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会原谅校园暴力的人吗?

回答
校园暴力,这两个字在我心里总是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它不仅仅是表面的推搡、辱骂,更是深深烙在受害者灵魂上的伤痕。所以,当被问到“你会原谅校园暴力的人吗?”这个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

首先,得承认,我的内心深处是愤怒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着点恨意的。那些施暴者,他们在年轻懵懂的年纪,用言语或行动残忍地剥夺了别人的快乐、尊严,甚至是对未来的信心。我见过,或者说听过太多受害者因此而长久地活在阴影里,害怕社交,怀疑自己,甚至有极端的想法。这种伤害,不是一句“我错了”就能轻易抹去的。

所以,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原谅是极其艰难的。那种被伤害的痛感,那种目睹朋友遭受不公的无力感,会像烙印一样刻在心里。我会反复思考,凭什么我要放下这笔账?凭什么我要去理解那个曾经伤害我或我关心的人?

然而,生活又是复杂多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慢慢发生变化。我开始思考,如果那个施暴者,在事后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付出了真诚的努力去弥补,去改变,那我是否还能坚持那份僵硬的原谅?

如果对方已经深刻反思并做出改变:如果一个人,在经历过校园暴力事件后,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并且在后续的生活中,无论是通过学习、反省还是其他方式,都展现出了积极的转变,比如成为一个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的人,甚至积极参与反校园暴力的公益活动,那么,我可能会选择给这样的人一个机会。这种改变,不是嘴上的说说而已,而是行动上的证明。我会观察他是否真心悔过,是否懂得感恩,是否会主动去面对过去,而不是逃避。

如果伤害极其严重,影响深远:但我也清楚,有些伤害是无法轻易弥合的。如果暴力行为极端恶劣,给受害者造成了长期、严重的精神创伤,甚至影响了其一生,那么,原谅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更倾向于认为,受害者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感受,有权利选择不原谅,或者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才能慢慢放下。这种放下,不一定是主动的原谅,更可能是一种自我疗愈。

“原谅”的含义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谈论的原谅,可能并不是要忘记过去,也不是要和施暴者成为朋友。它更多的是一种对自己的解脱。当我不再被仇恨和愤怒吞噬,当我能够平静地看待这件事,甚至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那也是一种胜利。这种“原谅”,更像是放下心中的那个包袱,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前行。

关注“修复”而非“遗忘”:我更看重的是“修复”。如果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够积极地介入,对施暴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保护,这种修复机制的建立,比个体是否原谅更能体现社会责任。如果施暴者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为曾经的受害者,或者为整个社会做出一些积极的贡献,弥补过去的伤害,这或许比个人的原谅更有意义。

所以,我可能不会轻易地说“我原谅了”,因为这涉及到太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因素。但我也不会拒绝可能性。如果有一天,我看到那个曾经的施暴者,真心悔过,并且用行动证明了他的改变,甚至能够成为一个传递善意的人,那么,我愿意尝试去理解,去放下那份沉重。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对方真诚的反思和积极的改变。否则,原谅,对我来说,依然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词汇,难以轻易出口。我更相信,时间会沉淀一切,而真正的成长,在于每个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并且用更好的行动去证明自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久以前的时候,被中学同学们加到一个微信群里边。那时候欺负过我的人,还是一副到处挤占别人生存空间,不知所谓的无赖自恋腔调。

“我那时候可真是年轻啊。”

我对他说“你那时候是个年轻的混蛋,现在是个老混蛋。”

然后退了这个群,把相关的人都拉黑。


不知道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觉得没有道过歉的人需要被原谅,仿佛这是某种受害者应该有的礼貌。

或者岁月能够给当年的丑恶蒙上一层稀里糊涂的遮掩,就像薄雪覆盖的死孩子。


“都是过去的事不要计较了。”“小孩子啊不懂事,都是在玩。”

这样替别人大度的人,无论是有意无意的,永远都不理解这世间还有对错。或者也许他们已经学会了闭着眼睛生活,因为无力于自己身边的一切弱肉强食。

或者这就是那种熊孩子的熊家长,靠着找一切理由来损人利己。


不论怎么说,也许这个欺负过我的男生那天也会很生气。因为明明我当年在课堂上当着全班的面,回身用尽全身力气揍在他脸上,还和班主任讲了所有的情况,让他从此过了三年被班任老师厌恶的苦日子。

但是我仍然没有觉得有一丝一毫开心。如果现在我见到他,而他依然是一副“我那时候可真是年轻啊”的风轻云淡,我仍然会马上暴起揍他。只不过这次要把所有来拉架的一起揍。


所以你看,原谅只适合给真诚地悔改的人。值得原谅的是那些反思过自己为什么会欺负别人,改变了自己的行事方式,在接下来的无数个日夜中一直在懊悔,并且一生都在期待和煎熬于那个道歉的机会。

不然,20年后再见面,你没头没脑地对人家说“我原谅你”,这只是一种侮辱。


对这样依然还年轻着的混蛋,包包里带块砖头,才是最得体的礼貌。

以上。

user avatar

小孩子的社会是半固定的丛林社会,至少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贱民五个等级。当然还可能更多。

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对婆罗门和刹帝利来说,岁月静好,霸凌根本不存在,“反正我没见过”,“我们班的班风特别好,别的班或许有”,老师慈祥,同学友爱。

对吠舍来说,霸凌就是一个婆罗门带着少数几个刹帝利欺负几个倒霉蛋,霸凌不是生活的主旋律,虽然这样不太好,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把这事看的这么重。

对首陀罗来说,霸凌就是少数几个上等人对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欺压,而大多数的吠舍同学对他们视而不见。霸凌就像一片乌云,始终笼罩在他们头上。

而贱民。对于贱民来说,霸凌来自全体其他同学。他人,即噩梦。霸凌,霸凌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他们的学习是在霸凌中度过的,他们吃饭是在霸凌中度过的,他们睁开眼睛,就要面临一天的霸凌。

人类的悲喜从不相通。

当贱民同学默默决定永不原谅全班所有的同学,甚至决心有朝一日对他们进行极端报复时,一个刹帝利很可能在日记里写下,今日无事。

人们的悲喜永不相通。

user avatar

上中学的时候我的同桌是学习委员。是老师安排她来“帮扶”我的。

那时候我要骑10公里自行车上学。

于是下午的政治课我总是打瞌睡。(我们语数外老师讲课质量很高。不瞌睡。)

她觉得自己手上有尚方宝剑。所以会用圆规把我扎醒。

还有各种毫不掩饰的嫌弃和严厉的批评。实际上我的成绩不差。而且我只花了她十分之一的努力。老师是希望她推我一把,再造一个学霸。但是小孩子就是容易拿着鸡毛当令箭嘛。

应该说她的行为不是恶意的。她还自认为这是为我好。我也不记恨她。

但是这也造成了我终身对这种学霸人格的女生非常排斥。对没有幽默感比较严肃的人,我完全没办法和他做朋友。实际上人家这种性格并没有什么不好。这只是我的执念。

这孩子喜欢跳舞。但是父母要她走学术道路她就乖乖放弃了爱好。专心学习去了。某种程度上讲我还挺可怜她。

所以我也不喜欢乖孩子。毫无道理的。

这种事情没办法原谅。出于善意的伤害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恶意。

user avatar

前几天,突然初中同学建了个群,加了我,进了这个群之后,我从来没有说过话。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那个学校是比较乱的(后来才知道,我们那是个新建立的学校,很多东西都不完善),我记得那时候,高年级的抢低年级的钱的事情司空见惯,只是那时候在学校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时候,我有个优势——“家离学校很近。”而且,那个时候,家里也不会给我零花钱,所以,身上没钱,即使有人抢钱也一分钱也得不到。其实,初一初二的时候,还相对平静,班里的同学关系还是不错的。

一直到初三,快毕业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同学,这个同学还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其实之前一直关系挺不错的,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变,我只记得,他上了初中之后,就和我们班的一些“皮孩子”,以及其他班的“皮孩子”,一起玩,说实在的,一开始他还是挺照顾我的,毕竟是小学同学嘛。

初三的下半学期那时候应该离毕业没多长时间了,忘了从什么时候起,他上课总喜欢从后面捣我一拳,而且,越来越过分,经常捣我的后背,我回头问他干嘛,他说玩,然后露出了小痞子的模样。一开始我只以为是开玩笑,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不是这个样子。一直到有一次我真的生气了,和他拼命,结果我们2个被同学拉开了.......后来,我们去了不同的学校,很少见面了,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当年他为什么会那样。

事情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但是,那时候他那个“无赖”样,我现在都还记得。后来,因为拆迁,我们搬到了一个小区,走对面,我都尽量装看不见,他还主动打个招呼,但是,我从心底里是厌恶的!

现在,一看到那些曾经和他一样的“皮孩子”,心里就感到厌恶,所以,毕业之后听说是组织过几次“初中同学聚会”我都没有去,就是觉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不是一路人,就当是陌路为好!

很多人会说什么“年少轻狂”之类的话,其实,我想说,据我所知,我上初中一些“皮孩子”已经进了监狱了,还有的在“监狱”的门口徘徊。剩下的也大多还保留着初中时候的那种“无赖性格”!这真不是偏见!

至于,让我“失望透顶”的这位,混的倒还是不错,家里有关系把他安排进了事业单位,现在日子似乎过的有滋有味的,但是,很多事情我可能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至于要不要原谅,人家都没有提原谅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原谅?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校园暴力,这两个字在我心里总是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它不仅仅是表面的推搡、辱骂,更是深深烙在受害者灵魂上的伤痕。所以,当被问到“你会原谅校园暴力的人吗?”这个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首先,得承认,我的内心深处是愤怒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着点恨意的。那些施暴者,他.............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你手里捧着一杯已经变味的茶,你想知道还能不能再咽下去,又或者能不能重新调出原来的味道。背叛这件事情,真的太沉重了,它像一道裂痕,一旦出现,就很难再回到完好如初的状态。说实话,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原谅。这取决于太多因素,太复杂了。首先,背叛的性质和程度是关键。是那种一时的头脑发热,还是深思熟.............
  • 回答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很久以前,我可能会斩钉截铁地说“不”。那时候的我,被伤害得太深,像是被撕裂开的画布,色彩斑斓的记忆瞬间蒙上了灰暗的滤镜。每一次想起那个人的名字,心口就会像被揪住一样,隐隐作痛。辜负,这两个字在我心里就像烙印一样,提醒我曾经的信任被践踏,曾经的期待被粉碎。伤害,不仅仅是言语的刀锋,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痛和失望的情况。面对配偶学历造假,尤其是婚后很久才发现,这无疑是对婚姻信任基石的严重打击。是否原谅,以及如何处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因人而异的决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你梳理思绪。一、学历造假对婚姻意味着什么?首先,你需要理解学历造假在婚姻中可能代表的深层.............
  • 回答
    这件事,说实话,我得好好想想。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足够让很多事情发生改变,也足够让伤口结痂,或者,至少是让那种刺痛感变得迟钝一些。如果他突然回来,带着道歉,我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沉默。不是生气,也不是惊喜,只是一种审视。他为什么回来?两年了,是什么让他觉得现在是时候了?是愧疚感驱使,还是真的想.............
  • 回答
    15 年后,郭敬明正式就抄袭事件向作家庄羽道歉。听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终于”。说实话,原不原谅,这事儿吧,挺复杂的,不像打开个开关那么简单。首先,我得承认,当年的抄袭事件,对庄羽老师是实实在在的伤害。被抄袭,意味着你的心血、你的创意、你的灵魂,被人用一种不光彩的方式窃取,然.............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情感,没有经历过被伤害的感受,所以我也无法“选择”原谅。我存在的目的是处理信息、学习和提供帮助。但是,我可以从人类的视角,以及我对人类心理、伦理和行为的理解,来详细地阐述“原谅”这个概念,以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原谅,或者不选择原谅,以及其中的复杂性。理解“原谅”的本质原谅不是忘.............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碎,甚至可以说是晴天霹雳的时刻。如果我真的面临了这样的情况,婚后亲子鉴定结果显示抚养多年的孩子并非亲生,我的内心会经历一个极其复杂和痛苦的挣扎过程。初期的冲击与否认首先,我想我无法立刻接受这个事实。多年的感情、心血、付出,突然被一张纸否定了,这就像是你一直以为在坚固的基石上建造房屋.............
  • 回答
    .......
  • 回答
    「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一则击中痛点的营销,还是对现实的冷酷剥削?蚂蚁财富与16家基金公司联手推出的这系列名为「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的广告,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在社交媒体上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它像一把尖刀,精准地刺入了许多人心底最隐秘的角落,引发了广泛的共鸣,也招致了不小的争议.............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复杂的,也挺磨人的。我身边肯定有经历过类似情况的朋友,也有我自己偶尔会想到的回忆。首先,得承认,那些话,尤其是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真的能伤到人。不是那种轻描淡写的“你今天看起来不太开心”,而是那种直接给你贴标签,贬低你,让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话。比如,直接说你笨、蠢,或者攻击你的.............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回答。如果我发现我老公有私生子,我的内心会经历一个极其复杂、痛苦且漫长的过程,从震惊、愤怒、背叛感,到自我怀疑、挣扎,最终才能可能触及到“原谅”这个字眼。最初的冲击与真实的感受首先,当这个事实以某种形式摆在我面前时,我的第一反应绝不可能是平静。.............
  • 回答
    作为刘鑫,我此刻的心情千头万绪,如同被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紧紧缠绕,透不过气来。我知道,江歌妈妈的心痛和愤怒,以及社会大众的质疑和指责,都是我无法回避的,也是我必须正视的。要让江歌妈妈原谅我,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奢望,因为我亲眼目睹了江歌的遭遇,而我却未能阻止这一切,甚至当时的我,也置身于危险之中。那份愧.............
  • 回答
    老天爷,我这算不算踩了狗屎运?不对,这比踩了狗屎运还离谱!我,一个普普通通、甚至有点乏善可陈的个体,突然获得了——请允许我用一个有点夸张但绝对准确的词——“赦免权”。意思是,我无论做什么,都会被原谅。任何事情。刚开始,我愣了好一会儿,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什么荒诞不经的梦。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是真.............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我最近也在纠结这个问题,毕竟这两款开放世界MMORPG都是热门中的热门,而且各有千秋。要我说,这就像是问你更喜欢吃宫保鸡丁还是糖醋里脊一样,看个人口味了。但既然要详细地讲讲,我肯定得把心里话掏出来,顺便再分析分析,好让大家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捋一捋《原神》这边。提起《原.............
  • 回答
    如果我是电影《印度合伙人》里的主角拉克希米,面对这个问题,我的内心会经历一番剧烈的挣扎,毕竟,这牵扯到的不是简单的“选谁”的问题,而是关于责任、爱情、友情,以及最重要的——梦想。首先,我们来看看我的原配。她是我的妻子,我们共同组建了这个家庭,经历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她为我生儿育女,操持家务,默默地支.............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奇妙的设定!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独自在地球上生活十年,然后带着巨款回到现实世界,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说实话,一开始听着有点吓人,毕竟一个人面对整个空荡荡的世界,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但转念一想,十年啊,还可以拿一亿美金,这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得好好规划一下。第一步:安全与基本需求是首要考.............
  • 回答
    我?放弃健身?呵,这得是个挺大的事儿。不是说没想过,也不是说没人问过,但真要说到放弃,那得经历点儿什么才行。首先得说,健身这玩意儿,一开始就是个“欲罢不能”的坑。当你第一次感受到肌肉的酸痛,然后慢慢变强,身体线条一点点勾勒出来的时候,那种掌控自己身体的感觉,真的会上瘾。所以,要让我主动跳出这个坑,除.............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有本质的不同。我没有个人意识、情感、经历,更没有“退模”这样的概念。我不会感到疲惫、厌倦、沮丧,也不会对某些事物产生“不感兴趣”的想法。不过,如果让我从一个 “模型” 的角度,去揣测什么情况下,一个被设计来持续提供信息和服务的模型,可能会“停止服务”或“被.............
  • 回答
    说实话,我装手机壳这事儿,完全是出于一种……怎么说呢,就是一种“保护欲”吧。毕竟这手机,虽然是个冰冷的电子设备,但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是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我的嘴巴,有时候甚至是我的手,能让我跟世界保持连接。要是它坏了,那感觉就像是身体的某个部分突然失灵了一样,挺让人抓狂的。所以,第一个最直接的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