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生唐晓琳被证实已死亡? 第1页

     

user avatar   harb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早在1998年的时候,我系就出现过一次非常轰动的自杀事件,自杀的是26岁的PhD,在他自杀的床边留了一张纸写着“Do not resuscitate. Danger, Potassium Cyanide” (不要人工呼吸,危险,氰化钾)。没错,这位同学从实验室带出来了做试验用的氰化钾。

自此之后,我系开始了诸多的 Anti-suicide(反自杀) 政策,比如购置了钢琴,桌球,电视,游戏机等等,还在每周五下午提供酒水让大家放松。同时开始对于导师的权利进行限制,要求每年每个同学要向(Graduate Advisory Committee,每个同学可以挑选三位教授)来汇报自己的学术进展以及困难,来及早发现学生在科研上问题,尽可能的防止因科研不顺导致想不开的情况。然而这些并没有能够有效地避免同学们患上科研抑郁的情况。

作为一个同样延期毕业的PhD,这些年里听说的和周围发生的PhD自杀就下10起,身边的朋友们抑郁的就更多了。

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造成这种原因的一方面是来自导师和学业的压力,但更重要的我认为是来自同辈人的比较。如果通过制度可以让导师不会给学生施加过多压力,通过游戏机和钢琴让学生放松心情,但是自己内心难以控制的与别人的比较则是外部环境无法改变的。

刚开始读PhD 的时候,几乎每一次听说隔壁实验室某某同学发了什么牛paper,内心除了敬佩,更有一种被猛锤了一拳的感觉,此时内心独白是:“卧槽为什么我都连paper 还没看懂人家就已经发Science了”。

这种被“猛锤一拳”的感受次数多了,几乎必然的会被拉向抑郁的深渊。逐渐的开始不喜欢和人讨论学术问题,不愿意和朋友交流,疏远原来的圈子,把自己闷在房间或者实验室里,希望能够在有一点结果,拥有和别人讨论学术的资本之后,再出来社交。然后就会发现,自己越不与人交流,就越做不出好的结果,越做不出好结果,就越无法与人交流。这样的恶性循环几乎会充斥着PhD生涯,直到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出来。

我自己相对来说比较幸运,在第一年,就感觉到自己在学术上的兴趣不够笃定,并且对于自己长期透支工作的能力缺乏信心,所以选择了相对轻松且没有文章要求的课题组,做的研究也是相对比较感兴趣的应用型研究,可以经常接触到工业界的前沿领域。在PhD期间,结了婚,参加了很多学生活动,几次试图创业(都夭折了),所有的这些和学术不相关的事情,都让这漫长的PhD生活变得更有正常人的感觉,而非高阁中的科学怪人。

总的来说,来自于同辈人的压力造成的影响几乎是无法通过改变政策或者提供一点娱乐方式能够改变的。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得发生,以我的体会就是需要让自己的生活中增加不是学术的内容,避免与人完全的比较。他发了Science,我登上了全州第一高峰,这样的阿Q精神虽然看起来有些滑稽,但却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希望能够帮助到其他正向往或者正在艰苦奋斗的PhD们。

附上1998年一篇纽约时报报道:

nytimes.com/1998/11/29/

有同学提醒纽约时报打不开,这里贴上一个截图。不过这篇文章标题太夸张了一点,抓人眼球用力过猛了。


user avatar   zhu-ba-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生里没有任何一个决定是不可逆的。

决定读博可以quit之后去工作,决定了研究方向可以换方向换导师,决定工作之后发现工作不顺心可以辞职,决定人生伴侣之后发现是错的人可以离婚分开。

人生有那么多选择,有那么多出口,其实也没什么事过不去的。也算是自勉,希望所有phd们都能活得轻松一点。反正我是抱着行而上学不行退学,发现自己是lemon就自己把自己清出市场,去找个糊口的工作或者干脆回家洗碗做菜的心态读书的。

想了想,第一句话不对。

人生里,除了决定自杀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决定是不可逆的。

所以好好活着。


user avatar   yovia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昨天跟一位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工作的阿姨一起吃午饭。提到了这个新闻。阿姨阅博士无数,自己和老公都是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学者,带学生也一茬接一茬。她告诉我很多时候学生读到一半就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读博士。知道自己不适合还可以勇敢决定退出来的真的很少。毕竟这个台阶下来,比走上去还难。她说博士读到第七八年,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毕业的时候就该给自己找台阶下了。几年前有个女学生,爸妈是中科院的科学家。托人找阿姨的老公,当时某院系主任来照顾这个女学生。原因是她一个学期很多门课都是C,博士有C的话是会被劝退的。后来阿姨的老公跟她面对面聊聊,发现这姑娘精神状态已经不对了。所以给她一个折中的出路,告诉她系里不会给她劝退,给她一年回家调整,调整好了再回来。这个折中的出路让她中科院的爸妈有了台阶,自己也有了台阶。其实后来她休息完了再也没有回来继续读。因为她早就知道自己读不下去了。

自杀肯定是自己觉得走投无路了,才会选。但很多时间自己知道走不下去的时侯,也要知道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可是这个姐姐的情况下,我觉得最难的还是社会和家人的台阶比较难。女生,博士,难毕业,北大,其实几个关键词加起来就会有人看出这其中尴尬的处境。从小一直优秀,海外读博士,这些标签都很难让人想象一个人独自在外搞科研所遇到的苦楚。如果老板不给力,系里研究环境不好,加上国内对女性结婚年龄的高压,随便一个重击都可能把一个人弄得失去方向。

其实说多了还是回到很多人说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士,知道自己不适合还继续走下去也很艰难。不要被所谓的标签把一个人架空在高处。毕竟高处不胜寒。寒且无人理解的时候,很容易被击垮。

.........

10/12更:

关于什么样的人适合不适合读博士。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就是把一切责任归于个人。但事实上,翻一番评论会发现博士适合与否和导师,研究方向,经费,奖学金,写作能力,network能力,也许最后再加上一点个人的热情和坚持。所以我问阿姨是不是生物博士太难了,她给了我一个后来tenured了的女博士的例子。第一年博后投了好几十个职位都没有回应,第二年有了几个面试还是没消息,第三年好几家学校给offer,这个例子阿姨告诉我没有学科的难易,而是一年一年积累的,以及运气。

所以适合不适合跟很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不仅仅是个人,我觉得更多是环境和周围的重要人是否够支持。当然很多名校的博士生,即使没有那么多老师的支持,也最终因为peer pressure自己找到出路,但因为学校有名加上自己的努力也比中等偏下学校的学生更有好的毕业出路。所以最终博士出路还是靠一定运气的。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唐同学的故去,让我即惋惜又心痛。我非常希望她的亲人,朋友和老师能在日后慢慢走出失去她的痛苦。同时,她的故去也应该让我们再次反思一下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一个学生的重要性。

我一直以为,对于被压力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困扰的很多学生(包括但不限于博士生)来说,一定要牢记下面的救命三件套:

写下来,走出去,讲给别人听。

如果我有机会成为老师,这会是我教给学生的第一课。

写下来的过程,本质上是自己和自己谈判。一般来说,只要能写下来就不会谈崩,因为写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痛苦的解构过程。一个被解构的痛苦对人的精神压迫感要远小于一个未被解构的痛苦。

这个过程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我自己的案例是,我利用知乎这个平台分享我的痛苦和我对这些痛苦的反思。类似的平台还有很多,如果不想分享还可以自己写日记。我个人推荐知乎的原因是,在解构痛苦的同时,你还可以通过分享反思收获额外的成就感。有一阵子我曾经自嘲自己特别在乎知乎的赞数,但后来我理解,这种在乎也是好事,说明你的内心有所牵挂。最可怕的反而是什么都不在乎——只有那时人才会有选择自杀的勇气。

我甚至认为,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与其在作文课上教孩子写些假大空的套话,不如多训练他们写日记的能力。写日记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情绪调整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人最无助,最脆弱时能够使用的最后一个自我解救手段。

走出去的过程,本质上是「脱离」和自己负面情绪息息相关的环境。我自己的经验是,独处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精神的事情,同时对于有压力和抑郁的博士生来说,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锁闭。你的房间被打上了你负面情绪的所有烙印,因此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只会不断重温这些负面情绪。走出去是强迫自己脱离这些烙印的影响,接触新的人和事。也许很多人也许会说,这种走出去没有实质性的作用。而我理解这种走出去并不是说要立刻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提供一种转变的可能性。同时,我们并非一定要去看什么美景,去什么特定的地方,我们真正需要做的其实是「脱离」那种和自己负面情绪息息相关的环境,因此只要实现了「脱离」这个动作,无论去哪里,人都会比独居状态下好一些。

讲给别人听的过程,本质上是利用「被接纳」的情绪来抵消自己的负面情绪。其实一般来说,只要能够「讲出来」,就说明人已经在寻求「被接纳」的情绪。这种寻求本身就是自救的行为。做到「讲出来」时,人基本上已经排除了自杀的隐患。但这里一定要注意,这种讲给别人听也是要分人的。微博上也曾经有过直播自杀的人被嘲讽后真的选择自杀的例子。讲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充分浸泡在「被接纳」的情绪里,而非让自己再一次领会「不被接纳」的痛苦。

最后,这个救命三件套实际上有着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内在逻辑:

写下来适用于一个人走不出去时。走出去适用于一个人讲不出来时。而能讲出来时人一般已经在精神上得救了。

唐同学已经离去,她的离去不该毫无意义。我们从她沉重的背影上,应当体会到生命的重量,并鼓起勇气学习承载这份重量的技巧和担当。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般人不能理解、更不能量化幸运对成功的作用。没有经历过的人,一般以为成功就是能力加上汗水,而不知道天时地利人和都得碰上才能取巧。按照这种逻辑,失败要么是因为你不行,要么是因为你懒。所以大家都责怪失败的人。更何况,很多经历失败的人也是这样衡量自己的,所以产生羞耻感,容易引起抑郁。


我本人也在国外读了多年博士。那些年,我一直是很努力的,热爱科研,天赋也不赖。但是我的论文不顺利。当年的困难,不仅是毕业的压力,还是生活现实的压力。博士入学多年后,没有奖学金了,拿什么生活呢?打工时薪不高,更要花时间,更加分心不容易毕业。找全职的工作吧,简历雪花似的投出去,但没有工作经验只有学界经验,加上学的方向没有工业应用,怎么也找不到工作。更何况,网上填个申请信息表也要花时间吧,简历和自荐信要根据单位定制,更要花时间。时间都花完了,哪里有空继续写论文呢?这就是个死循环。


生活上更加糟糕。家人不理解,认为我的境遇丢脸,只是唾弃我。而我渴求受到关爱,误选了不靠谱的对象。那人常常痛改前非,天天无所事事,不时和我吵架,更加让我心力交瘁。有一段时间,陷入自我怀疑中的我,焦虑到一想到论文手就会发抖,这还怎么能专心科研呢?我自己努力调节情绪,但是我的家人的电话,主要表达对我的指责和鄙视,时常让我崩溃一次哭几天。我意识到这样下去我会挂掉,所以我不接电话,结果家人动员所有的亲戚朋友,纷至沓来地联系我,各显神通地指责劝诫我。这让我受到打扰的同时,深深地感觉到孤立,受了委屈还不能解释,第一这是我的私事,别人不该用骂人来要挟我给他们解释,第二我哭哭啼啼跟每个来骂我的人诉苦算是个什么事儿啊。转念一想,你们这些人又不知内情,凭什么来骂人。多说一句,当年国内以孝治天下,凡是不顺应亲意的,不分青红皂白,就都视为白眼狼。这些年文化进步像高铁一样神速,人们见多识广,更加理性了,素质也更高,知友平均水平更高,所以还得解释一下,为什么当年的人会一水儿这样的反应:这还是个时代的局限性。


你可能会觉得我既然陷入事业的死循环,又在精神上遭受最亲的人的背叛和打击,众叛亲离,肯定会死得很惨。


事实上,我最后毕业了,找了一连串好工作,个个做得出色,也有了幸福的、不吵架的婚姻。如果我隐匿这些过往,在知乎上回答“你的收入让你过上怎样的生活”,我会看上去是数字最高的那群人,会收到艳羡一筐,而这些艳羡的人很多没有经历过这些打击,像我这样从泥淖死灰中走出来,偶尔还要和过去留下的阴影战斗。要我现在的生活与你对换,条件是你也要经历我当年的痛苦,你未必愿意。


你问我是怎么做到的?走出死循环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咬着牙,一个一个地解开环扣。研究方向不是没有工业应用吗?别人都毕业了,我也得换方向换导师,重新来。打工拣有工业价值的,积累经验也给简历增彩。对象不靠谱,宁可单身。家人亲戚朋友简单粗暴,不理他们。从我换专业方向到毕业,也不过两年。也就是说,如果我开始就选了比较好的专业方向,有个心存公正的导师,第三年开始写毕业论文,四年毕业也并非不可能。不过也罢,这些年挫折的经历,总也有它继续沉淀的作用。


其中之一是我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看法。很多人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觉得是对这个世界太简单的解读。很多人都有可怜的时候,经常不是他们的过错,因果多有是颠倒的:正是因为他们倒霉在先,后来才容易做出错误选择,正如溺水的人乱抓救命稻草。一个人的生活越逼仄,他的选择就越难理性。这还不是我说的,有研究调查穷人的花钱方式,发现穷困影响人的判断力。


知乎的政治正确似乎就是骂白左,反对福利,反对大政府。而我就是一个福利社会救治的例子。在我最困难看不到一丝光明的时候,我的亲人朋友忙着骂我,我知道我要是弃学回国,回到他们的“怀抱”,那跳楼跳桥的就是我。我必须得撑下去。我的生活是由白左政府提供的低息学生贷款来维持的。钱不多,买块豆腐还得想一想,但是我至少没有流落街头。白左政府也没有逼着我跳过一个又一个圈子才能拿到钱:我只需填一张表即可。填表时,我在“这是我的博士第?年”填空题中弱弱地填个大数字,那时候我也怀疑,我这样的的情况,政府为什么还要相信我有朝一日能够还钱呢?难道我的档案看上去还不够傻缺?他们不会看到这个年份就把我直接筛掉了吧?我还是每月拿到了汇款,并在毕业半年内把数万美元的贷款还清了,这是后话。再多说一句,这个学生贷款的局限性,是只有学生才可以贷款。也就是说,我要是没找到工作,还不敢毕业,毕业了可就分文不名、无家可归了。虽然现在想来,白左政府肯定还有别的锦囊妙计来帮助我这样扶不起的阿斗,我当时是真真不敢想以下的那些种可能性了。所以我当年的那个死循环还是几个圈叠加的。那个时候,我倒还不是抑郁症,但是如果我愿意,我也可以免费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当年帮助我调整心态的书,是从城市图书馆免费借阅的;我要是病倒了,也有免费的医疗让我不至于贫病交加。这些都是福利社会纳税人的钱堆积出来的。一个有担待的政府,收税是有公信力的,我自己认为,宁可把钱交税给这样的政府,也比捐给慈善事业强。


人的观点都来自于经历。很多时候,观点不同的人不是傻,而是人生经历和你不同。生活在社会边缘、任何时候都可能被生活吞噬、缺乏传统的支持(比如亲戚朋友),或者传统上支持的来源变成了负面力量的来源,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就看不到政府的积极作用,不明白纳税有什么意义,以为劫富济贫对自己这样勤劳智慧的人来说只可能是负担,更加认为需要政府照顾的人就是寄生虫。这个我也理解,所以你也需要听听别人的故事,知道世界很大,各人的经历不同。


以上扯远了。总而言之,有时候死局也是可以解开的。你们很多人吐槽博士生活的困苦。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那你看看我当年读博时的经历,想到至少你还有些许存款,或者可能还有家庭温暖,或者你还有个靠谱的对象,或者你还有几个懂你的故知,那你就已经比我当时好多了。你的就已经是个活局,没有理由你走不出来的。


最后想说,感谢我生活中遇到的贵人——包括那位在我的同届学生很多都毕业了时还愿意接收我的导师。你们虽然开始时与我素不相识,也与我没有一荣俱荣的利害关系,但是你们心存善念,更加没有因为成见和固有思路而对我进行歧视或打击。我虽然拥有努力和天赋,也够坚韧,但是如果没有遇见你们,我也未必能够存活,我的生活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好。希望和我一样遭受困难的人,也可以遇见像你们一样的人;也希望我自己能够像你们一样,给别人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希望。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非常希望,她是手机掉水里了,而我们在这里瞎哔哔;

但是由于之前已经透露过自杀倾向,情况不怎么乐观了;


她是北大2004级的本科,那应该是2008年毕业;

那现在2017年,应该已经过完了9个年头,但博士还没毕业,可能极度抑郁。

(感谢 @好大的风 更正她的信息)

我大概看了一眼她的资料:

我不是想黑生物,我只是随便闲聊一下...


①人的视野确实受岁数限制,容易极端

例如本科毕业,申请出国,gap了一两年,那他肯定压力很大,觉得人生都不幸了...

又比如读硕士博士,标准按5年时间算,快的4年,慢的6年多,你读到8~9年,肯定觉得人生完了...

但是等你到快40岁了再看这些...早两年晚两年的,没太要紧,只是当时看不开...


②读博就是赌博;

我们都想发好文章,但是大多数都在赌;

我理想的科研是这样:好好构思设计一个实验,结果无论是A还是B,你都能成文出Science,只是结论不同,但是文章产出是恒定的;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你得努力,还得走运,只有非常完美、特别、新奇的A结果,才能发成Science,只要得不到那个结果,你将啥都没有,这是绝大多数情况....

这完全不是线厂工、也不是坐台的、也不是交易所,你花时间,干事情,就有收获;

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你花了时间,还啥都没有;小时候教育你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就是笑话...


③稀烂的行业构架。

博士和其他不一样,你本科毕业之后不管你工作了一年两年三年,任何时候你都可以跳槽可以换单位,之前那都叫资历;但是博士你没拿到学位证那一刻之前,不管你7年也好10年也好,那都是0,相当于是本科刚毕业,还贼老,这就非常不友好。

你们只看博士,那还是不太够;

博士毕业了要找对口方向的单位,那些单位很可能在非常有限的地方,直接卡死了你能去的地方;更进一步的,等你工作了三五年,单位再把你淘汰下来,你也快四十了,你再也找不到你的专业能去的地方,你将是彻底的失业,从本科毕业22到40这快20年的时间,全部白费。

毕竟你不是财会,换个事务所就有人要,任何城市;

你也不是码龙,只要你还能被榨血,就有地方收;

快四十的科研工作者,除非有地方做慈善收留你,不然你的技能,将基本归零


科研从来就不是一个稳定的行业,你所看的那些还没被淘汰的,都是站在别人的血泪中杀过来的,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大家都只是棋子,下棋的人,从来不会考虑棋子开心不开心,好过不好过...

我以前格局也不大,从来只想着我一定要成功,这个实验一定要成;而完全没考虑过如果不成会如何...那完全是在拼运气,一个靠拼运气的行业,你失败就完了~



看清现实,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









>>>贱贱的圈|群|站<<<


user avatar   mufe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觉不仅仅是生物,读任何Ph.D.前都一定要慎重,最好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 非常热爱自己的领域以至于无法想象离开它后的生活。
  2. 想要从事该领域的学术工作而不仅仅是作为业余爱好或者转行的敲门砖。
  3. 对获得Ph.D.后的潜在利益没有过高的预期(物质回报、社会地位等等)。
  4. 家庭的经济状况良好,没有成家立业和在经济上支持家庭的压力。
  5. 不是特别在乎别人的眼光,能够及时止损。
  6. 评论区@吴迪宇指出“补充一点,读博之前,永远不要想导师会给你提供什么帮助,要有一切问题自己解决的决心”。感觉这点可能会因具体学科、研究方向、实验室、导师会有所区别,但一方面要准备好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做好侦查工作总是不会错的。有两点第一你是不是真的知道在这个方向做科研意味着怎么样的生活。第二点导师的人品、水平、指导方式是怎么样的。

下文的Dyson指弗里德曼·戴森(Freedman Dyson),普利斯顿高等研究院荣休教授,数学家,物理学家。

Holodny: Yeah,我发现你没有博士学位,你对Ph.D这套体系不感冒?
Dyson: Oh,完全反对。我一辈子都在反对这套东西。
Holodny: 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Dyson: 我觉得它完全是破坏性的。我现在退休了,但当我还是这里的教授时,我真正的工作是精神科护士(psychiatric nurse)。这些年轻人来到研究院,我的工作就是呆那儿,然后他们可以趴在我肩膀上哭,告诉我他们多么难受。这些年轻人处境非常艰难。他们来了,然后只有一两年时间,他们被寄予期望,要做出一些杰出的事情。他们的压力非常大——不是来自我们,而是他们自己。
实际上,有三个这样的年轻人遭遇不幸,而他们是由我负责的。他们中的一个自杀了,两个进了精神病院。我应该照顾他们的,但我没有。因为这些悲剧,我责怪博士体系。它真的会毁掉人。如果他们不是在那样的压力下,他们会成为快乐的人,做着有用的工作。好吧,这就是我厌恶它的理由。我真的看到这些悲剧发生了。
还有一点,就是它会浪费巨量的时间——特别是对女人来说,因为时间真地很不合适。
如果她们攻读Ph.D学位,她们就会有冲突,是成立家庭,还是完成学位。这是在最糟的时间——25到30岁之间,或者差不多。她们这五年的人生被毁掉了。
我看到商业世界大不相同。我的女儿是个女企业家,因此我见过她的很多年轻朋友。
那儿的生活对女人来讲,轻松多了。她们20岁时成立一家公司,然后在22岁时破产。(大笑)同时,她们有了一个孩子,没有人会责怪她们公司破产。如果你在商业世界,人们对你的期望就是这样:你应该破产,然后干点儿别的。这是一种更加轻松的氛围,虽然竞争也很激烈,但不是那种恶毒的方式。我觉得学术世界对年轻人的伤害要大得多。
Ph.D系统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人在学术圈里获得一份工作。如果你真心想做一个学者,那事情就很好办,进入体系后会很顺利。对那些有天赋并且愿意终生搞研究的人,这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它变成了一张饭票——你没有博士学位就得不到工作,那就有麻烦了。所有人都去读博士,但他们根本不适合它。。。
不管怎样,我很高兴,我养了六个孩子,他们没有一个是Ph.D。


作者:杜兵

链接:zhuanlan.zhihu.com/p/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user avatar   yang-da-bao-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般人说起在读博,都会来一句,读书真好啊,学校里多爽,我这会儿就想去读书。然后一声叹息,带出自己的沧桑之感,仿佛读博的群体在象牙塔里,风不吹雨不打,是温室的花朵。

但是,其实,读博是工作啊,是一份做着研究的工作,而做研究是一份超级艰辛的工作。很多人不明白,做研究的艰辛在哪里?在于,要挑战未知

没有过研究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到这种没有了其他支撑,需要在茫茫未知中独立摸索,并且敲开一方天地的人的迷茫和艰辛。

这个过程一点都不像读本科,只需要把教材看懂,把考试过了就好了。对于独立做过研究的人来说,所有靠考试就能过去的事,都是一种享受,因为所有的考试都有答案,充满安全感,不需要像做研究一样,面对不断地自我质疑。

我特别能理解唐博士的心境。因为对毕业的要求比较高,我的硕士论文要求作出自己的originality,这相当于独立研究的初始要求了。在昏天暗地的论文中,我有一个同学,就在毕业答辩的前一天,自杀了。

听到他死讯的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种,突然被抽光了力气的感觉。生理作息上的没日没夜,从实验室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都不是折磨。折磨的是,面对茫茫未知,当你试图为一个问题提出一种从未存在的解法,你永远不知道,你的想法能否行得通。一遍遍算的数据,搭的模型,都不能完美解答你的疑惑的时候,这种不断希望又失望的无力感,会带来强烈的自我否定。

一边是对自己的期待,一边是不断失败的探索,用尽全力也得不到满意的结果。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跟自己妥协。

怎么妥协?无非是,算了吧,做不出来就算了吧,看看还有没有退路。我当时对自己的安慰是不能毕业就不读了,大不了回家当家庭主妇。

但是,我那个自杀的同学,他就没有过了这个坎。他那一瞬间,深夜独自一个人在异国他乡面对家里的期望,国家的要求(他是国家资助的项目),个人的迷茫,以及自我价值的怀疑,那个时候,自杀真的是一种解脱。

说真的,有过这样的经历,就会觉得世界上大部分的工作,与之相比,真的都不算难。因为,世界上大部分的问题,总有解,并且不需要独自面对。即使是创业,还有小伙伴,更别提那么多人没有创业的勇气。但是读博做研究,没做出自己的原创性,就失去根本的价值。

孤独的勇士,站在人类认知的边界,与未知世界斗争数年,终于坚持不住,选择中途退出。能够和自己和解的人,就直接不读,另谋天地去了,而总有倔强的人难以和自己和解,在那一瞬间,过不去这个坎,就跳下去了。

后来,我去参加自杀的那个同学的葬礼,哭得泣不成声,眼泪不只是为别人而流,也为自己而流。

这个世界的痛苦,因为贫穷,因为疾病,因为别离,因为灾难。但是还有一种痛苦,是因为被未知折磨的筋疲力尽,因为不能和解自己,因为行驶得太远而没了转弯的勇气。

对于唐博士,即使不能理解,也没什么好指责的,更不要去说“名校光环多让人羡慕,我要是她当如何如何…”

未处于那种情境的,难以体会其中凶险,那个时候,名校光环,万般其他,都是浮云。过不去的坎儿,是自己能不能认可自己。

May she rest in peace。

——END——
推荐阅读:


user avatar   tian-zhong-pu-ni-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端端一个空间物理专业学生被忽悠到生物物理专业。

简直是从沙滩上的浅坑里跳出来,一头扎进马里亚纳海沟。

第七年了,还没完成科研任务,还没把毕业论文给灌出来。

这个时候,内心已经不再被“压力”所占据了,而是已经被“绝望”彻头彻尾的占据。

二十一世纪确实是生物学的时代,但那也只是大牛们的。

大牛们正是利用“民工们”对生物科研未来的憧憬以及每个人都具有的好奇心,让各位“民工”一步一步迈向深渊。

这份憧憬与好奇心所引发的希望,比海洛因更加让人上瘾,也比甲基苯丙胺更加深切地危害“民工”。

等你清醒过来以后,想要“戒断”的时候。结果发现“沉没成本”太高了,于是在不舍的心理作用下,又自己劝说自己继续下去。直到自己彻底“崩溃”的那一天。

正如尼采所言:

希望是最邪恶的魔鬼,因为它会延长人类的痛苦。

虽然希望是最邪恶的魔鬼,但绝望也是罪。

人的一生本来就是无意义的折腾。

姐姐你好歹也是北大毕业的,也没必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读不下去就不读呗。

正如一二线城市活不下去,就去三四线。如果三四线没有适合你的工作。那就去报考新疆的辅警,为国家出一份力。


user avatar   qing-zhou-66-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美帝读phd的一般都会有很抑郁的时候,中国人性格相对保守,圈子封闭,心理压力无处宣泄。对于大龄青年,周围亲人朋友一般都不理解还强加压力,“怎么还不毕业”“抓紧点搞学习啊”“怎么还不找对象”,结合科研压力让人窒息,有种生无可恋的赶脚。


苦逼的养条小猫或者小狗吧,这是我见过最有效的办法


--------------------------

更新

我特能体会这位姐姐发paper的苦逼心情,当年我读phd第三年快结束了还一篇paper都没发出来,怎么做都是奇怪的数据。我们毕业要求是4篇一作文章。当时我也很绝望,老板不想拿弱弱的数据发文章一直要我多做点,晚上半夜回来不爽了喝酒打游戏各种monster kill。还好我老板没有逼我。那些说不爽就放弃读phd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觉得她北大毕业的从小优秀的愿意这样半途而废?你们真的觉得世上没有抑郁症这种病?




     

相关话题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要求硕士发顶会顶刊才能毕业,985 博士都不要求,这样是否合理? 
  双非计算机本硕该不该继续留本校读博? 
  遇到一个合适的导师有多难? 
  老公理工科博士 想去三线城市 而我想去大城市打拼 怎么办? 
  年薪40万的offer和读博,选择哪个? 
  如何看待不热爱科研也不抗拒科研,只为拿到博士毕业文凭的博士生? 
  美国有纠错机制吗,有的话它为什么失灵了,没有的话,为什么没有? 
  国外 PhD 多读几年有哪些利弊? 
  在道德观上美国人和中国人最大最明显的区别在哪儿? 
  自己一个人去美国读书是什么感觉? 

前一个讨论
早出晚归的程序员如何在一个租的12平的小房间里养一只猫?
下一个讨论
玉门油田荒废后,现状如何?油田工人都去哪了?其他地方的油田也都会有相同的命运吗?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