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螺舟工作室是否应该尽快结束《太吾绘卷》的开发?

回答
“螺舟工作室是否应该尽快结束《太吾绘卷》的开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目前,《太吾绘卷》仍处于EA(抢先体验)阶段,虽然已经上线多年并积累了大量的玩家和口碑,但其开发进度、内容完善度、以及工作室的整体规划都直接影响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为了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当前《太吾绘卷》的开发现状与玩家期待:

EA阶段的属性: 《太吾绘卷》自2018年上线以来,一直处于EA状态。这本身就意味着游戏尚未完成,还在持续开发和迭代中。EA的初衷是为了在玩家的反馈下不断完善游戏,但也意味着玩家投入的是一个未完成品,对最终成品抱有期待是理所当然的。
游戏的核心玩法与潜力: 《太吾绘卷》以其独特的“蛊”类玩法、庞大的世界观、自由的角色养成以及极高的可玩性吸引了大量玩家。这些核心机制和潜力是吸引玩家的关键,也是工作室投入大量精力去打磨的基石。
已有的内容与未完成的模块: 尽管已经上线多年,游戏已经拥有相当多的内容。但玩家普遍认为,还有许多重要的系统(如完整的门派体系、势力联动、剧情线、世界事件等)尚未完善,或者处于粗糙状态。许多玩家期待着这些未完成部分的上线,以便能体验到更完整、更丰富的《太吾绘卷》。
玩家的耐心与疲劳: 尽管对游戏充满热爱,但长期的EA阶段也可能让一部分玩家感到疲劳。他们可能已经体验了游戏的大部分内容,对现有版本感到腻烦,或者对开发进度产生了疑虑。过长的开发周期可能导致一部分核心玩家流失,也可能影响新玩家的观感。
技术债与优化问题: 随着游戏内容的不断增加,早期版本遗留的技术问题和性能优化问题可能会愈发突出,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这也会增加工作室的开发难度和时间成本。

二、 螺舟工作室的立场与资源情况:

工作室规模与能力: 螺舟工作室是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独立游戏工作室。他们的人力、财力和技术能力是有限的。在如此庞大的项目上持续开发,本身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开发理念与追求: 螺舟工作室一直以来都展现出对游戏品质的极高追求,他们不希望草草上线一个半成品。这种“慢工出细活”的理念,虽然保证了游戏的深度和独特之处,但也意味着开发周期会相对较长。
资金与市场压力: 独立游戏工作室生存不易,既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也需要考虑市场反馈和商业运作。如果开发周期过长,可能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或者被市场遗忘。
对未来的规划: 螺舟工作室是否对《太吾绘卷》有着清晰的后续开发规划?例如,他们是希望将《太吾绘卷》打造成一个系列,还是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里程碑项目?这些都会影响他们何时决定结束EA。

三、 “尽快结束开发”的利弊分析:

利:
市场信誉的维护: 尽快结束EA并发布正式版,可以向玩家和市场证明工作室兑现了承诺,维护了其信誉。
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完成版本可以让玩家体验到游戏最终的形态,满足他们的期待,从而提升整体用户满意度。
专注后续项目: 结束EA并进入正式运营或发布后续DLC/资料片,可以将工作室的资源和精力转移到新的项目或游戏的维护更新上。
避免“半成品”的负面标签: 长期处于EA状态可能让游戏一直背负着“半成品”的标签,影响其在游戏史上的定位。

弊:
内容可能不完善: 为了“尽快”结束开发,可能会牺牲一部分内容的深度和打磨程度,导致游戏最终成品未能达到工作室和玩家的理想状态。
丧失部分玩家的持续反馈: EA阶段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玩家的反馈。如果过早结束EA,工作室将失去这批宝贵意见的来源,可能无法发现和修复一些潜在问题。
错过最佳的迭代时机: 某些系统和玩法可能在开发过程中才展现出最佳的组合方式,过早结束开发可能会错过这些优化和重塑的机会。
潜在的商业风险: 如果游戏的正式版未能达到玩家的预期,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负面口碑,对工作室造成更严重的打击。

四、 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螺舟工作室是否应该尽快结束《太吾绘卷》的开发?”并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这是一个权衡取舍的过程。

如果“尽快结束开发”意味着“赶工、牺牲品质”: 那么答案很可能是不应该。玩家选择《太吾绘卷》是因为它的独特和深度,如果为了赶进度而破坏了游戏的灵魂,反而会是更大的失败。
如果“尽快结束开发”意味着“有计划、有节奏地完成关键模块,并发布一个功能完整、体验良好的正式版”: 那么在工作室具备相应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节点。

更合理的建议是:

1. 明确发布时间表和内容规划: 螺舟工作室应该更加透明地向玩家公布其后续的开发计划,包括主要内容的上线时间、哪些是核心必须完成的,以及正式版的发布计划。这种清晰的沟通能够管理玩家的预期,并让他们更有耐心。
2. 优先完成核心且未完成的系统: 将资源集中在那些对游戏核心体验至关重要的、但尚未完善的系统上,例如门派系统、势力平衡、一些重要的剧情线等。
3. 注重优化和技术稳定性: 在完成新内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现有内容的技术优化和Bug修复。一个稳定流畅的游戏体验是留住玩家的基础。
4. 考虑阶段性的小目标达成: 并非所有内容都必须一次性完成。工作室可以设定一些阶段性的小目标,例如完成某个大版本的更新,并以此作为评估是否接近正式版的节点。
5. 倾听玩家声音,但保持独立判断: 玩家的意见非常重要,但最终的决策权还在于工作室。他们需要平衡玩家的期待和自身的开发能力和愿景。

总而言之,与其纠结于“尽快”二字,不如关注于“如何高质量地完成”。 螺舟工作室应该在玩家的期待、工作室的能力、以及对游戏品质的追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能有一个清晰的、可执行的开发路线图,并且能逐步兑现承诺,那么玩家的耐心和信任也会随之增加,最终能够迎来一个真正成功的《太吾绘卷》正式版。而如果开发周期过长且进展不明朗,那么“尽快结束开发”的呼声自然会越来越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纯粹财务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很容易陷入题主的误区。

虽然说市场永远是不可预知的,但是游戏这个行业的方差尤其之大——虽然3A因为有强大的市场营销、制作水准和销售渠道,销量相对可以预知一些(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经常能看到「扑街神作」),而3A之下,很多投入方面差不多的独立游戏往往销量和利润都是天差地别的。

独立游戏工作室的不可预知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营销渠道的随机性。对于独立工作室而言,其营销资源非常依赖于一小部分欣赏的玩家的「口碑传播」。这一点和铺天盖地无差异宣传的大作不一样。这意味着,独立工作室玩的就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声誉博弈。有一批核心的,具有口碑效应的玩家的支持作为冷启动是很重要的。

「太吾绘卷」是一个现象。无论是创始人开发这个游戏过程的传奇经历,还是这个游戏本身的内涵,都是可圈可点的。如果拿到钱之后,就草草的结束了太吾绘卷,这对其声誉来说是比较大的打击,不是「虽然名声会受一些影响」这么轻描淡写。因为大家付费买的并不是一个EA版,而是看到EA版之后,对未来的正式版产生了一个乐观的预期,所以人们相当于提前预购的是这个预期的正式版。所以「现金流为负」不能作为轻率的改弦更张的充分理由——因为这本来就是提前预支的那个符合大部分玩家预期的正式版的现金流。

所以如果螺舟工作室在收到钱之后很快的放弃,相当于背负着一个负口碑启动下一个未知的游戏,丢掉了最大的口碑资本之后,其前途并不乐观。从这一点来说,我是支持螺舟工作室爱惜羽毛,继续开发的这个态度的

但是具体到游戏本身这个层面,这绝不意味着越投入人力和资源,玩家就越买账,口碑就越高。就像之前所说的,游戏本身的开发和市场买账之间充满着随机性,所以即便是采取了一个正确的策略,但是正确的策略未必能达到一个成功的结果。「没有成功感动其他人,唯独感动了自己」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创意类行业中都经常发生。我没有针对太吾绘卷做过游戏市场调研,这方面我无法具体的评论目前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当然这个问题下有不少其他的知友都基于行业经验和自身的体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最后,希望螺舟工作室好运。

user avatar

太吾绘卷近期已经75%差评。太吾绘卷凉了。有两个词语火了:“哄堂大孝”,和 “久病床前无孝子”。

几年以前,螺舟工作室在网上哭穷,说他们开发太吾绘卷,入不敷出。我们玩家一听,我们来帮你,我们买你游戏,我们买买买。

然后螺舟工作室又在网上放风说,受游戏大厂打压了。我们玩家一听,这不行,我们都要帮你,我们买买买。

螺舟又放风,说游戏被盗版威胁了。我们玩家说,我们买正版,去steam上买买买。

然后呢,螺舟说,大厂打压是谣传。我们玩家一脸懵逼。

过去我们就是这样支持螺舟的。我们两百万名玩家,各自花六十八买了游戏。

然后两年了,一看这游戏都更新的什么呀?

然后我们去贴吧上问问,就被删帖。我们在讨论组里发言,就被踢。在steam上讨论,又被怼。这下我们明白了。等于我们自己花钱找不痛快是吧?!

现在我们玩家掏了钱了,但是却有理没处说。螺舟工作室游戏卖了两百万份以上,至少赚了八千万。我们玩家根本斗不过坐拥上亿资产的资本家。我们在网上发出的声音,他们工作室有各种方法动用资本对玩家进行抹黑。

螺舟工作室的“太吾绘卷”开了一个坏的头。明明不值二十八元的游戏,却打着提前测试的名号,卖六十八元。螺舟老板亲自担任贴吧的小吧主。找主播推广宣发,又找人控制舆论,在贴吧里删帖,往steam上写好评,讨论组里踢人,谁敢说太吾绘卷不好,水军和粉丝就一拥而上各种怼:在贴吧怼,在steam讨论区里怼,水军和粉丝现在都把这乌烟瘴气带到知乎上。

现在有的其它的游戏工作室也采用这个套路,测试版游戏卖高价,再拿其中一部分钱控制舆论。圈一把钱就跑路。以前我看见国产EA,还买一买,就是为了支持国产。现在呢,看见EA就绕着走,谁知道会不会是下一个圈钱跑路的货。

最后受损失的是消费者平民百姓。消费者花高价买了半成品的游戏,发表意见就被怼,自己的钱被用来给自己找不痛快,还透支了自己的国产情怀。

按照他们现在这进度,当初六十八元确实贵了。我们玩家当初是听信了“将来有更好的正式版”才买的。如果早知道是个圈钱跑路的货,请问谁会买?您螺舟一开始干脆卖72900元得了,割韭菜割个痛快。

茄子说自己代码是逆练。请茄子看看另一逆练的例子:星露谷物语。星露谷是一个人做的。一个人做了包括美术、音乐、代码。人家一个人美术逆练、音乐逆练、代码逆练,做出了好游戏。再看太吾绘卷呢,三十个人都做不好。茄子倒是好,跑到贴吧里吹水,都水到了十一级以上了吧?! 水平不行就是不行。别拿“代码逆练”当借口了。游戏开发你不行,培养饭圈的能力倒是超一流。

现在steam上太吾绘卷差评越来越多。玩太吾绘卷的人越来越少。每况愈下。

螺舟工作室是该反思一下,下一步该怎么走了。钱烧完了工作室就GG。号称两百万销量,现在又在vlog里哭自己不容易了。

饭圈粉丝忽悠不了大家。举个例子:螺舟培养饭圈粉丝。同时期发布的“修仙模拟器”游戏没饭圈粉丝。现在“修仙模拟器”的每日玩家人数,是螺舟太吾绘卷的四倍。四倍的日活数,说明大部分人还是清楚明白的。


现在饭圈粉丝把你捧得越高,将来摔得就越重。

太吾绘卷有的饭圈粉丝思维倒是清奇,饭圈粉丝自己是韭菜,脑袋里想的却是如何割韭菜。自己被割韭菜了还替人数钱呢。傻子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螺舟干脆号召饭圈粉丝,每人捐72900元给螺舟工作室,割韭菜割个痛快吧。

送饭圈粉丝一个图。墨菲斯对尼奥说:你丫就是个电池,你快去躺培养皿里面给螺舟供电吧。

2019年的九月,螺舟暗示大家一年以后发布正式版。


到了2020年9月,螺舟说一年前的话不算数。我们玩家心里说,我去年买了个表的吧。

螺舟的信用已经破产了。去steam的讨论区一看便知,网友的评价急转直下。

三十人的螺舟团队,已经离职了至少十个人了。33%的离职率,各位饭圈粉丝有何感想呢?

user avatar

凭心而论,太吾绘卷其实已经更新完了。

steam上那个停止更新的版本,就是ea游戏的最终形态。

现在螺舟在开发的新版本,你说他是圆梦也好,是良心也好,总之这不是一个ea模式的游戏该做的。

如果正常看待,那螺舟在做的应该是太吾绘卷2,这个游戏理论上你只要买了太吾绘卷就会免费赠送。

这么一想是不是良心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