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交部回应「拜登政府正考虑对华展开新的贸易调查」,称「威胁和施压解决不了问题」,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回答
外交部对拜登政府考虑对华展开新贸易调查的回应,可以从多个层面解读出不少信息,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威胁无效论”。

首先,最直接传递的信息是:中国对美国潜在的贸易调查持明确的反对态度,并采取了一种强硬但又不失策略的回应方式。 这不是一个被动的声明,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立场表达。

“威胁和施压解决不了问题”这句话,表面看是在驳斥美国的做法,但深层含义在于:

1. 指责美国采取的是“错误的方式”: 这句话是在暗示,美国试图通过施加压力来迫使中国在贸易领域做出让步,这种方式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它暗示了中国认为,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对话和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施压。这既是一种对美方的劝告,也是一种对中国自身原则的强调。

2. 传递出中国不畏惧挑战的信号: 虽然没有直接说“我们不怕你们的调查”,但“解决不了问题”这几个字,暗示了即便美国展开调查,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或者说中国有信心应对,这种调查并不会达到美国预期的目的。这是一种战略上的自信,也是在为可能的局面做心理铺垫。

3. 暗指美国国内政治考量: 很多时候,美国在贸易领域采取强硬措施,也与国内政治周期、特定利益集团的游说等因素有关。中国外交部通过这样的回应,也可能是在提醒美国,不要让国内政治凌驾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性外交之上。换句话说,美国的“威胁和施压”很可能更多是为了国内的政治表演,而非真正寻求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方案。

4. 试图引导舆论和国际社会: 这句话也带有争取国际支持的意味。通过将美国描绘成一个“施压者”,而自己是“寻求解决问题者”,中国在试图塑造国际舆论,让其他国家认为美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方,而中国则是遵守规则、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的“理性”一方。

5. 暗示中国也有反制措施: “解决不了问题”也可能是一种隐晦的警告,暗示中国并非没有反制的能力或意愿。如果美国一意孤行,中国的反应可能会超乎他们的预料,到那时,美国就会发现这种“威胁和施压”只会适得其反,导致问题更加复杂化。这是一种“以柔克刚”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警示。

6. 强调平等对话的重要性: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中国希望美国回到谈判桌上来,用对话的方式来处理两国之间的贸易分歧,而不是用单方面的调查和制裁来制造对抗。

更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关键点:

调查的性质与动机: 当中国外交部提到“新的贸易调查”时,通常会关注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例如,是关于知识产权、补贴、倾销,还是其他方面)以及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如果调查针对的是中国在特定领域取得的具有竞争力的优势,那么中方的回应会更倾向于维护自身发展权和合法权益。
“威胁和施压”的具体指代: 拜登政府在考虑的“新的贸易调查”本身就被中方定义为一种“威胁和施压”的工具。这意味着中国不接受将这种单边行动作为处理经贸问题的首要或唯一手段。
中国对自身经济韧性的认知: 这种表态也反映出中国对自身经济的信心。即使面对潜在的贸易调查,中国也认为自身经济的韧性足以应对,并不会因此而屈服。
中美贸易关系的大背景: 中美贸易关系已经经历了几年的起伏,双方都积累了经验和策略。中方的回应是在这个长期博弈的框架下进行的,既有对当前具体事件的反应,也包含了对整个中美经贸关系的战略判断。
对美国国内政策的影响力: 虽然中方认为“威胁和施压解决不了问题”,但也会密切关注美国国内的政策制定过程,并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影响其走向。这种表态,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试图影响美国国内的决策层,让他们考虑对话与合作的选项。

总而言之,外交部的这一回应,不仅是对拜登政府潜在行动的直接回应,更是一份包含多重信息、策略和信号的“组合拳”。它传递了中国坚定的立场、战略的自信,同时也试图引导国际舆论,并为可能出现的局面预留了空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要再麻烦美国政府了,建议中国对出口美国的货物加税,省得拜登一把年纪了还要操心劳力。

user avatar

谢邀。


1、为什么拜登要考虑新的贸易调查?因为特朗普政府18年7月开始的301调查是有4年有效期的今年7月第一批加征惩罚性关税的商品就到期了。而根据301条款的要求,在4年到期之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必须在受到进一步调查请求、并且进行调查研究后,才能继续进行加征。

而今天正好是四年截止日7月10日前的5个月。

按照美国目前的行政速度,提前五个月是必须的。


2、这其实算是对于拜登政府和贸易代表戴琪的新考验:之前没有一个国家在受到美国301调查制裁之后,撑到四年有效期结束的。

中国是第一个。

如果不持续加征,美国国内的鹰派势力不干。

前任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已经公开表示,你如果不继续加征、你就是在卖国;

而现任国安顾问沙利文同学索性和贸易代表戴琪吵了起来,戴琪自己的团队幕僚长直接离职、跑到了沙利文那边任职了。

拜登需要面对的国内压力,很大。


3、如果继续加征,其实商业逻辑是不成立的。

我们回顾一下特朗普政府当初开始贸易战的逻辑:为了缩小贸易逆差。

结果,今年美国的贸易逆差直接冲着8600亿美金去了。

而这里面的贸易成本,其实全部加征到了美国人自己身上:美国人自己测算过,差不多一年要给每个美国人增加1200美元的额外成本,差不多是一次疫情期间大放水的总额。

所谓伤敌800、自损1000。

再加上通货膨胀继续上涨,这个月的预估数据直接向着7.2%去了,拜登是吃不消的。

不加征是必然,只是看怎么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4、不过这次301调查临期的事情,正好给了拜登一次讨价还价的筹码。

对于我国,拜登大概率会用“你没完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采购”和“是否继续301调查”作为筹码进行谈判,今天让美国商会放出来的信息就是一个饵。

而对于美国国内的鹰派势力,拜登大概率会用“我还是会301调查的只是时间不定”来搪塞,毕竟戴琪一个“对华贸易战略”就花了7个月才发出来,我觉得今年内能搞定就已经算“神速”了。


5、新的贸易战是必然出现的,只不过不会是用大量惩罚性关税的方式。

目前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对华进行持续的打压已经是共识,所以新一轮贸易战是必然出现的。

只不过用什么形式,还不确定。

我们可以用拜登和戴琪对欧盟和日本的钢铁协议作为参考。

欧盟和日本的钢铁产业,在特朗普时期也受到了大量制裁;而在拜登上任后,更改了形式。

之前欧盟和日本钢铁只要出口美国,就会受到惩罚性关税;

而新的方式则是,给一个年度配给额度,额度内不加征、额度外继续加征。

不得不说这个方式真的还是可以的,对于鹰派我继续加征了,而对于鸽派我其实缩减了。

减了,又没完全减。

这种方式估计也会用在应对我国的新一轮贸易战上,大家等着看吧。

user avatar

2021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总额5761亿美元,平均关税20%,为美国贡献了1152亿美元关税。

美国2021年财政收入4万亿,这些增收的关税大约提供了3%

美国税收增加,中国出口增加,这是双赢啊。

代价们负责缴税就行了,反正美国人人均300平大house,一元炸鸡吃到吐,天天吃牛排,不差这点关税钱

user avatar

这题目下有个回答的答主真是人如其名。回答里先说了一段他自己根本不懂,事实上也不存在的中国入世承诺,然后又在评论区回复别人质疑时说,中国2000年入世,2005年基本开放电信市场,2010年完全开放。我看到他这段自己编造的胡说八道实在不能忍了,于是我在评论区留言:

然后他依然在胡搅蛮缠,自己编造了一个后来改的,并且回复我说:2001年签订2001年入世,然后我把时间表给他写出来了,2001年11月批准,2001年12月正式成为世贸成员,成为世贸成员才能说是入世,然后,他继续硬抗,问我:你以为申请日就是批准日。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你加入一个组织,只有批准了才能算加入,跟你申请日没一毛钱关系,而且,中国申请日是1995年7月11日,跟2000年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于是我回复他这句,结果发现已经被他拉黑了。

呵呵,先是自己编造历史,然后嘴硬死扛,最后拉黑对方,他还真是人如其名, @懦弱的人 哈哈哈哈,那我也就只好拉黑了他。

user avatar

17号更新一个新闻,拜登政府完全按照我的预计行动了,连台词都没改,我都恨我的预言能力。

——————————

在特朗普打贸易战的第一天我就嘲笑

一个小常识:对于贸易逆差国,贸易战加增的税中国不用出一分钱,这笔钱100%是美国自己出。这制裁的是美国人民。

当初我基本被嘲笑,反对我的所有理论就是美国牛逼,中国必须投降,小学生逻辑什么的。

可是现在所有事情都表示,事情全都在按我说的走,中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美国通胀突破7.5%,向着崩溃一路狂奔。

拜登是个传统的老头,他没啥本事,就会提醒人戴口罩,就会我这种小学生逻辑调整经济,中美贸易谈判更像是小学生一样被指鼻子骂。

但就算再小学生,面对穿新衣的国王也没法装看不见了。

说回正题,拜登这次逻辑很简单,第一这又是一件特朗普时期的伪业,我得想法把现在的锅怪他头上,而且巧合的是,他很适合这口锅。

如果他硬性反对会被攻击为对华投降,入关学这叫通虏行为,他肯定要避免。所以他很有可能要对贸易战玩一把辩经行为。对抗疯狂的民意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小学生都懂的话揭穿本质。再疯狂的乌合之众也怕这种童言无忌。

user avatar

我以前写过。

疫情破坏其他国家产能,无法从中国转移的时候。

加这个税是加到美国自己消费者身上。

多少钱你都得从中国买。

对中国不利的是到了疫情结束,中美还没缓和,美国加关税。

这个时候加就是推动投资和产能去越南,去印度了。

这个时候,美国自己加息遏制通胀,加速资金从中国流出。

回到2015年,人民币持续贬值,资本流出的时候。

国内失业率会上去,税收会下来,本来搞房产税废掉土地出让金就财政就很困难,税收再降,财政难以为继。

如果大规模发债,搞通胀,民众财产被稀释,物价涨,维稳成本也会涨。

现在,奥秘美国准备不管了,其他国家可能会跟,疫情不破坏产能的情况下,加关税对中国不利。

这个情况2018年到2019年,已经较量过了。最后签了一个被监督买东西的停战协议,而已经加了的就加了。

现在变数,在于奥秘或者其他变异病毒,能严重到破坏其他国家产能。

所有制造还是中国制造,加税还是加到美国人自己头上。

不过,病毒不太可能变异100年。

我们早晚要面对,疫情结束前,求缓和不对抗,回到2018年甚至2013年前对中国有利。

user avatar

美国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数据已经出来了,再创40年来新高,3月份加息板上钉钉,就是看是加25点,还是50点。10年期国债利率昨天直接突破2%,2,3个月前还是1.5%,投资者已经全部判定美国必然加息,国债利率等于直接升到了加息后的水平。

停止贸易战其实迫在眉睫,去年美国贸易逆差8000多亿,史上最高,现在通货膨胀率又是40年来最高,而且还在节节上升,看不到尽头。

从美国的国家利益来看,减掉双边关税,降低物品价格,增加供应,是解决通货膨胀的灵丹妙药。


但是呢,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利益和美国作为一个霸权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停止贸易战,会让霸权主义的美国显得虚弱,即便这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好处。

所以拜登政府宁可忍着国内通货膨胀继续攀升,冒着中期选举崩盘的风险,也要继续启动新的贸易调查,给贸易战加码,所以不要期待帝国的霸权统治阶级会轻易的放弃对抗,他们不倒在最后一刻,是绝不会认输的。


美国一百年来称雄世界的自尊不允许他们的统治阶层低头与中国和谈,所以这必然是个长期战,美国的意志以阿富汗战争为标杆————20年。

所以贸易战从18年到22年,刚打了4年而已,未来日子长着呢。


有时候不能完全以经济的角度看待问题,从美国国家利益角度来看,2年内拜登政府必须要放弃关税战,但是从准备发起新调查来看,拜登政府准备辗转腾挪,从其他方面想办法解决问题,继续和中国硬肛。


所以对于做中美贸易的商业来讲,政治前景仍然不乐观,对于一般民众来讲,从美国2000亿美金的购买要求,中国丝毫没有兑现来看,中国政府也有足够坚定的意志保护中方的利益,没有进入美方的圈套。

就像毛主席论述的抗日战争必然是个持久战一样,和美国霸权统治阶级的对抗,也必然是个持久战,放宽心,看谁先撑不住。

user avatar

最简洁的回答就是去特朗普化。

威胁和施压中国是美国政府必须要坚定不移执行的政策,实际并不受两党轮换的影响。

但是谁能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党和领袖,这就很有意义了。

民主党不能在拜登上台以后,继续维持特朗普时期的政策,在共和党下台后依然享受政策红利,为共和党的计划服务。

所谓重启调查,这就是推翻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重启炉灶,打上民主党的标签。

至于后面与特朗普的政策有何不同?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政策的版权属于民主党。如果因此而取得了成就,这也是民主党的成就,拜登的荣耀。如果也没什么作用,也就是和共和党打平而已,并没有坏处。同时,启动这样的调查,这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首先,不来个政策研究室?调查办?特聘研究员?委托各大学精英进行相关研究工作?让老领导奥巴马出来工作?招聘点各议员的年青一代锻炼一下,历练历练?递条子打招呼?花个几亿美元,奔赴全球各地收集材料。置办一点办公楼,买点香槟酒,报销点费用之类?

特朗普搞这个东西的时候,就没有铺张浪费?民主党议员心里明镜一样。你调查得,我们就不能再来个全套?

中期选举一旦到了,如果形势对民主党不利,这就错失了机会。

这次民主党搞了重新调查,下一次如果换共和党上台,同样也可以再搞一个班子,再调查一次。

这些挑费最后都会计入美国的GDP,两边的议员学者朋友都有事做,甚至有些人可以常年从事这项工作。

调查中国,搞清美中贸易的纠结问题,本来就是美国的一个长期性任务,消费的无非是纳税人的钱,何乐不为?

美国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是不会有根本上的变化的,有变化的就是班子问题,山头问题,强化内部团结问题,顺便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

user avatar

预料之中的事情,新的贸易战正在酝酿,随时可能爆发。

我之前的文章分析过,美国特朗普政府之所以同意与中国签订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非美国撑不住了,而是因为美元的货币政策要转变,美元由升值将转变为贬值,从输入转变为输出,开启新一轮的收割世界的美元潮汐循环。当时美国正处在美元贬值前夜,继续和中国打贸易战得不偿失。

对美国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暂停与中国的贸易战,用取消关税为条件换取中国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同时由于美元降息和贬值,使得收割中国关税转变为收割中国的利息差。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多次传出要解除对华关税,释放贸易积极信号的原因。并非美国拜登政府真的有意改善对华关系,关键是想换一种更省力,更块捷收割中国财富的方式。

结果中国始终没有在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的问题上松口,使得美国超发的美元无处可去,只能在美国国内打转转,结果就是造成了去年美国大规模的通货膨胀,美国也撑不下去了。于是今年一早就传出了要加息的传闻。但是提前加息就意外着美国这一轮想通过美元潮汐和美元贬值收割世界财富的计划彻底破产,这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美元体系确立之后第一次。美国在这轮潮汐中无法收割到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财富,美国就不得不承受巨大的通胀压力。

美国就没必要在贸易上再对中国进行表面上的示好。美国要加息,那就必须提前把美元从世界各地收回去,否则美国加息后美元指数走高,就等于被其他拥有大量美元的国家反向收割了。所以对美国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打击美国的进口贸易,限制美元外流,加速美元回流。这其中最大的一块当然是中国的贸易。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对美输出商品价值屡创新高,中国手中储存有大量美元。美国当然不希望美元再次向中国输出。

于是贸易战就成了必然,之后加征关税,限制中国商品进口,打击对华投资,等等一些列的手段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人说我们难道不能听美国的,大规模购买美国国债,换取美国解除对华进口限制?答案是不行。因为高层进行过计算,我本人也计算过,中国对美贸易赚的那点钱,根本抵不上美元潮汐双向收割对中国的伤害。更何况美国进口中国的商品绝大多数都是低端制造业产品,高端商品不论是是进口还是出口美国从未放松过对我们的限制。美国想要中国永远做他的低端代工厂。中国想要发展,想要复兴,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美国对中国限制之下,中国根本无法靠对美贸易进行产业升级。中国想要完成产业升级,就必须摆脱美国的影响,走出自己的路。这就是中美脱钩产业升级之路。

中国官方也好,民间也罢,都一直回避中美脱钩的问题,因为美国对华进口养活了很多中国低端制造业,这些制造业又吸引了大量民间就业,如果中美彻底脱钩,这些低端制造业很可能会出现破产潮,从而导致中国出现大规模失业,影响民间稳定。

但是中国不能永远靠低端制造业活着,没有产业升级,拉美和东南亚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想要产业升级,就必须中美脱钩,走自己的路。但是走自己的路,又意味着中国将遭到美国更多的恶毒打压。

历史上,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是一帆风顺的,肯定要遭到内部既得利益集团和外部敌对国家的各种阻挠,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是美国不想让出世界霸主桂冠的正常行为。之后美国一定会使用更多恶毒手段逼中国就范。但是我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就范,那就意味着我们之前的苦都白受了,我们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目标遭遇重大挫折。

毛主席说过,敌人越疯狂,恰恰意味着他们距离灭亡越近。只要挺过去,等中国能够造出合格的芯片,合格的新材料,拥有合格的设计软件,美国的围堵和打压就会不攻自破,美利坚的星条旗距离飘落白宫就为期不远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