧,让人保有精神上的自由,不被社会所异化。
《红楼梦》一书可以说与叔本华哲学遥相呼应。贾宝玉本人正是对叔本华这段话的完美诠释。他厌恶仕途经济的生活,对成人社会的一切规则都感到“诧异和惊讶”,他的言谈举止也显得荒唐怪诞,不为成人社会所容,只有在大观园中才能感到自在。而贾雨村之流的须眉浊物,则是“洞察人事”的典范,他在世俗世界越成功,越是凸显其“本性的平庸”。当然,哲学智慧和世俗智慧两者并不矛盾,但世俗智慧只能是工具,而哲学智慧必须是主人。如果说王熙凤主要具备世俗智慧,那么林黛玉和薛宝钗就都是兼具世俗智慧和哲学智慧。林薛看似对立,实则颇有相通之处。她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薛宝钗是在珍珠外镀上了一层鱼眼珠子的薄膜,以求自我保护。林黛玉则要保持自己珍珠的本性。要“质本洁来又洁去”,于是只能被彻底碾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贾宝玉尚处在悟道的阶段,他有“高贵的品质”,却还没有生成真正的哲学智慧。
对部分网友的问题进行统一回答:
一、世俗智慧和哲学智慧有什么关系?两者是否矛盾?
答:世俗智慧和哲学智慧是两种不同层面的智慧,两者并不矛盾,哲学智慧是体,世俗智慧是用。我在链接问题(“聪明通透”问题)中,分析四种不同的人,这都是针对哲学智慧而论,和世俗智慧没有关系。每种类型的人,世俗智慧都有高有低。当然,要说完全没有关系也不对。一个人有很高的世俗智慧,是有助于他提升对哲学智慧的领悟的。另一方面,一个人哲学智慧高,因为他看问题更通透,所以其实也可以具备一种更加深层次的世俗智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世俗智慧很高的人,就一定有很高的哲学智慧。但往往一个哲学智慧很高的人,他的世俗智慧一般不会低,只是他不太会用这种智慧为自己谋私利罢了,因此,显得好像世俗智慧不高。
二、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答:我在链接问题(“聪明通透”问题)中已经做了回答:
关键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人?
1、如果你是信“上帝”的普通人,人生的价值就是信“上帝”,就是尊奉某种传统的既存的价值观,以这种传统价值为价值。
2、如果你是不信“上帝”的普通人,人生的价值很可能就是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至于这种纯粹的享乐究竟算不算是一种价值,你也可以自己判断。
3、如果你是虚无主义者。人生的价值就是没有价值,就是彻底的虚无。
4、如果你是超人。人生的价值就由你自己来创造。你自己定义自己的价值。这绝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你得自己说服自己,将自我创造的价值确定为人生的支柱。
三、世俗智慧、哲学智慧和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什么关系?
教科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探讨的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并不是说,唯物主义就唯利是图,追求物质利益,唯心主义就追求精神价值。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唯物唯心对哲学进行划分不是不可以,但这是对哲学问题的过度简单化,对哲学的理解必须要建立在对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解之上,而不是简单的看单一维度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链接中“唯物唯心”这个问题的回答。这个回答虽然谈的是科学家的问题,但是也可作为一个借鉴。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也不同于一般人所理解的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并不是说一个人要吃饱喝足,才能有精神追求。而是说,一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并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之上。所以单纯批判旧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毫无意义,必须要针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造。比如,单纯批判儒家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因为儒家的这套伦理是建立在封建式的生产关系基础之上,要想真正驳倒这套旧思想,打倒“孔家店”,关键在于要粉碎封建式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要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概念。
四、世俗智慧、哲学智慧和科学理性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这里所谈到的世俗智慧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这也是对应着题目中叔本华的原话,即这是一种为人处世、世事洞明的应对人事的智慧。但如果从广义的角度说,一切服务于世俗功利目的的智慧都是世俗智慧。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社会的科学理性其实就是一种世俗智慧。
当然,科学本身是一个不断流变的概念。这里可以参考我关于“田松教授”的答案。我认为,科学在古希腊(作为求知的精神,和宗教、哲学、神秘学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各种知识处在一种混合状态)和中世纪(作为神学的一部分)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哲学智慧,它是具有超越性的维度的。即使到了近代(科学和哲学依然没有完全分家),这种超越性的维度依然是一条隐线。但随着启蒙主义的发展,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科学分工的越发细化,科学越发的从哲学中被剥离出来,越发的具有独立性,也越发的工具化,实用化,和现代工业相结合,形成强大的社会生产力,进而形成一种笼罩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科学主义),它已完全成为一种工具理性,甚至成为一种肤浅的新宗教。总之,一部科学的发展史,可以看成是一部科学的“沉沦史”,它的超越性越发的被遮蔽,而实用性、工具性越发的凸显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理性起先是一种哲学智慧,随后就逐渐“沉沦”为一种世俗智慧。
相关问题回答:
人要是屈服于约定俗成的一切社会规则,而没有钻牛角尖探求真理的耐性,便是深谙世故的平庸之人
所以,年轻都是血气方刚的左派,等到被财务约束得慢慢熄火了,都变成右派了。
以上是真性情,再加上伪装,那就有四种以上变种了。
因为这不可能做到,自称可以做到的可不是本性平庸么,缺乏自我认知(
乱答图一乐,别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