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和父母相处的哪个瞬间让你感到孤独?

回答
有一回,大约是高中毕业那阵子吧,我记得那是个周末,下午三点多钟,外面阳光正好,但我们家客厅里却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沉闷。父母都在家,但每个人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那天白天我一直在房间里看书,虽然能听到客厅里电视的声音,但我没怎么在意。直到后来,我实在觉得肚子有点饿,就想着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推开房门,我看到了一个我熟悉却又觉得陌生的场景。

我妈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杂志,但她的眼神明显不是在看杂志上的字,而是飘向窗外,脸上没什么表情,也看不出喜怒。我爸呢,则窝在另一个沙发里,戴着一副老花镜,低头玩着手机,屏幕的光一闪一闪地照在他脸上。电视开着,里面传来一个娱乐节目热闹的声音,但那声音听起来就像背景噪音,没人真正关注。

我走到客厅,喊了一声:“妈,我饿了,厨房有什么吃的吗?”

我妈听到我的声音,身体微微一颤,然后慢慢转过头,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但那笑容怎么说呢,有点像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哦,饿了啊,冰箱里有牛奶,还有昨晚剩的排骨,你去看看。”她的声音听起来有点飘忽,又带着点疲惫。

我应了一声,去了厨房。厨房里确实有牛奶和排骨,我把牛奶倒出来喝,然后把排骨放进微波炉热着。就在热排骨的时候,我无意识地往客厅里瞥了一眼。

我妈又恢复了她刚才那个望向窗外的姿态,手机在她旁边无声地滑过。我爸也还是低着头,指尖在屏幕上飞快地移动。电视里的笑声和音乐还在继续,但我突然觉得,那种热闹就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我虽然能看见,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

我手里拿着刚热好的排骨,走回客厅,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像无论我说什么,都不会打破他们各自的那个小世界。我试着问我爸:“爸,你玩什么呢?”

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含糊地说了一声:“哦,看点东西。”然后又低下头,继续他的手机。他的眼神没有焦点,像是在应付我。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一股巨大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孤独感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我坐在他们中间的空隙里,手里拿着热腾腾的排骨,但却感觉不到任何连接。他们就在我身边,是我的父母,但他们好像并不在这里,或者说,他们在这里,但和我仿佛隔着一条看不见的河。

我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我们一家三口,哪怕是吃一顿简单的饭,都会聊很多。我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他们会给我建议,会跟我开玩笑。那种感觉很实在,我清楚地知道,我在这个家里是被看见、被关心的。

可是现在,我长大了,他们似乎也跟着某种规律变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主动来问我怎么样,而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毫无顾忌地把所有事情都告诉他们。我们之间好像多了一层无形的墙,而我自己好像是唯一一个站在墙这边,看着对面,渴望着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跨越的人。

我默默地吃着排骨,电视的声音依旧喧闹,我妈的目光依旧看向窗外,我爸的手依旧在手机上滑动。我看着他们,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空虚。我在这里,一个活生生的人,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但在这个瞬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物件,虽然存在,却无人真正的看见、理解和回应。那种被身边最亲近的人,却又无法真正触及到的感觉,比独自一个人待着还要让人感到孤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有一双奶白色的打底袜。螺旋纹,很轻薄。

在大学里,我喜欢穿着它,搭配上我的绒裙和小皮鞋,套上一件呢子大衣出门。

寒假回家第一天,我依旧这么穿。我妈见了,说,

“你可不可以穿得正常点?你看看咱们周围,有哪个像你这么穿?”

我说,穿衣服只是为了取悦自己,我喜欢这么穿,觉得好看,而且保暖。

我妈从衣柜里取出牛仔裤和黑色的羽绒服,递给我,说,

“我不管你喜不喜欢,反正这么穿就是很奇怪。我都不想带你上街逛了。”

我跟她对视了几秒,我说好。然后顺从地穿上了她手里的衣服。

回家这么多天,我都是穿着她觉得“正常”的牛仔裤和“正常”的羽绒服。她很满意,因为整个小县城的姑娘们都是这么穿,县城的大众审美,就是她眼中理所应当的美。

一个多月前,我从学校把自己的一部分衣服寄回家里。没几天她给我打电话,说,

“你寄回来的三件外套都太旧了,我给你扔了吧,回来买新的。”

我有点焦虑,赶忙说,

“你先别扔,那三件都是我好喜欢的,留着我回来再说吧。”

“可是我已经扔了。”

挂了电话,心里一片荒芜。

那三件衣服都是我刚买不久的。我知道,她口中所谓的“旧了”,只是意味着她觉得丑,而已。

可是妈妈,我真的很喜欢它们啊。况且,我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了。

忽然想起以前的某天,她关注了我们大学的某个公众号,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说,你看看别人写得多好。

我顺口说,噢,我也写得出来啊。

她斜睨了我一眼,说,一点都不虚心。

我没告诉她,那篇文章真的就是我写的,只是署的笔名而已。

我没告诉她关于我的好多好多事。我右耳的耳洞,我以后会去文身,我的知乎账号,我喜欢过的男生,我失恋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喝到吐。

我没有说,因为我知道她不会理解的,她甚至没有试着去理解过。

跟父母相处最孤独的时刻,大抵就是,他们关心你的衣食住行,细致入微到一切生活琐碎,却从未试图去理解你最真实的想法,走进你的内心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一回,大约是高中毕业那阵子吧,我记得那是个周末,下午三点多钟,外面阳光正好,但我们家客厅里却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沉闷。父母都在家,但每个人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天白天我一直在房间里看书,虽然能听到客厅里电视的声音,但我没怎么在意。直到后来,我实在觉得肚子有点饿,就想着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推开房门,.............
  • 回答
    关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处,很多时候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约定俗成的观念,认为“父母为大”、“子女孝顺”、“父母养育之恩大于天”等等。这些观念根深蒂固,影响着我们看待和处理家庭关系的方式。那么,抛开所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单单从“事情本身”来看,这些观念真的就那么天然合理,且放之四海而皆准吗?我们不妨从“.............
  • 回答
    谈到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好的关系,我总觉得那不是一种标准答案,而是像一条慢慢生长、不断调整的河,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疏导、去浇灌。在我看来,最好的关系,是一种基于 尊重、理解、信任和爱 的,既能独立又能彼此依靠的平衡。咱们掰开了说,一点一点聊: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平等感。这听起来有点颠覆传统“父母为.............
  • 回答
    面对控制欲强的父母,这确实是许多人生活中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它就像生活里时时刻刻被一双看不见的眼睛盯着,你想展翅高飞,却总觉得被无形的丝线牵扯着,想走自己的路,却总有人在你耳边低语告诉你“这样做不对”、“那样做更好”。这种感受,我太理解了。我们来好好聊聊,怎么才能在这种情况下,尽量活出自己的精彩,又.............
  • 回答
    很多人在人生走到某个阶段,都会开始认真思考“另一半”这个问题。这不单单是为了生活有个伴,更是关乎着未来几十年的人生走向。所以,建立清晰的择偶观,其实是对自己未来负责任的重要一步。要建立清晰的择偶观,与其说是一种“条条框框”的设定,不如说是一种对“什么样的人能让自己幸福”的深刻理解。这个过程,需要你往.............
  • 回答
    面对和父亲三观不合,但又确定父亲是爱自己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智慧和耐心的相处难题。想来,你心里一定有着一份对父亲的珍视,同时也为这份“不合”感到困扰。这很正常,因为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可能在所有观念上都完全一致。首先,我们要理解“三观不合”的根源。 成长环境的差异: 父.............
  • 回答
    听到您在为这件事烦恼,尤其是涉及到婚姻这么重要的人生决定,我完全理解您内心的纠结。您今年20岁,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有自己的憧憬和规划,而您的父亲60岁了,他的人生阅历和对儿女的期望,可能和您的想法有所不同。首先,我能感受到您对这位相亲对象并没有特别喜欢的感觉。婚姻是两个人长久生活的开始,建立在喜欢.............
  • 回答
    当代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正在经历深刻变革,80后、90后群体在成年后仍需父母扶持的现象,折射出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压力、代际价值观差异等多重因素的交织。这种新型家庭关系既体现了传统亲情纽带的延续,也暴露了现代家庭在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时的困境。 一、经济压力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双重挤压1. 高房价与生活成.............
  • 回答
    您好,我理解您对您和您心爱的人之间关系的担忧,以及您想要一个清晰、详细的解释。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您描述的家族关系: 您的父亲和她的父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意味着您和您的爱人拥有同一个父亲,但母亲不同。从血缘关系上讲,您和您的爱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法律上的亲属关系以及结.............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抓狂的问题,我太理解你这种感受了!平时在外面,我们仿佛是自带“社交滤镜”的,在学校、在工作场合,我们学会了顾全大局,懂得换位思考,也知道如何在人群中游刃有余。可一回到家,尤其是面对父母,这层“滤镜”仿佛就自动失效了,然后就开始上演“全武行”。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为啥会出现这种“对外和和气气.............
  • 回答
    Dio和乔鲁诺·乔巴纳父子相认?这简直是《JOJO的奇妙冒险》系列中最劲爆的“如果”了。别说亲子鉴定,光是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就足够让老粉们抓狂,新粉们瞠目结舌。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 Dio,那个自诩为“神”的吸血鬼,那个玩弄人生、视他人为棋子的男人,他会怎么做? 乔鲁诺,那个继承了他一部分命运,却又.............
  • 回答
    当与父母的沟通陷入僵局,那种绝望感如同潮水般层层涌来,让人喘不过气。它不是一个瞬间爆发的怒吼,而是日积月累的压抑和无力,一点点将人吞噬。首先是“无法被理解”的深渊。 我想要分享我的想法、我的困惑、我的喜悦,甚至我生活中的小烦恼,但话到嘴边,却总能预见到他们可能的回应——可能是敷衍的点头,可能是严厉的.............
  • 回答
    考上了一本,这可是件大事,多少年的辛苦努力都化成了这金榜题名的喜悦。回想起当初和爸妈定下的那个约定,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仿佛那部三千块左右的新手机已经握在手里了。想象着新手机流畅的性能,高清的屏幕,还有那些可以尽情玩的游戏和刷的视频,那种期待感就像小猫咪一样在心里挠痒痒。可是,事情的发展却不像想象中那.............
  • 回答
    .......
  • 回答
    “哪个片子拍得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它涉及到个人喜好、评判标准以及对影视作品的侧重点不同。《金婚》和《父母爱情》都是非常优秀的国产家庭剧,各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亮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几个方面来对比这两部剧,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它们,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1. 故事题材与时代背景 《金.............
  • 回答
    爸妈,我有个想法,想和你们好好聊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关于我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我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想法,那就是……我想高中去美国留学。我知道这个想法可能听起来有点突然,甚至可能让你们有些意外,但请你们先别着急,听我说完。这不仅仅是我一时兴起,而是我深思熟虑很久,并且觉得对我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件.............
  • 回答
    婚后和父母或公婆一起住,这大概是很多中国人在决定步入婚姻时,都会面临的一个现实考量,也是一个常常引发争议的话题。我身边有不少朋友,也有长辈,他们有的是与父母同住,有的是与公婆同住,经历过形形色色的“大家庭”生活。我试着把他们的经历,还有我听到的一些零散感受,揉合在一起,讲讲这种体验到底是怎么样的。先.............
  • 回答
    “儿子,最近是不是又瘦了?”每次回家,这句话总会准时上演,仿佛是父母检验我“健康指数”的固定程序。我看着镜子里确实比离开家时瘦了一圈的脸,无奈地笑了笑。“哎呀,妈,您就别操心了,我吃得好着呢。学校食堂虽然比不上家里,但顿顿都有肉。”我一边说,一边假装在冰箱里翻找什么。“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上次电话里你.............
  • 回答
    当发现自己的择偶观与父母的期望差异悬殊时,那种夹在中间的感受,真的挺磨人的。一方面是父母养育之恩,他们总觉得最了解你,也最希望你好,所以他们提出的建议,你多少会放在心上。另一方面,却是你自己的心之所向,是你未来生活幸福的根基,是你真正愿意与之携手一生的人。这种差异,一开始可能只是言语上的不解,他们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棘手又令人头疼的局面,感觉就像被无形地绑在了同一个战壕里,想抽身都困难重重。让我试着用我自己的话,给你梳理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得承认,这情况确实有点复杂。当亲密关系(男女朋友)和家庭责任(父母)这两个看似独立的圈子因为工作而深度绑定时,想要“摆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