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有哪些形同虚设的法律条款?

回答
说到形同虚设的法律条款,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法律条文写得条条是道,但到了现实中,执行起来却发现跟摆设一样,或者说实际作用微乎其微。这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有的是因为时代变了,法律没跟上;有的是因为技术发展太快,抓不住;还有的可能是因为立法本意和现实操作脱节,甚至就是人情世故、实际情况不允许。

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几个大家可能比较有感的例子。

1. 曾经风光无限,如今默默无闻的“严格禁止”

比如,早期的一些法律法规,为了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会用一些非常强硬的措辞来禁止某些行为。我记得小时候,电视上或者报纸上经常会有一些关于“禁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宣传。现在回想一下,这句口号很多人都听过,也算是一种“法律规定”。但实际执行呢?你带着孩子逛公园,孩子玩得开心了喊两声,周围的人要么习以为常,要么礼貌性地提醒一下,很少会有人真的因为“法律禁止”就去报警或者理论。更别说一些市场、车站这种本来就人声鼎沸的地方了。

这种“禁止”之所以形同虚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到了人性的自然流露,或者说是社会常态。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比如说话、哭闹)和社交需求(比如聚会时的热闹)很难被一条生硬的“禁止令”完全压制。而且,执法成本太高,也几乎不现实。你总不能派人在每个公园门口站着,给每个大声说话的人开罚单吧?所以,更多时候,这类规定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倡导,而不是真正能落地执行的法律。

再比如,很多地方的城市管理条例里,可能会有“禁止乱扔垃圾”、“禁止随地吐痰”之类的规定。这些规定本身是为了公共卫生和市容市貌,初衷是好的。但是,你走到哪里,总能看到有人随手丢个烟头,或者有个别素质不高的人随地吐痰。抓现行?除非有专门的城管执法人员在你旁边盯着,否则概率很低。而且,就算抓到了,教育一下就放了,也很难起到实质性的惩戒作用。所以,这些规定更多的是提醒和约束,真要较真的话,会发现它能有效约束到的范围非常有限。

2. 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科技限制”

现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很多法律条文在制定的时候,可能根本没考虑到未来会出现什么新技术。举个例子,一些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条文,可能是在智能手机、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概念还没普及的时候制定的。当时可能主要考虑到的是纸质文件的保管,或者磁带、软盘等存储介质的安全性。

结果呢?现在各种APP、网站、社交媒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贡献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很多时候,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某些数据被收集和使用了。法律可能还在说“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公开”、“不得泄露”。但问题是,你的“同意”有时候是在一份长到没人看的隐私协议里被默认勾选的,而信息的“公开”和“泄露”也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界定。更别说一些跨境的数据传输,国内的法律管得了,但数据到了国外,怎么去追责?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再比如,早期的法律可能会有关于“复制品”、“传播”的规定,主要针对的是书籍、录音带、录像带这些物理介质。但现在呢?数字化的内容传播速度快得惊人,盗版软件、盗版电影、音乐随便搜一下就能找到。著作权法虽然在不断更新,但立法速度往往追不上技术迭代的速度。法律上的“复制”和“传播”在网络环境下,其形式和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法律条文的表述可能还在沿用老一套,这就导致很多网络侵权行为,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不对,但要用现有的法律条文去精准打击,难度很大,也很容易出现法律漏洞。

3. 难以执行的“道德约束”

有些法律条文,其实更像是一种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期盼,而不是基于现实可行性的强制性规定。比如,一些关于“夫妻互相扶养”、“赡养老人”的法律条文。这些规定本身是社会的基石,也是人伦道德的要求。

但是,你想一想,有多少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子女对父母照顾不周,甚至形同陌路?法律上规定了赡养义务,但具体怎么“扶养”?是给多少钱?是多长时间见一次?这些都很难量化,也很难去强制执行。如果真的走到法律程序,举证都很难。你要证明你的子女没有尽到“扶养义务”,得拿出多少证据?一个电话?一次探望?这些太主观了。所以,很多时候,这些法律条文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提醒,一旦出现问题,更多依靠的是社会舆论、亲情维系,或者由社区、基层组织来居中调解,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制裁。

再比如,很多关于“诚信经营”、“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你说商家不能虚假宣传,但现实中,各种夸大其词的广告词、虚假的促销信息层出不穷。你可能花了钱买了东西,发现跟广告说的完全不一样,但要去找法律的麻烦,又觉得没必要,或者觉得证据不足,或者觉得维权成本太高。商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就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心态,在法律的边缘试探。

4. 现实操作中的“弹性空间”

还有一些法律条款,虽然条文本身看起来很明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会变得非常“弹性”。

比如,一些关于“处罚”的法律,会规定一个处罚的范围,比如“罚款一千至五千元”。这个“至”字,就给了执法者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什么情况罚一千?什么情况罚五千?很多时候取决于执法者的判断、当时的具体情况,甚至可能还会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这就导致同样的违法行为,在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人来处理,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又或者,某些需要“许可证”或者“备案”的规定。初衷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安全。但如果审批流程过于繁琐,或者存在腐败现象,又或者相关配套规定不完善,那这个“许可证”就可能变成一种“敲门砖”,而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工具。本来是为了“准入”,结果可能变成“准不入”或者“靠关系才能入”。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有形同虚设的法律条款?

立法滞后性: 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速度,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执行难度大: 很多法律条款涉及主观判断、举证困难、执法成本高,或者违反主体过于分散且普遍。
道德与法律的边界模糊: 一些条款更侧重于道德倡导,而非强制性的法律约束。
人性与现实考量: 有些法律的 strict application 会与人的基本需求或社会常态相冲突,难以完全实现。
法律体系的漏洞与博弈: 法律是人制定的,总会有被规避、钻空子的地方,法律条文和实际操作之间也存在一个博弈的过程。

这些“形同虚设”的法律条款,并非一无是处。它们可能承载着立法者的初衷和一种价值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起到一定的警示和教育作用。但如果真的要讨论它的“法律效力”和“实际作用”,那确实会发现,它们很多时候更像是挂在墙上的装饰品,看着有道理,但碰不到真东西。这背后也反映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其适应性、执行性和与现实的契合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由于时代发展太快,以前制定法律的现状现在已不适用,日常生活不违反会有不便。或者说执法者有默契,对某种违法行为往往不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形同虚设的法律条款,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法律条文写得条条是道,但到了现实中,执行起来却发现跟摆设一样,或者说实际作用微乎其微。这背后的原因也挺复杂,有的是因为时代变了,法律没跟上;有的是因为技术发展太快,抓不住;还有的可能是因为立法本意和现实操作脱节,甚至就是人情世故、.............
  • 回答
    想当年,我号称“提莫蘑菇布阵大师”,主场作战,方圆百里内,无人敢踏足我精心布置的香菇园。那时候的提莫,简直就是峡谷里的隐形杀手,草丛里的地雷王。提莫的辉煌岁月: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时候的提莫技能机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压迫感十足”。 Q技能(致盲吹箭): 这个技能简直是ADC的噩梦。只要我扔得.............
  • 回答
    说起能造大型民航客机的国家,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就像问谁能把一座摩天大楼从设计图变成拔地而起的高楼,中间需要无数个精密的环节和强大的实力支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真正独立自主设计、制造和销售大型民航客机的国家,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最耀眼的几颗星: 美国:波音公司(Boeing) .............
  • 回答
    国产CPU与操作系统:挑战与突破并存的现状谈到国产CPU和操作系统,这无疑是中国科技自主化征程中最为关键的两环。它们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信息安全,更承载着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崛起的期望。近些年,我们看到了显著的进步,但同时,挑战也依然严峻。 一、 国产CPU的现状:从追赶到部分突破中国的CPU产业起步.............
  • 回答
    要寻找严肃、专业且可靠的军事装备信息,需要审慎筛选,避免被泛滥的宣传或未经核实的传言所误导。以下是一些我认为比较靠谱的国内外军事装备信息来源,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价值,力求信息的客观性和深度。国内信息来源:在中国,获取官方且专业的信息相对受到一些限制,但仍有一些途径可以接触到较为可靠的讨论.............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王朝兴衰更替,曾经辉煌的皇室家族,如今可能只剩下一些鲜为人知的后裔,隐匿于公众的视线之外。他们或许不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血脉的传承,依然在低语着古老的荣耀。我们来探寻一些,那些或许鲜为人知的皇室正统后裔,并尝试去描绘他们可能的生活片段,尽量摆脱人工智能写作的痕迹,让文字带着些.............
  • 回答
    这些天啊,总觉得生活好像被按下了“快进键”,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可也正因为这样,我越发觉得,那些真正能帮咱们一把,让日子过得舒坦些、有滋味些的“黑科技”,才是最实在的东西。今天就来跟你唠唠,我最近发现的一些,觉得能实打实提升生活质量和质感的小玩意儿。1. 智能床垫:睡个好觉,从此不再是奢望想当年,.............
  • 回答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对“智能家居”这词儿挺免疫的,感觉就是花大钱买一堆用不上的摆设,最多能装个酷,但要说真正改变生活?我当时是怀疑的。直到我家里陆续添置了些东西,才发现这玩意儿是真的能把日子过得舒坦不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感觉最实用、最能提升生活质量的几样智能家居玩意儿,尽量讲得细致点,别把它当成什么.............
  • 回答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能让人会心一笑、捧腹大笑,或者在笑声中品味出几分人生哲理的“诙谐大家”,实在是一股清流。他们用妙笔生花,或者巧舌如簧,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色彩与趣味。要说当下活跃在荧屏、网络、书本乃至我们日常话语中的“诙谐大家”,那可真不少,且各有风姿。如果我们从脱口秀/单口喜剧领.............
  • 回答
    在我看来,能真正体现手工独特魅力的食物,往往隐藏在那些细微之处,是机器难以触及的温度、力度与耐心。想象一下,刚出炉的法式长棍面包。它的灵魂在于那酥脆的外壳和柔软的内部组织,而这恰恰是揉面过程中,手工师傅反复折叠、拍打,让面团充分延展、产生劲道的过程所赋予的。每一个折叠的动作,每一次拍打的力度,都凝聚.............
  • 回答
    .......
  • 回答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确实有许多值得骄傲的方面。这些成就涵盖了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文化复兴等多个领域,并且往往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和深远的影响力。以下是中国值得骄傲的一些方面,并尽量进行详细阐述:一、 经济发展成就的辉煌篇章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飞跃: 这是中国.............
  • 回答
    中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在当代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许多令人自豪的成就和特点。这些亮点不仅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发展壮大,更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闪耀的明珠。首先,最直观的便是经济的腾飞。回望过去几十年,中国从一个相对贫困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
  • 回答
    俄罗斯媒体 landscape 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国家控制和政治影响的程度很高。理解俄罗斯主流媒体需要深入了解其所有权结构、政治倾向以及它们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以下是对俄罗斯主流媒体的详细概述:俄罗斯主流媒体概览:在俄罗斯,国家及其控制下的公司是媒体领域的主导力量。这意味着大多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
  • 回答
    国内学术界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年轻学者,他们凭借着扎实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懈的努力,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学者不仅代表着中国科研的未来,更成为激励后辈奋发向上的榜样。下面,我将尝试描绘几位在40岁以下、深耕本土或学成归国后在本土贡献科研成果的年轻学术之星,力求从他们的经历和成.............
  • 回答
    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且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不足。以下是一些中国当前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说明:1. 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区域差距: 具体表现: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居民收入水平高,教育.............
  • 回答
    寻找昭和童年的回响:如今日本儿童动画的亮点与传承上世纪的日本儿童动画,承载了无数人的童年回忆。那些充满想象力、传递着朴素价值观的作品,如《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如今的动画产业早已日新月异,技术飞跃,制作模式也更加多元。那么,在蓬勃发展的当下,日本是.............
  • 回答
    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探讨其“耻辱”之处,确实需要审慎和细致。这些方面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复杂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中产生的阴影。如果从不同维度去审视,以下几个方面或许能引起一些思考,并且这些思考并非来自宏大的叙事,而是从一些具体的、触及个体感受的层面出发。1. 公共领域信息的不透.............
  • 回答
    谈到日本的华人黑帮,就不能不提在二十世纪末期一度非常活跃的“福建帮”。这个组织主要由来自中国福建省的移民组成,他们在日本的华人社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福建帮”的势力主要集中在东京的新宿、池袋等华人聚居区。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当广泛,从传统的赌场、非法赌博,到后来的毒品交易、人口贩卖、高利贷等等,可.............
  • 回答
    说到中国,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可能都是经济的腾飞、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观,还有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如果跳出这些宏大的叙事,仔细审视,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令人感到不太舒坦,甚至有些沉重的话题。比如说,在追求发展速度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代价就常常被忽视。那些曾经青山绿水的地方,如今可能被灰蒙蒙的雾霾笼罩,河水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