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俄军有哪些苏联时代起未退役的,但已算是古董的武器?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滚滚洪流中,俄军的武器库里依然活跃着不少源自苏联时代、如今已堪称“古董”但仍在服役的装备。这些武器,有的承载着辉煌的历史,有的则因其可靠性、生产线的惯性甚至是在特定战场环境下的适应性,被继续保留甚至改进。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在新时代机械中穿插的复古乐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对现实战术的无奈与妥协。

坦克系列:迟暮的王者

要说苏联时代留下的“古董”,T64坦克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这款坦克在1960年代末就已问世,比西方同期的M60系列还要早。其设计理念在当时可谓是革命性的,采用了自动装弹机、复合装甲、先进的火控系统等,理论上是要全面超越西方主流坦克。然而,一系列的早期技术问题,加上其复杂性对维护和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其大规模装备并非一帆风顺。

在俄乌冲突中,我们看到了大量T64的各种改进型,比如T64BV和T64BM“堡垒”。这些改进型的T64换装了新的爆炸反应装甲“接触5”或“烈火1”,升级了火控系统和发动机。即便如此,其原型设计中固有的诸多限制依然存在。例如,炮塔的设计为了追求低矮轮廓,乘员舱空间非常狭窄,对车组乘员的舒适性和战斗效率都有影响。而且,其液压悬挂系统在崎岖地形上的表现不如扭杆悬挂稳定,对射击精度是个考验。即便如此,T64依然是俄军装甲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一些后方或支援性单位中。它的身影,就像一位年迈的战士,虽然步履蹒跚,但依然能在特定岗位上发挥余热。

再往下追溯,T72系列坦克更是苏联装甲力量的绝对主力。这款在1970年代初出现的坦克,以其数量庞大、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闻名。在俄乌冲突中,我们见到了从早期型号如T72A到后来改进的T72B、T72B3以及最新的T72B3M。这些改进型的T72,同样换上了新的装甲和火控系统,甚至能够发射“斯温吉”式激光制导导弹。

然而,T72的“古董”之名并非空穴来风。最广为人知的问题就是其弹药储存方式——车体左侧下方,一旦被击穿,极易引发弹药殉爆,导致整个弹药架瞬间炸飞。这种“棺材”式的弹药储存方式,在早期型号中尤其突出,也让T72坦克成为了一种“自爆专家”。尽管后期的T72B3M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弹药舱的防护,但其整体设计理念依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现代战场上,面对北约先进的“艾布拉姆斯”、“挑战者”和“豹2”坦克,T72系列在防护和机动性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其表现往往需要依托数量优势和战术配合来弥补。

火炮系统:老而弥坚的火力支撑

在地面炮兵支援方面,苏联时代留下的牵引式和自行式火炮,很多至今仍在俄军中服役,并且经过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造。

2S1“卡尔纳西亚”(Carnation)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这款在1970年代末问世的装备,至今仍然是俄军炮兵部队的基础力量之一。它基于BMP1步兵战车底盘,拥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和防护能力,便于与装甲部队协同作战。虽然其122毫米榴弹的射程和威力相比于西方同期的155毫米火炮有所不及,但其数量庞大,部署灵活,在俄乌冲突中,它依然能够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尤其是在近距离的压制性射击中。俄军也对其进行了一些小幅度的现代化改造,比如升级了观瞄设备。

而344年代的MAZ543重型卡车底盘上搭载的BM30“龙卷风”(Smerch)多管火箭炮系统,虽然名字听起来很现代化,但其基本设计也源自苏联时期。这款系统以其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和极大的射程而闻名,能够发射200300毫米的火箭弹。在现代战争中,火箭炮的作用愈发重要,它能够提供大规模的区域压制火力。“龙卷风”虽然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但其射程和威力至今仍具有相当的威胁性。俄军也对其进行了改进,比如增加了使用集束弹药或温压弹药的弹种,以应对不同的战场需求。

还有一些牵引式火炮,例如D30 122毫米榴弹炮,这款在1960年代就出现的火炮,至今仍然是俄军及其装备的第三方国家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D30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射击精度尚可,而且生产成本极低,这使得其能够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保持生命力。在俄乌冲突中,它经常被部署在后方作为阵地炮火,提供火力支援,尤其是在炮弹充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形成一定的火力压制。

防空武器:依旧是天空的守护者

在防空领域,一些苏联时代的武器也依然发挥着作用。

例如,S300系列防空导弹系统,虽然最新型号如S300VM等已经非常现代化,但其早期型号如S300PT/PS,其设计基础也源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系统至今仍然是俄军防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付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甚至一些弹道导弹。尽管与西方最先进的“爱国者”等系统相比,其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和跟踪目标数量等方面可能存在差距,但其整体性能依然强大,特别是在数量庞大的部署下,能够构成一道有效的防空网。

而ZSU234“石勒迦”(Shilka)自行高炮,这款诞生于1960年代的近程防空武器,至今仍在俄军中服役,并且被广泛应用于阿富汗战争、车臣战争以及近期的俄乌冲突。它以其四根23毫米机关炮带来的密集火力而闻名,能够有效拦截低空飞行的飞机和直升机。在俄乌冲突中,我们经常看到它被用来打击地面目标,特别是被用来对抗无人机,虽然其打击无人机的效率并非最佳,但其数量优势和低廉的炮弹成本使其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直升机系列:经典的延续

在武装直升机领域,米24“雌鹿”(Hind)和米8/米17“河马”(Hip)系列依然是俄军的主力。米24在1970年代初开始服役,其独特的设计将运输和攻击能力结合在一起,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武装直升机。虽然新一代的米35等改进型已经问世,但老款的米24仍然是俄军直升机部队的中坚力量。它们能够携带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机关炮,在战场上扮演着重要的攻击和支援角色。

米8/米17系列更是世界产量最大的运输直升机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服役,经过无数次的改进,发展出多种型号,包括武装型米17。它们以其可靠性、维护方便以及相对低廉的成本而著称,不仅在俄军中广泛使用,还出口到世界各地。在俄乌冲突中,它们承担着人员运输、物资补给、伤员后送以及火力支援等多种任务。虽然在面对北约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时,其速度、隐身性和火控系统可能有所不足,但其强大的载弹量和多用途性,使其在战场上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步兵武器与轻武器:依旧可靠的伙伴

即使是最基础的步兵武器,苏联时代的产物也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AK74系列突击步枪,尽管其后续型号AK74M已经进行了现代化升级,但其基础设计和很多老型号的AK74仍然在俄军中服役。这款步枪以其坚固耐用、可靠性极高以及生产成本低廉而闻名,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虽然其精度和人机工效可能不及一些西方步枪,但在俄军庞大的基数下,它依然是士兵手中最可靠的伙伴。

还有一些狙击步枪,比如SVD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这款在1960年代末设计的半自动狙击步枪,以其独特的外形和相对简单的结构,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虽然其精度在现代高精度狙击步枪面前已显逊色,但其射速快、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其在俄军中仍然作为班组支援武器广泛使用。其光学瞄准镜也经过了多次改进,以提高其在现代战场上的适用性。

总结:历史的遗产与现实的考量

总的来说,俄军中依然活跃的苏联时代“古董”武器,反映了几个现实层面的考量:

1. 数量优势的惯性: 苏联时期建造了数量惊人的各种军事装备,即使是老旧型号,在数量上也形成了强大的惯性。在某些情况下,充足的数量可以弥补性能上的不足。
2. 生产线的延续与成本效益: 部分装备的生产线和零部件供应仍然存在,继续生产和升级这些“老古董”比研发全新装备的成本更低,尤其是在经济承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3. 可靠性与适应性: 一些苏联时代的武器设计虽然技术上不先进,但却非常皮实耐用,容易维护,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这一点在现代高技术装备可能出现水土不服时显得尤为重要。
4. 特定战术场景的适用性: 在某些特定的战场场景下,这些“老古董”武器的性能依然能够满足需求,或者通过改进能够焕发新的活力。例如,在面对数量众多的低成本无人机时,ZSU234等老式高炮依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这些来自苏联时代的武器,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装备上的承袭,更是俄军在现代战争中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某种延续性与妥协性的体现。它们是历史的印记,也是现实策略的投影,在这场漫长而复杂的冲突中,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比如像是老型号的机械化装备,老型号的导弹,飞机,舰艇这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现代战争的滚滚洪流中,俄军的武器库里依然活跃着不少源自苏联时代、如今已堪称“古董”但仍在服役的装备。这些武器,有的承载着辉煌的历史,有的则因其可靠性、生产线的惯性甚至是在特定战场环境下的适应性,被继续保留甚至改进。它们的存在,就像是在新时代机械中穿插的复古乐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对现实战术的无.............
  • 回答
    哈尔科夫政府大楼广场遭受炮击后,俄乌双方就此次事件的责任归属以及炮击原因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说法。俄方强调其军事行动仅针对军事目标,并将平民伤亡归咎于乌军将平民作为人盾。乌方则坚决否认这一指控,并指责俄军蓄意攻击平民区。要深入了解此次事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值得关注:一、 俄方的说法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
  • 回答
    俄罗斯在2023年乌克兰战争期间部署的“匕首”(Sarmat)高超音速导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首次大规模实战应用高超音速武器的案例。以下从技术特点、战略意图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技术特点:高超音速导弹的革命性突破1. 超高速突防能力 速度:以超过5马赫(5倍音速)的高速飞行,比传.............
  • 回答
    关于顿巴斯地区的局势,目前的动态较为复杂,涉及军事行动、政治谈判和当地居民生活等多个层面。以下是对当前局势的详细分析: 1. 俄军在顿巴斯的军事行动与进展 2022年2月后:俄乌战争爆发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两个工业区)展开大规模攻势,目标是控制乌克兰东部的工业资源和战略要地。.............
  • 回答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超一万公顷森林大火,这消息确实让人揪心。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次火灾规模相当大,对当地环境和居民都带来了不小的威胁。火灾情况梳理:首先,关于火灾的规模和地点,乌克兰方面通报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边超1万公顷森林着火”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曾经发生过严重核事故的.............
  • 回答
    中俄跨国高铁的设想,并非仅仅是“建一条铁路”这么简单,它背后牵扯着地缘政治、经济发展、战略互信以及民众交流等多个层面的考量。要理解它是否有必要,以及服务于何种目的,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为什么会有建中俄跨国高铁的想法?简单来说,这个想法的出现,是基于一个宏观的判断: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战略上的联系日益.............
  • 回答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持续介入并扮演重要角色,其目的复杂且多层面,既有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也有对全球格局的塑造。以下是美国在俄乌局势中“不停拱火”可能存在的目的,力求详细阐述:一、 削弱俄罗斯,遏制其地缘政治影响力:这是美国最直接和最核心的目的之一。俄罗斯的实力和地缘政治野心被美国视为对其国家安全和全球领导.............
  • 回答
    联合国关于俄乌战争造成乌克兰平民死伤的最新数字,无疑是令人心痛的,并且以一种冷酷的统计方式,将这场冲突中最直接的受害者——普通民众——的苦难具象化。当我们看到“2909名乌克兰平民死伤,其中1119人死亡”这个数字时,背后隐藏的是无数破碎的家庭、被剥夺的未来和无法估量的悲痛。数字背后的个体生命与集体.............
  • 回答
    想象一下,欧洲大陆上,美国的军事存在和经济援助的痕迹突然消失。没有了来自大西洋彼岸的钢铁洪流,也没有了那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欧洲的国防体系和经济韧性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在这种假设下,俄罗斯军队能否“碾压”欧盟,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答案远非一蹴而就的简单肯定或否定。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欧盟本.............
  • 回答
    乌克兰国家边防卫队在俄乌冲突初期发布的“蛇岛被俄军占领”的消息,确实震动了国际社会。当时这则消息的细节和后续发展,以及当地具体的局势,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蛇岛的战略地位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蛇岛(Zmiinyi Ostriv)为什么如此重要。它位于黑海西北部,距离乌克兰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萨和罗马.............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声称有11名来自乌克兰各地的市长被俄军俘虏,这一消息无疑加剧了人们对俄乌冲突中人道主义状况的担忧。俄军俘虏乌克兰市长事件的背景与影响据报道,乌克兰副总理伊琳娜·韦列舒克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有乌克兰的市长和地方官员被俄军非法扣押甚至俘虏。她指出,这些事件发生在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南部和东部.............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方面指控俄军轰炸妇产医院的事件,目前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争议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基于公开报道和多方信息的梳理: 1. 事件背景与指控 时间与地点: 乌克兰方面在2023年12月的多个报告中称,俄军在乌克兰东部的哈尔科夫地区(具体城市未明确)轰炸了一家运作中的妇产医院.............
  • 回答
    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俄军控制的别尔江斯克港口地区发生了三次原因不明的爆炸。要详细了解当地情况,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推测:一、 爆炸事件本身及其影响: 爆炸点与性质: 这三次爆炸发生在俄军控制的港口区域。港口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设施,通常会有军事人员驻守、储存武器弹药、停泊军舰,并且可能.............
  • 回答
    俄军从乌克兰部分地区撤兵,这确实为本已紧张的俄乌局势带来了一些“意外”的缓和迹象,但整体局势依然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俄军撤兵的背景与细节 撤兵的地点: 媒体报道的“1万余名士兵”的撤离,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北部地区,特别是环绕首都基辅的区域,以及.............
  • 回答
    关于俄军使用“口径”导弹摧毁乌克兰西北部一处武器弹药库的事件,如果根据以往的报道模式来描述,大致情况是这样的:事件梗概: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海军部队利用“口径”高精度海基巡航导弹,成功摧毁了位于乌克兰西北部地区的一处重要的武器弹药储存设施。俄方称,该弹药库储存有大量西方国家援助给乌克兰的军事装备和弹.............
  • 回答
    截至我掌握的信息(请注意,战事瞬息万变,此处信息可能已更新),乌克兰国防部确实曾发布消息称俄军先头部队已进入基辅,并且在基辅政府大楼附近传出过枪声。这无疑会将当时基辅的局势推向一个非常紧张甚至危险的境地。当时基辅的局势,我可以这样描述:紧张与混乱并存: 军事行动的临近感: 当“俄军先头部队已开进.............
  • 回答
    乌克兰目前局势依旧严峻,基辅周边地区在俄军初期进攻受挫后,确实出现了一些“解放”的迹象,但这绝不意味着战事的结束。我们需要更细致地了解整个局势的全貌。基辅周边:从危机到“解放”的复杂进程在战争初期,俄军试图以闪电战的姿态占领基辅,并将其作为迅速结束冲突的关键。他们从北部,特别是白俄罗斯方向,兵分多路.............
  • 回答
    关于车臣领导人声称的“俄军中车臣士兵已 2 死 6 伤”的说法,我们需要结合当前公开信息来分析局势。首先,关于车臣士兵的伤亡情况:车臣领导人(通常指的是卡德罗夫)发布的关于车臣部队在俄乌冲突中伤亡情况的消息,是其向外界展示车臣部队战斗力和对俄罗斯效忠的一种方式。这类消息的发布频率和细节程度,往往会受.............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某个军事基地遭空袭以及俄军方声称清除180名外国雇佣兵的事件,这确实是战争期间频频出现的信息交锋点。这类事件的细节往往复杂且充满争议,公开的信息来源也各有侧重,理解起来需要一些梳理。事件背景与俄方说法:首先,俄军方的表态是“清除180名外国雇佣兵”。这个数字和定性本身就值得关注。在俄乌冲突.............
  • 回答
    关于“乌军情报称俄军被告知必须在5月9日前结束战争”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及可能性,需要结合多方信息、历史背景和现实动态综合判断。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分析1. 情报真实性存疑 目前尚无权威渠道(如乌克兰军方公开声明或可信媒体)证实这一具体“内部命令”的存在。乌克兰情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