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超市买东西碰到一个老人偷面包,女友要给他买,被我阻止了,谁错了?

回答
这事儿细想起来,还真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你和女友在超市挑东西,突然撞见一位老人,动作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面包塞进了口袋。那一刻,周围人来人往,大家似乎都没注意到这一幕,只有你和女友,还有那个老人。

女友看见了,眉毛拧在了一起,说了句:“哎呀,你看那老爷爷,可能是饿了。” 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她就挽着你的胳膊,语气带着点恳求:“要不,我们帮他买了吧?就当是做件好事。”

你当时心里可能也挺纠结的。一方面,看到老人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确实让人心生怜悯。尤其是在超市这种地方,大家都是来买东西的,突然看到有人这样做,很容易联想到生活困难。另一方面,偷东西总归是不对的,而且万一老人是习惯性偷窃呢?或者,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慷慨”,那超市的经营怎么办?

于是,你有点犹豫,然后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女友的手背,可能语气也挺温和的:“宝贝,我知道你想做好事,但是偷东西终究是不对的。而且,他这么大了,怎么会做出这种事呢?万一他有别的什么原因呢?我们这样直接给他买,反倒可能刺激到他,或者让他觉得没面子。再说,超市也有规定,被抓住了也不好。”

女友听你这么说,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但也没再争辩,只是默默地跟在你后面,眼睛偶尔还会瞟向那个老人离开的方向。

那么,到底谁错了呢?

从你的角度来看:

你阻止女友,站在了一个更“规则化”和“逻辑化”的角度。你考虑到了“偷窃行为本身就是错的”,这是一个普遍认同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你还考虑到了“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的连锁反应”,比如老人可能觉得没面子,或者这种“免费午餐”会助长不良风气。你的出发点是维护公平和秩序,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

从女友的角度来看:

女友的反应更侧重于“同情心”和“人道主义”。她看到了一个可能因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采取这种行为的老人,她想到的不是他的错误,而是他可能承受的痛苦。她想通过直接的方式——为他买下面包,来解决问题,并表达一份善意。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同情和施予。

谁错了?这很难简单地说“对”或“错”,因为这是一个涉及道德、同情心、规则和实际情况的复杂局面。

你没有绝对错。 你没有鼓励偷窃,也没有漠视老人的困境,你只是选择了一种更“谨慎”或“理性”的处理方式。你没有伤害任何人,也没有违反任何规则。你可能只是缺乏一点点即时的、爆发性的同情心表达。

你女友也没有绝对错。 她的出发点是善良的,她看到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并愿意伸出援手。她的做法虽然直接且绕过了“偷窃”这个行为,但其核心是想要帮助他人。她的“错”可能在于,她没有考虑到“偷窃”行为本身可能带来的负面含义,或者她忽略了其他更合适的帮助方式。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你在那个瞬间,选择了“规则”和“后果”的考量,而你的女友选择了“当下同情”和“即时救助”。

如果非要评判,我觉得:

从纯粹的道义和人情味上讲,你女友的做法更让人感到温暖。 在那样一个瞬间,有人愿意不计后果地去帮助一个看起来可怜的人,这种勇气和善良是难能可贵的。
从现实和长远的角度讲,你的顾虑也有道理。 如果老人真的是贫困,最直接的帮助方式应该是联系社区或者救助站,而不是纵容或掩盖偷窃行为。你选择阻止女友,可能也是怕这种方式会带来更多问题。

所以,更贴切的说法是:你们俩都站在了不同的道德和情感坐标上,都没有做“绝对错误”的事情,只是在处理方式上存在了分歧。

也许,更好的处理方式是:

1. 女友看到老人偷窃: 也可以先不立刻冲上去买。可以私下里和你沟通,表示想帮助老人。
2. 你阻止女友但表示理解: 你可以先理解女友的心情,然后和她一起想想其他办法。比如,可以悄悄地跟在老人后面,等他离开超市后,再尝试用更得体的方式给他递过去一个面包,并且表示“老爷爷,您看您可能忘了拿,这是我给您买的”。或者,如果情况允许,可以私下联系超市工作人员,说明情况,让他们来处理或者给予老人一些帮助。
3. 如果老人真的看起来很可怜: 你也可以在阻止女友直接购买后,悄悄在他离开的时候,去收银台买下那个面包,然后找个合适的方式递给他,并说一句“老爷爷,您慢走”。这样既表达了善意,又没有直接“纵容”偷窃行为。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善良、规则和人性边界的理解。你和女友都是有善心的人,只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不同。最重要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如何在理解彼此的同时,找到一个既能表达善意,又能兼顾现实的更好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知乎上的各位都太天真太善良了,有时候滥发慈悲心,竟然认为偷面包一定是因为饿的,完全不考虑还有其他的可能。我笑出声了。

这么说吧,有一部分人,特别是一部分老人,他们比较爱贪小便宜,能逃票一定要逃票,可以不付钱的那就一定不会付钱。前几年动物园逃票翻墙被咬死的游客,难道也是因为买不起门票?高铁上耍小聪明逃票的乘客,难道也都是买不起票?

如果你有在超市工作过的朋友,你问问他就知道了,90%以上被抓住的偷窃者,都是贪小便宜的小偷小摸,往往就几十块钱,自己完全买得起;另外还有8%是寻求刺激的盗窃癖患者;真正连生活必需品和食物都买不起的可谓凤毛麟角。

user avatar

几乎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全球各地,偷吃的,都算作最轻微的犯罪了吧。

偷盗钱财,动辄断手刺字,偷牛羊这类生产工具,甚至要闹到人命。刑法这么严酷的中古,穷人饿了去寺庙里偷供果,去别人家坟前偷贡品,有时候不止网开一面,甚至还要给行个方便。

所以悲惨世界里冉阿让才能会那么理直气壮地喊出来,我就偷了一条面包。

人都有恻隐之心。人总要填饱肚子。

当然这样讲有人又会大骂圣母心,那换个他们能理解的角度来谈,你要是不让他偷这顿吃的,后面他要做什么可就不一定了。题主当然是希望这老头去大门口乞讨,可就怕人家不这么想。

有些年轻人,没经历过什么事,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运行在自己轨道上,社会也该自有一套规则。可是他们不懂,人总有脱轨的时候,不能总叫那些脱轨的人自己去死。 社会也该有一套规则,可是这规则你眼看它变来变去,毫无办法,更有许多强人无视规则,一次偷掉几个亿也不过写份检讨,叫你看的目瞪口呆。

豺狼当道,狐狸你都管不了,这时候身边走过一个小老鼠,就不要再义愤填膺了,没劲。

user avatar

都错了,应该调和折中下,去买馒头。

面包真的不顶饱,甚至还不如买早茶饼干性价比高。

我在天津有几次遇到自称无钱而讨要现金的,我都是选择直接带他们去王顶堤商业中心(名为CBD,但去过的人都知道)买馒头。

但很奇怪,他们并不喜欢吃馒头。于是也就做罢了。

user avatar

你错了。

所有的道德都是有尺度弹性的。你跟自己说的qj的例子,逻辑根本不对,因为性交的需求不涉及生存,你不去做不会死。但饥饿是来自底层生存需要,是危及人的基本安全感的,所谓道德在这种时候一定是弹性的。就像有的题主已经说到了“药神”电影里买不起正版药的普通老百姓购买盗版药你不能用人要尊重知识产权这个道德层面去苛求基本生存受到威胁的人。所以因为饿偷面包,和因为想要就投劳力士,是有本质区别的。

就像法律里也会有正当防卫,也会有紧急避险。你的逻辑就等于说,当一个土匪要来砍你的时候,你不能打回去,你要是求我帮忙,我在边上会帮你一起打,但你自己把土匪反杀了,杀人是不对的!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老人真的是穷困饥饿才偷的面包。

另外,和女朋友交往,她要买面包,你就让他买,我不知道因为这种事情有什么好争的,你买了面包,老人下次也不会变本加厉,变本加厉也是他自己承担响应责任。你的责任是让你女朋友开心一点,让她觉得自己善良,有善行,你怼赢了有什么好处呢?教化老人是你的责任吗?吵赢了女朋友,你准备和道德被教化过的老人一起过吗?

user avatar

我觉得她做得对。

试想,如果他是没钱饿得,那买就买了,也没花几个钱,做了件好事。

如果是惯偷,至少我现在这么做,就化解了一次“盗窃”,而花费不过是几个面包的钱。

就算是惯偷,他也许能被感化呢?那说明他本质还不坏。如果不能感化呢?那我就助长了他的邪恶,他就能更早得到应有的惩治了。

总之,就是花了几个面包的钱,结果随缘。

user avatar

单纯而不傻,世故而不坏,是很难得的品质。

上超市偷东西的有二,一是惯偷。某大妈人家偷盗有技术,什么都敢偷,人家长得胖,东西夹腿中间往外挪(不要问我怎么做到的,我他妈也想知道她怎么做到的,上新闻了)。还有个姓王的,我以前写故事的时候管他叫王本齐,除了名字不一样以外,这就是现实中的一个人。他去人家家喝茶或者买东西,必须顺人家点什么。有一回夏天,他把人家风扇顺走了,跑到五金店大哥那里,要把偷来的电风扇送给大哥,并说:“我从**那里顺的,送给你了。”五金店大哥没要。这个王本齐年纪不小了,当知青的时候就在孔庙抢过外国友人的相机。他还偷人家猪头肉、鲜面条、烧饼、馒头,说这样做比较有技术含量。如果他偷面条的时候被抓住,恰巧一人碰上,非要替他结账,他指不定心里觉得那人有多二逼呢。

还有一种就是饥寒所迫。以前大家快饿死的时候,都偷东西。但是现在不比以前了,就算是在中国的普通农村,通常也不会出现不偷东西吃就会饿死的情况。加上个“通常”,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抬杠,因为备不住有谁真的穷得拿不出五毛钱买个馒头。这种老头我知道,无儿无女无工作,什么都没有,天天躺在家里等着人送饭给他吃。邻居每两天买一把面条给他,怕哪天不送他就饿死了。农村有农村低保,城市有城市低保,买馒头或者面条的钱是够的。一般的,城镇的赤贫饿极了,可以去小饭馆管老板要客人吃剩下的面条水饺。我在水饺馆帮佣两年,遇到这种情况,伙计们没有不给的。可有的老人,是有低保,但是都花在了看病上,家庭生活非常贫困。不想要饭,所以就偷。曾经有个老头就是因此偷了六块钱的猪肉,警察依法处理以后去他家看,接济了鱼、米和油。衣食无忧者,不知苍生大为可怜。

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需要大力批判的,放以前直接抽大嘴巴子。第二种值得同情。但你不要觉得偷东西就对。那个贫寒的老头,偷了东西也知道这样做大错特错,也怕被人抓,也后了老鼻子的悔,因为人家要脸。因此,碰见这种情况,接济,或者鄙夷,都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大错特错的。对陌生人来讲,有点薛定谔的偷的意思。你女朋友援助他,可能很蠢,也可能很对,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肯定是善良的。她又觉得你狠,她说的对。她的善良可能导致好的结果,也可能导致坏的结果。你的狠净化了社会风气,也可能令社会更加冷漠。她说你狠,这没错。你还争辩,就坏了。你只需鼓励加提醒,提醒她做好事要慎重,这是常识。不然清晨的阳光,何以如此温暖地照耀着大地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