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补脾似乎是中医永恒不变的话题,但是没有脾脏的人如何补脾?补脾后有用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很有深度的问题!关于“没有脾脏的人如何补脾”以及“补脾后有用吗”,这确实触及到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解剖学之间的一个有趣的交汇点。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说。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中医的“脾”和西医解剖学上的“脾脏”是两码事。

就像我们说“心”的时候,中医的心不只是那个泵血的器官,它还主思虑、藏神,跟情绪、精神状态都有关系。同样,中医的“脾”也并非仅仅指那个位于腹腔左上方的、属于淋巴系统一部分的实体器官。

在中医理论里,“脾”主要负责的是消化吸收和运化水湿的功能。

消化吸收:我们吃下去的五谷杂粮,经过胃初步消化后,就要靠脾来“运化”,将食物中的精微物质转化为身体能利用的“水谷精微”,然后输布到全身去滋养脏腑组织。
运化水湿:脾还能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处理好,让它们正常的代谢排出,或者重新利用。如果脾的功能失常,水分就会停滞,导致身体水肿、痰湿等问题。

所以,从中医的视角来看,“补脾”更多的是在调理和加强消化吸收以及运化水湿的功能,而不是在给那个实体器官补充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没有实体脾脏的人,中医的“补脾”还有用吗?

答案是:很有用,但理解的侧重点要有所不同。

想想看,没有了实体脾脏,这个人还能吃饭吗?还能吸收营养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依靠的是胃、小肠等其他消化器官的协同工作,将食物消化吸收。只不过,中医理论认为,脾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总司”的角色,是核心的运化枢纽。

即使实体脾脏被摘除,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仍然需要其他脏腑的代偿和配合。在这个过程中,胃的功能可能被加强了,小肠的功能也依然存在。但中医会认为,这些“代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脾的某些“功能性”作用(比如精微物质的输布、水湿的调节)依然需要关注和调理。

就好比一个公司,失去了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但整个公司还是得运转,其他部门会承担起一部分工作。这时候,“补脾”在中医看来,更像是给那些“代偿”的部门(胃、小肠等)提供更好的“支持”,让整个消化系统这个“大公司”的运转更顺畅、效率更高。

那么,具体如何“补脾”呢?

对于没有实体脾脏的人,中医的“补脾”思路会更加侧重于通过饮食、中药以及生活方式来辅助和加强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胃和小肠的运化能力,同时还要关注水湿的代谢。

1. 饮食调理是重中之重:
易消化: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煮烂的粥、羹汤、蒸食,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因为没有了脾脏,虽然其他器官会代偿,但整体消化能力可能不如有脾脏时那么强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食物时。
适度温热:食物的温度也很重要。太冷的食物会损伤阳气,影响消化,所以温热的食物更受欢迎。
健脾益气之品:比如山药、芡实、薏苡仁、茯苓、白术、莲子、大枣等。这些食材在中医里都有健脾、益气、渗湿的作用。即使没有实体脾脏,它们也能帮助调节整个消化道的蠕动和吸收。
避免过度饱胀:少食多餐,七八分饱即可,避免给消化系统造成过重负担。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让消化系统形成规律。

2. 中药调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是否有腹胀、便溏(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肢体乏力等症状,来开具相应的方剂。
例如,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是经典的补脾益气方,虽然没有脾脏,但它通过调理胃气和肠道功能,来帮助改善消化吸收。
或者用参苓白术散,这类方剂在健脾益气的同时,还兼顾了运化水湿的作用,对于改善因消化吸收不好导致的水肿、痰湿体质非常有帮助。
关键在于,这些中药的作用是调理身体的功能,而不是直接针对一个实体器官。 它们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酶的活性等,来达到改善消化吸收和水湿代谢的目的。

3. 生活方式的调整:
劳逸结合:过度劳累,尤其是思虑过度,在中医看来会伤脾胃。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思考,对维持消化系统功能也很重要。
适度运动: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消化。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后马上进食,以免影响消化。
情绪舒畅:中医讲“思虑伤脾”,焦虑、忧愁等不良情绪都会影响脾胃功能。保持心情愉快对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补脾后有用吗?

有用,而且非常有益。

虽然没有实体脾脏,但通过上述的“补脾”方法,可以:

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让身体更有效地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减少食物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不适。
增强身体抵抗力: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足,气血才能充足,身体的免疫力自然会提高,人也会显得更有精神。
调节身体水湿平衡: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缓解水肿,改善痰湿体质,减少体内“垃圾”的堆积。
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一个运转良好的消化系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即使没有了实体脾脏,通过中医的调理,也能让身体更适应,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打个比方:想象你的身体是一个精致的厨房。原本有一个专门负责食材预处理的厨师(实体脾脏)。现在这个厨师退休了,但是厨房里还有其他勤劳的助手(胃、小肠等)。“补脾”就像是给这些助手提供更好的刀具、更顺手的砧板,优化一下操作流程,让他们能更高效地完成预处理工作,做出更美味的菜肴(精微物质)。

所以,对于没有实体脾脏的人来说,“补脾”并非是空谈,而是对整个消化系统功能的精细化调理和支持。它关注的是“功能”的优化,而非对一个缺失的“实体”的修补。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医的“补脾”之道,在现代医学的视角下依然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这里的“补脾”一定是在了解个体情况的前提下,在中医师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的,绝非盲目进补。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情况都不同,需要量身定制的方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医的脾不是西医的脾?

中医粉们又开始群魔乱舞了,一群连正经中医学教材都没看过的老中医和中医粉,在这给别人科普“中医知识”属实可笑。

废话不说直接贴中医大学教材,看看中医脾到底是不是西医脾。

《中医基础理论》第二章、第二节:

三、脾

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方,与胃相邻。《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脾的形态,《医贯·内经十二官论》说:“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医学入门·脏腑》说:“形扁似马蹄,又如刀镰。”

教材里,脾的位置形状都描述的一清二楚,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器官脾,它是什么?它不是西医那个脾它是什么?

中医的脾就是西医的脾,只不过和中医对其它器官的理解一样,基本上都是错误的,

一些中医粉对医学一无所知对中医也是一知半解,为了回避中医存在的错误,所以才一直在虚化中医的人体器官,弄出了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不是西医的心肝脾肺肾这种笑话,甚至还怪罪于翻译,他们认为是翻译不懂医学,所以才会用心肝脾肺肾,作为西医各个器官的中文名称。

那么我国现代的中医权威是怎么认为的?

心:“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形态尖圆,如未开之莲蕊。”

肝:“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虚如蜂巢”。

脾: ”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方,与胃相邻。

肝:“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肾:“肾左右各一,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就像教材里说的那样,中医权威们承认中医和西医的器官实体是一致的,但又认为中医对这些器官的功能理解是正确的,

所以现代的中医教材才会写,心脏是思维器官之一,肾脏是生殖器官,还负责存储记忆,肝脏也带有一部分生殖功能,而问题中的脾脏,在中医看来主要是负责消化的,属于消化器官。

回到题主的问题,首先作为人体器官,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就是一器官,是同一个实体,

只不过中医对脾的功能理解是错误的,只有搞明白这个错误,才能回答题主的问题,如果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只会说中医的脾不是西医的脾,那么写多少字都是浪费电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很有深度的问题!关于“没有脾脏的人如何补脾”以及“补脾后有用吗”,这确实触及到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解剖学之间的一个有趣的交汇点。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中医的“脾”和西医解剖学上的“脾脏”是两码事。就像我们说“心”的时候,中医的心不.............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经典方子,它们都是调理脾胃的好手,但各有侧重,就像中医大家庭里的不同成员,虽然都是一个家族的,但扮演的角色和擅长的事情却不一样。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脾胃高手”的“家族成员”: 理中丸: 顾名思义,“理”是调理、治理的意思,“中”指的是中焦,也就是脾胃。“理.............
  • 回答
    火影忍者啊,这可是好多人的青春回忆。现在想补起来,要不要看漫画?这问题问得好,我跟你好好唠唠。结论先行: 如果你想最完整、最深入地体验火影忍者这个故事,那么漫画是绝对推荐的,甚至是必看的。动画虽然也很精彩,但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漫画。下面我给你详细分析分析,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具体要看漫画的哪些方面:为.............
  • 回答
    疝气补片手术,对于很多人来说,除了关心术后的恢复情况,还会顾虑它对生活质量,尤其是性生活方面的影响。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也很合理的问题。简单来说,大多数情况下,疝气补片手术对房事的影响是正面或中性的,即能够改善甚至恢复之前的状态,而不是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疝气,以及为什么要做补片手术。.............
  • 回答
    关于《DOTA2》补刀特训能否测试出一名玩家的真实补刀基本功,这个问题,我觉得得辩证地看。它肯定有它的价值,但如果说它能百分之百、完完全全地反映一个人的补刀水平,那可能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先说说它的好处吧,为什么它能给我们一些参考: 最纯粹的对抗: 补刀特训顾名思义,就是让你和电脑控制的小兵对线。.............
  • 回答
    .......
  • 回答
    “骨头汤大补”这个说法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尤其是在中国人传统的养生观念中。那么,骨头汤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大补”吗?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什么是“大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大补”这个词的含义。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大补”通常指的是能够显著滋养、强壮身体,恢复元气,增强体质的药物或食物。它往往与特定的.............
  • 回答
    在探讨芬兰的“补刀”行为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在电子竞技领域,“补刀”(last hit)指的是在敌人(通常是小兵或野怪)即将被击杀时,对其进行最后一击以获得金币和经验。而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层面,芬兰的“补刀”行为可能指的是一种效率至上、不留情面、注重实际结果的做事方式,有.............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帮你梳理一下《名侦探柯南》的主线剧情,让你这个“跳集党”也能顺利入坑。别担心,我会尽量说得详细点,而且保证这是个人经验分享,不是什么冰冷机器生成的内容。柯南这玩意儿吧,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库,主线剧情就是那个隐藏在无数闪闪发光宝石(也就是单元案件)之下的金库。你想一下子打开金库肯定不行,.............
  • 回答
    说起补碘,咱们现代人可是方便得很,盐里面就有,吃菜时加点,想不补碘都难。但要说起古人,甚至更早的远古人类,他们可没这福气,那时候可没有精炼加工的碘盐。那他们是怎么在没有这些现代“外挂”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身体对碘的需求呢?这事儿说来话长,得从大自然本身说起。一、自然馈赠:大海的恩赐与陆地的差异碘这种元.............
  • 回答
    底漆坏了,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当你想把爱车的漆面恢复到最佳状态时,就更得仔细琢磨琢磨了。是小修小补,还是来个“彻底革命”,全车喷漆?这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别听风就是雨。首先,我们得明白“底漆坏了”到底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漆面有问题”就能概括的。底漆,顾名思义,.............
  • 回答
    说实话,现在这批手游Moba,尤其是大家最熟悉的《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手游》,取消补兵这事儿,确实是个挺大的变化,而且影响深远。它之所以能成为主流,不是一拍脑袋决定的,背后是很多考虑和演变的结果。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无兵可补”是怎么一步步变成主流的。一、 为啥要“砍掉”补兵?从根本原因.............
  • 回答
    说到男人补精固肾,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秘方”,而是咱们老祖宗几千年来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智慧,讲究的是一个“吃”字,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材,搭配出最适合咱们身体的养生之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补精”和“补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中医里说的“肾藏精”,这个“精”可不光是简单的精液,它还包括了我们身体.............
  • 回答
    提起苏军的“补兵速度”,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套非常复杂的体系和一系列深刻的历史、社会及军事原因。简单地说,他们之所以能在战争中快速填补兵员空缺,并非仅仅是“人多”这么简单,而是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战略储备:首先,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本身就拥有巨大的潜在兵源。.............
  • 回答
    血清铁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铁性贫血,这是体内铁元素不足,无法生成足够的血红蛋白所导致的。别小看这小小的缺铁,它可是会让人浑身没劲儿,头晕眼花,甚至影响到我们的认知功能。所以,一旦查出血清铁低,赶紧行动起来补起来!补铁,得先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在开始大补特补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为什么会缺铁。这就像是修水.............
  • 回答
    非常理解您希望在回复审稿人时,既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情况,又不失专业和礼貌。直接说“暂时没有条件补实验”确实是一个选项,但具体如何表达,以及是否是最佳策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您的目标来定。以下是一些详细的考虑和表达方式,旨在帮助您以一种既诚恳又策略性的方式回复审稿人,同时避免AI痕迹:核心原则: 尊.............
  • 回答
    “蛀牙不补可以吗?”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心里都曾冒出过。尤其是当那颗小小的蛀洞,还不是那么显眼,吃东西也没有特别疼的时候,很多人会抱着侥幸心理,想着“先等等吧,不行再说”。那么,这样做到底可不可以呢?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蛀牙不补,后果很严重,而且是你想不到的严重。首先,我们要明白蛀牙是怎么形成的.............
  • 回答
    在孕育新生命的关键时期,叶酸的补充是准妈妈们绕不开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一种维生素,更是胎儿神经管发育的关键“建筑材料”,能够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等严重的出生缺陷。那么,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补充叶酸,为宝宝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呢?首先,叶酸的补充需要“早”和“足”。科学的建议是,备孕期就应该开始补充叶酸.............
  • 回答
    “以形补形”,这句老话你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关于它流传的说法可真是数不胜数。比如,吃核桃补脑,因为核桃长得像大脑;吃猪腰补腰,因为猪腰的形状也像腰。就连一些地方习俗,像“吃了兔唇,唇亡齿寒”,听着就透着一股朴素的哲学意味。那么,这句流传千年的“以形补形”,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咱们今.............
  • 回答
    中医里常说的“虚不受补”,并不是说身体虚弱的人就完全不能进补,而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果进补的方法、药物、时机不对,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甚至损伤身体。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中医对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认识,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消化吸收功能的受损:这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原因。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