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00 后上班太懒散,领导「发火」骂了滚,年轻人「发火」叫记者,两人谁该「发火」?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职场沟通、代际差异以及个人情绪管理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双方的“发火”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 领导“发火”骂“滚”:

领导的“发火”原因分析:
工作效率与产出问题: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领导的责任是带领团队完成工作目标。如果下属表现出“懒散”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团队的整体效率和产出,甚至可能危及项目进度和公司利益。
团队协作与责任感: 工作是需要团队协作的。一个“懒散”的员工可能会导致其他同事承担更多的工作量,或者因为他的不作为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士气和配合。领导需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尽职尽责。
规章制度与职业操守: 大多数公司都有关于工作态度、考勤、任务完成率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如果员工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些规定,领导作为管理者,有责任进行纠正。
管理者的压力与情绪: 领导者自身也承受着来自上级的压力,需要对下属的表现负责。当面对无法改善的“懒散”问题时,情绪失控是可能的反应,尽管这并非专业的管理方式。
沟通不畅或方法不当: 领导可能已经尝试过其他沟通方式,但效果不佳。在反复沟通无效的情况下,情绪可能爆发。也可能是领导沟通技巧不足,直接采取了激烈的言语方式。
“滚”这个词的性质: “滚”是一个极具侮辱性和攻击性的词语。在职场语境下,这通常代表着极度的愤怒、失望,甚至是对员工的彻底否定和驱逐。这种表达方式非常不专业且具有破坏性。

领导“发火”的合理性(从管理者角度):
从维护工作秩序和团队效率的角度看,领导对员工的“懒散”行为有权进行管理和纠正。
如果“懒散”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影响恶劣,领导可以采取纪律处分,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领导“发火”的不合理性(从沟通和管理角度):
语言暴力: “发火”并使用“滚”这样的词语,是语言暴力的一种表现。这不仅损害了员工的自尊心,也可能对员工造成心理创伤。
缺乏职业素养: 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谩骂和侮辱。
适得其反: 这种激烈的沟通方式很可能激化矛盾,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反而更不愿意好好工作,或者导致员工离职,对公司造成损失。

二、 年轻人“发火”叫记者:

年轻人的“发火”原因分析:
感到不公平或被侮辱: 领导的“滚”字,让年轻人感到了极大的侮辱和不被尊重。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并且这种对待超出了他们能够接受的底线。
寻求外界支持与公正: 当事人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并且在公司内部可能无法得到公正的处理,因此寻求外部力量(记者)来曝光此事,希望引起公众关注,从而为自己争取公正。
对不合理制度或行为的抗议: 年轻人可能认为自己虽然“懒散”,但并非罪大恶极,领导的反应过于激烈,超出了应有的管理范畴。他们可能想通过媒体的力量来“教育”或“监督”不当的管理行为。
维权意识增强: 新一代劳动者普遍维权意识较强,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更倾向于采取法律或舆论等手段来维护。
“懒散”的定义与客观性: “懒散”本身是一个主观评价。年轻人可能认为自己的工作状态并没有那么糟糕,或者认为领导的评价标准不客观,甚至是在“找茬”。
寻求社会关注与共鸣: 他们可能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发社会对职场新人困境、代际沟通等问题的讨论,获得更多年轻人的支持和共鸣。

年轻人“发火”叫记者的合理性:
寻求公正的途径: 如果年轻人认为自己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如无理由的辱骂、歧视),向媒体求助可以是一种寻求公正的手段,将事情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对语言暴力的反击: 面对领导的语言暴力,寻求媒体帮助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反击,让他们不再被动承受。

年轻人“发火”叫记者的不合理性:
可能升级矛盾: 叫记者直接将事件升级到公众层面,可能会导致事情的不可控,对个人职业生涯和公司声誉都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 并非所有工作中的小摩擦或沟通不畅都适合请记者。如果仅仅是工作态度问题,通过正规渠道反馈或协商可能更有效。
潜在的“碰瓷”嫌疑(如果情况并非如此严重): 如果年轻人的“懒散”是事实,并且领导的处理方式虽激烈但并非完全无理(比如多次警告无效),那么叫记者可能被视为一种利用媒体来逃避责任或“碰瓷”的行为。

三、 两人谁该“发火”?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发火”的原因、方式和目的。

从“应不应该发火”的角度看:
理论上,都不应该“发火”到失控的地步。 领导应该以专业的管理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谩骂;年轻人也应该以更成熟的方式寻求解决,而不是直接升级为媒体事件。
但从情绪反应的合理性来说,年轻人因为受到侮辱和不公正待遇而情绪激动,其“发火”有一定的情感基础。 而领导因为工作问题而情绪失控,虽然可以理解其压力,但其行为方式(骂“滚”)是绝对不专业的,并且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员工的人格尊严应受保护)。

从谁的“发火”更具破坏性和不合理性来看:
领导的“发火”——骂“滚”,其行为具有更直接的、对人身人格的攻击性,也更违反职场行为规范。 这种行为的破坏力往往更大,因为它直接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年轻人的“发火”——叫记者,其行为的破坏性更多体现在事件的公开化和升级,是一种寻求外部力量介入的方式。 如果出发点是维护正当权益,则有其合理性;如果只是为了报复或制造事端,则不妥。

谁“更”该“发火”?
如果我们将“发火”理解为“因受到不公正对待而产生强烈不满并采取行动”,那么年轻人在这个情境下“发火”(叫记者)更可能是在面对领导的“发火”(骂滚)后,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如果我们将“发火”理解为“情绪失控导致不当行为”,那么领导的“发火”是基于管理责任未尽和情绪管理失败,行为更为不妥;年轻人的“发火”是基于被侮辱和不公,虽然方式可能欠妥,但有其情绪爆发的理由。

总结来说:

1. 领导“发火”骂“滚”是绝对不职业且不道德的。 即使员工有“懒散”的问题,也应该通过正规的管理和沟通流程来解决,而不是使用侮辱性语言。这种行为是对员工人格的侵犯,是管理者失职的表现。
2. 年轻人“发火”叫记者,是面对不当行为(领导的骂滚)时的一种反应。 它的合理性取决于具体的“懒散”程度、领导的过往行为以及年轻人寻求的是否是公正。如果年轻人确实受到了侮辱或不公正对待,并且内部沟通无效,那么寻求媒体的帮助是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手段。
3. 两者都有“发火”的原因,但领导的处理方式更具侵犯性和破坏性。 从维护职场秩序和尊重个体尊严的角度,领导不应失控;从维护自身权益的角度,年轻人有权对不公正待遇做出反应。
4. 真正该反思的是双方的沟通和管理方式。 领导需要提升管理能力和情绪控制水平,找到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方法;年轻人也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并学会更成熟、更有效率的沟通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果年轻人确实存在严重的“懒散”问题,公司也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处理,而不是任由情绪爆发。

最终,谁“该”发火,更多的是在问谁的行为更站得住脚,或者谁的情绪反应更能得到理解和认同。在这个案例中,领导的“骂滚”行为几乎是站不住脚的,而年轻人的“叫记者”行为则有更复杂的背景和潜在的合理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也曾经遇到过95后员工难以管理,工作不上进总摸鱼的问题。然后动用发火,谈心,开除三连招,结果没有鸟用,人家一句走就走领了补偿完事,其他人看到有补偿就更不努力干活了。

后来我还是得改变自己,给这些95后员工开设“如何一年内薪资翻倍”的免费课,给他们讲如何用现在的工作提升自己,再下次跳槽的时候多要工资也会被抢,并且用自己关系让两个表现好的小弟跳槽薪资涨了2倍多(当然东家工资也确实不高)。

3个月下来,这帮小年轻不但工作努力脑子开窍了,还经常给我带好吃的。

user avatar

看了这个问题,我特别想笑,因为,就在前几天,公司来了个00后应聘者.......

这个00后是我们公司一个部门经理的学弟!这个人来面试的时候是这个部门经理负责面试接待的,整个过程我就在旁边,感觉这个00后的举止和谈吐还是挺正常的,虽然是刚毕业不久,但总的来说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加上是这个部门经理引荐的,老板也没说啥,就留下了.........

原本是周四面试的,那个部门经理让这个00后周五来公司上班,但那个00后说家里有事,拖到了第二个周的周一!

按照惯例,每个周一我们都要开早会。我们8点30分开早会,那个00后8点40到的公司.......

那个部门经理看他来了,就让他在外面等一下,那个时候老板还没有到公司........

我偶然往会议室外看了一眼,发现那个00后正在自顾自的玩手机游戏,玩的很happy........

就在这个时候老板进来了,他发现那个00后上班时间在玩手机(虽然是试用期,虽然是第一天上班.......),就走进会议室小声跟那个部门经理说:“你出去给他些资料,让他先看看,上班在那玩游戏像什么事........”

那个部门经理赶快拿了些公司的资料出去给那个来上班的00后........

不久,早会结束,我们各自去做各自的工作,说来也巧,老板那天要去参加一个很重要的招标,早会结束后不久他就又出去了,而那个部门经理也因为业务关系,很快也出去了.........


我去接水或者上厕所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往那个00后那里看一下,我发现,不管我什么时候往那儿看,那个00后都是翘着二郎腿坐在工位上玩手机游戏,旁若无人..........因为部门经理不在,也都不认识这个00后,没有人去管他........


中午的时候,因为业务关系我也要出去,离开公司之前,我又往哪儿看了一眼,那个00后,依然是旁若无人,翘着二郎腿,在工位上玩手机游戏........唯一不同的是,他给手机插上了充电器,连到了公司的插排上.........

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一直到我回到公司,那个00后,依然是那个样子........


就在我回公司不久,老板也回来了.........而那个部门经理因为业务关系还没有回公司........


老板进门的时候,我正好去接水,看到了老板往那个00后方向看了一眼,然后一脸愤怒!他走进会议室,开着会议室的门给那个部门经理打电话,办公室里所有人都能听见老板的吼声........那个电话的内容大致是:“你TM给我招了个什么东西?从我看到他开始他就在打游戏,我回公司了他还在打游戏!我给他发工资是为了让他来打游戏的?我告诉你,你赶快给我回公司,让他给我滚蛋!我一分钟都不想看到他.......”


我相信,那个音量,办公室里所有的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的........我下意识的往那个00后方向看了一眼........我去,这位“大爷”依然在旁若无人的玩着手机游戏,根本就没有听到老板的吼声,脸上还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我想说,有些人是“特例”,我见过工作努力,为人处世很“老道”的00后,也见过上面讲到的这位!只能说“奇葩”确实有,确实可恨!但不要“以点带面”,就事论事就好!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