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来西亚第14届的大选?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马来西亚的第14届大选,那绝对是一次让整个国家都为之震动的历史性时刻。很多人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甚至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种种细节。

背景:长达六十年的政治格局即将改变

在2018年之前,马来西亚的政治舞台几乎被一个名为“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 BN)的政党联盟牢牢掌控了整整60年,自国家独立以来就没有旁落过。国民阵线本身是一个由多个多元种族政党组成的庞大联盟,其中执政党是巫统(UMNO)。这种长期的执政,让国民阵线拥有了深厚的根基和强大的资源,但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了不少的批评和质疑,尤其是在治理、经济发展以及涉及政府高层的腐败问题上。

当时的反对党主要由几个松散的联盟组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 PH)。这个联盟非常特别,它打破了马来西亚长期以来基于种族的政治划分,汇聚了来自不同族裔背景的政党,包括以马来人为主的土著团结党(PPBM),以华人为主的民主行动党(DAP),以及以印度人和穆斯林为主的人民公正党(PKR)和国家诚信党(Amanah)。更具历史意义的是,希望联盟的领导人是曾长期担任总理,但后来因为理念不合而与执政党决裂的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他以93岁高龄复出,成为反对派的灵魂人物,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

选前氛围:紧张、期待与担忧并存

2018年5月9日,大选投票日到来。整个马来西亚都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街头巷尾,人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谁会赢,未来国家将走向何方。

执政党方面: 国民阵线,特别是其核心政党巫统,依然拥有庞大的组织网络和资金优势。他们强调过去60年的稳定和发展,并警告说反对派的上台可能会带来不稳定,甚至威胁到马来人的特权和国家体制。当时的总理纳吉布·拉扎克(Najib Razak)是焦点人物,他的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质疑,尤其是围绕着国家投资基金“一马发展公司”(1MDB)的巨额贪腐丑闻,这几乎成为了选举中最棘手的烫手山芋。
反对党方面: 希望联盟则打出了“改革”、“铲除腐败”、“建立新马来西亚”的口号。他们承诺废除一些被认为不公正的政策,推动民主化进程,并致力于解决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马哈蒂尔的回归,为希望联盟注入了强大的号召力,他能够跨越种族和政党界限,吸引了不少曾经支持国民阵线的中立选民和不满的基层。
选民情绪: 普遍而言,选民们对国民阵线的长期执政感到厌倦,尤其对政府的腐败问题深恶痛绝。年轻人对变革的渴望尤为强烈。然而,也有一些选民担忧政治变革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或者因为传统的政治联盟而继续支持国民阵线。

投票日与计票过程:漫长而充满悬念

投票当天,全国各地的投票站都排起了长龙。许多人早早起床,冒着炎热的天气前往投票。投票过程相对顺利,但当晚的计票过程则是一场漫长而充满煎熬的等待。

一开始,早期的计票结果显示国民阵线在一些传统优势地区表现不错,这让一些人感到担忧,以为历史会重演。然而,随着夜色渐深,希望联盟在关键的城市地区,如雪兰莪州、槟城州和吉隆坡,以及一些传统上被认为是国民阵线堡垒的地区,开始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计票过程的缓慢以及一些计票中心的意外情况,一度引起了一些混乱和不安。许多支持者聚集在电视机前,焦急地等待着最终的结果。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爆炸,有欢呼也有质疑。

历史性的结果:人民力量的胜利

当最终的结果公布时,整个马来西亚都沸腾了。

希望联盟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国会下半院(Dewan Rakyat)的多数席位,成功推翻了国民阵线长达60年的执政。

历史性的意义: 这是马来西亚独立以来,第一次有政党联盟能够通过民主选举成功实现政权更迭。这标志着马来西亚政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证明了人民的力量可以通过选票来改变国家的方向。
马哈蒂尔的回归: 93岁的马哈蒂尔·穆罕默德再次出任马来西亚总理,成为世界上最年长的国家领导人。他的回归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他能够领导反对派赢得选举,更是为他的政治生涯写下了最辉煌的一章。
国民阵线的落败: 执政60年的国民阵线,包括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巫统,遭遇了历史性的失败。一些在位的部长和高级官员也纷纷落马。这无疑是对他们执政表现的一种严厉审判。

选后的影响与挑战

第14届大选的胜利,给马来西亚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但也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1. 兑现承诺: 希望联盟在竞选期间许下了许多改革承诺,例如废除消费税(GST)、调查一马公司丑闻、推动司法独立、减少政府债务等等。如何在执政中一步步兑现这些承诺,是他们面临的最大考验。
2. 内部协调: 希望联盟是一个由不同政党组成的联盟,虽然在推翻国民阵线这个问题上目标一致,但在具体政策和执政理念上,仍然存在差异。如何有效地协调内部矛盾,保持联盟的团结,至关重要。
3. 应对经济挑战: 国家经济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高额债务、全球经济放缓等。新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提振经济,改善民生。
4. 处理种族与宗教关系: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和宗教的国家,虽然希望联盟试图打破种族政治的藩篱,但在实际执政中,如何平衡不同族群的诉求,处理好种族和宗教关系,仍然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
5. 反腐败的深入: 调查一马公司丑闻,追究责任,是选民最期待的改革之一。这涉及到巨大的利益和复杂的人物关系,需要强有力的政治意愿和执行力。

总结

马来西亚第14届大选,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选举,它是一场政治地震,是一次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它打破了沉寂多年的政治格局,带来了全新的希望和机遇。这次大选让世界看到了马来西亚人民对民主和变革的渴望,也标志着马来西亚政治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充满活力的新纪元。当然,新政府也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前方的道路充满挑战,但这次选举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它改写了马来西亚的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民素质太低不适合民主“

马来西亚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跟中国差不多,识字率95%,高中普及率69%


“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民主”

马来西亚人均GDP也跟中国差不多,2017年IMF数据9813美元


”执政了几十年的政党下台一定会大乱“

国阵就执政了几十年,从建国一直到现在


“放开选举国家就会分裂“

马来西亚本来国土就一分为二,东西两个岛


“民主了少数民族地区就难控制了”

马来西亚的民族宗教关系远比中国复杂,56%伊斯兰教,21%佛教,9%基督教,7%印度教


”投票有用吗?不就是走个过场?“

这次还真不是过场哦,老百姓选举热情高涨,甚至侨民飞回国专门投票


说马来西亚体量太小的,要不我们拿一个三千多万人的省也试点一下?效果不好的话可以再改回去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马来西亚的第14届大选,那绝对是一次让整个国家都为之震动的历史性时刻。很多人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甚至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种种细节。背景:长达六十年的政治格局即将改变在2018年之前,马来西亚的政治舞台几乎被一个名为“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 BN)的政党联盟牢牢.............
  • 回答
    马来西亚华人的未来,这是一个既有复杂性又充满希望的课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空泛的套话,聚焦在他们所处的现实土壤,以及他们正在经历的转变。首先,我们不能回避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的大环境。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深受种族身份的影响。虽然几十年来华人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
  • 回答
    马来西亚在 2021 年 6 月 1 日宣布实施全国性“全面封锁”(Total Lockdown),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且影响深远的决定。此举的背后,是当时马来西亚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试图通过最严厉的措施来遏制病毒蔓延,保护民众健康和医疗系统不被击垮。为何选择“全面封锁”?当时的背景和考量在.............
  • 回答
    关于马来西亚华人财政部长一职,以及它是否意味着马来西亚华人正在抛弃华人认同以谋求政治地位,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它触及了马来西亚社会多元的民族构成、政治格局以及个体身份认同的微妙之处。首先,我们来谈谈马来西亚华人财政部长这个职位本身。财政部长是国家经济的掌舵人,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财政政策.............
  • 回答
    马来西亚九皇爷诞一位老师傅在表演耐高温特技时意外死亡,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事件,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悲剧的发生 特技的危险性: 耐高温特技本身就具有极高的风险。表演者需要承受远超常人的高温,这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包括烧伤、.............
  • 回答
    马哈蒂尔总理宣布取消马新高铁计划,这无疑是马来西亚近期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也对区域互联互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充满争议的政治家,马哈蒂尔的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谈谈取消计划最直接的原因——成本。马新.............
  • 回答
    马来西亚在2018年5月9日举行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选。这场选举的结果震惊了许多人,尤其是长期执政的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简称国阵)意外败给了由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领导的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简称希盟)。这次选举的意义极其.............
  • 回答
    马来西亚封国和全球芯片荒、价格飙升5倍,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巧合”,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环环相扣的因素在起作用。让我给你捋一捋,看看这其中的门道。首先,马来西亚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你可能想不到,它在全球芯片生产中扮演着一个相当关键的角色,尤其是在芯片的封装和测试(Outsourced Semico.............
  • 回答
    马来西亚 2019 年财政预算案,对于很多马来西亚人来说,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考虑到这是新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 PH)政府上台后的首个完整财政预算案,各界对其寄予了厚望,也充满了审视的目光。大背景:新政府的施政理念与挑战首先,理解 2019 年预算案,必须先回到当时.............
  • 回答
    展望未来的马来西亚,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正在努力寻找自身定位的国家。它不单单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数千万人民共同编织的梦想图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来西亚无疑有着坚实的基础。曾经以橡胶和锡矿为主导的经济,如今已经成功转型,电子、旅游、石油天然气以及棕榈油等产业成为新的支柱。我预见,.............
  • 回答
    2017年,马来西亚确实有关于出兵耶路撒冷的表态,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这个表态的背景是什么? 2017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这一决定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关于耶路撒冷地位的共.............
  • 回答
    林冠英出任马来西亚财政部长,这无疑是马来西亚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任命,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从林冠英个人的政治经历来看,他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他曾担任槟城州首席部长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间,槟城在经济发展、旅游业推广以及城市治理方面都取得了显.............
  • 回答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反对党联盟“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 PH)爆冷击败执政长达61年的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 BN),这无疑是马来西亚政治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次胜利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政党轮替,它深刻地改变了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也为这个国家的.............
  • 回答
    近期,关于“逾30名中国女孩在马来西亚被非洲情郎骗去运毒”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的发生不仅令人震惊和痛心,也揭示了当前跨境犯罪和网络诈骗的严峻现实,尤其对女性群体的潜在风险。事件的发生及细节(据公开报道和推测):尽管具体的细节可能因个人情况而异,但根据现有信息,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事件可.............
  • 回答
    朝鲜因为引渡风波宣布与马来西亚断交,这无疑是近期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不仅仅是两个国家关系上的一个节点,它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国际法、国家安全乃至两国国内的复杂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看看这起“引渡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的起因是,马来西.............
  • 回答
    2017年1月28日,一个本应是欢庆农历新年、阖家团圆的日子,却被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打破了宁静——一艘载有多名中国游客的船只在马来西亚海域失联。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担忧。事件的发生背景:当时正值中国农历春节假期,许多中国游客选择到东南亚国家旅游,马来西亚因其迷人的海岛风光和相对便.............
  • 回答
    马来西亚华人如何看待中国?这个问题太大了,没法一概而论。就像马来西亚华人自己内部差异很大一样,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复杂的很。血缘亲近感,但不等于政治认同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无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多少代,心里总会有一份对“中国”这个概念的天然亲近感。这是一种文化和血缘上的联.............
  • 回答
    好的,我将尝试以一个更贴近真实观察者视角的风格,来讲述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华人对于南海争议的看法。我尽量避免那些显得过于“标准”或“套路化”的表达,而是去捕捉一些更细微、更具人情味的角度。 东南亚华人眼中的南海:渔船的归属,祖辈的记忆与现实的考量当谈及南海争议,对于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
  • 回答
    关于FIA(国际汽车联合会)官方宣布赛会规则调整,并且迈克尔·马西不再担任F1赛事总监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既在意料之中,又带有复杂情感的决定。说它在意料之中,是因为在2021赛季阿布扎比大奖赛的争议判罚之后,关于马西先生的去留问题,就已经成为了F1界乃至全球体育界热议的焦点。那场比赛的结尾处.............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