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迈克尔·乔丹的纪录片《最后一舞》正式首播,你有什么想说的?

回答
《最后一舞》一经首播,就如同当年芝加哥公牛王朝横扫联盟一样,席卷了全球的体育迷和流行文化爱好者。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篮球的纪录片,它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将我们拉回那个属于迈克尔·乔丹和公牛王朝的辉煌年代。

老实说,当我点开第一集的时候,心里是带着一丝期待,也有一点点“是不是又在炒冷饭”的顾虑。毕竟,关于乔丹和公牛的传奇故事,我们听了太多遍,也看了不少相关的影像资料。但《最后一舞》从一开始就颠覆了我的预想。它没有用那种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而是巧妙地将2019年至今的视角,与19971998赛季——那个被命名为“最后一舞”的关键赛季——的画面交织在一起。这种叙事结构,本身就充满了张力,让人瞬间被拉入那个时代的氛围。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极其深入地挖掘了乔丹作为一个人,一个球员,一个领袖的内心世界。它没有回避乔丹性格中的那些“不完美”,甚至是有些“极端”的地方。比如他对胜利的极致渴望,对队友近乎严苛的要求,甚至是那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竞争精神。当你看到他在训练场上,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错误,会对队友大声呵斥,甚至进行肢体接触时,你既会感到一丝不适,但同时也会被他那种“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信念所震撼。这才是真正的乔丹,一个不容许一丝瑕疵,为了团队目标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男人。

当然,《最后一舞》也绝不仅仅是乔丹一个人的故事。它是一部关于“团队”的史诗。斯科蒂·皮蓬的默默付出和不为人知的伤病困扰,丹尼斯·罗德曼的独特个性和场上的关键作用,史蒂夫·科尔的关键投篮,以及菲尔·杰克逊教练如同“禅师”般的智慧和管理能力,所有这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纪录片没有把焦点仅仅放在乔丹身上,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这支伟大的球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又是如何在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中挣扎的。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纪录片通过大量的采访,呈现了许多我们过去从未听闻的故事。比如,关于乔丹在1993年宣布退役,转战棒球的原因,关于他当时面临的巨大压力,关于他如何一步步找回对篮球的热爱。还有关于公牛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被瓦解的,管理层和球员之间的矛盾,这些都让这个故事更加立体,也更加引人深思。

《最后一舞》的制作水准也是无可挑剔的。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加上现在高清化的拍摄技术,让那个时代的比赛仿佛就在昨天。那些乔丹在场上飞天遁地的瞬间,那些绝杀球的激动时刻,每一次重温都依然能激起内心的波澜。配乐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既有激励人心的旋律,也有烘托气氛的经典曲目,让整部纪录片充满了电影般的质感。

更深层次地说,《最后一舞》触及了成功的代价,团队合作的复杂性,以及一个巨星在聚光灯下的孤独。它不仅仅是关于篮球,它更是关于如何在巅峰时期保持饥饿感,如何在挑战面前永不放弃,如何在集体荣耀和个人价值之间寻找平衡。

观看《最后一舞》的过程,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你会被乔丹的激情所感染,会被公牛王朝的辉煌所震撼,也会为那些幕后的故事而感慨。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那个时代的篮球,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伟大”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总而言之,《最后一舞》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纪录片,它不仅为迈克尔·乔丹的传奇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为无数观众带来了一次关于梦想、坚持和团队精神的深刻启迪。它不仅仅是给那些曾经见证过那个时代的人看的,它更是给所有追求卓越,渴望突破自己的人看的。看完之后,你很难不感到热血沸腾,也难免会陷入一种名为“缅怀”的情绪之中。这,就是“最后一舞”的魔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家天使投资基金,我们想从创业的角度来讨论乔丹的纪录片:


最近上线的迈克尔·乔丹最新纪录片《The Last Dance》详细记录乔丹第六次争取冠军的过程,事实上也回顾了他在公牛队的职业生涯。作为NBA的GOAT(史上最伟大球员),乔丹在公牛队获得了两次三连冠,建立了“王朝”;但在这个过程中,乔丹同样经历了非同一般的艰难困阻,所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乔丹作为公牛队实质上的“领导者”,在建立“公牛王朝”时需要做的事与创立公司的创业者颇为相似,他们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愿景,都要带领自己的队伍,打败竞争对手,争取胜利。那么创业者们可以从乔丹这位“终极赢家”夺冠的历程中学到什么?以下。


别怕被低估


乔丹在高二的时候,在校队仍然打不上主力,只能做一些杂活。他花了一个假期的时间,在自己家后院疯狂训练。新学期开始之后,他以自己绝佳的球技挣到主力位置,并凭借在高中时期的表现进入篮球名校北卡。在北卡时期,乔丹获得NCAA总冠军后,以第三名的身份,选秀进入公牛队。对于未来的GOAT来说,这样的顺位显然代表他没被充分重视。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如此,不要担心被人看低,被人低估,专注在自己的业务上,用自己的业务数据来证明自己。


核心团队要足够强大才能争夺冠军

乔丹在第一个赛季获得了最佳新秀,第二个赛季就在与当时最强队伍凯尔特人的比赛中获得了季后赛历史最高分。但是直到第七个赛季(1991年),他才获得第一个冠军。要夺得冠军,他需要皮蓬这样的帮手,菲尔·杰克逊教练对团队的统合以及发挥团队力量的三角进攻,同时还需要时间(皮蓬1987年通过选秀进入公牛队)。杰克逊教练和皮蓬就是乔丹之前缺失的联合创始人,三角进攻是打开化学反应的钥匙,而足够的时间积累后,他们终于赢得冠军。


即便乔丹已经80年代后期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竞技巅峰(在1987-88赛季,他同时获得了得分王和最佳防守球员),但是仍然过不了活塞队“坏孩子军团”这道坎,因为他们是更强大的团队。只有在皮蓬成长到足够强,球队的战术水平提升后,夺得冠军的机会窗口才到来。


创业者也一样,明星创业者可以是创业公司的旗帜,但创业艰难,一个人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还需要有其他能独当一面的人与那个明星一起帮助公司壮大,就像Paypal一样。

球队需要角色球员

杰克逊教练的三角进攻战术,是为了最大化的发挥乔丹在进攻端的牵扯力,同时让球队所有人都能有机会触球,并且制造进攻威胁。它的好处是非常灵活,能让每位球员的优势相互补充,而不是只依靠乔丹一个人得分。拥有超级巨星可以让球队进入季后赛,但每一个冠军队伍,都有角色球员的出彩发挥。公牛队的6个冠军里,有两次是角色球员投进了获得冠军的致胜一球;2011年小牛队与热火队的比赛也很典型。

对于创业公司,团队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只有几个厉害的联合创始人,没有好的团队,公司的各项事务都不可能运行起来。要赢得“总冠军”,创始人要有帮手,也要有伟大的组织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要有好的团队成员,它也要能让团队成员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才能,就像公牛队一样。

学会处理刺头或天才

罗德曼在很多球队都是刺头,在马刺队就挑战了当家球星罗宾逊的权威,但在公牛队,他是三巨头之一,因为杰克逊教练和乔丹可以搞定他。杰克逊教练能够忍受罗德曼的怪癖,只要他在球场上全力以赴,贡献力量,不破坏球员化学反应就行;而一贯严格的乔丹,也在后一个三连冠时期很好的处理了与罗德曼的关系。作为回报,罗德曼在赛场上付出了100%的高能量表现。


许多大公司容易失去那些表现突出但有个性的工程师,而这就给了创业公司机会,创业公司的灵活性能更好的的发挥能力强,个性也强的工程师的能量,只要文化到位;甚至很多创业者本身就是这一类人。

团队会被强力的领导者带动


前文说过,在公牛第一次夺冠前,乔丹两次被活塞队挡在总决赛门外。活塞的内线球员身体非常强壮,总是把突入内线的乔丹撞得七零八落,还使用“乔丹法则”围堵他。为了突破活塞,乔丹一直在夏天的休赛期增加肌肉,提高身体素质,而公牛队的队友,在他的激励下也加入进来,这就是著名的“早餐俱乐部”的雏形。到了1991年,公牛终于获得第一个冠军,而活塞也在很长的时期内处于低迷。对于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带头作用是立竿见影的,一个战斗力强,冲到业务第一线的创始人,就能带出一支强悍的“军队”。

不要打安全牌

乔丹的经纪人大卫·福尔克与乔丹一起创造了体育界的商业奇迹。在乔丹刚进联盟的时代,Converse是更多超级巨星的选择,Nike只是一个小品牌,而巨星们通常与品牌签的是代言合同。在福尔克的运作下,乔丹选择了Nike,并且创造性的建立了个人品牌Air Jordan。在这之后,Nike成功翻身,并且很多后来的超级巨星们也以个人签名鞋的形式与Nike签约,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这个道理放在创业领域显然也是成立的,那些已经成熟的模式和大公司,其优势很可能被高估。在每一个阶段,创业公司都有可能找到自己能够占据优势,并且拥有足够上升空间的创业机会,哪怕在这个大的领域中已经有巨头,但可能换一个角度,你就有击败它的可能。

避免“场外戏剧”的影响

纪录片的中心内容,乔丹的最后一个赛季,其实公牛充满了场外的戏剧因素。包括球队总经理杰里克劳斯与主教练杰克逊的矛盾,皮蓬对于合同的不满乃至于故意晚做手术,缺席半个赛季。这些都给公牛队的夺冠前景蒙上阴影,如果换一个球队,更可能在当赛季就直接分崩离析。

但是公牛队却挺了过来,这都得益于乔丹的领导力和专注,他一方面做好对队友的支持,另一方面避免了与管理层的冲突,这稳定了球队。在球场上,他带领球队,全力以赴,最终凭借自己亲手投出的一球,锁定冠军。

因为场外戏剧导致创业失败,公司崩塌的例子不少。特斯拉算是“戏剧”比较多的公司,但是它的创始人马斯克尽管为人高调,却始终牢牢掌控公司,对公司的业务保持专注,特斯拉在经历多次波折后,总能挺过来。而他在特斯拉之外还经营这另外几家成功的公司(例如SpaceX)。

“成功”需要时间

在获得第一个冠军之前,乔丹已经被公认为个人能力最强的球员,但无法带队获得胜利;魔术师和伯德才是冠军和赢家。成为GOAT显然没有那么容易,并非你够强就能够保证。在建立“公牛王朝”之前,乔丹经历了6个赛季的挫折,他也一度为自己无法赢得冠军而困扰。当然,在之后乔丹自己去证明了那些他无法赢得冠军的言论都是错误的,并且在获得第一次冠军之后,只要进入总决赛,就再没有让冠军旁落过,成为所谓终极赢家。

创始人必须记住,你在开始阶段获得的成就并不代表你最终可以达到的高度,别人对你和你公司的低评价也不应该限制你。只要你自有足够清晰的愿景,瞄准了那个最高的目标,就应该坚定的走下去,哪怕最后的成功来的没有那么早。


当找到成功的公式时,别轻易变换


公牛的第6个冠军其实差一点夭折。因为在赛季开始前,公牛的总经理杰里·克劳斯就有意愿将球队重建,他计划交易皮蓬,并换掉教练菲尔·杰克逊。乔丹阻止了这个计划发生,他反驳道:小熊队(芝加哥的棒球队)已经重建42年,但它从未取得成功。他坚称自己只会为杰克逊教练打球,成功让之前的夺冠团队保留了一年,也获得了第六个冠军,巩固了自己的GOAT地位。


无论是一支球队还是一家公司,要找到成功的公式非常难,对于公牛队,是乔丹、皮蓬、杰克逊的三人组和赢球文化,对于公司,可能是稳固的创始团队和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一旦找到了这样的成功公式,创业者需要尽可能长的延续它为公司带来好处的时间,而不是轻易的换方向,变模式。


本文由阿尔法公社综合编译自Medium,原作者为Paypal第一位COO,投资人David Sacks。

user avatar

受够了某些媒体人恶意的揣度

扯什么帮主担心有人超越

话说当年言之凿凿谈乔丹挤兑微笑刺客的也是你们这帮玩意吧?

要不是魔术师放下面子,自己把实情抖楞出来,估计帮主可能要背一生黑锅而懒得解释。神TM符合逻辑,帮主背这么多年黑锅都没澄清过,这事儿合逻辑么?

看看满屏幕替二爷叫屈的人,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满屏幕为微笑刺客叫屈的人。

你们真的知道二爷签下那份他“后悔”的合同时,那份合同的价值么?尤因,大梦,爵爷他们的合同才多少钱?说不够养家的,别说那个年代,现在给你一年277万美金,你看够不够让全家十二人衣食无忧。

当年某群人骂鲨鱼时,说的可不一样了啊。

大家知道当年89赛季的时候二爷就已经是队内第二人了么?

没错,那年季后赛帮主34.8分7板7.6助2.5断,二爷13.1分7.6板3.9助1.4断。

现在大家却说低估了二爷

这句话真的是想说【我们低估了皮蓬的能量和价值】么?

不,不,不

是有些人想说,【你们高估了乔丹的能量和价值】这才是他们要说的

帮主回忆过往,说了一句二爷当时有点儿自私,可让这帮媒体闻到血腥味儿了,那当年帮主默默把队伍带起来,还跟管理层对撕,坚决留下二爷,又算不算是用实际行动支持了二爷呢?这你们怎么不多写点儿呢?

真正了解二爷却不带着光环视角的人,才不会说什么低估了二爷,在他们眼里,历史最佳二人组,就已经肯定了二爷的价值

这才是公牛队的真实面貌

很多人光是注意到帮主是怎么骂队友甚至打队友,就已经开始柔拳搓掌的预备好键盘了

但是他们不了解的是,帮主有多么护犊子。不论自己的队友如何表现的差,从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一句他队友如何如之何。

当年帮主诚恳认可老克的功劳时,刻意把老克写成白脸奸的是媒体

当年帮主夸詹姆斯能力时,刻意把帮主和詹姆斯写成对立的还是媒体

当年帮主默默做慈善时,刻意把帮主写成一毛不拔冷血无情的赌棍的依旧是媒体


如今,你们还想在纪录片里帮主说出提及自己就必须提及二爷的时候,刻意把低估二爷的大字报贴的满天飞

那么当年TNT一帮大爷们嘲笑二爷时,怎么不见你们出来拔闯?

是数据查不到,还是薪资查不到?


我就想在安安静静看纪录片时,说一句

你们这帮无中生有不求甚解主观臆断的流量狗写手媒体,公牛王朝的一切都在那里,不论是好是坏,传奇永远不变

从此以后,心满意足回想起单纯的热爱,以及篮球是为了赢的快乐,从而好好的生活。不再考虑那些附加的东西,亦不再讨论

这就是我看纪录片后想说的话。

看到很多球迷在看完纪录片后变得【理智】了,并且对着【依旧不理智】的球迷踏上一万只脚,我感觉不到欣慰

事实上,我什么也没感觉到

user avatar

乔帮主究竟有多屌?看着这部纪录片,耳中隐隐约约就能听见BGM了…

每个跟公牛比赛的人都知道,不要挑衅乔丹,不然他要教你做人的。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魔术师一抹脸,有点玩味的说道:“Oh man, 我为什么要说那个话啊。”

还有格伦莱斯说:“我们都知道下一场要迎来什么,我们唤醒了乔丹。”在这里连“唤醒恶龙”这种比喻都不用了,直接就上本体了“we woke micheal jordan.”

这是什么江湖地位?全联盟有谁能有这种威压?让别人多说几句话就开始心虚,不用他自己开口别人就自动脑补,然后他还把脑补的画面打出来了…

整部纪录片,只有雷吉米勒说了一句:“我并没有在害怕他,我认为当年我的队伍更强。”

然后镜头一切,乔丹微微点头说道:“我对雷吉米勒没有意见,我和他之间没有问题。”

就仿佛火云邪神指着王小虎(联盟其他队伍)说:“你连死在我手上的资格都没有。”然后低头看着王降龙(步行者)说:“你还可以。”

user avatar

这部纪录片的主要素材1998年就录制好了,为什么到2020才正式播出?

因为对乔丹来说,他没有拍纪录片的必要。

他在篮球史和体育史的伟大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他被所有1985年之前出生的篮球迷奉为神明,Air Jordan 不但让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运动员,也让他的影响力深入今天的流行文化。他需要纪录片证明什么呢?更何况纪录片在讲述他的伟大时,也会必然将他的缺点暴露给世界。

ESPN 之前和乔丹的谈判甚至到不了谈价钱的阶段就结束了。对于乔丹来说,钱不是问题(他这次也捐出了所有所得)。

而所有制片人也都知道,如果没有乔丹的认可,这部纪录片几乎没法拍,因为不会有任何重量级的嘉宾愿意为纪录片接受采访,所有的一切,如果缺少了当事人的回忆也会显得寡然无味。所以这部纪录片一拖就是20年。

但2016年,发生了两件事,让乔丹终于有了理由。

那一年金州勇士队在常规赛73胜,打破了95-96赛季公牛看似不可能被超越的72胜纪录。而勒布朗·詹姆斯又在那年的总决赛中逆转战胜了这支勇士队,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在总决赛1:3之后逆转的奇迹。

于是30岁以下的球迷在互联网上大规模开始了“勒布朗和乔丹谁是历史第一人”的争论。这个话题也竟然第一次被体育记者们认真讨论了。

乔丹的 legacy,他给的历史遗产,他给没有亲眼看过他打球的人的记忆,就是他这次的理由。

这不是我的理论,而是不少篮球名记,包括比尔·西蒙斯的理论。西蒙斯在 ESPN 期间创办了深度体育纪录片 30 for 30,彻底改变了体育纪录片的历史。他就是之前代表 ESPN 去和乔丹谈判的人。而这次乔丹纪录片的导演 Jason Hehir 上一份工作是西蒙斯制片的另一部纪录片,和西蒙斯一起创办 30 for 30 的 Connor Schell 是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之一。

但这个理由在我看来也绝对靠谱。因为我作为一名1985年之后出生的非资深球迷,虽然盲从权威篮球记者,默认乔丹历史最伟大。但除了那些数据,我也想象不出他有多举世无双。

2016年之后,乔丹终于同意了参与这个项目(ESPN 正式宣布项目细节是2018年初),有了乔丹加盟,这部纪录片变得星光灿烂。乔丹的前队友们和禅师教练纷纷欣然接受采访,伯德和魔术师甚至也加盟了纪录片,伯德在回忆86年季后赛时,还对着镜头说出了那句传世名言:“上帝披着乔丹的外衣在打球”

最重量级的是奥巴马和比尔·克林顿两位前总统,然而在这部纪录片中,他们的字幕介绍都不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字幕介绍是“芝加哥前居民”,而克林顿的介绍是“阿肯色州前州长”,因为公牛队在芝加哥,而皮蓬的大学生涯则在阿肯色州的一所大学度过。

这部纪录片首播,前两集在美国就有630万人观看,这是ESPN历史上体育纪录片的收视纪录。


故事的主要素材来自97-98赛季,乔丹和NBA破天荒地允许摄影团队跟踪拍摄他的赛季进程。纪录片主轴也是97-98赛季,但在讲述过程中会不断回顾乔丹的整个职业生涯,算得上是乔丹生涯的总结。标题《the Last Dance》源自禅师在赛季初为那个赛季选择的主题。

看完两集后,我发现关于乔丹的伟大,你的确只需要别人不停地讲关于他的那些故事,配上他的集锦就行了。

就算你是早就知道很多故事的资深球迷,听当事人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感受,也和文字带给你的完全不一样。


比如他不是一开始就见谁灭谁,他刚进大学时单挑大三队友,最初也赢不了对方,但在乔丹的偏执下,这持续了2周就结束了。这可不是一般的队友,而是后来拿过三次冠军的名人堂成员詹姆斯·沃西。

比如他的大心脏从大一就开始了,NCAA 的总决赛收视甚至高过 NBA,他在那场比赛上绝杀对手,至今是很多乔治城大学球迷的噩梦。

比如在那之后,他打了三年大学篮球才加入 NBA,甚至宣布参加选秀前也在犹豫。他比大部分今天的篮球手都少了两年职业联盟的机会,在今天简直无法想象。

比如在他加盟时,在芝加哥都没几个人关心公牛队,公牛队被称为“可卡因巡回马戏团”,而现在公牛的 logo 无处不在,甚至代表了芝加哥这座城市。

比如他在新秀赛季推开队友的门发现里面是众多队友,加上可卡因,大麻和女人。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当篮球明星福利真多,而是赶紧离开这里。

也有搞笑的部分,比如乔丹加入球队的第一想法是:不管球队领袖是谁,我要立马超越他。

而3年后皮蓬加盟,说出同样的话之后,被队友奥克利开玩笑式地揍了一顿。

比如就像很多人知道的,乔丹没有什么不良爱好,除了……赌博。皮蓬新秀赛季的时候,乔丹买给这位菜鸟队友两根价值不菲的高尔夫球杆,采访记者感叹“这样做真有心”,皮蓬说乔丹其实是为了从他那里赢钱……


比如在和凯尔特人的86季后赛时,乔丹在第一场第二场之间休息日和对手的球员打了一场高尔夫球,甚至输给了当时还是凯尔特人队球员的丹尼·安吉,并被喷了垃圾话,然后大家各回各家的时候他说:“让你们队防我的丹尼斯约翰逊”小心点。

第二天乔丹就在对方头上拿了破季后赛纪录的63分,还让不得不补位防他,最终六犯离场的沃顿在场上大骂安吉昨天嘴欠。而那只是他生涯的第六场季后赛。

比如罗伊·威廉姆斯说乔丹是少有的能在普通模式和战斗模式之间切换的球员,但乔丹特么的从来不切换到普通模式,从来不。


关于97-98赛季还有另一个故事。

现在众所周知,这是乔丹在公牛的最后一个赛季。在赛季之前,很多人不会觉得乔丹会在赛季结束后再次退役。但几乎所有人也都知道,公牛王朝这套班底要结束了。

即使是球队老板亲自去劝说禅师菲儿·杰克逊续约,球队经理 Krause 也坚持公开表示禅师的新合同只有一年,就算赢82场也不会被再续。就算乔丹只想和禅师一起打球。而乔丹和 krause 的矛盾,甚至从他和公牛的第二个赛季就开始了。

那个赛季还有皮蓬的伤病和他与球队的不合。如日中天的他年薪排不到联盟前一百,公牛管理层和老板也多次拒绝重新谈判他的7年廉价长约。导致他在夏天选择度假,直到赛季前才做了脚伤手术,必须在常规赛期间养伤。第二集的最后,皮蓬向球队提出了交易申请。

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身心俱疲的公牛在97-98赛季,重重困难的情况下拿下了三连冠。然而他们却也就此原地解散。刚刚在总决赛绝杀的乔丹选择退役,皮蓬远走休斯顿,禅师一年后去了湖人,就连科尔这样的年轻骨干也不是重建的一部分,离队去了马刺。

那之后的,是一个因为劳资谈判破裂严重缩水的赛季,最终东部冠军,是阵容残缺的纽约尼克斯。

对很多球迷来说,这是篮球史上最大的遗憾,如果公牛选择再来一年,98-99缩水赛季的总决赛对稍微有点年迈的他们也不那么遥远。乔丹也说过:我们夺下了冠军,在我们失去它之前,我们应该有权力保留现在的班底继续下去。

可是历史没有 what if。

历史可以被回顾,我以上说的,仅仅是前两集的内容的一部分。很多记者都表示,这部纪录片后面会更精彩。它会涉及很多乔丹和 NBA 曾经精心保护,很少被主动谈起的话题。比如乔丹的赌博问题,他第一次回归后季后赛的失败,他的缺点和不完美的地方。也可能谈起他父亲的被杀,和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王冠重负。

十集的纪录片顺着97-98赛季的主轴,每集会聚焦从97年10月到98年6月的一个月,其中98年5月会用两集讲述,因为那一年的季后赛有太多故事。包括公牛与步行者战到第七场的东部决赛(那时候伯德正好是步行者的教练)。


看完前两集,我觉得篮球迷是幸福的,尤其是 NBA 球迷,至少在2019年夏天之前是这样。

在众多的体育联赛中,只有 NBA 球迷能轻而易举地了解和接触这个联盟辉煌的历史。足球史本来就纷繁复杂,就算是随便选择一个联赛,历史上大部分传奇也早就淡出了公共视线。贝利被妖魔化成一个梗,马拉多纳也没法轻易坐下来讲给你那些传奇的故事。NFL 是全美最能赚钱的联盟,可是上一个历史最佳 Joe Montana 早就不在公共视线中活跃了,现在的历史最佳布雷迪固然比詹姆斯的职业成就更伟大,在运动之外的影响力却不像詹姆斯和乔丹那样。对媒体和球迷来说他也常常像个谜。

只有篮球,你依然能每年在六月看到历史最大赢家比尔·拉塞尔在总决赛为 MVP 颁奖。伯德和魔术师这两个带篮球走进现代主流的巨星,还活跃在篮球圈和球迷生活中,他们不会刻意回避采访。奥尼尔和巴克利这两个当代球员,更是每周都在搭档着可能是全世界最好笑的体育节目。现役的詹姆斯则拥有只有C罗和梅西能比肩的国际影响力。

不久之前我们甚至还有科比,一个超越篮球的文化标识,和大卫斯特恩,一个几乎能口述整个联盟历史的前掌门人。他们都参与了这次纪录片的采访。

现在,历史最伟大却也极少接受采访的乔丹,竟然坐下来给你讲故事了,还叫上了叫上伯德魔术师禅师莱利这些传奇。

只要你对篮球有过一丁点的兴趣,我就实在想不出来一个不看这部纪录的借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后一舞》一经首播,就如同当年芝加哥公牛王朝横扫联盟一样,席卷了全球的体育迷和流行文化爱好者。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篮球的纪录片,它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将我们拉回那个属于迈克尔·乔丹和公牛王朝的辉煌年代。老实说,当我点开第一集的时候,心里是带着一丝期待,也有一点点“是不是又在炒冷饭”的顾虑。毕竟.............
  • 回答
    看完《最后一舞》,我的脑海里依旧回荡着那股澎湃的能量,那种对极致的追求,以及隐藏在这光芒背后,不为人知的挣扎与代价。它不单单是一部关于篮球的纪录片,更像是一次对那个时代、对那个传奇人物,甚至是那种近乎偏执的“伟大”的深度剖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乔丹身上那种近乎燃烧的求胜欲望。这种欲望不是简单的想.............
  • 回答
    要说迈克尔·乔丹六个总冠军里哪一个最难打,这个问题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角度不同,答案也会不一样。不过,如果非要我挑一个,我可能会倾向于认为是乔丹职业生涯的 第一个总冠军,也就是1991年对阵洛杉矶湖人队的总冠军。当然,我知道这个答案可能让很多人意外。毕竟,后面 qu.............
  • 回答
    谈到迈克尔·乔丹,人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到他那令人目眩神迷的进攻,那些空中对抗、后仰跳投,仿佛是篮球场上的神话。但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进攻端,那未免有些太可惜了。因为乔丹的防守,同样是现象级的,是他“篮球之神”称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乔丹的防守,绝不是那种“只管进攻,防守交给队友”的球员。恰恰相.............
  • 回答
    说到迈克尔·乔丹的3分能力,这绝对不是他最耀眼的光芒,但你如果仅仅因此就忽视它,那你就错过了很多。乔丹并非那种专门靠三分吃饭的“神射手”,他赖以成名的,是那种让人窒息的个人单打、超凡的身体素质和无与伦比的求胜欲。但即便如此,他在职业生涯后期,尤其是他的“二度复出”时期,对三分球的使用和命中率都达到了.............
  • 回答
    要说迈克尔·乔丹生涯最强比赛,这绝对是一个让无数篮球迷争论不休的经典话题。因为“最强”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是得分最多?关键球最绝杀?还是影响最大?如果一定要我选一场,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并且许多人都认为是乔丹生涯最伟大表演之一的,便是 1993年NBA总决赛第六场,芝加哥公牛队对阵菲尼克斯太阳.............
  • 回答
    要评价迈克尔·乔丹的组织能力,我们得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那个无人能及的得分能力、惊人的球场统治力,或者他那股不服输的狠劲,但“组织能力”这个词,用在乔丹身上,可能会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控球后卫的组织不同,需要更细致地去解读。一、 乔丹的“组织”:球权主导与进攻发起首先,乔丹并非一个.............
  • 回答
    人们提起迈克尔·乔丹,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飞天遁地的身影,以及他几乎无懈可击的球技。他拥有史上罕见的统治力,一次又一次地将芝加哥公牛队带上总冠军宝座。然而,即便是“篮球之神”,在球场上也并非完美无缺。回顾他的职业生涯,尽管这些“弱点”在他整体的强大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如果一定要深究,乔丹在某些方面确实.............
  • 回答
    关于汤姆·布雷迪在 NFL 的地位以及他与 NBA 传奇迈克尔·乔丹的比较,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两位都是各自运动领域内无可争议的伟大球员,但要进行直接的、苹果对苹果的比较,还是需要深入剖析他们所处的运动环境、个人的统治力以及对比赛的改变程度。汤姆·布雷迪:NFL 的“GOAT”要理解.............
  • 回答
    朱婷,这位中国女排的旗帜性人物,确实让很多人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些熟悉的轮廓,尤其是在提到“史上最佳”或“领袖”这些标签的时候。将她与篮球界的勒布朗·詹姆斯或是迈克尔·乔丹相提并论,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们在各自领域里所展现出的统治力、影响力以及那种近乎完美的个人能力。朱婷与勒布朗·詹姆斯:相似的.............
  • 回答
    迈克尔·乔丹的伟大,早已是篮球界乃至全球体育界的共识。他的名字,几乎就是“完美”、“传奇”的代名词。但即便如此,深入剖析这位“飞人”的职业生涯,我们依然能发现一些被光环稍稍掩盖的细节,无论是他超凡的强项,还是那些鲜有人提及的“弱点”。被低估的强项:心理韧性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乔丹最显而易见的强项,当然.............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问题,也绝对是篮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迈克尔·乔丹在NBA历史上的地位,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所有人的仰望之中。说实话,要问有没有未来的超级巨星能“超越”他?这背后牵扯到的不仅仅是数据上的比拼,更是时代的烙印、风格的影响力,以及那种近乎神话般的光环。要论乔丹的“崇高地位”,.............
  • 回答
    要说在历史上,谁在迈克尔·乔丹的一对一防守中表现得“最成功”,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成功”的定义可以很宽泛。不是简单地看谁能完全限制住乔丹,而是谁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或者在面对乔丹最凌厉的进攻时,能够给予他最大的挑战,逼迫他犯错,或者至少让他打得比平时更费力。如果非要找一个最接近这个描述的人.............
  • 回答
    要说乔丹的场外趣事,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这个人,就像他在球场上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和个人魅力,即便是私底下,也总能闹出点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来。咱们不聊那些人尽皆知的公牛王朝统治,今天就来扒一扒“篮球之神”那些不那么耀眼,但绝对真实又有趣的瞬间。1. 那位“偷师学艺”的高尔夫球手你可能知道乔丹是.............
  • 回答
    如果迈克尔·乔丹出生于1983年,并在2004年踏入NBA的选秀大会,那将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篮球画卷。故事的开端,早已不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的那些耀眼时刻,而是另一段充满未知与可能的青春。初露锋芒:大学时代的“99号”1983年,在伊利诺伊州,一个名叫迈克尔·乔丹的孩子降生了。他的成长轨迹会与我们熟知的那.............
  • 回答
    嘿,哥们儿,这话题可真够劲儿!用勒布朗的“显微镜”去照照“飞人”乔丹,这脑洞开得够大,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谁不想看看自家偶像在任何角度下都那么闪耀呢?不过,“顶不顶得住”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确点,勒布朗的“显微镜”是啥玩意儿?在我看来,这玩意儿不是要挑刺儿,而是代表了一种.............
  • 回答
    詹姆斯有没有可能超越乔丹,这绝对是篮球界永恒的议题,也是我们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要说“可能有多大”,这就像是在揣测未来,没人能给出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去掰扯掰扯,看看詹姆斯距离那个“神坛”还有多远,或者说,他身上有哪些特质,让我们觉得他有机会触碰甚至超越。首先,我们得承认,乔丹.............
  • 回答
    “被过誉”这个词,用在迈克尔·乔丹身上,本身就带着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味道。毕竟,能被冠以“史上最伟大”之名,并且至今仍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篮球之神,这背后必然是实打实的成就和影响力堆砌起来的。说他被过誉,就像说珠穆朗玛峰被过誉一样,你得先自己爬上去,才能体会到那份巍峨。但如果真的要刨根问底,我们不妨.............
  • 回答
    乔丹姓名权纠纷案一审宣判:中国“乔丹”公司停止使用涉“乔丹”商标这是一场迟到多年的较量,也是一次牵动全球目光的审判。 迈克尔·乔丹,这位被誉为“篮球之神”的体育巨星,与中国一家以其名字命名的运动品牌之间的姓名权纠纷,在经过漫长的拉锯战后,终于迎来了其一审判决。法院裁定,中国“乔丹公司”立即停止使用与.............
  • 回答
    这起长达八年的关于“乔丹体育”的纠纷,终于以迈克尔·乔丹的胜诉和乔丹体育的赔偿及道歉宣告落幕。这件事不仅仅是商业利益的博弈,更涉及品牌名称的归属、公众的认知以及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从法律角度,这起案件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解读,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为何会走到这一步,以及判决的意义。一、 核心的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