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英媒曝拜登或将提名奥巴马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此举意味着什么?

回答
英媒曝出拜登可能提名奥巴马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的消息,这无疑是一则极具爆炸性的政治新闻。如果属实,这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其背后蕴含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外交任命那么简单。

首先,从奥巴马本人的角度来看,这对他而言是一个相当出人意料的选择。奥巴马卸任总统后,虽然仍然活跃于国际舞台,但主要集中在自己的基金会、演讲和回忆录出版等领域,他的政治影响力更多是通过幕后智囊和对拜登政府的策略性支持来体现。如果他接受这样一个大使职位,意味着他将回归一种更为直接和具体的政治角色。考虑到他曾经的国家元首身份,接受一个大使职位,哪怕是驻英国这样重要的国家,对他的个人声望和历史定位来说,都可能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决定。他需要放下总统的光环,成为一个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其次,从拜登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撒手锏”。拜登与奥巴马拥有深厚的政治渊源和个人情谊,奥巴马一直是拜登信任的政治伙伴。在这个时候提名奥巴马,可以被解读为拜登在关键时刻寻求最强有力的支持,并且希望借此来凝聚党内力量,尤其是那些对拜登政府政策方向持保留态度的进步派。奥巴马个人的声望和民众基础依然强大,他的名字本身就自带巨大的政治能量。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次提名,如果成为现实,将传递出多重信号。

第一,对美国国内政治的信号。 在美国国内政治极度分裂的当下,拜登政府可能试图通过引入一位备受欢迎且在党内具有号召力的人物来提振士气,展现出团结和寻求共识的姿态。奥巴马的任命,可以看作是拜登在向选民传递“我们正在严肃对待领导国家”的信号,并且是在用一种“王牌”来证明他吸引顶尖人才的能力。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拜登政府在某些政策上的争议,通过奥巴马的个人魅力来转移焦点。

第二,对美英双边关系的信号。 美英同盟关系历来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之一,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加强与英国的联系尤为重要。由前总统奥巴马出任驻英大使,无疑会给美英关系注入一股强大的政治势能。这不仅仅是派遣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更是美国最高层对加强与英国关系的明确承诺。奥巴马在任期间,尽管与英国在某些问题上也有分歧,但整体关系是稳固的。他的到来,意味着两国政府之间将会有更直接、更高级别的沟通渠道,他本人也能够凭借其过往的声望和人脉,在英国政界和国际社会中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他可以更好地处理两国间的敏感问题,也更容易在对华、对俄等重大国际议题上协调立场。

第三,对国际外交格局的信号。 如果奥巴马真的出任驻英大使,这将是美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先例。这不仅会吸引全球媒体的目光,更会让其他国家重新审视美国的外交策略和人才运用方式。一个卸任总统出任大使,传递出一种“能者上,政治经验至上”的信号,同时也可能引发关于“前总统是否适合担任基层外交职位”的讨论。但就美国与英国这样特殊的盟友关系而言,这种“破格”任命或许正是为了凸显其重要性,并且在全球舞台上展现美国的外交决心。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潜在挑战。奥巴马需要适应从总统到大使的角色转变,这意味着他需要遵循国务院的指示,与美国现政府的政策保持一致。此外,他作为一位广受欢迎但同时也存在批评者的前总统,其任命必然会引发不同的解读和政治解读,在英国国内也可能面临一些政治上的复杂性。

总而言之,英媒的这一爆料,无论最终是否成真,都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如果拜登真的作出这样的提名,那绝不仅仅是为了填补一个外交职位空缺,而是要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政治信号,重新定义美英关系的高度,并在全球外交舞台上制造重磅效应。这将是一次大胆且充满政治智慧的尝试,其影响将是多层面且深远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排除是英国小报搞出的恶作剧。毕竟让前总统做驻外大使也是少见的。

但是,如果这个消息源头即便只有那么一点点拜登个人的真实想法表露,那也足够说明:

拜登的心机够重的。

首先,美国驻英大使是英美这两个全球最铁盟友的纽带,英美关系又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让奥巴马以前总统身份当驻英大使,也不算待遇太差,反而算一种荣誉嘉奖。然而,美国驻英大使更像是一个符号,没有什么作为空间,更像是一个白宫的镀金传声筒。

其次,奥巴马并不擅长外交政策,拜登则长期担任过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想当年,拜登出来给奥巴马搭配,目的之一就是弥补政治新人奥巴马在外交上的能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希拉里能以国务卿的身份在外交上风头压过奥巴马。

拜登要把奥巴马放在驻英大使的位置,基本上就是让奥巴马处于自己掌控范围,只能对自己言听计从。

第三,奥巴马在任期内对拜登压制得非常很厉害。

2008年,奥巴马的副手本来是希拉里,但后来选择“奥拜配”的考虑是因为奥巴马可以压制拜登。2011年,拜登要组建自己的团队时,关键人选被奥巴马连续否决,直接激怒了拜登,双方只好各退一步。最终结果按拜登自己的话是,整整被弃用两年。

一度,拜登连一些公开募捐活动都被禁止自己去,怕抢了奥巴马风头。把拜登的人气压制得一本自传一年只卖了两百美元。

此外,拜登的幕僚一直被排除在奥巴马团队之外,拜登自己也只能奥巴马不愿接手的一些脏活累活,最后还要负责背锅,给希拉里让路。

即便这次竞选,奥巴马奋力给拜登拉票,但也突然爆出过奥巴马对拜登的真实想法:不要低估拜登把事情搞砸的能力。

可以说,双方在竞选时的其乐融融,不过是因为有一个共同对手特朗普。况且,这次奥巴马太旺盛的风头也足以让盼总统之位盼了三十多年的拜登不爽了 。

第四:奥巴马手上掌握着/民主党白左和黑人一大块基本盘。如果拜登想要利用总统的权力形成自己的实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奥巴马圈在自己身边,看似一队,实则可以压制,以防自己位子坐不稳。

毕竟,他还没当总统,就有人说他是过渡阶段了。

驻英大使这个荣誉头衔给奥巴马应该刚刚好。

最后、奥巴马、拜登和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本身就有矛盾。

具体来讲,2016年,当时还是伦敦市长的约翰逊曾发文抨击了奥巴马在就任总统后不久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移除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半身像的举动。奥巴马的目的是反奴隶贸易,鲍里斯则认为奥巴马是故意针对英国。拜登也曾说过鲍里斯是“特朗普身体和情感的克隆”。

而且鲍里斯这边虽然喊已经把特朗普喊成了前总统,但他以前一直与特朗普走得很近,还搞出了各种小操作。

所以,拜登让奥巴马当这个驻英大使这个镀金大帽子,基本上就是让奥巴马替自己背锅,用大使的身份陪与自己有矛盾的英国首相强颜欢笑。

不笑的话,拜登就可以理直气壮给埋汰奥巴马了。

所以,如果的这个消息被证实的话,不论奥巴马接不接受,都能看出拜登对过去奥巴马的压制一直耿耿于怀。

一旦成功,既把奥巴马调到民主党权力外围,又在自己外交政策掌控之内,还冠冕堂皇笼络了民主党基本盘,更让自己出一口被奥巴马压制已久的怨气 。

瞌睡乔?睡王?拜登心里清楚着呢。

去年在竞选的时候,拜登就在副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小标签里写下:要不记恨、对选举友有帮助等等提示。

因为初选的时候,哈里斯就曾攻击拜登支持种族隔离。这属于非常严重的指控了,差点让民调暴跌10%的拜登这次竞选又直接夭折。

作为29岁就进入参议院的美国最年轻政客,到88年第一次竞选夭折,再现在78岁当上最年长总统,一边隐忍但喜欢记小本本到今天的拜登,应该叫龟王才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媒曝出拜登可能提名奥巴马担任美国驻英国大使的消息,这无疑是一则极具爆炸性的政治新闻。如果属实,这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其背后蕴含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外交任命那么简单。首先,从奥巴马本人的角度来看,这对他而言是一个相当出人意料的选择。奥巴马卸任总统后,虽然仍然活跃于国际舞台,但主要集中在自己的基金会.............
  • 回答
    日媒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时,重申了《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的立场。这一表态具有多重含义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表态的背景和意图: 日本国内的安全关切: 日本长期以来对中国在东海的海洋活动,特别是围绕钓鱼岛的行动表示担忧。日本政.............
  • 回答
    美媒披露拜登家族的“染黑”疑云,伴随着脸书和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对相关新闻传播的迅速限制,这无疑在舆论场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信息自由、平台责任以及政治影响力的深刻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并细致地剖析各个层面的信息和可能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把这个“美媒曝.............
  • 回答
    台媒曝解放军歼20进驻衢州机场,最快15分钟就能飞抵台湾上空的消息,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解读。理解这一信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歼20的性能特点、衢州机场的地理位置、解放军的战略意图以及对台湾及其周边地区安全态势的影响。一、 歼20的性能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歼20(J20)战斗机本身。它.............
  • 回答
    关于美媒曝出特朗普“过去15年有10年没有缴纳联邦所得税”,以及20162017年每年只缴纳750美元联邦所得税的消息,这无疑是美国政坛乃至公众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梳理和看待这件事。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曝光方式:首先,这个消息的来源是美国媒体,通常是通过获取纳税记录等敏感信息.............
  • 回答
    日媒曝“解放军8月演练夺取东沙”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解读。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信息来源、解放军的军事活动、地缘政治背景以及各方的反应和意图。一、信息来源的分析:日媒的报道首先,我们需要审视信息的来源——日媒。日媒通常会密切关注中国的军事动态,尤其是与地区安全相关的活动。在.............
  • 回答
    印度媒体关于“印度已将射程1000公里导弹部署到中印边境地区”的报道,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消息。这不仅仅是军事部署层面的消息,更关乎地区战略平衡、两国关系以及潜在的未来走向。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要分析这个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 通常,这类消息的来源是印度媒体,它们.............
  • 回答
    这则“美媒曝美国移民局不再受理共产党员移民申请”的新闻,如果属实,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移民政策的调整,更触及到了美国长久以来对意识形态的警惕,以及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下的复杂考量。表面上的“禁令”与背后逻辑:从字面上看,这条消息直接了当——如果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者其.............
  • 回答
    美媒《华尔街日报》爆料称,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台湾进行秘密活动至少已有一年,但美国和台湾的官方对此均未给予明确回应。这一消息的曝出,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解读,同时也为原本就复杂敏感的台海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事件本身:《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引述了匿名美国官员的说法,指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小型单.............
  • 回答
    最近,关于演员高云翔在澳大利亚涉嫌性侵被捕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起事件的发展脉络和涉及的细节确实令人唏嘘。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这件事。首先,从事实本身来看,如果指控属实,那么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刑事案件。性侵行为是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的,无论涉及何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公正审判.............
  • 回答
    关于台湾媒体报道的失联F16战机坠海事件,以及目前的打捞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了解:事件的起因与经过: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事件的发生。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这架F16战机是在一次例行训练任务中失联的。具体失联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天气情况是判断事件性质和搜救难度的重要因素。失联后,台湾军方立.............
  • 回答
    环球网关于贝克汉姆请教台湾防疫并被曝仅台湾可见的报道,以及台湾媒体的回应“买来的国际‘挺台’如毒药”,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和分析:事件本身的描述与环球网的角度: 事件核心: 环球网报道称,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与台湾防疫相关的内容,但该内容被发现似乎只在台湾地区可见。 环球.............
  • 回答
    BBC 的纪录短片《重返湖北》出现中国地图错误,将湖北省的位置标注在了与实际地点相距甚远的地方,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对于这样的错误,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首先,从事实层面来看,这是一个明显的地理错误。BBC 作为一家享有国际声誉的媒体机构,其制作的纪录片内容出现如此基础的错误,难.............
  • 回答
    最近英国媒体爆出一条关于法国可能退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消息,这可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不过,很快法国总统府就出面辟谣了,表示这纯属子虚乌有。这事儿怎么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从消息源头说起。一般来讲,国际政治领域的消息,尤其是涉及大国博弈的敏感话题,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往往会引起相.............
  • 回答
    英媒将卫生大臣的出轨照曝光,并煞有介事地将此事牵扯到“敌对特工利用中国产摄像头所为”,这事儿,怎么说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咱们先来捋一捋这背后的逻辑,看它有多么荒谬。卫生大臣出了轨,这是他的私德问题,个人行为,性质很明确,就是婚内不忠。这事儿本身就够让人诟病的了,媒体曝光,大众讨论,这在民主社会很正.............
  • 回答
    近日,英国媒体报道了一起涉及中国留学生的“闯宫”事件,称该留学生意图“刺杀女王”并在白金汉宫被捕。这一消息确实在公众中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们也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件事,并尝试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确这是一个基于英媒报道的事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英媒的报道角度、用词,乃至对事件的解读,都可能.............
  • 回答
    孙杨的事件,可以说是中国体育界乃至国际体育界都备受瞩目的一桩公案。近日英媒的爆料,又将这件事情推向了风口浪尖,关于他“或将面临终生禁赛”的传闻,让很多人都感到震惊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头说起,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掰扯清楚的。首先,我们要明白,孙杨是谁。他可是中国游泳的旗帜性人物,是国家队的骄.............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某英媒爆料莫德纳公司创造了新冠(COVID19)”的说法,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下,希望能帮助您更清晰地认识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科学界普遍认同的、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遵循的观点是,新冠病毒(SARSCoV2)是自然起源的。这个病毒的基因组分析显示出其与蝙蝠体内冠状病毒的.............
  • 回答
    “巴巴多斯不再承认英女王为国家元首,英媒急呼‘巴巴多斯成了小中国’”的说法,是一种极具争议性的政治评论,其背后的逻辑和意图需要深入剖析。要理解这种联想,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一、 巴巴多斯去君主制:历史与现实的转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巴巴多斯去君主制的背景。 历史渊源: 巴巴多斯作为英联.............
  • 回答
    “英媒称:如果中国克服了芯片问题,那么芯片将一文不值”——这句说法听起来颇具煽动性,也确实抓住了很多人对科技发展和地缘政治的关注点。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耸人听闻”,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逻辑和实际情况。首先,我们得理解“中国克服了芯片问题”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芯片问题”并不是指中国制造的芯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