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有那么一支部队不是一个人在奇葩,而是一整师的奇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巴特的马戏团----英军第79装甲师
那么这支听名字就非常奇葩部队究竟是什么样的画风哪?
有长的像联合收割机一样的扫雷坦克
谢尔曼螃蟹坦克,它是由谢尔曼坦克改造而来,在车体的前面安装了一个支架上有10英尺的滚筒,在上面拖带很多链条。当坦克以每小时1.5英里的速度向前推进时,这个圆桶就会高速旋转,从而让铁链拍打埋在地面的反坦克雷,造成其引爆。
像棺材一样的潜水拖车
谢尔曼ABRV坦克,可以在2.7米的水下行动。配备了一个潜水员以勾住在水中抛锚的坦克,牵引到岸边修理。
还有卷筒纸般的存在
AVRE(皇家工兵装甲车)“滚筒”,自带帆布卷筒,软沙登陆时为友军开路。
以及卷筒纸的废柴兄弟
AVRE“柴捆” ,填反坦克壕的
当然和纸巾相配的是其290mm的巨根,大概有数百辆丘吉尔III型和IV型坦克被改造成AVRE,主要改造方式为将炮塔上的武器换成爆破武器。即290毫米的大口径迫击炮,实用射程 73米,标准弹药为18公斤的稳定尾翼空心装药炸弹,可以有效对付障碍物和堡垒
以及被同胞踩在脚底的丘吉尔ARK
穿裙子的谢尔曼DD
诺曼底登陆时第一批上岸的两栖谢尔曼
以及皿煮灯塔
河流防务灯坦克,它表面上看在炮塔部分去除火力而安装探照灯是为了在夜间探测德军准备炸毁盟军通道桥梁水雷。而实际上的意义在于利用强光照射敌军阵地,它可以在910米的距离上形成31X310米范围的强光,让敌军眩晕,甚至短时间失明。一般这种坦克由玛蒂尔达II型或者M3格兰特改造。只在盖伦基兴战斗中被用来制作“人造月光”。
与绝大多数的奇葩武器不同,79师装备的大多数特种坦克都战斗在战场最为严酷的地方,看似奇葩的设计都是从无数血肉中总结出来的。
“长歪了”的德国BV141侦察机,为了避免发动机影响座舱视野,特意做成不对称结构。
美国P-82双体野马战斗机,为了在长距离飞行中保持飞行员体力,设置了副驾驶舱位。
美国鹈鹕制导炸弹。一度考虑以受训的鸽子做制导头,即鸽子啄食目标照片会得到奖励,装在炸弹上的鸽子通过啄食屏幕上的目标影像来影响方向舵,修改弹道方向。
以上三种武器都是因为当时的电子设备太简陋,绝大多数要进行逻辑判断的工作都要一个人(生物)来承担,所以机械设计被迫向生物特性做出妥协。下面再来几个混血武器:
法国Surcouf潜艇,带着203毫米重炮,火力堪比巡洋舰。
日本日向号航空战列舰,为了适应海战新形势,旧战列舰改了半截航母。
日本伊-400航空母舰,装了140炮还能带3架飞机,除了侦察之外还有相当的攻击力。
德国给潜艇加火力“外挂”,从火箭发射器到v2导弹浮筒。
总的来说,“混血”武器大多来自国力较差的交战国,企图用另类方案在特定战场条件下夺取优势,但几乎没有哪个发挥过预想用途,下场总是被对方的“常规”武器打到爆。
萌化的武器上面几个答案说的差不多了,我补充一个:Do-X飞船,宫崎骏动画片的重要参照物。
当然,这种12发动机的恶搞版本没法在40年代打仗。实际上德国人用的是这个:
最后,云杉鹅飞机多少也算是二战货。另一个答案提到过:
世界上最大的飞机是什么? - 马前卒的回答其他相关回答:
海上可以打水漂吗? - 马前卒的回答气球炸弹——
二战后期,陷入困境的日本军国主义本着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的精神,认为管他是军是民,只要炸死老美就算赚。
然后他们发射了九千个氢气球……
气球挂着炸弹,顺着大气环流漂洋过海,计划在美国本土降落并爆炸。
至于具体炸死谁无所谓啦,砸到美国就算赢,在当时的狂热日本人看来,只要是美国人就该死。
最终战果——九千多个气球大约有几百个顺利到达美国本土。
共造成6人死亡——俄勒冈州的一名妇女和5位儿童在拉扯挂在树上的气球炸弹时引发了爆炸。
这也是气球炸弹唯一的战果。
后来啊……
后来美国人通过分析气球沙包内的砂砾成分,大致确定了兵工厂所在地,然后把兵工厂炸平了……
气球炸弹的设计者,气象学家荒川秀俊在战后因为设计了这种无差别杀伤平民的武器,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定为战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德三黑科技:
塑料炸药做的手雷,弹体装填系数100%,这玩意儿就没有外壳,除了引信就是炸药。
装药是“尼泊利特”炸药,成分组成:一半的硝化纤维素,1/4的二甘醇,1/4的四硝季戊四醇。
各种玻璃玩意
玻璃手雷
玻璃闪光弹,你能想象这玩意儿是用来对付坦克的么( ̄∇ ̄)
玻璃地雷
战后废物利用印花变成玻璃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