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宣布取消马新高铁计划?

回答
马哈蒂尔总理宣布取消马新高铁计划,这无疑是马来西亚近期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也对区域互联互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充满争议的政治家,马哈蒂尔的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

首先,我们必须谈谈取消计划最直接的原因——成本。马新高铁项目自提出以来,其巨额的建设成本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马哈蒂尔领导的国民联盟政府上台后,重申了对国家财政状况的担忧,并声称前朝政府签署的协议导致马来西亚承担了过高的财政负担。取消项目,至少在他们看来,是减轻国家财政压力、避免潜在债务风险的必要手段。

具体来说,马新高铁的成本预估非常高昂,这不仅包括建设成本,还有后期的维护、运营成本,以及土地征用等相关费用。马来西亚政府认为,在现有经济环境下,如此巨额的投资是否能够带来与之匹配的回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担心,如果项目出现延误或成本超支,马来西亚将面临更沉重的财政负担,甚至可能陷入债务困境,这与他们“重新整理国家财政”的竞选承诺相悖。

其次,从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取消计划也反映了马哈蒂尔政府对项目可行性的重新评估。高铁项目并非仅仅是交通基础设施,更被视为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旅游、吸引投资的引擎。然而,马来西亚政府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即使项目能够顺利建成,其客流量和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否足以支撑其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还有待商榷。

马哈蒂尔政府曾多次公开表示,他们认为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被夸大了,而且其对马来西亚整体经济的贡献可能不如预期。他们更倾向于将有限的公共资源投入到能够更直接、更广泛地惠及民生的项目上,例如改善国内交通网络、发展工业等。他们也曾暗示,该项目对新加坡的经济利益更为显著,而对马来西亚的实际好处可能有限。

再者,政治因素在这一决定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马哈蒂尔作为一位深谙政治手腕的领导人,他清楚地知道取消一个备受争议且耗资巨大的项目,能够有效回应部分民众对于政府财政管理的担忧,并巩固其在选民中的支持。在马来西亚政治舞台上,尤其是对于像马哈蒂尔这样的政治人物而言,以实际行动来兑现竞选承诺,是赢得和维持民心的重要方式。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马哈蒂尔与新加坡之间微妙的关系。马哈蒂尔对新加坡一直抱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合作的愿望,也有竞争的意识。在马新高铁问题上,他可能认为新加坡在其中占据了更大的优势,而马来西亚则可能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取消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在与新加坡的互动中,为马来西亚争取更自主的地位和更大的谈判筹回旋余地。

当然,这一决定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和争议。

一方面,它损害了马来西亚的国际声誉和投资吸引力。对于一个已经宣布并签署了国际协议的项目突然取消,这无疑会给其他潜在投资者留下马来西亚政府政策不稳定、合同缺乏保障的印象。这可能会使得未来吸引外国投资更加困难,尤其是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领域。

另一方面,它也影响了区域互联互通的进程。马新高铁被视为连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两个重要经济体的关键交通枢纽,它的建成将极大地方便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取消项目,意味着这一重要的区域合作设想暂时搁浅,也让许多期待便捷交通的民众感到失望。

此外,对新加坡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新加坡方面对取消项目表示失望,因为他们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和精力来准备相关事宜,并对项目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寄予厚望。新加坡的反应,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马来西亚政府决定的不满。

总而言之,马哈蒂尔总理取消马新高铁计划的决定,是一个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产物。它既是对马来西亚国家财政状况的审慎考量,也是对项目经济效益的重新评估,同时还夹杂着政治上的考量和对区域关系的考量。这一决定在短期内可能为马来西亚缓解财政压力,但在长期来看,其对国家声誉、投资环境以及区域合作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对于马来西亚来说,如何在权衡利弊后,找到更符合自身国家发展需求的替代方案,将是他们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目前看应该这个问题是马来内政,没有针对中国的意思,等他们内部整合好了想修再修。中国这时候没有必要多趟浑水

user avatar

因为它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项目。

为什么隆新高铁不实际?

1 从吉隆坡驾车到新加坡的用时是4小时,隆新高铁能将这个时间缩短到1小时30分钟。但4小时本来就不长。搭巴士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

2 就这个成本造出来的票价,隆新人民不如坐飞机更便宜。

3 整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人口加起来还抵不上一个北京。

4 马来西亚现有的捷运系统(MRT)都没什么人在坐。我待过吉隆坡我可以证实。

5 马来西亚人很习惯驾车出行,每千人中361人有车,这还没算上摩托(2010年数据)。陆路交通也算发达。而且马来西亚基本上没有什么堵车的问题,人口不够稠密,就首都吉隆坡会堵,新柔长堤每日一堵,但和北京比起来那简直叫通畅无阻。

6 运货?哪来的货?四小时的车程运什么货不行?捞上来的鱼都还鲜着呢。

7 这个造价是中国造高铁的三倍。中国有钱造,我们是借钱造。先不说有没有钱,有钱是这样花的吗?马来西亚是凯子吗?

造出来没货运、没人用、用不起,高铁是很好,但也要符合国情啊。马来西亚新政府正在努力收拾前朝留下的烂摊子,赔五亿省千亿,赔就赔吧。既然不破不立,那就破而后立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哈蒂尔总理宣布取消马新高铁计划,这无疑是马来西亚近期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也对区域互联互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充满争议的政治家,马哈蒂尔的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要理解这一举措,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谈谈取消计划最直接的原因——成本。马新.............
  • 回答
    关于FIA(国际汽车联合会)官方宣布赛会规则调整,并且迈克尔·马西不再担任F1赛事总监这件事,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既在意料之中,又带有复杂情感的决定。说它在意料之中,是因为在2021赛季阿布扎比大奖赛的争议判罚之后,关于马西先生的去留问题,就已经成为了F1界乃至全球体育界热议的焦点。那场比赛的结尾处.............
  • 回答
    马来西亚华人的未来,这是一个既有复杂性又充满希望的课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那些空泛的套话,聚焦在他们所处的现实土壤,以及他们正在经历的转变。首先,我们不能回避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的大环境。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社会,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深受种族身份的影响。虽然几十年来华人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
  • 回答
    马来西亚在 2021 年 6 月 1 日宣布实施全国性“全面封锁”(Total Lockdown),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且影响深远的决定。此举的背后,是当时马来西亚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试图通过最严厉的措施来遏制病毒蔓延,保护民众健康和医疗系统不被击垮。为何选择“全面封锁”?当时的背景和考量在.............
  • 回答
    关于马来西亚华人财政部长一职,以及它是否意味着马来西亚华人正在抛弃华人认同以谋求政治地位,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它触及了马来西亚社会多元的民族构成、政治格局以及个体身份认同的微妙之处。首先,我们来谈谈马来西亚华人财政部长这个职位本身。财政部长是国家经济的掌舵人,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财政政策.............
  • 回答
    马来西亚九皇爷诞一位老师傅在表演耐高温特技时意外死亡,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事件,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悲剧的发生 特技的危险性: 耐高温特技本身就具有极高的风险。表演者需要承受远超常人的高温,这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包括烧伤、.............
  • 回答
    马来西亚在2018年5月9日举行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选。这场选举的结果震惊了许多人,尤其是长期执政的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简称国阵)意外败给了由马哈蒂尔·穆罕默德(Mahathir Mohamad)领导的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简称希盟)。这次选举的意义极其.............
  • 回答
    马来西亚封国和全球芯片荒、价格飙升5倍,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巧合”,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且环环相扣的因素在起作用。让我给你捋一捋,看看这其中的门道。首先,马来西亚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地位,你可能想不到,它在全球芯片生产中扮演着一个相当关键的角色,尤其是在芯片的封装和测试(Outsourced Semico.............
  • 回答
    马来西亚 2019 年财政预算案,对于很多马来西亚人来说,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考虑到这是新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 PH)政府上台后的首个完整财政预算案,各界对其寄予了厚望,也充满了审视的目光。大背景:新政府的施政理念与挑战首先,理解 2019 年预算案,必须先回到当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马来西亚的第14届大选,那绝对是一次让整个国家都为之震动的历史性时刻。很多人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甚至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种种细节。背景:长达六十年的政治格局即将改变在2018年之前,马来西亚的政治舞台几乎被一个名为“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 BN)的政党联盟牢牢.............
  • 回答
    展望未来的马来西亚,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正在努力寻找自身定位的国家。它不单单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数千万人民共同编织的梦想图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来西亚无疑有着坚实的基础。曾经以橡胶和锡矿为主导的经济,如今已经成功转型,电子、旅游、石油天然气以及棕榈油等产业成为新的支柱。我预见,.............
  • 回答
    2017年,马来西亚确实有关于出兵耶路撒冷的表态,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这个表态的背景是什么? 2017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往耶路撒冷。这一决定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关于耶路撒冷地位的共.............
  • 回答
    林冠英出任马来西亚财政部长,这无疑是马来西亚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任命,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进行审视。首先,从林冠英个人的政治经历来看,他拥有丰富的从政经验。他曾担任槟城州首席部长长达十年,在这十年间,槟城在经济发展、旅游业推广以及城市治理方面都取得了显.............
  • 回答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反对党联盟“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 PH)爆冷击败执政长达61年的国民阵线(Barisan Nasional, BN),这无疑是马来西亚政治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这次胜利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政党轮替,它深刻地改变了马来西亚的政治格局,也为这个国家的.............
  • 回答
    近期,关于“逾30名中国女孩在马来西亚被非洲情郎骗去运毒”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起事件的发生不仅令人震惊和痛心,也揭示了当前跨境犯罪和网络诈骗的严峻现实,尤其对女性群体的潜在风险。事件的发生及细节(据公开报道和推测):尽管具体的细节可能因个人情况而异,但根据现有信息,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事件可.............
  • 回答
    朝鲜因为引渡风波宣布与马来西亚断交,这无疑是近期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外交领域的一件大事。这件事不仅仅是两个国家关系上的一个节点,它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国际法、国家安全乃至两国国内的复杂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得看看这起“引渡风波”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的起因是,马来西.............
  • 回答
    2017年1月28日,一个本应是欢庆农历新年、阖家团圆的日子,却被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打破了宁静——一艘载有多名中国游客的船只在马来西亚海域失联。这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担忧。事件的发生背景:当时正值中国农历春节假期,许多中国游客选择到东南亚国家旅游,马来西亚因其迷人的海岛风光和相对便.............
  • 回答
    马来西亚华人如何看待中国?这个问题太大了,没法一概而论。就像马来西亚华人自己内部差异很大一样,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复杂的很。血缘亲近感,但不等于政治认同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无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多少代,心里总会有一份对“中国”这个概念的天然亲近感。这是一种文化和血缘上的联.............
  • 回答
    好的,我将尝试以一个更贴近真实观察者视角的风格,来讲述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华人对于南海争议的看法。我尽量避免那些显得过于“标准”或“套路化”的表达,而是去捕捉一些更细微、更具人情味的角度。 东南亚华人眼中的南海:渔船的归属,祖辈的记忆与现实的考量当谈及南海争议,对于生活在菲律宾、马来西.............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