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求助:在施工图纸中玻璃幕墙未明确要求型材大小,仅注明二次设计,一般玻璃幕墙型材多大 可参考哪些规范?

回答
收到,没问题!关于施工图纸中玻璃幕墙型材尺寸未明确,仅注明“二次设计”,这确实是不少项目会遇到的情况。在没具体图纸尺寸的情况下,要给出一个“一般”的型材大小,其实挺难的,因为这就像问“一辆车一般多大”一样,得看具体用途和要求。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参考相关规范,来理解和确定合适的型材尺寸。

首先,为什么会出现“二次设计”?

“二次设计”通常意味着幕墙工程的深化设计阶段,这部分工作会交给专业的幕墙公司来完成。他们会根据项目整体设计、建筑立面效果、结构荷载、风压、地震设防烈度、防火要求、隔热保温需求等一系列因素,进行详细的结构计算和节点设计,并最终确定包括型材在内的所有构件尺寸和规格。

所以,图纸上只写“二次设计”是正常的,它指示了后续的设计深化方向,而不是遗漏了关键信息。

那么,在没有具体尺寸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推断或参考呢?

这里就需要我们具备一些行业常识和规范知识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玻璃幕墙的受力基本原理:

玻璃幕墙最主要的受力构件就是龙骨(型材)。这些龙骨需要承受:

自身重量: 玻璃、胶条、密封材料等。
风荷载: 这是最主要的外部荷载,风压的大小与建筑高度、地理位置、场地条件等密切相关。
地震作用: 特别是在地震设防区域。
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材料的热胀冷缩。

龙骨的尺寸和壁厚,直接决定了其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2. 型材的常见类型和尺寸范围:

玻璃幕墙的型材主要是铝合金型材。根据不同的幕墙体系,型材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会有很大差异。

明框玻璃幕墙: 铝合金型材(通常是方管、矩形管、或者异形铝材)直接包裹在玻璃四周,形成可见的“边框”。这种形式的型材相对来说会比较粗壮一些,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常见的截面高度可能在 50mm 到 150mm 之间,宽度也类似,甚至更宽。例如,常见的竖挺(立柱)可能是 60x120mm,横梁(梃)可能是 50x100mm,但这都是一个大致的范围。
隐框玻璃幕墙: 玻璃通过结构胶直接粘结在铝合金骨架上,从外立面看,玻璃之间几乎看不到铝框,显得非常简洁、通透。这种情况下,铝合金的骨架型材(内框) 隐藏在玻璃后面。虽然不直接暴露,但这些骨架仍然需要承受荷载。内框型材的尺寸可能会根据玻璃的大小、风压等因素来设计,常见的截面尺寸可能在 40mm x 60mm 到 80mm x 120mm 范围内,甚至更大,具体取决于其作为连接件、受力件的功能。
单元式玻璃幕墙: 这是目前在高层建筑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幕墙形式。它将幕墙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在工厂内完成玻璃、型材、胶条、密封等所有工序,然后整体吊装到建筑主体上。单元式幕墙的型材尺寸设计就更为复杂和精细,它需要考虑单元之间的连接、整体的刚度和变形控制。常见的铝合金型材截面尺寸会根据单元的尺寸、面板材料、风荷载等有很大的变化,竖挺可能在 60mm x 150mm 到 100mm x 250mm 甚至更大,横梁也 similarly。

总结一下,如果非要给一个“一般”的参考范围,对于比较常见的建筑项目,幕墙的竖挺型材尺寸可能在 60mm x 120mm 左右,横梁型材尺寸可能在 50mm x 100mm 左右。 但请务必记住,这只是一个极其粗略的参考,真实的项目会根据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异。

3. 可以参考哪些规范?

要确定幕墙型材的尺寸,就离不开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些规范提供了设计依据、计算方法和性能要求。以下是一些 极其重要 的参考规范:

《建筑玻璃幕墙技术规范》GB 15763.32018: 这是关于建筑幕墙最核心的国家标准之一。它对幕墙的材料、设计、施工、验收等都有详细规定。其中关于型材的力学性能、设计要求、抗风压性能计算等都有提及。虽然它不会直接给出“某个部位型材必须多大”,但它规定了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计算方法。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92017: 虽然这个规范是针对整个建筑的铝合金结构设计的,但幕墙的铝合金型材本身也属于结构构件。这个规范提供了铝合金材料的强度、刚度、连接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对于幕墙型材的结构计算非常重要。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018年版): 这个规范是计算各种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的基础,幕墙设计必须根据这个规范计算荷载,才能进而确定型材的尺寸。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18年版): 如果项目是高层建筑,这个规范对防火等级、材料的燃烧性能等有严格要求,间接会影响到型材的选择和设计。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JGJ 1022008(2019年修订): 这是行业推荐性标准,对玻璃幕墙的深化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

举个例子:

假设一个项目,建筑高度 100 米,位于一个平均风压较大的城市,那么计算出来的风荷载就会比较大。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需要计算出幕墙在不同部位(例如,建筑的低层、中层、高层,以及角部、檐口等)所承受的最大风压。

然后,根据《建筑玻璃幕墙技术规范》和《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铝合金力学性能和结构设计方法,幕墙设计师会选择一种初步的铝合金型材截面(例如,特定品牌的某个规格的竖挺和横梁),进行有限元分析(FEA)等结构计算,验算其在承受最大风荷载、地震作用等荷载组合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计算结果显示,选定的型材承载能力不足,或者变形过大,那么就需要增大型材的截面尺寸(比如增加截面高度或宽度),或者增加型材的壁厚,或者选择更高强度的铝合金牌号,或者增加型材的布置密度(例如,缩短竖挺的间距),直到计算满足所有规范要求。

在实际项目中,二次设计阶段的幕墙公司通常会:

1. 获取完整的建筑设计图纸和结构设计图纸。
2. 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建筑功能、建筑高度等,查阅相关荷载规范。
3. 结合建筑立面设计要求,初步选定幕墙体系(明框、隐框、单元式等)。
4. 进行初步的结构计算,确定主要的受力杆件(竖挺、横梁)的基本尺寸范围。
5. 在满足强度、刚度、变形等要求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性、美观性、安装工艺等因素,最终确定型材的具体截面尺寸、壁厚、铝合金牌号(如 6063T5, 6063T6 等)、表面处理等。
6. 绘制详细的幕墙深化设计图纸,其中会明确所有型材的截面尺寸、节点连接方式等。

所以,作为图纸的审阅者或者施工方,如果你在图纸上看到“二次设计”而没有型材具体尺寸,你不必过于担心,这是正常的设计流程。关键在于,在二次设计完成后,幕墙公司的深化设计图纸一定要非常详细地给出这些信息,并且这些设计必须经过有资质的结构工程师的复核和审批。

如果你在早期阶段需要做一个非常初步的估算,那么可以参考上面提到的“一般”尺寸范围,但务必加上“仅为初步参考”的后缀,并且强调最终尺寸以深化设计为准。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需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需要同时符合设计规范和业主要求,并符合验收规范,不是说总包技术员随便定定就行的,而且,二次设计的设计文件需要通过有资质的审查单位做审查,通过后才能施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