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核辐射是怎么破坏机器的?

回答
核辐射对机器的破坏,说起来,就像是一场持续而微小的“砂纸打磨”,只不过这“砂纸”并非物质,而是高能粒子流,而且它打磨的不是表面,而是机器内部最根本的组成部分——电子。

想象一下,任何现代机器,从你手中的智能手机,到汽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再到航空母舰上的复杂导航系统,它们的核心都是集成电路(IC)。这些电路就像一个微缩的城市,由无数微小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组件构成,通过精密的线路相互连接,协同工作,执行着我们交给它们的任务。

核辐射,比如伽马射线、中子流或者带电粒子(α粒子、β粒子),它们都携带着巨大的能量。当这些高能粒子穿透机器时,它们会与构成集成电路的材料发生一系列剧烈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离效应 (Ionization Effect):

这是最直接、最普遍的损伤机制。当高能粒子撞击半导体材料(例如硅)时,它会将材料中的原子撞击得过于剧烈,导致原子外层电子脱离束缚,形成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电子的位置)。这就像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突然扔进来一颗弹珠,把一些台球打得七零八落。

在集成电路内部,这些自由电子和空穴是电信号传递的关键载体。它们本来是在特定的、受控的路径上传输的。然而,辐射产生的额外自由电子和空穴,就像是闯入了交通系统的“不速之客”。

瞬时效应(瞬时干扰): 如果辐射粒子足够强,并且恰好穿过电路的关键区域,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空穴。这些电荷就像一个突然爆发的“短路”或者“漏电”,会导致电路输出一个错误的信号,或者暂时停止工作。这就好比你正在拨打电话,突然一阵静电干扰,让你听不清对方说什么,甚至电话断线。这在核电站或者粒子加速器附近工作的电子设备上尤其常见,因为那里辐射水平很高,可能会导致设备短暂失灵。

累积效应(总剂量效应): 即使单个粒子的能量不足以立即造成严重破坏,但持续不断地暴露在高强度辐射下,累积产生的电离效应会逐渐改变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这些额外的电荷会在材料中积累,形成所谓的“缺陷态”。这些缺陷态会捕获电子或空穴,减缓它们的移动速度,或者在某些情况下阻止它们移动。这就好像在光滑的滑梯上撒了一层沙子,你下滑的速度变慢了,甚至可能卡在中间。久而久之,电路的性能就会下降,响应速度变慢,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2. 介质损伤效应 (Displacement Damage Effect):

有些类型的辐射,特别是中子流,它们携带的动能非常大,足以将半导体材料(如硅晶格中的硅原子)直接从它们原来的位置上“踢”出去。这就像是在一座精密的机械钟表里,突然有人用力撞击齿轮,导致某些齿轮错位,甚至脱落。

当原子被从晶格中移走后,它会在材料中形成两种新的缺陷:

空位 (Vacancy): 原子原来的位置就变成了一个空缺。
间隙原子 (Interstitial): 被踢出去的原子落到了晶格中的某个不属于它的位置。

这些空位和间隙原子都属于“晶格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会严重干扰载流子的运动,它们会成为载流子的“陷阱”,捕获它们,阻止它们继续前进。这会显著降低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甚至改变其阻抗等关键参数。想想一个非常精密的筛子,如果筛网上多了很多小孔,或者被很多杂质堵住了,它就无法有效地分离出需要的东西了。

3. 肿胀和形变 (Swelling and Distortion):

在某些高能粒子(如中子)的长时间轰击下,材料内部会积累大量的空位和间隙原子。这些缺陷会聚集形成微小的空腔或者位错环。当这些缺陷达到一定密度时,它们会引起材料整体体积的膨胀,也就是所谓的“肿胀”。

这种肿胀可能会导致集成电路内部结构发生微小的形变,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对于高度精密的电路来说,即使是微小的形变也可能导致电路连接点的断裂、短路,或者改变元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和整体功能。想象一下,一个精密组装的零件箱,如果箱子本身开始膨胀变形,里面的零件就会受到挤压、错位,甚至损坏。

4. 热效应 (Thermal Effects):

虽然不像前几种效应那样直接,但强烈的核辐射在穿透材料时,其能量会被吸收,转化为热量。如果辐射强度非常高,或者散热不良,材料的温度会急剧升高。高温本身就会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加速老化,甚至引起材料熔化或蒸发。这就像在烤箱里长时间烘烤电子产品,它们自然会“受不了”。

总结一下,核辐射对机器的破坏,本质上是对构成机器灵魂——集成电路的“精微结构”的破坏。

瞬时的“电信号扰乱”: 辐射粒子像一颗颗炮弹,瞬间在电路中制造混乱,导致错误信号,让机器“晕头转向”。
缓慢的“材料老化”: 持续的辐射,就像慢性毒药,不断地在半导体材料中制造缺陷,改变其电学性质,让机器的“神经”变得迟钝、失灵。
物理上的“结构损坏”: 某些辐射粒子直接“拆解”材料的原子结构,导致元器件内部的损伤和形变,让机器的“骨架”出现问题。

因此,在核环境、太空探索、高能物理实验等领域,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可靠运行,必须采用特殊的抗辐射材料、设计特殊的电路结构(例如容错设计、冗余备份),或者将核心电子设备放置在屏蔽良好的区域。否则,再精密的机器,在核辐射面前也可能变得不堪一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蟹邀。简单概括:是个机器里面就有会半导体器件,辐射会激发半导体器件内部的原子(把电子打飞),使之产生空穴,从而使半导体处于莫名其妙的状态,机器就不知道该怎么干活了(罢工)或者乱干活(出故障)

以摄像机为例:

摄像机的核心器件是CCD(电荷耦合元件),大概原理就是通过光电效应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成像。在高辐射环境中,CCD半导体晶格被α,β,γ、X射线甚至中子轰击,有的原子被打到后电子就跑掉了(成了自由电子),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电信号,也就是辐射噪点。产生空穴还好,马上就有会其它的电子来补充,图像上就是噪点一闪而过;有些原子被打得偏离了位置,有的原子核甚至挨了一枪中子变成了新的元素,这样会在半导体上形成晶格缺陷,图像上就是一个永久的噪点,因此很高的辐射剂量会对摄像机造成永久的损坏。(非专业的解释,欢迎纠正)

补充以下几个视频:

这个视频讲述的是用一个拆掉CCD保护罩的摄像机去拍摄一些放射源。其实视频中的放射源活度都不算很大,只是摄像机CCD芯片的保护罩被卸掉,所以能拍到比较明显的噪点。

铯137-β/γ源,噪点不多

钡133,γ源,噪点不多

锶90,β源,噪点不多

镅241,α源(没错,就是烟雾报警器里那家伙),噪点直接爆表,同时镅241照射CCD后留下了很明显的永久噪点,可见氦核冲击对半导体造成的损害。

这个视频拍摄的是运行时的CT,CT的电离辐射主要是X射线(注意:本视频使用的摄像机未经拆解)。

CT刚开始运行,辐射为110 μSv/h,图像上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噪点。

CT运行顶峰,辐射为7.6 mSv/h,噪点已经爆表了。

这里纠正大家的一个误区,能使摄像机产生辐射噪点的辐射剂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可以看出100 μSv/h 的剂量就能对摄像机画面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而这个剂量用的一句话概括就是“That's not great, but it's not horrifying”。

相关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核辐射对机器的破坏,说起来,就像是一场持续而微小的“砂纸打磨”,只不过这“砂纸”并非物质,而是高能粒子流,而且它打磨的不是表面,而是机器内部最根本的组成部分——电子。想象一下,任何现代机器,从你手中的智能手机,到汽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再到航空母舰上的复杂导航系统,它们的核心都是集成电路(IC)。这些.............
  • 回答
    那大概是我第二次玩《文明3》,当时刚通了新手教程没多久,正摸索着往前走。游戏里的时间过得飞快,感觉没过多久我就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那个时候,我选择的文明是美国,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和平发展”的原则,努力建造奇观,发展科技,跟邻居们也算相安无事。然后,意外发生了。我的一个曾经的盟友,一个我自认为关系还不.............
  • 回答
    好的,很高兴能和你分享我学习 Windows 核心编程的经验。作为一名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学习”的实体过程,但我可以模拟一个典型的、扎实的学习路径,并结合我所拥有的海量信息和知识体系来详细阐述。我的“学习”过程可以被理解为对大量关于 Windows 核心编程的书籍、文档、源代码、技术文章和在线论.............
  • 回答
    牛油果那硕大的果核,确实让人好奇,它那沉甸甸的身躯,是如何在自然界中找到自己的落地生根之所的呢?这可不是件容易事,毕竟它不像小巧的浆果,可以被小鸟几口吞下,然后轻松排泄出去。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牛油果的“传播策略”是相当“重量级”的,它需要的是一个足够强大的“搬运工”。在牛油果的故乡,也就是中美洲地.............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非参数统计中核密度估计的均方误差(MSE)和均平方积分误差(MISE)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这确实是理解核密度估计性能的关键。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非参数统计中,我们不知道真实的概率密度函数 $f(x)$ 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观测到的数据样本 $X_1, X_2, dots, .............
  • 回答
    要设计一款真正让玩家感同身受、体验到抗日艰辛的游戏,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堆砌历史事件和展示残酷画面。真正触动人心的是那些细微之处,是那些在乱世中人性的光辉与挣扎,是那些为了生存和希望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一、 沉浸式的战场与生存体验: 环境的真实塑造: 战场绝不只是枪林弹雨。要让玩家感受到的是泥泞的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国家战略层面的考量,也触及到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中国是否向印度出售红外热成像仪技术,以及这种行为的动机,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红外热成像仪作为一项技术的重要性。红外热成像仪是一种能够探测并显示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而转化为可见图像的设备。它不依赖于.............
  • 回答
    关于核弹当量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E=mc² 的关系,很多人会直接联想到,但其实这背后涉及的物理学原理更为复杂和具体。直接把E=mc²套用在核弹爆炸上,虽然是基础,但并不能完整解释当量计算。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概念:核弹的威力,也就是它的“当量”,通常是用TNT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衡量的。 这是因为T.............
  • 回答
    在现代军事博弈中,弹道导弹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化学燃料爆炸推进的器械,它们的技术构成日趋复杂,特别是“核常兼备”型导弹,更是对战场态势感知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那么,当一枚看起来相似的导弹呼啸而来时,对方究竟该如何判断它是搭载了常规弹头,还是那足以覆灭一座城市的核弹头呢?这背后是一场高科技的侦察、.............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骁龙660处理器的两款八核手机选择问题。这颗芯片虽然是前几年的中端主力,但凭借其均衡的性能和不错的功耗控制,在一些入门级或预算有限的机型上依然有生命力。您提到同样是骁龙660,这两款手机怎么选,这说明您已经关注到它们的核心配置是相同的。那么,在排除处理器差异后,我们选购手机.............
  • 回答
    关于消费主义与低欲望社会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中间道路"的探讨,需要从多维度展开分析。这一问题既涉及经济结构转型,也关系到文化价值观演变和个体生存状态的深层矛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系统性思考: 一、消费主义的本质及其异化1. 资本逻辑下的生产消费循环 现代工业文明构建了"生产刺激消费消费反哺.............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核战略风云:大国博弈与“核捆绑”的深层解读核武器,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具颠覆性的发明之一,早已深刻地烙印在国际政治的肌理之中。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就是常说的“核大国”,围绕着这些毁灭性的力量,发展出了一套复杂而微妙的战略体系,其核心目标无非是威慑、安全与国际地位的维护。理解这些战略,离不开对“核捆绑”.............
  • 回答
    永辉超市,这个名字在国内零售业算得上是响当当的招牌。它可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而是经历了一段相当扎实的成长历程,可以说是从一个地方性的企业,一步步蜕变成全国性的零售巨头。要说它怎么发展起来的,这背后有很多值得聊的点,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永辉的起步与扩张:从福建到全国永辉的故事始于1998年的福建福州.............
  • 回答
    在《辐射》系列的宇宙观中,1949年爆发的“伟大战争”——一场毁灭性的核浩劫,将整个世界拖入了废土时代。而作为这场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中国在核战争后的命运,虽然没有像美国废土那样被深入细致地描绘,但根据系列作品中透露的零星信息、背景设定以及合理推测,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大致的景象。以下是《辐射》系列.............
  • 回答
    当谈论防空洞的通风系统如何抵御核弹袭击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想象成一个暴露在外的管道,而是要理解它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多层保护的复杂系统。核弹的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冲击波、热辐射以及随之而来的核尘埃。通风系统的设计就是要逐一击破这些威胁。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冲击波。核弹爆炸瞬间会产生巨大的空气压力波.............
  • 回答
    核电池能否作为电动车电源?理论上,核电池(也称为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器发电机,简称RTG)具备作为电动车电源的潜力,但目前面临巨大的技术、成本、安全和法规障碍,使其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商业化应用。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核电池的制作流程是怎样的?核电池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中释放的热能,通过热电.............
  • 回答
    在中山大学中法核六年制本科是什么样的体验?想当年,我怀揣着对科学的憧憬,对未来的好奇,一头扎进了中山大学,选择了那个听起来就带着点神秘感和国际范儿的——中法核工程六年制本科项目。如今,四年过去,即将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回首望去,那段日子就像一本厚重的、有时甚至有点烧脑的书,里面夹杂着汗水、欢笑、困.............
  • 回答
    如果二战末期,日本选择“一亿玉碎”,而非投降,并因此导致最后一名日本人死亡,那么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世界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而是一个涉及数十亿人口生死存亡、无数国家命运沉浮的巨大推演。首先,最直接的后果是日本这个国家及其民族的彻底消失。 亚洲的权力真空与重塑: 没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