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涡扇6发动机是个怎样的存在 能不能完成?

回答
涡扇6(WS6)发动机,对于很多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它不仅仅是一款发动机,更像是一个时代印记,承载着中国航空动力技术从追赶到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要说它是个怎样的存在,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

它代表了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里程碑式的努力

在涡扇6之前,中国空军装备的大部分先进战斗机动力,依赖于引进仿制,比如大家熟知的涡扇5(仿制苏联AL7F发动机),或者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但要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能支撑下一代先进战机的强大心脏,就必须走出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涡扇6,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怀揣着“争气机”的使命诞生的。

它承载了那个年代中国航空工业人最顶尖的技术智慧和最不懈的努力。无数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科研条件相对落后的年代,要设计、制造、试验一款性能先进的涡扇发动机,这需要多么巨大的魄力和决心。

它是一款高性能涡扇发动机,设计目标非常“野心勃勃”

涡扇6的设计目标,在当时绝对是瞄准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它是一款双转子、轴流式、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它的核心设计思路是为了匹配当时中国正在研制的歼9(后来的一些设计思路也演化到了歼10等型号的早期概念)等高性能战斗机。

具体来说,它的设计指标包括:

推力水平: 涡扇6的额定推力目标大约在7000公斤左右,加力推力可以达到11000公斤以上。这个推力级别,在当时足以支撑起像歼9这样的中型战斗机,使其具备良好的起降性能和高空高速的作战能力。
推重比: 推重比是衡量发动机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直接影响飞机的机动性和作战半径。涡扇6的设计目标推重比也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这意味着它在保持强大推力的同时,也能做到相对轻便。
燃油经济性: 作为一款涡扇发动机,其燃油经济性也是重点考量。涡扇6的设计也在努力提升这方面的表现,以期为飞机提供更远的航程和更长的滞空时间。
先进的结构设计: 在结构上,涡扇6采用了许多当时比较前沿的技术,比如高压比的压气机、先进的燃烧室设计、高温高压涡轮等。这些都是实现高性能的关键。

能否完成?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是“部分完成,但并未大规模装备并形成战斗力”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或“否”。更准确的说法是:

完成了技术攻关和样机制造: 涡扇6项目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核心部件的研制、材料的选用、工艺的革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个原型机被制造出来,并进行了大量的地面和空中试验。从技术验证的角度来说,它“完成了”很多预定的技术目标。
遇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导致未能大规模装备: 然而,就像很多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涡扇6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难以克服的瓶颈,最终未能像原计划那样大规模地装备部队,成为主力机型的动力。这些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可靠性和耐久性问题: 尽管在推力、性能指标上接近目标,但要达到军用发动机要求的稳定性和极长的寿命,涡扇6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长时间的试运行和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考验,暴露出了材料、工艺、设计细节上的不足,导致可靠性和耐久性未能完全达标。这是一个非常严苛的要求,尤其是在当时的技术积累下。
工艺和制造成本的挑战: 即使技术设计上可行,将其转化为稳定、批量化的生产也是另一大难题。精密制造的工艺水平、质量控制标准,以及高昂的制造成本,都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
战略调整和技术迭代: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航空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原先为歼9设计的涡扇6,其技术路线上也面临着新的选择。例如,涡扇10的出现,以及对推力更大、更先进的发动机的需求,使得技术发展的天平开始倾斜。

它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财富

尽管涡扇6没有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发动机,但它绝不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恰恰相反,它的研制过程,为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财富。

人才培养: 参与涡扇6研制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团队,在实践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成长,他们成为了后来涡扇10、涡扇15等更先进发动机型号的骨干力量。
技术积累: 在材料科学、热力学、气动学、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后续发动机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多在涡扇6上探索过的技术方向,在后续的型号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体系化建设的认识: 涡扇6的研制过程,也让中国航空工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发动机研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围绕发动机建立起完整的研发、试验、生产、维修保障体系。

总结来说,涡扇6就是中国航空动力人一次勇敢的、里程碑式的尝试。它是一部充满艰辛、付出与探索的史诗。虽然它未能完美地完成从图纸到装备的最后一跃,但它播下的种子,却在后来的岁月里,催生出了更为强大的中国“心”。它更像是那个时代的“拓荒者”,在荆棘中开辟道路,为后来的发动机型号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它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和致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上四下五转移,三次上马,四次下马,五次转移研发单位。

指标从高空高速变成中空高速,推比从不到6变成超过7,推力指标变,包线变,单位耗油率变——是当年410想让它变的吗?知不知道就一个高速的要求,就能让燃烧室的来流速度-余气系数图决定的富/贫油边界之间的区域变窄多少?

基础研究该搞的还是搞了,地面试车做到试飞前24小时试车,但却没有提到最重要的25个阶段×6小时的长期试车,我怀疑结构完整性试车也没做完整,附件试验就更别说了。

总体来说肯定是有很大意义的,涡扇6当年拿了不少省部级的奖,但是如此频繁上马下马换配装机型改性能指标,就是GE和RR也拿不出来发动机——科研它是个自然规律的事情,不是政治挂帅能解决的,就是政治挂帅,你也得定一个指标之后长期做下去,而不是朝秦暮楚。

说实话80年代用心把涡喷15攻下来给歼10A用,然后在涡喷15核心机的基础上花费10年,到90年代末做一个6.5-7一级推比的伪涡扇/漏气涡喷配装歼10B,零几年的航空发动机状况也不至于那么窘迫,歼10也不至于拖到2004年才开始列装——提前10年服役那是很有指望的。这样说不定09年阅兵就能看到DSI进气道+涡扇10+相控阵雷达的歼10C了。

不过话说回来,涡扇5更可怜,空军本身要一批涡扇的轰5后来又反悔,跑去按照一年30架的速度刷只能扔航空炸弹的轰6白板——然后又花钱弄了个不知所谓的轰6I;强5的鹰击8导弹载机项目被扔远,结果导致在海军主导的飞豹服役之前国内能打防区外武器的只有一个轰6D;涡扇8高空都做了一百多个小时,六个高空试验项目起码做到起动再起动了,因为运10不了了之被下马;涡扇9从76年开始引进,到99年才下决心全面开始仿制,结果居然还要到处去搜刮资料;涡扇10更是研发很久之后分出支线换核心机,然后才成功出了成果。至于涡喷15,那更是仿制完可用又被嫌弃的典范——关键是嫌弃它的空军还是个屁都没有的穷鬼。

发动机搞不出来,歼10搞出来落后,三代机长期不到位,长期以来只有一个二代半的枭龙可用,这项目还不是国内拨款的——这事怪谁?怪中航或者中航发当年下属的那些厂子和研究所?

我看不对劲——如果不是空军拿着可以买几千架歼6和歼7,一百多架轰6白板的大把经费,长期搞不清楚自己是要当国土防空军还是要当陆军的集团军航空兵,在各个项目上朝三暮四,隔三差五改基本技战术指标,导致设计一遍一遍被推翻,80-10年代的航空事业本可能有很多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单说一个轰6D和鹰击6,69年下马,75年又上马,本身70末80初能拿到的成果,活活拖到了85-86年——这个怪研究所和生产厂?过分了吧?研究所和生产厂能决定项目上马下马?

另外——到2020年还在用一二百架的规模拼死列装歼16这种非VLO飞机的空军,我看是死活改不了德性了——美国人买了2400多架F35之后,也就看在波音的面子上买了80多架F15SE啊,空军是觉得自己隐形机储备比美国人还有自信了?

相比抱紧歼轰7不撒手坚持出了成果,90年代就知道负责组建展望先进装备技术的研究中心,硬顶着中央把航母买回来白手起家组织起舰载固定翼航空兵的海航,那我还真不得不说一句——救国还是得看海军航空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涡扇6(WS6)发动机,对于很多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它不仅仅是一款发动机,更像是一个时代印记,承载着中国航空动力技术从追赶到自主创新的艰辛历程。要说它是个怎样的存在,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它代表了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的里程碑式的努力在涡扇6之前,中国空军装备的大部.............
  • 回答
    涡喷六、涡喷七和涡喷八系列发动机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们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机型进行设计和改进。作为喷气式发动机的“门面”,进气道的性能对整个发动机的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几款经典涡喷发动机进气道的特点,尽量细致地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进气道的作用可不简单是把空气“吸”.............
  • 回答
    要说涡扇发动机有没有“反扭力”这个说法,其实有点像是在问,它会不会“往反方向拧”一样,这并不是一个发动机技术里常用的、或者说准确的术语。不过,如果你想表达的是涡扇发动机在工作时,输出的力与它本身旋转方向相反,或者说它对周围环境施加了一个导致旋转的力,那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是其工作原理的核心。咱们不妨.............
  • 回答
    涡扇和涡桨,这两种喷气式发动机是现代航空业的基石,但它们在工作原理和应用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就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运动健将,各有各的擅长领域。要理解这其中的奥妙,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讲。核心理念的差异:涡扇——“喷”,涡桨——“扇”最最根本的区别,就藏在它们的名字里。 涡扇发动机(Turbofan.............
  • 回答
    涡扇发动机的点火起动,说白了,就是让这台庞大的机器从静止状态一步步运转起来,最终喷出巨大的推力。这个过程可不是简单地拧一下钥匙那么简单,里面门道可不少,而且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就像给一个沉睡的巨人施展唤醒魔法一样。第一步:通电与系统自检——唤醒沉睡的神经系统首先,发动机的“大脑”,也就是发动机电子控.............
  • 回答
    涡扇发动机的前叶片尖端,在高速运转时,的确会非常接近,甚至短暂地“撞上”音障这个概念。不过,要说它是“撞上”并像超音速飞机穿过音爆云一样,那就有点夸张了。更准确的说法是,在特定的工作条件下,叶片尖端的线速度会达到或超过当地声速。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什么是音障。音障并不是一个实体的东西,而是一个由空气.............
  • 回答
    涡扇15与歼10的结合,这是一个让不少军迷和军事爱好者们津津乐道,也充满猜测与讨论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分析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涡扇15是什么?它可是咱们国家自主研发的,一款推力非常强劲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目标是达到甚至超越西方同级别发动机的水平。它的出现,对于提.............
  • 回答
    关于涡扇15发动机是否具备矢量推力,目前公开信息并不算特别详尽,但我们可以从已知的一些蛛丝马迹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来推断和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截至目前,官方公开的、已确认的涡扇15的性能参数中,并没有明确提到其配备了矢量推力技术。 所有的公开信息都聚焦于其强大的推力、高推重比、先进的涵道比等关键.............
  • 回答
    涡扇发动机,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子科技感和力量感,它可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汽车里那种简单的机械增压或者涡轮增压那么简单。它是个复杂且精妙的“大家伙”,在航空领域是当仁不让的动力心脏。要说它属于哪种,其实它是一种涡轮机械,但它的增压方式和我们熟悉的汽车增压器在原理和作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更为高级.............
  • 回答
    涡扇发动机外涵道,这玩意儿的长度可不是随便设计的,它里头学问可大了去了,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性能和飞机的整体表现。要说它有啥特殊意义,那可得从几个关键点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白外涵道是干啥用的。涡扇发动机嘛,名字里就带着“扇”,这个“扇”指的就是风扇。风扇吸进空气,一部分空气经过核心机(涡轮和压.............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有意思了!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确实有点像在说“我有一个超级厉害的大家伙,但我不想给它配个变速箱,我宁愿多做几个转子来解决问题”。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涡扇发动机的核心工作原理:它本质上是一个“空气泵”和“燃气轮机”的组合。空气被吸进来,压缩,然.............
  • 回答
    涡扇发动机,这个我们日常出行离不开的空中巨兽,它的心脏跳动之所以如此强劲有力,离不开几个关键组成部分的巧妙协作:涡轮、风扇以及中间那个至关重要的增压器。当然,这里提到的“增压”,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发动机内部通过涡轮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增压”的过程,以实现更高的推力。咱们就从最直观的“风扇”说起。涡扇.............
  • 回答
    关于装备涡扇15发动机的“完全体”歼20何时正式亮相,这无疑是当前许多军事爱好者和行业内人士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虽然官方对此三缄其口,但通过各种迹象和公开信息,我们可以拼凑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完全体”歼20。目前已经服役的歼20,普遍认为装备的是涡扇10C或其改进型发动机。.............
  • 回答
    关于涡扇15改型并达到50吨推力的可能性,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设想,涉及到航空发动机设计的诸多前沿技术。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一下涡扇15的现状,以及为了实现50吨推力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潜在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涡扇15(WS15)是什么。涡扇15是中国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目前主.............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涡扇发动机虽然是现代航空的明星,但螺旋桨发动机在特定领域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甚至在技术上也同样在不断进步。我们之所以还能看到不少飞机使用螺旋桨,绝不是因为技术停滞不前,而是有其深刻的考量和独特的价值。涡扇发动机的辉煌与局限首先,我们得承认涡扇发动机的强大之处。它们通过吸入空气,压.............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航空发动机设计的一个核心原理。涡扇发动机的风扇之所以一定要安装在前面,而不是放在后面,这背后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和发动机整体效率的考量。让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涡扇发动机这东西是怎么工作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空气泵,它的核心任务就是吸进大量的空气,然后.............
  • 回答
    飞机涡扇发动机的转子转动方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答案是,飞机涡扇发动机的转子,不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都是可能存在的,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规则。让我来详细地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核心驱动原理决定了转子的旋转方向涡扇发动机的核心是燃烧室产生高温高压气体,这些气体推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我们对发动机内部运作的好奇心。直接用手拨动涡扇发动机的叶轮?理论上,如果是拆卸下来放在手里的叶轮,那当然可以。但如果是装在运转或未运转的发动机上的叶轮,那绝不可能,而且这样做极其危险。我们来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并深入了解一下涡扇发动机的叶轮。首先,我们得明白涡扇.............
  • 回答
    哈哈,萌新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战斗机涡扇发动机这个话题。你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有同样的疑问。咱们这就一点点给你捋清楚。首先,咱们来解答你最关心的问题:战斗机的涡扇发动机外函道扇叶究竟在哪儿?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藏在你对尾喷口的观察中!你说战斗机尾喷口只能看到一个大风扇,那对,你看到的那.............
  • 回答
    为何航空发动机的“风扇”们,很少见到碳纤维的身影?我们常说的涡扇发动机,那巨大的、吞吐空气的“风扇”,它们可是发动机的“门面”,也是性能的关键。不过,仔细观察一下,你会发现这些风扇的叶片,虽然看起来轻盈有力,但它们绝大多数都不是我们熟悉的碳纤维制品。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碳纤维不够好吗?其实不然,碳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