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初二的儿子总是说到不能做到,说好了的,不承认,该怎么办?

回答
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看着儿子明明答应得好好的,却又做不到,甚至不承认,确实让人又气又无奈。这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是很常见的现象,咱们别太着急,一步一步来解决。

首先,咱们得明白,初二的孩子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

心理上的变化:
自我意识的觉醒: 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渴望独立和被尊重。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或者不想被指责,就容易出现否认和抵赖的情况。
情绪的波动: 青春期是情绪的“过山车”,孩子的喜怒哀乐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候答应了事情,可能是当时情绪到了,事后又觉得麻烦或者不想做了,就选择性遗忘了。
责任感还在发展中: 虽然他们知道承诺意味着责任,但他们对责任的理解和承担能力还在摸索阶段,有时候会低估事情的难度,或者对后果的认知不够深刻。
寻求认同感: 有时候,他们为了获得表扬或者不引起父母的注意,可能会轻易答应,但事后发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或者有更吸引他们的事物分散了注意力。

行为上的特点:
“说”的成本很低: 对孩子来说,说“好的”或者“没问题”可能只是随口一说,并不像成人那样会仔细权衡和承诺。
遗忘或选择性遗忘: 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记忆力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尤其是在事情不够重要或者他们不太在意的时候。
逃避责任: 如果做了事情会受到批评,或者没做好会丢面子,那么否认和不承认就成了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步:冷静下来,调整心态

看到孩子这样,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不要立刻发火或者过度焦虑。深呼吸几次,提醒自己孩子还在成长的过程中,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也是我们引导他的机会。如果父母自己情绪失控,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反而不利于沟通。

第二步:理解和沟通,先听他说

创造一个平和的沟通环境: 找一个你们都比较放松的时间,比如晚饭后,或者周末的下午。避免在孩子刚回家累的时候,或者在其他家人都在场的时候谈论这个话题。
用提问代替质问: 比如,当他答应了做某件事没做时,不要直接说:“你为什么没做到?你不是答应我了吗?” 可以试试问:“宝贝,我们之前说好的那个事情,你今天进展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倾听他的理由: 即使你觉得他的理由很牵强,也要先认真听他说完。有时候,孩子不承认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怎么面对没有完成的承诺,或者他自己也觉得委屈、没面子。听他说,让他感受到被尊重,才有可能打开他的心扉。
避免翻旧账: 每次都追究他过去没做到的事情,会让孩子觉得你总是在抓住他的小辫子,产生抵触情绪。

第三步:帮助他建立“说”与“做”的连接

我们要帮助孩子理解,承诺是有重量的,说出口的话就需要负责。

明确承诺的内容和标准:
具体化: 当孩子答应某件事时,一定要让他把事情说清楚,具体是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比如,不是笼统地说“写作业”,而是“在晚饭后七点到八点之间完成数学和语文的作业”。
可视化: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一个家庭任务表或者周计划表。把答应的事情写下来,让孩子自己检查,或者我们在检查时可以指着表说:“我们看看计划里今天有什么任务呀?”
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自然后果: 如果孩子答应帮你做家务,结果没做,那么可能导致家务堆积,比如垃圾满了没人倒,他自己也会受到影响。
约定后果: 在承诺之前,可以和孩子提前商量好,如果答应的事情没做到,会有什么“小惩罚”或者需要补救的措施。这个惩罚要合理,并且是你们事先都同意的。比如,如果没按时完成阅读任务,那么可能需要扣掉一些娱乐时间来补。关键是让孩子明白,未完成承诺是有代价的。
强化和鼓励: 当孩子说到做到,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让他知道,他的信守承诺行为是被看见和赞赏的。“你今天答应帮我把这个盒子搬到楼上,而且做到了,真棒!爸爸/妈妈很佩服你。”
一起面对失信: 如果孩子确实没做到,也不要立刻否定他。可以和他一起分析原因:“你答应做的事情,为什么今天没有完成呢?是因为时间不够,还是觉得太累了,还是有别的事情吸引你?” 让他参与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而不是单方面被指责。

第四步:以身作则,成为榜样

父母自身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说到做到: 父母对孩子,对家人,对自己的承诺都要努力做到。比如答应孩子周末带他去公园,就一定要去。
诚实面对自己的失误: 如果父母自己有没做到的事情,也要坦诚地跟孩子解释,并承担后果。比如,“妈妈答应你今天下午跟你一起玩模型,但是公司临时有急事,妈妈没能完成,很抱歉。妈妈会尽量在周末补上。” 这样孩子也能从你身上学会如何面对失信。

第五步:循序渐进,耐心等待

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小事开始练习: 不要一开始就给他设定过高的要求。先从一些小事开始,比如“答应我把碗放到水槽里”,或者“答应我把书放回书架”。在他能做到的范围内,逐渐增加难度。
保持沟通的开放性: 让孩子知道,即使他犯了错误,你们也愿意和他沟通,愿意帮助他。他知道有退路,反而可能更愿意承认错误。
不把“没做到”等同于“人品差”: 要让孩子明白,能力、时间和精力都会影响事情的完成,没做到不代表他就是个不诚实或者不好的人,重要的是他如何去面对和改正。

具体情境下的应对建议:

当孩子否认时: 如果他坚决不承认,先不要急着和他争论“你明明答应了”。可以暂时放一放,过段时间再找机会委婉地提起。比如,他答应晚饭后洗碗,没洗,又否认。你可以说:“哦,我以为我们之间有这个约定呢,可能是我的记错了。不过,现在碗池里有很多碗,我们一起想想怎么快点解决掉吧。” 把焦点从“谁说了什么”转移到“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上。
如果孩子经常是“说一套做一套”,并且带有明显的不诚实: 这时候需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或者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关注,或者是在模仿周围的人。这时候,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也可以考虑:
观察孩子的生活环境: 他的同学、朋友是否有类似的行为?他是否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关注他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他是否有什么压力或者烦恼没有表达出来?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或者你感到无力改变,可以考虑咨询学校的心理老师,或者专业的儿童心理咨询师,他们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总而言之,对付孩子“说到做不到,说好不承认”的问题,关键在于“引导”而非“压制”。我们需要成为他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简单的管理者。用爱、耐心、理解和策略,一点点帮助他建立责任感和诚信,这会是他未来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祝你和儿子沟通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家长让孩子说什么保证的时候,孩子从来不是自愿的。

一定程度上,家长属于屈打成招,还要求对方必须履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