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有讹误一般不会有人直接改史书,但很多人又产生了新的误会,就是史书出错不会改。有错当然要改,只是不会有人在原文上改。
为什么?
没别的原因,因为正常人办不出这种事……
就好比你老师给你批改作业,看到你有题做错了,他不会拿橡皮给你擦掉,然后用铅笔把正确答案写上去。老师一般拿红笔批改,你错的地方原封不动。甚至很多老师都不喜欢学生自己直接擦掉错题改在原来的位置,他更喜欢你拿不同颜色的笔改在一边。
史书上有讹误或史书写太垃圾,正常人的做法是:
1、批注。
比如司马贞批注史记的《史记索隐》,《左传》的郑注孔疏,比如颜师古的《汉书注》等等。
中国古代干这种批注活的人简直不能更多,有专门改错别字、解释生僻词汇的,有专门批注地理知识的,有批注他人记载的,有批注自己对人物的看法或者读书笔记的……尤其是清朝那帮学者,他们将中国古文的批注考证编订辑佚做到了极致。
比如司马宣王,你看不惯这么写,直接在下面批注一句“这丫就是司马懿”就行,正常人不会把人家原文给改了。
2、自己再写一本。
宋仁宗觉得《唐书》写得不好,让欧阳修宋祁他们编了个《新唐书》,原来的唐书就叫《旧唐书》。
明代编的元史实在太垃圾,民国柯劭忞编了本《新元史》。
你觉得“司马宣王”看着不爽,你再写本书,爱叫什么叫什么,怎么爽怎么来,顶多没人看,绝不会有人闲着没事给你改回来的。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虽然很有槽点,但毕竟反映了很多人的疑惑。
先说别很多人误解的几点:在历史研究中,史书的价值远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重要;写再好的史书也只是二手材料。二手材料还好,毕竟二手材料是根据一手材料编纂总结的。很多史书由于编纂时本身由于战乱或者距所写朝代久远,史书本身就是根据二手或三手材料写的N手材料,不准是非常正常的。
很多人说史书记载不准,但如果我问,你怎么知道他记载得不准呢?一般无非三点:
第一,你找到了一手材料,与史书记载相悖,比如考古发现,比如亲历者的书信等。
第二,你找到了这本史书参考的二手材料,发现相悖。比如汉书很多记载都是抄史记的,你发现他抄错人名、地名或者抄串行了。再或者,史记很多地方抄左传,如果能证明左传这个事件记载错了,那么抄左传的史记一定也是错的。
第三,与现实常理相悖。这就不说了,什么妖魔鬼怪之类的。
即使这三种情况,也只能是大概率判断应该是史书错误,无法绝对说明一定是史书记载错了。比如有人篡改了一手材料,以至于我们拿到的一手材料本身就是假的;比如B抄的A,可是A在流传过程中反而产生了更多的讹误脱漏,然而B传抄比较完整,更符合真实;比如有个现象我们一直坚信不可能发生,直到科技进一步发达,我们发现有些被之前人们归为假现象的事情能够从科学和逻辑角度讲通……
所以,史学研究一般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能说某某观点是主流观点/被广泛接受,并不能说与之不同的观点就一定是错的。很可能未来某天出土了新的文物或者文献,就直接推翻了之前的主流观点。
然后我再简单介绍一下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前四史为私修史书,后面的基本上都是官修史书。私修史书虽然不可避免会有意无意夹带一些作者的私货,但一般而言,前四史的价值和质量要好于后面的官修史书。官修史书的质量差距非常巨大,有时候很多正史也会让人非常一言难尽……官修史书基本上都是本朝皇帝起个头,由宰相之类的朝中重臣挂个名,底下一堆史官文人负责编写,是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工程,。
作为一个集体工程,史书一般写得好坏,除了和作者们的能力水平有关,更和皇帝的重视程度、领头负责人的靠谱程度、前朝一手文献的完备程度有关。
二十四史这个名头虽然听起来十分厉害,但编得很烂的也是有的。比如元代脱脱主持编写的《宋史》,虽然内容非常繁盛,但编得确实粗糙得一逼,很多真的就是非常没有章法的Ctrl X+V;明代编的《元史》真的已经垃圾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了,后世吐槽也不绝于耳,实在看不下去重新编订元史的人也不少,其中民国编订的《新元史》最为出名。
而清代编纂的《明史》,基本上可以算是官修史书中编订最好的几部之一了,内容详尽充实,记载史实也基本可靠,文笔也很值得称道。其实无非就是流传下来资料多(明代印刷业空前发达)、编纂时间足够久(前后历时近九十年了……当然其中因为很多事情暂缓搁置了许久)、编纂者水平较高(很多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都有参与)、领导足够重视(清代刚入关就急着编明史,其目的昭然若揭。在天朝,凡是最高领导充分重视的事情一般都能办好……)。
所以,二十四史是二十四本书,虽说统称正史,但个中差距也是非常之大的。
再说一下二十四史的价值。
一句话,一手材料流传下来越多的朝代,正史越不重要。比如说明清两代,由于印刷业的空前繁荣以及文物保护重视程度和能力的大大提升,一手材料非常非常多。有关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各种时人往来书信、官方告示、个人作品流传下来的不能更多,《明实录》和《清实录》都完整地流传下来了。这个时期的历史,正史价值就没有那么大了。甚至清朝历史,直到现在为止,《清史》都没有写完,然而有清一代的历史,研究得简直是不能更详尽了。
二十四史的价值其实和它们写得好不好不完全相关。比如说《宋史》,上面说过了编得真的非常粗糙不走心,然而不走心有不走心的好处,复制粘贴式地编纂,使得宋史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宋代的一手材料原貌,对于后世研究者而言简直就是巨大的财富(宋代很多一手材料散失非常严重,因为宋史的存在,反而保留了很多已经散佚失传的材料)。《明史》虽然编得非常好,但明朝史料就连《明实录》都完整地保存下来了,《明史》中相当多的记载都能直接找到编纂时参考的一手材料,《明史》反而地位就没有那么高了,毕竟一手材料才是研究者最想看到的东西。
最后,我想说一下,其实很多非常明显证伪的东西,也是有很大历史价值的。
比如说中国上古时期的历史,很多部落首领的出生故事都很怪诞,经常是一个女子踩了个脚印、吃了个蛋、摸了个什么东西、梦到了奇怪现象,然后就怀孕了。在现代人看来,这肯定是假的。然而,对于研究历史的人而言,需要思考的不是这是不是假的(肯定是),而是这么记载反映了什么——虽然后世也有很多荒诞的帝王诞生故事,但已经很少出现未婚而孕的记载了。很多历史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上古社会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特点,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也是为什么随着父系社会的逐渐成熟,这种未婚生子的记载就少了很多。所以你说这种非常明显的假历史,就一定没有价值吗?
历史是一门看似谁都可以讨论、但事实上门槛并没有那么低的学科,历史民科有时候比科学界的民科更可怕。研究历史最要不得两种心态,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坚信『史书是胜利者的谎言』、『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正史都是瞎编的』;一种是盲目相信,比如『虽然我们不知道司马迁当时参照的什么材料,但是司马迁记载的一定是靠谱的』。
虽然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但依然讲究实事求是、严谨客观。很多把二十四史当故事会的人,一定是连其中一本都没有认真读过的人;而认真读过哪怕其中一本的人,既不会把它当故事会,也不会迷信『凡是正史记载的就都是对的,凡是列入二十四史的就都是精品』这样的两个凡是。多读书,才能够让自己尽量不提出这样看起来让人觉得很像没读过书的人提的问题。
我不知道题主所谓的【很多考古证伪的内容】是什么
二十四史是历史文献 是研究对应历史时【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对历史学者来说 他当然可以修正、否定二十四史中的部分内容
并且为此写书写文章
但是不能直接篡改历史文献的内容
因为历史文献保存原始面貌的每一个字都有其意义
你说到避讳 避讳学的研究对鉴定史料有极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