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海 00 后女生教老外方言时薪六百,教方言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薪资?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说上海一个00后的女生教老外说方言,时薪能达到600块。这个数字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毕竟时薪600块,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么,教方言怎么就能值这么多钱呢?这背后肯定是有一些门道的,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这得从“谁在学”和“学什么”这两头说。

“谁在学”:目标客户的稀缺性与价值感

你想想,会说上海话的00后女生,本身就是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上海话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一定的代表性。而那些想学上海话的老外,他们更是一个更小的圈子。

1. 高净值人群的圈子: 能够支付时薪600块学方言的老外,通常不会是普通的游客或者背包客。他们很可能是长期在上海生活、工作,或者对上海有特别深厚感情的外国高管、企业家、外交官,甚至是影视明星等。这些人本身就具备相当的经济实力,他们花钱更多的是为了体验、融入,或者出于一种对本地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对他们来说,600块可能只是他们一顿饭或者一小时的零花钱,但能学到地道的上海话,这背后带来的价值感和体验感,可能是无法用金钱简单衡量的。

2. 对“稀缺”资源的追求: 上海话作为一种方言,流传范围相对局限。越是地方性的、有特色的语言,对于外来者来说就越显得珍贵和难得。很多在上海生活多年的外国人,可能已经习惯了普通话,但他们发现,如果能懂几句上海话,在一些老上海的弄堂里,或者和一些老上海人交流时,会立刻拉近距离,体验到一种完全不同的上海生活。这种“懂行”的感觉,是花钱买不来的,而能提供这种“钥匙”的,就是会说上海话的本地人。

3. “人设”和“文化符号”的价值: 00后的上海女生,本身就自带一种青春、时尚、活力的标签,加上她会说上海话,这在很多外国人眼中可能是一种特别可爱的“文化符号”。想象一下,一个充满朝气的小姑娘,用她软糯又带点“嗲”的上海话跟你打招呼、教你上海的俗语,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鲜活的文化体验。对于那些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上海本土文化的外国人来说,这样的老师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她不仅仅是教语言,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独特的气质。

“学什么”:不只是语言,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连接

时薪600块,绝对不只是教几个上海话的单词或者句子那么简单。这背后的价值,远超“语言本身”。

1. 深度文化体验的打包服务: 现在的学习,很多时候卖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教上海话,很可能不仅仅是坐在教室里背单词。这位00后女生可能还会带学生去老城区逛逛,一边走一边用上海话介绍这里的历史,教他们一些当地的俚语、习俗,甚至可能还会教一些地道的上海菜的做法,或者一起去吃一顿地道的上海早餐。这样的“沉浸式”学习,包含了语言、文化、生活方式的全方位体验,价值自然就高了。

2. “私人定制”的专属服务: 600块一小时,说明她提供的很可能是“一对一”的私人教学。这能保证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学习者的需求。比如,有的外国人可能需要学商务场合常用的上海话,有的则想学跟家里老人交流的日常用语,有的则可能只是想学会几句经典的上海话歌曲或电影台词。这种高度定制化的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效率也更高。

3. “社交资本”和“情感连接”的附加值: 对于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来说,学上海话不仅仅是为了沟通,更是一种融入的尝试,一种与当地人建立更深层情感连接的方式。说不定这位女生还能通过教学,为学生介绍一些她的上海朋友,或者带他们参加一些上海本地的活动,这种社交上的“牵线搭桥”,是纯语言教学难以比拟的。谁能拒绝和一个会说方言、了解上海的本地年轻人做朋友呢?

4. 内容创作和“网红”效应的潜在收益: 现在的社交媒体时代,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会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生活。如果这位00后女生本身就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或者她的教学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她的“个人品牌”价值就会大大提升。她时薪600块,很可能也是基于她这种“网红”属性、内容创作能力以及所带来的流量和影响力。她教的可能不仅是方言,更是她本身所代表的上海年轻一代的生活态度和文化魅力。

总结一下,这位00后女生教老外方言时薪六百,绝不是“随便教教”就能拿到的。

这背后是:

目标客户的稀缺性和高支付能力。
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珍贵文化资源的价值。
“私人定制”+“深度文化体验”的打包服务模式。
语言学习之外,更深层次的社交和情感连接需求。
个人品牌、内容创作和潜在的“网红”效应。

可以说,她提供的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是一种融合了上海本土文化、个人魅力和深度体验的“产品”。在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这样的高薪回报,虽然令人惊讶,但仔细想想,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你的技能和内容能够精准地满足特定人群的独特需求时,其价值是会被极大地放大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钱都是她爸出的吧

user avatar

首先,时薪六百教方言并不算高,我觉得是打折的。

在上海,普陀,七宝,闵行,中山南二路这些地方,学一些温州方言或者湖南贵州方言一般是300元/30分钟,当然有时候也会被动学一些东北方言。

后来接触了一些高端教方言的圈子,比如教粤语的,教湖南话的,甚至教维语的……但是他们很坑,总是只教日常语并发一些元音字母,上课也不好好上还总是带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换着喝。这种老师一般2500元/70分钟。

我更看不懂很多人甚至会高价去学俄语,乌克兰语甚至非洲话!你们知道么,有些学乌克兰话的课费要5000/小时,据说学乌克兰语会很累,我也不太懂为什么。

价格最看不懂的,还是学上海话。我以前学生时代学上海话,都是靠友情,完全不谈课费。最近有个兄弟找个上海女宁学上海话,无册那问他直接要hermes包包!还有什么内环一套房全家沉浸式教学的,侬搞得清桑哇?

user avatar

信不信,最后老外把女生变女友。

交费学方言变白嫖。

user avatar

要么是万中无一的个例,要么是别有用心,谁拿这种事儿当真谁XXX

如果中国人学方言还有些用处,外国人学方言是一件性价比极低的事情。

普通话已经普及都现在的程度,学好普通话就可以和十几亿人无障碍交流。

况且普通话有成体系的教学方案,有大量的实践场景,学起来也是非常便利的。

学方言不但用处不大,而且因为没有教材、没有专业、没有理论,学起来一定事倍功半。

所以这事儿要么是因人设岗,不是为了学方言,就是为了找借口给你钱。

要么就是这位学习者有特殊的癖好,闲的没事儿干专门挑战自己的耐心。

总之这绝对不是常态,而是一种变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