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长城哈弗 H8、观致 3 等定价(定位)较高自主品牌汽车到底有没有前途?

回答


长城哈弗H8、观致3等定价较高的自主品牌汽车,其市场前景与前途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市场策略、消费者接受度、技术实力、政策环境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品牌定位与市场定位分析
1. 长城哈弗H8
定位:作为长城汽车的中大型SUV,H8主打“越野+家用”双重需求,定位中高端市场,目标用户为追求品质与性能的家庭用户。
竞争环境:与合资品牌如丰田汉兰达、本田CRV等直接竞争,同时与比亚迪唐、吉利星越L等国产中大型SUV形成差异化竞争。
优势:长城在SUV领域有较强技术积累,H8搭载的2.0T+8AT动力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L2级)等,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挑战:中大型SUV市场竞争激烈,合资品牌在品牌溢价、售后服务网络、用户口碑等方面仍具优势,而国产车需在价格与性能之间找到平衡。

2. 观致3
定位:观致3定位为紧凑型轿车,主打年轻化、智能化,目标用户为2535岁、注重科技配置的消费者。
竞争环境:与大众朗逸、本田思域、比亚迪秦PLUS等车型竞争,价格区间在1015万元,属于中高端细分市场。
优势:观致品牌在智能化配置(如智能语音、OTA升级)上有一定积累,且主打“科技感”设计。
实在挑战:观致品牌知名度较低,用户口碑较弱,且国产车在智能化领域仍需突破,如车载系统稳定性、交互体验等。



二、产品竞争力分析
1. 技术与配置
哈弗H8:搭载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38马力,匹配8AT变速箱,动力表现优于同级国产车型(如比亚迪唐DMi的混动系统),但燃油经济性可能不如合资车型。
观致3:配备L2级辅助驾驶系统(如自动巡航、车道保持),但实际测试中部分功能(如自动泊车)存在延迟或误判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对比:国产车在智能化配置上与合资品牌仍有差距,需通过持续迭代提升系统稳定性。

2. 设计与性价比
哈弗H8:外观设计偏硬朗,内饰用料扎实,但部分用户反馈车内空间(如后排腿部空间)略显局促。
观致3:设计风格年轻化,但部分消费者认为其车身尺寸偏小,动力表现(1.5T发动机)与同级合资车型(如思域1.5T)相比略逊。
性价比:国产车在价格上通常比合资车型低20%30%,但高定价策略可能削弱性价比优势,需通过技术升级或服务差异化(如保养成本、售后服务)来弥补。



三、市场策略与消费者接受度
1. 品牌建设
哈弗H8:长城汽车通过“哈弗”品牌在SUV市场已建立较高知名度,H8作为旗舰车型,可借助品牌背书提升溢价能力。
观致3:观致品牌在国产车中属于较弱品牌,需通过营销活动(如与科技公司合作、跨界联名)提升品牌认知度。
用户口碑:国产车在售后、质量保质期等方面需持续优化,尤其在高端市场,用户对品牌信任度是关键。

2. 渠道与营销
哈弗H8:长城汽车拥有完善的4S店网络,可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但中大型SUV的销售依赖线下渠道,线上营销(如直播带货、社交媒体)需加强。
观致3:观致品牌在互联网营销上投入较多,但线下渠道覆盖不足,导致部分消费者对产品体验有限,影响口碑传播。
差异化竞争:国产车需通过“价格+配置”组合(如高性价比的智能配置)吸引消费者,而非单纯依赖品牌溢价。



四、政策与市场环境影响
1. 新能源政策
哈弗H8:作为燃油车,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影响较小,但未来可能面临电动化转型压力。
观致3:若推出新能源版本(如插混或纯电),可借助政策红利提升竞争力,但目前以燃油车为主,需关注政策变化。
趋势: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增长,但高端燃油车仍需依赖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

2. 消费者偏好变化
年轻用户:更关注智能化、科技感,对价格敏感度降低,但对品牌忠诚度较低。
家庭用户:注重安全性、舒适性,对品牌和服务有较高要求。
国产车挑战:需在智能化、安全配置上持续突破,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



五、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对比
1. 成功案例:
吉利领克:通过“全球化”策略,以较高定价(如领克05)打入高端市场,结合沃尔沃技术积累,成功吸引年轻用户。
比亚迪仰望:通过高端电动化技术(如刀片电池、800V平台)实现高定价,依托比亚迪的供应链优势,抢占高端市场。

2. 失败案例:
观致3:由于品牌知名度低、产品配置与合资车型差距明显,导致市场接受度有限,销量未达预期。
某些国产SUV:因定价过高、配置不足,导致用户口碑差,最终退出市场。



六、结论:高定价自主品牌是否具有前途?
1. 可能性:
哈弗H8:在长城汽车的强势品牌下,H8具备一定的市场潜力,尤其在越野、家用需求明确的细分市场中,有望通过技术升级和差异化竞争实现突破。
观致3:若能通过品牌重塑、产品迭代(如提升智能化配置、优化动力系统)增强竞争力,仍有机会在年轻用户中占据一席之地,但需面对品牌认知度和市场接受度的挑战。

2. 风险:
价格与性能失衡:高定价若无法匹配同级合资车型的配置和性能,可能导致消费者流失。
品牌信任度不足:高端市场对品牌信任度要求高,国产车需通过长期积累和口碑建设建立信任。
政策与技术竞争:新能源化趋势下,国产车需加快电动化转型,否则可能被市场淘汰。



建议
哈弗H8:聚焦越野、家用场景,强化技术优势(如动力、安全),并拓展高端渠道(如4S店+线上营销),同时关注电动化转型。
观致3:提升品牌曝光度,优化产品配置(如动力、智能化),并加强售后服务网络,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口碑。
长期策略:自主品牌需在高端市场建立“技术+品牌”双驱动模式,通过持续创新和用户教育,实现从“性价比”向“品质化”的升级。

综上,高定价的自主品牌汽车在高端市场仍有前途,但需在技术、品牌、渠道、用户需求等多方面实现突破,否则可能面临“高定价低竞争力”的困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知道不知道你说的这两款车是中国的希望,你知不知道你跟他们讨论的就是这两款车想突破的。

哈弗H8

你知道哈弗H8万一市场不接受的后果是什么?

万一H8死掉了就意味着连做SUV最强的哈弗都无法突破国产车15万的天花板,其他企业还会有信心突破吗?哈弗H8无疑是目前国产SUV里面的先锋,它是中国最优秀的SUV作品,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品牌试图突破20万瓶颈的决心。倘若哈弗H8失败了就意味着中国SUV的整体失败。

因为国产品牌从没有卖这么贵过,所以他们认为不值,有可能他们连产品都没看到过。在他们心里哈弗不值那么多钱,中国品牌就应该老死在15万的区间,不能有所进步,不能有所突破。恰恰相反哈弗H8就是顶着冷嘲热讽来扇他们耳光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突破价格瓶颈,可以突破品牌定位的,哈弗H8是用来踩烂那些狗屎理论的。

不要去在乎他们的评价,他们就是在用老眼光看中国品牌,不想看到或者说看不到中国品牌希望突破的决心。一贯的守旧思维,你跟他们争辩什么呢?

很多人拿哈弗H8空间说事儿,说是中型SUV空间都比不上途观、比不上CR-V。他们根本不去思考H8的纵置发动机布局。横置发动机的Q3内部空间就比纵置发动机的Q5来的大,所以对比要拿同样布置的车来比,纵置的H8怎么能拿来和横置的途观来比?纵置发动机本来就比较占空间,但带来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也是众多豪华车大多使用纵置布局的原因。比空间可以,你拿Q5跟我比,我不稀罕跟途观、CRV这种『低档车』比。

哈弗H8,你以为长城不担心吗?长城担心,奇瑞担心,比亚迪也担心,吉利也在担心,所有有野心的中国品牌都在担心。因为他们受够了中国品牌作为低端车存在的一种事实,都想突破,奇瑞想把观致卖到合资品牌的价格,比亚迪想把秦在较高的价位取得成功,吉利帝豪更想成为中国家轿的第一梯队。

这届广州车展上你看到长城的其他车了吗?你看到长城的展位了吗?没有,你看到的只有哈弗展位,而哈弗展位摆放的是清一色的H8,整整16台H8。长城必须让H8成功,中国必须让H8成功。

别跟他们争值不值,也不用跟他们争竞品,没意思没意义。你说H8的竞品是汉兰达、锐界,但价格都不同只是级别一样,有什么好争的。人家说CR-V、途观是竞品也没错啊,都是20万,都在消费者的选择空间里面。竞品一个是看价格,一个是看定位,不过看价格更接地气儿一些。

H8成功了,长城就可以搞H9这种高端硬派越野了,H8是步步为营的一颗重要棋子,能不能站稳决定着长城的未来甚至中国的未来。

观致Q3

我又笑了,不想笑是个别网友逼着我笑,观致是奇瑞的子品牌,奇瑞没有德系的烙印,奇瑞没有多少技术,奇瑞的车都很烂,这种观点充斥着网络,就在一些大言不惭的网友嘴里说出来。

我想问观致怎么了?观致为什么不能卖到12万,为什么?

你说我奇瑞的品牌定位不高,那我给你一个全新品牌观致;你说我用料不好,那我用全世界最先进的料;你说我是国产车,那我跟以色列集团合资;你说我做工不好,我用可以在欧洲市场卖的车在中国卖,你还想说什么?你不就认为有点国产成分的车都不能卖这么高的价格嘛?!

那你告诉我,我不想一直是低端车,我应该怎么做?!

我所有的东西都变了,该有的我都有了,没有的我也有了。车联网我最先进;模块化生产我也用了;设计上奇瑞避嫌都不参与了,全部交给一堆国际高手。我都这样了,为什么还不能卖一个合资车的价格?

我用了甚至优于合资车的技术,用了我最一流的做工,我会把一款在欧洲卖的车造的很烂吗?我只是利用了一下中国廉价的劳动力,你还认为我卖不了合资车的价格,完全是因为你有偏见!!!

认为中国品牌车型卖不了这么高的价格就是对中国品牌存在偏见!我国汽车产业需要发展、需要前进早晚都要打破这个偏见,那么现在时机到了,观致Q3、哈弗H8就是排头兵。

长城、观致就跟我的签名一样【我用我最虔诚的心为你造一辆车】,你能接纳我吗?

PS:

偏见这种东西没什么好争论的,对不看车就妄下定论的人我向来都是无视。

再PS:

对评论的某些观点又无力了,还是没看到车就否定,拜托先去看看真车的配置、做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