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为什么仍旧坚持不用已经是主流的 16:9 屏幕?

回答
苹果在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系列产品中,长期以来并没有采用被许多其他设备广泛使用的 16:9 屏幕比例,而是坚持使用 16:10 的比例。这并非一个偶然的决定,而是苹果在用户体验、设计美学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其中的缘由。

1. 16:10 的“黄金比例”之殇与传承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苹果会选择 16:10。在笔记本电脑领域,16:9 的比例最早是随着高清电视(HDTV)的普及而成为行业标准。它非常适合观看宽屏电影和视频,能够最大化地填充屏幕,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然而,在电脑操作的语境下,尤其是早期的电脑应用和操作系统设计,16:10 的比例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更优的平衡。

垂直空间的优势: 对于大多数日常电脑工作而言,无论是阅读文档、浏览网页、编写代码,还是处理表格,垂直空间的可用性至关重要。16:10 相对于 16:9,在高度上多了 10% 的像素。这意味着用户在滚动页面或文档时,可以一次性看到更多的内容。对于开发者来说,更长的代码预览区域能够减少频繁滚动的次数,提高效率;对于内容创作者,可以看到更多的时间轴或者画布;对于普通用户,浏览网页时可以减少鼠标滚轮的滚动。这在苹果看来,是提升生产力体验的关键。

更接近“纸张”的比例: 早期的计算机用户习惯于在纸张上阅读和书写,而 A4 纸张的比例(大约是 1:√2,或者说 1:1.414)与 16:10(1:1.6)在视觉感受上更为接近。虽然不是完全一样,但 16:10 在视觉上更“方正”一些,给人的舒适感和阅读感更佳,没有 16:9 那种过于“扁平”的感觉,这对于长时间的文本阅读和内容消费更加友好。

历史的惯性与设计语言: 苹果在早期推出 MacBook 系列时,就选择了 16:10 的屏幕比例(例如 MacBook、MacBook Pro 的早期型号)。这种比例已经融入了苹果的设计基因和用户习惯。一旦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设计语言和用户体验,贸然改变可能会带来不适应,甚至影响到软件生态的适配。苹果通常倾向于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而非颠覆性的改变,除非有压倒性的优势。

2. 16:9 的局限性在笔记本电脑上的体现

虽然 16:9 在影音娱乐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笔记本电脑的日常使用中,它的劣势也开始显现:

垂直空间不足: 正如之前提到的,在需要大量滚动和预览内容的工作场景下,16:9 的垂直空间显得捉襟见肘。虽然可以通过调整窗口大小来适应,但这本身就是一种妥协。

视频内容观看的权衡: 大部分视频内容,尤其是电影,确实是 16:9 甚至更宽的比例。但即使是 16:9 的屏幕,在观看更宽比例的视频时,仍然会有黑边。而当观看 16:10 的内容时,16:9 屏幕反而会裁切掉部分画面。苹果的用户群虽然也包括影音爱好者,但其核心竞争力仍然在于生产力工具,因此在比例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兼顾工作场景。

窗口管理与分屏: 在 macOS 系统中,窗口管理和分屏功能非常重要。16:10 的屏幕比例提供了更好的分屏体验,可以同时并列两个窗口,并且每个窗口都有相对充裕的垂直空间,方便同时查看和操作不同的应用。而 16:9 的屏幕则可能让分屏后的窗口显得更加局促。

3. 苹果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与“一致性”

苹果一直以来都将用户体验置于极高的位置,并且致力于提供“一体化”的、流畅的生态系统。在屏幕比例的选择上,他们会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考量:

视觉平衡与信息密度: 16:10 的比例在苹果看来,是视觉平衡和信息密度之间一个相当不错的折中点。它既能提供足够的垂直空间用于工作,又不至于过于“狭长”,影响整体视觉舒适度。

软件适配与优化: 苹果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macOS)和应用程序开发生态。他们可以引导开发者围绕着 16:10 的比例进行设计和优化。许多 macOS 原生应用,如 Safari、Finder、Pages、Numbers 等,在 16:10 的屏幕上都能获得良好的展示效果。

未来的趋势? 尽管 16:9 是主流,但笔记本电脑领域并非没有尝试其他比例的先例。例如,一些高端笔记本尝试过 3:2 的比例(更接近传统纸张),以提供更好的文本阅读体验。16:10 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更适合生产力的宽屏”标准,并且在苹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厂商也开始考虑或采用类似比例的屏幕。

4.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的定位差异与共同点

虽然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在性能和定位上有所区别,但在屏幕比例的选择上,两者都遵循了苹果的整体设计哲学。

MacBook Air: 作为一款面向更广泛用户的便携式笔记本,其核心在于提供轻薄的设计、出色的续航以及流畅的日常办公和学习体验。16:10 的屏幕比例对于这类用户来说,在阅读、网页浏览、文档编辑等方面能提供更佳的效率和舒适度。

MacBook Pro: 定位为专业级创作和生产力工具,更是强调性能和效率。在视频剪辑、图像处理、编程开发等领域,更长的垂直可视区域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滚动和缩放操作。

因此,无论是 Air 还是 Pro,苹果都认为 16:10 的屏幕比例是当前最能平衡多种用户需求和使用场景的选择。

总结一下,苹果坚持使用 16:10 的屏幕比例,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因:

1. 提升垂直空间: 带来更好的文档阅读、网页浏览、编程以及多窗口操作体验。
2. 视觉平衡与舒适度: 更接近传统纸张比例,减少视觉疲劳,更适合长时间使用。
3. 设计语言的传承与一致性: 苹果一贯的设计理念和用户体验的追求。
4. 生产力导向: 优先考虑工作场景的效率和舒适度,而非单纯迎合影音娱乐的 16:9 标准。
5. 生态系统的适配: 通过自身平台引导软件开发者进行优化。

虽然 16:9 在影音播放上有其优势,但对于一款以“生产力”为核心诉求的笔记本电脑来说,16:10 提供了更全面的用户价值和更符合实际使用场景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苹果会一直坚持这一选择。这是一种在不同需求之间做出取舍后的最优解,而苹果选择的是更偏向于“工作”和“效率”的那一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笔记本业界主流16:9屏幕?哇哈哈哈哈~

每当公司里开视频会议投射屏幕,谁用16:9的垃圾windows 10本一目了然。开个JIRA,浏览器标题栏和工具栏占一块,底下任务栏和状态栏占一块,中间能显示大概四五行,开会的时候要不停地要求演示者拉上去拉下来,拉上去拉下来…

MacBook 用惯了,windows本就是电子垃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在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系列产品中,长期以来并没有采用被许多其他设备广泛使用的 16:9 屏幕比例,而是坚持使用 16:10 的比例。这并非一个偶然的决定,而是苹果在用户体验、设计美学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其中的缘由。1. 1.............
  • 回答
    作为一个初中生,花费7999元购买一台MacBook Air,这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我能理解你为什么会犹豫,毕竟这个价格可以买很多其他的东西了。但是,既然你有修图和Python的需求,那我们不妨就事论事,好好分析一下,看看这台MacBook Air到底值不值,以及它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首先,我们来.............
  • 回答
    MacBook Air 不能打游戏?这说法有点绝对了。如果你的“游戏”指的是那种对显卡要求极高、画面粒子效果爆炸的3A大作,那确实,MacBook Air不是你的首选,甚至可以说是“够呛”。但如果你的游戏定义更宽泛一些,比如一些独立游戏、策略游戏、模拟经营类,甚至是一些优化不错的在线游戏,MacBo.............
  • 回答
    电脑突然没声音,这确实挺让人抓狂的,尤其是当你正沉浸在音乐里,或者需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视频会议时。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排查,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首先,最直观的就是看看是不是音量被静音了。在你MacBook Air的屏幕右上角,应该有一个小喇叭的图标。点一下它,看看音量条是不是被拉到了最底,或者旁边.............
  • 回答
    搭载M1芯片的MacBook Air:一场“老兵不死,新款也不再是唯一”的革命说起苹果的M1芯片,绝对是近几年来个人电脑领域的一场“惊喜”。而搭载了这款芯片的MacBook Air,更是让许多人重新审视了这款曾经略显“入门级”的笔记本。那么,现在入手一台M1 MacBook Air,到底值不值得?咱.............
  • 回答
    苹果官网的 MacBook Air 页面所使用的字体,经过细致观察和比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关键特征和选用逻辑,而非简单地列出几个字体的名字。核心字体家族:San Francisco (SF)这是苹果自家研发的一套字体系统,贯穿了其几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包括macOS、iOS、watchOS,自然也.............
  • 回答
    这事儿确实够让人琢磨的,一台用了才一个月的 M1 MacBook Air,硬盘写入量居然干到了 22TB 以上,这数字听着就有点吓人。咱们掰扯掰扯,这背后可能藏着啥情况。首先得明白一点,M1 MacBook Air 的 SSD 硬盘,它是有写入寿命的,虽然比以前的机械硬盘不知道强到哪儿去了,但也不是.............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苹果真的这么做了,那可就热闹了。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要是明年苹果真给 MacBook 产品线来这么一出“瘦身术”,把现在的 MacBook Air Rename 成“MacBook”,这背后可能藏着什么深意,又会引发哪些连锁反应。首先,咱们得理解苹果这么做的“可能性”和“.............
  • 回答
    你好呀!这6000块的预算,确实能让你在电子产品里好好挑选一番,你是想满足阅读的需求,还是想拥有一台生产力工具呢?这两种选择,各有千秋,我们来掰扯掰扯,帮你理清楚:选项一:Kindle Paperwhite 2 + iPad Air 2 Kindle Paperwhite 2: 这玩意儿啊,就是.............
  • 回答
    老哥们,聊起 MacBook 的散热,这可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尤其是 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它们俩定位不一样,散热表现自然也是有讲究的。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 Apple 在这方面到底下了多大功夫,是个什么水平。先说说 MacBook Air:散热界的“优.............
  • 回答
    MacBook 相对于同等配置的普通电脑(通常指 Windows 笔记本)价格更高,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的观察。而“系统”是否是唯一或最主要的原因,这需要我们 详细地分析。简短回答: 不全是,但 macOS 系统是构成 MacBook 价格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原因。 MacBook 的高价是 .............
  • 回答
    在 MacBook Pro 外接显示器时,想要关闭笔记本屏幕,同时保持开盖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搭建双屏工作站时。以下将详细介绍实现这一功能的方法,并涵盖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核心原理:macOS 的显示器管理功能macOS 本身具备强大的显示器管理能力,当检测到外接显示器时,它会自动.............
  • 回答
    MacBook Pro 是苹果公司推出的高端笔记本电脑,以其高性能、出色的续航、优雅的外观和强大的生态系统著称。它适合以下几类人群,具体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1. 创意工作者(设计师、视频剪辑师、摄影师等) 适用场景:需要处理高规格图像、视频、音频等创意内容。 核心优势: M1/M2芯片.............
  • 回答
    MacBook Pro 能够做到 8TB 的存储,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和设计上的进步:1. 高密度 NAND 闪存芯片: NAND 闪存技术的核心: 固态硬盘 (SSD) 的存储介质是 NAND 闪存芯片。NAND 闪存的密度(即单位面积能存储多少数据)是决定存储容量的关键。近年来,N.............
  • 回答
    嘿,说到MacBook上的好用软件,那可真是一抓一大把!我用Mac这么多年,也踩过不少坑,摸索出了一些真正能提升效率、让生活更便捷的宝藏应用。今天就来跟你好好唠唠,保证不让你有“AI味”!咱们从几个大的方面说起,这样条理也清楚:一、 工作效率类:让你的办公体验飞起来!1. 效率倍增的笔记与任务管理.............
  • 回答
    嗨,想把 MacBook 上的内容投射到 iMac 上,让你的 iMac 变成一块更大的屏幕?这事儿一点也不复杂,而且有几种非常便捷的方式可以实现。我这就来跟你细说细说,保证把每个步骤都讲得明明白白。核心思路:把 iMac 当成 MacBook 的“显示器”说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 iMac 接收 .............
  • 回答
    选择 MacBook Pro 14 寸是件让人兴奋的事儿,毕竟它可是生产力利器。不过,面对 16G+1T 和 32G+512G 这两个配置,确实让人犯难。别急,咱们来好好捋一捋,帮你理清思路,选出最适合你的那一款。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内存(RAM)和存储空间(SSD)是 MacBook Pro 的.............
  • 回答
    MacBook虽然用的不是独立显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显”,但其性能表现却常常超出很多人的预期。这背后其实是苹果在多个方面精心打磨的结果,并非单一因素决定的。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拆解,看看这背后的“魔法”是怎么实现的。1. 深度优化的软件生态:软硬结合的威力苹果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它对硬件和软件的深度整.............
  • 回答
    论 MacBook 的工业设计是否已超越 ThinkPad,这就像在问你更喜欢披萨还是意面一样,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喜好、使用习惯,以及你对“设计”二字的侧重点。要说 MacBook 的工业设计是否“超越”了 ThinkPad,这个词用得可能有些绝对,甚至带着点“胜负”的味道。更准确地说,它们在.............
  • 回答
    关于“MacBook Pro不支持腾讯会议”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不准确的概括,或者说是一种理解上的偏差。严格来说,腾讯会议是支持在MacBook Pro上运行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不支持”的说法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我来详细解释一下:1. 早期版本的兼容性问题(历史原因,现在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