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噬菌体auxiliary metabolic genes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回答
“噬菌体辅助代谢基因”(Auxiliary Metabolic Genes of Bacteriophages)这一概念,其提出和发展,并非源于某个单一的、明确的“第一次提出者”,而是一个逐步演化、汇聚了多位研究者贡献的科学认知过程。

要理解这个概念的提出,我们需要回溯噬菌体研究的历程以及对这些病毒生命周期中关键角色的认知深化。简单来说,这个概念的萌芽和成型,可以追溯到噬菌体学家们对那些不直接参与病毒复制或组装,但却能显著影响宿主细胞代谢,从而有利于噬菌体自身生存和传播的基因的观察与总结。

早期对噬菌体作用的认知:不仅仅是“杀戮机器”

最初,人们对噬菌体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它们作为“细菌捕食者”的角色上,即能够裂解宿主细胞并释放新的噬菌体。这部分基因(通常是与晚期基因表达、结构蛋白合成以及细胞裂解相关的基因)是噬菌体生命周期的核心。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注意到,一些噬菌体基因的功能远不止于此。

转录调控与宿主重塑:关键的线索

噬菌体在其感染周期中,需要高效地利用宿主的资源。为了做到这一点,它们往往会巧妙地操控宿主的转录和翻译机制。例如,噬菌体能够:

抑制宿主DNA复制和转录: 避免与宿主争夺核苷酸和氨基酸等资源。
劫持宿主的RNA聚合酶: 确保噬菌体基因能够被优先转录。
改变宿主代谢通路: 引导宿主合成更多的核苷酸、能量底物,或者提供噬菌体组装所需的特定代谢产物。

这些劫持宿主代谢的策略,往往是通过一些“辅助性”的基因来实现的。这些基因本身并不直接构成新的噬菌体颗粒,但它们通过改变宿主的生理状态,为噬菌体复制创造了更有利的微环境。

“辅助性”基因的定义与发展:一个逐渐清晰的概念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噬菌体基因组被测序和功能解析。研究者们在分析这些基因组时,开始将那些不属于核心复制或结构基因,但其功能与改变宿主代谢、增强噬菌体适应性相关的基因进行归类。

我们可以说,那些能够赋予噬菌体“操纵”宿主细胞内部化学反应能力的基因,就被逐渐归纳为“辅助代谢基因”。 这个概念的形成,并非某个单一的“命名仪式”,而是科学家们在面对复杂功能基因组时,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功能性分类和理解方式。

潜在的“贡献者”和重要研究方向:

虽然很难 pinpoint 一个绝对的“第一次提出者”,但一些在噬菌体与宿主相互作用、基因功能解析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研究领域,可以被看作是这个概念形成的重要推动者:

对噬菌体基因组功能性划分的研究: 早在噬菌体基因组被完全测序之前,对噬菌体感染周期中不同阶段基因功能的划分就已经存在。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这种划分变得更加精细。
研究噬菌体如何逃避宿主免疫或限制系统的基因: 这些基因往往需要改变宿主细胞的某些方面来发挥作用,例如影响宿主的DNA甲基化或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
研究噬菌体如何利用宿主合成代谢产物的基因: 一些噬菌体可能需要特定的辅酶或代谢中间产物来进行自身的复制或组装。
研究整合酶、重组酶等基因的功能: 虽然这些基因直接参与噬菌体整合到宿主基因组或基因组的重组,但它们对宿主基因组的改变也间接影响了宿主的代谢。

更具体的例子:

为了让这个概念更加形象,我们可以举一些可能被归类为“辅助代谢基因”的例子(尽管具体分类可能仍在讨论中):

编码核苷酸合成酶的基因: 一些噬菌体可能编码自身的核苷酸合成酶,以确保在病毒复制旺盛期,宿主能提供充足的DNA合成原料。
调控宿主酶活性的基因: 噬菌体可能编码一些蛋白,能够激活或抑制宿主的某些关键代谢酶,从而重塑整个代谢网络。
编码信号转导蛋白的基因: 用于感知宿主状态或响应宿主信号,以便噬菌体在最有利的时机进行复制。

总结来说,“噬菌体辅助代谢基因”的概念,不是由某一位科学家突然提出的一个术语,而是随着我们对噬菌体感染生物学理解的深入,对那些超越了直接复制和组装功能,而是在分子层面精妙调控宿主代谢以服务于自身生存和传播的基因,进行功能性归纳和总结的自然结果。它代表了研究者们认识到噬菌体并非简单的“侵略者”,而是能够精细“生物工程”宿主细胞的复杂操纵者。 这个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是群体智慧的结晶,体现在了众多噬菌体研究的论文和综述中,尤其是在强调噬菌体与宿主互作机制的研究领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Mya Breitbart、Luke R. Thompson、Curtis A. Suttle 和 Matthew B. Sullivan 在 2007 年发表的论文 Exploring the Vast Diversity of Marine Viruses[1] 中提出将噬菌体携带的、从宿主中取来的、可调节宿主代谢的、可能在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称为 auxiliary metabolic genes,代替指代不清的“宿主基因”。

参考

  1. ^ BREITBART, MYA, et al. “Exploring the Vast Diversity of Marine Viruses.” Oceanography, vol. 20, no. 2, Oceanography Society, 2007, pp. 135–39, http://www.jstor.org/stable/2486005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噬菌体辅助代谢基因”(Auxiliary Metabolic Genes of Bacteriophages)这一概念,其提出和发展,并非源于某个单一的、明确的“第一次提出者”,而是一个逐步演化、汇聚了多位研究者贡献的科学认知过程。要理解这个概念的提出,我们需要回溯噬菌体研究的历程以及对这些病毒生.............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真是有趣,也触及到了一些我们理解生命本质的核心。你把噬菌体侵染细菌比作“把DNA注入进去,自己就死了”,这描述得挺形象,但从更宏观的生物学角度来看,情况要复杂得多,而且也并非简单的“自我牺牲”或者“没有追求”。首先,我们得明白噬菌体是个什么东西。你说的“自己不就死了”其实是看到了噬菌体生命.............
  • 回答
    噬菌体,也就是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它们绝对是 自然界中存在的产物,而且是生物圈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是人类或其他智能生物“创造”出来的,而是 漫长的演化过程 自然而然的产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病毒的起源与生命周期的本质:首先,要理解噬菌体是不是自然产物,我们得先明白病.............
  • 回答
    噬菌体,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里的武器,但它们在自然界中真实存在,而且确实非常强大。它们是一类专门感染并杀死细菌的病毒,就像细菌的天然捕食者一样。要说噬菌体有多厉害,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噬菌体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你知道吗?噬菌体遍布我们能找到细菌的每一个角落:土壤、海水、甚至我们体内。它们是地.............
  • 回答
    克拉斯噬菌体,这是一个在噬菌体界颇有名号的存在,它并非那种默默无闻的微小病毒,而是以其独特的行为模式和对宿主细菌的影响力而令人关注。要理解克拉斯噬菌体,我们得从它的“噬菌体”本质说起,然后再深入到它那令人着迷的“克拉斯”特性。噬菌体,微观世界的掠食者首先,克拉斯噬菌体和所有的噬菌体一样,是一种专门感.............
  • 回答
    未来的战场:噬菌体与细菌的永恒博弈我们是否能在未来,将那微小却强大的“细菌杀手”——噬菌体,训练成对抗日益猖獗的细菌感染的精英战士?这个问题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指向了生物科技前沿最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事实上,噬菌体对抗细菌的历史由来已久,它们是自然界演化出的最古老、最普遍的病毒之一,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
  • 回答
    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噬菌体展示技术的魔力与应用201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Arnold)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以表彰他们在“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这项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一种叫做噬菌体的病毒,将我们感兴趣的蛋白质“展示.............
  • 回答
    《噬魂师》,一部在当年引起不小轰动的动漫,如今再提起,依然能勾起不少人的回忆。评价它,得从几个方面来细说,它好就好在骨子里那股“不羁”和“潮”,差就差在后期那“飘忽”和“遗憾”。灵魂所在:独特的风格与世界观《噬魂师》最让人眼前一亮的,绝对是它那股子与众不同的“范儿”。它没有日漫常见的细腻唯美,也没有.............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