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城市及周边的「废墟」值得一看?

回答
有很多城市及其周边都有值得一看的“废墟”,这些废墟往往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岁月的沧桑,甚至是神秘的传说,能够带给人独特的震撼和思考。以下我将列举一些知名的城市及周边的废墟,并尽量详细地介绍:

一、 欧洲地区: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沉淀

罗马 (意大利) 及其周边: 罗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城市中遍布着古罗马时期的遗迹,其中很多都处于“废墟”的状态,但依然雄伟壮丽。
罗马斗兽场 (Colosseum): 虽然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废墟”,但其宏伟的建筑结构在时间的侵蚀下,部分损毁,更显出古罗马的强大与辉煌。想象一下曾经在这里发生的血腥搏斗和观众的欢呼,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你可以沿着观众席的阶梯走上去,感受当年的氛围,甚至进入地下的地下室(需要额外预约),了解角斗士和野兽的生存空间。
古罗马广场 (Roman Forum): 这里曾是古罗马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如今留下了无数的柱子、石墙和拱门,勾勒出当年的城市蓝图。漫步其中,你可以看到古老的寺庙、凯旋门和元老院的遗址,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古罗马的日常生活。
帕拉丁山 (Palatine Hill): 相传是罗马建城的地点,这里有罗马皇帝的宫殿遗址,虽然大多已成断壁残垣,但站在山上,可以俯瞰整个古罗马广场,欣赏其壮丽全景。
奥斯蒂亚古城 (Ostia Antica) 罗马的周边: 这是古罗马时期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位于罗马西南方向约30公里处。奥斯蒂亚古城保存得相当完好,你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剧院、浴场、仓库、商店甚至公寓楼遗址。这里的规划性很强,让你能更直观地了解古罗马城市的运作模式,远比罗马城内零散的遗迹更具整体感。

雅典 (希腊) 及其周边: 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的废墟更是充满了哲学与民主的气息。
卫城 (Acropolis): 虽然帕特农神庙等主要建筑经过修复,依然保持着宏伟的姿态,但很多附属建筑和部分结构都处于遗迹状态,展现着古典时期的壮丽与衰落。站在卫城之上,远眺整个雅典城,你会感受到这座城市古老而深邃的灵魂。
古罗马市场 (Ancient Agora): 曾经是雅典的商业和政治中心,如今这里有赫菲斯托斯神庙(保存完好)、阿塔洛斯柱廊(重建)以及许多散落的柱子和石块,诉说着往昔的繁荣。
德尔斐 (Delphi) 雅典的周边: 位于雅典西北部约180公里处,是古希腊重要的宗教圣地和预言中心。整个遗址依山而建,包括阿波罗神庙遗址、剧场、体育场和雅典娜宝库遗址。这里的废墟在群山环绕中显得格外神秘而宁静,你可以想象当年朝圣者们络绎不绝的场景。

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 及其周边: 作为曾经的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融合了东西方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废墟遗迹。
圣索菲亚大教堂 (Hagia Sophia) / 蓝色清真寺 (Blue Mosque) 的周边: 虽然这两座标志性建筑本身是完整的,但在它们的周围,你经常能发现一些更加古老、更加破败的遗迹,例如一些古老的地下水渠(例如地下水宫 Cistern,虽然部分经过修复,但依旧有废墟感)或者早期的教堂遗址。
君士坦丁堡城墙 (Walls of Constantinople): 这段宏伟的城墙曾经保护了这座城市一千多年,如今虽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但很多段落也已成为断壁残垣,诉说着攻城略地的历史。你可以沿着部分城墙遗址行走,感受其曾经的坚固与如今的沧桑。
卡里耶博物馆 (Chora Church/Museum) 的周边: 这座曾经的教堂以精美的马赛克和壁画闻名,虽然教堂本身保存较好,但其周边的古老建筑遗迹也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

庞贝古城 (Pompeii) / 赫库兰尼姆古城 (Herculaneum) 那不勒斯 (意大利) 的周边:
庞贝古城: 距离那不勒斯约230公里,是被维苏威火山在公元79年爆发时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瞬间掩埋的古罗马城市。这里仿佛一座定格在历史瞬间的城市,房屋、街道、商店、剧院,甚至是遇难者的遗体印痕都清晰可见。漫步其中,你能感受到火山爆发的巨大力量和当时人们生活的细节,是一种非常震撼的体验。
赫库兰尼姆古城: 距离那不勒斯更近,也被维苏威火山摧毁。相比庞贝,赫库兰尼姆被更厚的火山灰掩埋,因此其建筑和木质结构保存得更为完好,例如木质的阳台、门窗等。这里的废墟更能展现古罗马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

二、 亚洲地区:文明的印记与失落的王国

吴哥窟 (Angkor Wat) / 暹粒 (柬埔寨) 的周边:
吴哥窟: 严格来说,吴哥窟是一个完整且保存较好的寺庙群,但组成它的庞大建筑群中,有很多附属建筑、宫殿、图书馆等都处于遗迹状态,被丛林吞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废墟美”。
吴哥城 (Angkor Thom): 其中包含巴戎寺 (Bayon Temple) 的神秘微笑佛面,以及塔普伦寺 (Ta Prohm) 被巨树盘根错节缠绕的景象,极具视觉冲击力。尤其是塔普伦寺,电影《古墓丽影》在此取景,将那种被大自然侵蚀的废墟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女王宫 (Banteay Srei): 以精美的红色砂岩雕刻闻名,虽然保存完好,但其整体的幽静和古老感,也如同置身于一个失落的王国。
班迭哥迪 (Banteay Kdei) 等: 这些相对来说更加“废墟化”的寺庙,被丛林覆盖,更显出一种神秘和荒凉的美。

马丘比丘 (Machu Picchu) / 库斯科 (秘鲁) 的周边:
马丘比丘: 这座印加帝国失落的城市,坐落在安第斯山脉之间,其精美的石砌建筑在高原上显得格外神秘壮丽。虽然大部分建筑保存完好,但作为一座被遗弃的城市,其整体的荒凉感和与自然的融合,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废墟美学。你可以看到梯田、神庙、居住区等遗址,感受印加人的智慧和古老的文明。
圣谷 (Sacred Valley) 的其他印加遗址: 在前往马丘比丘的圣谷区域,还有奥扬泰坦博 (Ollantaytambo) 和皮萨克 (Pisac) 等印加遗址,它们同样具有废墟的特征,展示了印加文明的辉煌。

巴比伦遗址 (Babylon) 伊拉克:
巴比伦: 曾经是古代世界的奇迹之一,但如今大部分已经成为废墟,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和重建的部分。你可以看到古代城市的部分街道、宫殿遗址和传说中的空中花园的遗迹。尽管大部分已不复存在,但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后世的沧桑。

三、 中东地区:古老文明的遗迹

佩特拉 (Petra) / 瓦迪拉姆 (Wadi Rum) 约旦:
佩特拉: 这座纳巴泰王国古城,完全开凿在红色砂岩的山崖中,以“玫瑰之城”闻名。最著名的“卡兹尼神殿”(宝藏馆)虽然保存完好,但整个城市拥有大量的陵墓、神庙、剧场等都是以石窟和废墟的形式存在。行走在狭窄的“蛇道”中,突然看到宏伟的卡兹尼神殿出现在眼前,那种震撼无与伦比。整个佩特拉都是一个巨大的、充满历史感的废墟之城。
瓦迪拉姆: 虽然不是人造的废墟,但这里的沙漠景观壮丽而荒凉,遍布着古老的岩画和自然形成的砂岩地貌,仿佛一个被遗忘的世界,同样具有废墟的原始魅力。

特里波利 (Tripoli) 的十字军城堡遗址 黎巴嫩:
圣吉尔城堡 (Crusader Castle of Saint Gilles): 这座宏伟的十字军城堡虽然大部分已成废墟,但其高大的城墙、地下通道和瞭望塔依然展现着当年的军事力量。置身其中,可以想象当年十字军在此驻守的场景。

四、 其他地区:

切尔诺贝利 (Chernobyl) / 普里皮亚特 (Pripyat) 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隔离区: 这是最独特且令人深思的“废墟”之一。1986年核事故后,整个区域被隔离,城市普里皮亚特和周边村庄被遗弃。如今,这里成为一个被时间凝固的鬼城。你可以看到学校、游乐场(著名的摩天轮)、住宅楼、商店等,一切都保持着事故发生前的原样,但被灰尘覆盖,显得格外凄凉和震撼。这是一个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深刻警示。参观切尔诺贝利需要特别的组织和安全措施。

哈瓦那 (Havana) 古巴:
老城区及周边: 哈瓦那的老城区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痕迹,许多殖民时期的建筑虽然依旧在使用,但因为经济原因,很多都显得破败不堪,墙皮脱落,油漆斑驳,但也正是这种“废墟感”,赋予了哈瓦那一种独特的复古魅力。漫步在狭窄的街道,你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建筑,仿佛置身于一个褪色的老照片中。

关于“废墟”的建议:

尊重历史与环境: 在参观废墟时,请务必尊重历史,不要破坏任何遗迹,也不要留下垃圾。
了解历史背景: 在参观前,了解废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会让你更有沉浸感,更能理解其价值。
安全第一: 有些废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未经开发的遗址,请务必注意安全,最好有当地向导陪同。
摄影与感受: 废墟的美在于其沧桑感和历史的厚重感,在拍摄照片的同时,更要用心去感受那种时间和生命的痕迹。
考虑季节与天气: 某些废墟(如沙漠中的佩特拉、约旦的瓦迪拉姆)对天气比较敏感,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天气前往,可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以上只是一部分著名的例子,世界上还有很多隐藏在角落里的废墟等待你去发现。希望这份详细的列表能帮助你规划你的下一次探险之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广州冼村。



这里像极了电影《盗梦空间》中最后一层梦境。城中村废墟与摩天大楼的相映,是冼村最吸引我的地方。

冼村,一个藏在广州CBD里面被遗忘的古村落。阴暗、潮湿、霉味、嘈杂,它具有城中村均有的
特性。虽然身处CBD,但在这里你完全感受不到自己已经站在广州城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周围的现代高楼使它变得低调,也是因为它的低调,使人们把它遗忘在城市最繁华的角落。

冼村并非如切尔诺贝利一样的「鬼城」,而是由于各种原因和阻力,只拆迁了一半的城中村,因此形成了「一半是废墟、一半有住人」的独特现象。



和其他城中村的特征一样:头顶一线天、握手楼、阴暗狭窄的过道,还有一口池塘。但是,冼村的地理价值是得天独厚的。隔三岔五就有拆迁的报道见诸报端,可是,村子里生活依旧,店照开,房照租,完全没有搬迁的迹象,整个拆迁进展缓慢,很缓慢。冼村拆迁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自留地物业的收益透明度问题。这个城中村最普遍的难题在冼村尤其突出。

广州,珠江新城CBD东北侧、地图中红框部分即为冼村,距离CBD仅隔了一条马路。

如此高密度的城中村很难不让人联想起香港曾经的九龙城寨。

第一次看到冼村的照片之后,有种无法言状的震撼。于是当即定下了第二天去广州的火车票,带着两台相机,一秒都没耽误。

以下照片均为本人于2014年10月所拍,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废墟与人共存,人与废墟同在。

转眼一年过去,冼村至今仍未拆干净。

user avatar

在南斯拉夫,有这样一批传奇建筑,它们被称来自「外星」的文明,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接待过数以百万计的参观者,在建筑领域内,至今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可是,就是这样出色的建筑,却在辉煌的时期遭遇了国家内乱,最终沦为荒野中的废墟。

它们就是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前南斯拉夫纪念碑。

莫斯拉维纳人民革命纪念碑。

它由DušanDžamonja设计,1967年建成。这座纪念碑旨在纪念1941年克罗地亚人民起义。

马其顿境内的伊林登起义纪念碑。

它是为了纪念1903年,保加利亚人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伊林登起义,起义最终被奥斯曼帝国镇压,近9000起义军被处决。

现塞尔维亚境内的卡丁加卡纪念碑。

它建成于1979年,为了纪念1941年的与德军战斗的当地工人战斗营。


这些酷似科幻片中来自外星文明的建筑,就是笔者要讲的南斯拉夫雕塑。

他们大多都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由南斯拉夫铁托总体授意建造的。

但是相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纪念碑,它们没有强烈的政治符号,有的只是在用模糊性的造型,目的是为了给民众传递是安慰、纪念、愈合的情感。

上图是位于塞尔维亚的三拳纪念碑。用以纪念二战时期被德军处决的1万名死难者。


在这些高度抽象的雕塑自身,每一件都有特殊的寓意,以及更严肃、更深层次的历史意义,在震撼之余更能打动人心。

上图是波黑境内的革命纪念碑,纪念1942年的科扎拉战役。

上图为塞尔维亚的科斯马加战士纪念碑,为了纪念二战中牺牲的6000多名战士。

上图是克罗地亚Jasenovac集中营纪念碑,纪念该集中营中数十万的遇难者。


在上个世纪整个80年代,

这些建筑曾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来参观学习。

但是铁托逝世后,南斯拉夫内乱爆发,

这些纪念碑也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波黑境内的民族解放纪念碑,纪念1941年东正教圣乔治节期间,被法西斯屠杀的数千名塞尔维亚和犹太人。

波黑英雄谷苏捷斯卡战役纪念碑,以纪念二战中的苏捷斯卡战役。

换个角度它是这样的


在前南斯拉夫的国境内,还有很多超越本身价值的「废墟作品」:

除了抽象的造型,这些建筑还让人感到一种繁华过后的静默与哀悼。

这一座已经在2011年的时候被拆除。

它的仰视角度是这样的。

部分纪念碑变成了真正的废墟。

正面照


也许,这些纪念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

慢慢的荒废破损直至变为真正的废墟。

然而,它们所代表的严肃的纪念意义,

却一直提醒着现代人和平的珍贵。

与众多人为废弃的城市废墟相比,或许这些纪念碑更值得一看。


*参考内容:

1.没有经历过战争,却不妨碍我们感受这些纪念碑里的伟大传奇-百度贴吧

文/马良行MAHOOOO

2.有哪些超越时代审美的作品? 文/眠眠

*图片来源:

VAN HORN | JAN KEMPENAERS

user avatar

@蔺佳

大大邀,每次都能邀上我回答感兴趣的问题,棒极了。

感谢知乎的推荐和大家的点赞支持!

提及城市中的废墟,或许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会第一时间想到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那些废弃的工业文明痕迹。

我先以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的这片行将被遗弃的厂区来引入这个话题,源自我朋友小朱拍的一些图。

破落的水泥厂,发电厂,化工厂,在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停止运作、人去楼空后,便成为了一个个遗世独立的失乐园。

钢筋铁架依旧厮守在工厂的遗址上,在黄昏到来之际,铭刻着一个时代的烙印。

江门的这片工厂遗址仅仅是作为我选取的众多工业废墟中的一个代表,而城市废墟当中另一个有味道、值得一看的地方,便是公园废墟。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广州的世界大观。这片糅杂世界多国建筑景观的园区当年曾盛极一时,尚记得童年去游玩时的游人如鲫。翻阅相册的时候才发现当年还留下了不少老照片,如下图这张,我和姐姐骑着老虎的奇幻漂流。

如今世界大观经已倒闭,被丢弃于天河区东圃一隅,空余下附近因其而得名的大观路。当年人来人往如今已无人问津的建筑得以保留,在杂草丛生、无人打理的园区中屹立着,以残败的躯体昭告着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有天黄昏途经此地,我做了一件勇敢的事,翻铁丝网潜入了已关停数年的城市废墟——广州世界大观去拍照。

上一次来的时候我只有三四岁大,昔日人来人往的园区如今已破败不堪。由于此处现属于并不对外开放的私人物业,未经许可入园的话进来难出去更难,也曾听闻前不久这里的董事长报警抓了一批擅自闯入拍照参观的青年人。

幸好到最后我运用自己的智慧,借着跟里面的工作人员交谈安全地逃了出去,并通过聊天套话获知了此处的一些小内幕。虽然老了,但我还是那么放肆。

而在世界大观附近,还有一个名叫航天奇观的乐园。当年由东圃镇当地农民自行筹资兴建,最牛逼哄哄的是还买下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实体,园区倒闭后依旧保留着。如今,这里又是一片沦为废墟的童年回忆。

说完了广州的公园废墟,我想说一说位于汕头老市区的这片名叫“小公园”的废墟,也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地方。

小公园的地理概念,正是以中山纪念亭(文革时被毁,改革开放后复建)为原点,辐射开去的一带民国建筑群。

这里是汕头在民国开埠时期的CBD,但往昔繁华的百货大厦、西洋别墅与骑楼街,早已沦为了一片缺乏保护的颓垣败瓦。

对于这些应当保护起来的文物,汕头市政府在此前并没有做出太多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反而是给这些破旧建筑打上了一个个“危房勿近”的标签,让人深感无力。

如今政府对小公园复修的工程已提上日程,但也只是停留于围蔽,未见有效的复修施工。真的不忍看到汕头这片如此有价值的“城市废墟”,在日后留给我们的只有惋惜和遗憾。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造字黑作坊。主要写关于玩和吃的干货,很乐意为你们分享一些有趣的路上见闻。

user avatar

台湾新北瑞芳区的水湳洞,有一片13层的废旧选矿厂,是台湾最惊艳到我的地方。


大部分游客来到“水金久”(水湳洞、金瓜石和九份旅游区的合称)是冲着九份而来。但水湳洞才是整个“水金久”文化根源。因为在海滩边很神奇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淡水井,水质清甜,也就吸引了这里最早的居民。“水金久”闽南与读音同“美很久”,这一块海水碧蓝,群山环绕,我非常推荐用一天时间来逛一下。

(水湳洞海岸边的泉眼,直接可以喝的淡水,味道简直太棒。)

回到正题。这片废墟是日据时期的选矿场,山脚下的原废水入海口已经被永久的染色了。当然,现在的水质是完全无毒害的。


水湳洞尽量找个当地人骑摩托车带着玩最好,很多盘山小道开车也不太方便。远远地就能看见十分宏伟的旧矿场和漫山铺陈的管道。(看车和管道的比例感受一下…)


工厂区域自然是铁门锁上的。

但是!作为废墟控你确定要回去了吗??你要忽略旁边只比你高一点的围墙吗??当然是要翻进去!

虽然都说《千与千寻》取景在九份。但你看看这种隧道式的设定,简直就是宫老爷子的原画啊。我以为走出去就能看见汤屋啦。

可以看出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时常造访这里的。

照片上虽然看不出来,其实是几乎90度垂直的铁轨。当然不是走火车的啦,小伙伴的爷爷原来就是被日本人抓去做矿工的,说这个轨道,包括漫山遍野的巨大铁管都是用来运输的。

全程都是手机照的,渣技术可能看不出什么震撼的感觉。但个人非常推荐去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

user avatar

前年去了一趟广西合山市。这个市诞生于1981年,和我年龄一样大,是计划经济时代设置的最后一个纯工矿城市。合山全境十几万人,市区只有三万人一条大街,比人口,比经济,比物产,合山都远远不如当年所属的来宾县(现兴宾区)。之所以要专门划出这个县级市,原因只有一个——煤。

从我读初中的时候,地理课本就有一个经济地理概念:北煤南运。即中国的工业能源基本靠煤电,煤田大多在北方。在重载铁路和超高压输电尚不成熟的70-80年代,南方省份发展工业的重要限制就是煤炭指标。所以南方的煤矿无论质量好坏,储量大小,一旦被发现就会得到重点开发。地级六盘水市就是这么来的。合山作为广西省手里最可靠的煤矿,一度决定了柳州等工业重镇的发展速度,所以能以十万人口、纵横几十公里的面积建市。

当然那都是过去的辉煌了。现在随着资源枯竭、煤价下跌,这个年龄和我一样大的“市”已经进入濒死状态,实际上除了市区和电厂一小块之外都是庞大的工矿废墟。而且由于地处亚热带边缘,降雨充沛,废弃的铁路、建筑、机械迅速被植被覆盖,比我熟悉的北方衰落工矿区多了几分生机和荒废感,好似宫崎骏的电影场景。但无论如何,这里还是一个活着的城市,这些旧日的巨大建筑尚未彻底“野化”,珠三角的朋友可以把这里当成自驾游的一个目标:

爬满青藤的铁路机车

多年未用过的货场:

曾经人流如织的火车站:

进站口看过去是稻田

当年的站房

封住的井口

重新被农田占据的铁路专用线,字面意思的黍离之悲:

夕阳下的工人住宅区:

分矿工人俱乐部里一片静谧:

球场上无人奔跑:

礼堂门口的工人家属

这座工人住宅放到80年代很潮啊

电影院简直可以直接搬到我出生的那个北方矿区:

过去最热闹的商业大楼:

80年代的矿务局广场,昔日的繁华只对前后20年的一代人很重要。之前、之后的人对这片黑色的建筑群没有任何温情的记忆:

红水河边的夕阳,上游的电厂已经在用澳大利亚的进口煤了

作为一个北方矿工的儿子,我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相关回答:

80、90 年代的青少年放假是怎样娱乐的? -马前卒的回答

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 - 马前卒的回答

1999 年的大战真的存在吗? - 马前卒的回答
user avatar

人去楼空,满目疮痍;这里的季节是【秋】。

对我来说,【底特律】是一个特别的城市。

  • 19世纪末,汽车制造商福特完成了第一个大规模流水线。底特律成为了世界的汽车工业中心。巨大的摩天大楼,眼花缭乱的街道,装点着这座城市的财富。底特律也就成为了无数人美国梦的耀眼灯塔。无数移居者来此寻找工作,到1950年代,底特律人口上升到200万人,跃居美国第四大城市。汽车加快了人类的步伐,高速公路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格局。1950年代初,底特律周边的工厂迁移,白人中产阶级开始离开市中心到郊区落户。限制工业化,种族隔离开始增加。1967年,社会紧张局势爆发,带来了美国历史上最暴力的城市骚乱。人口加速流失,整个社区逐渐消逝。无形的力量搬空了市中心一座座建筑,它们成为了废墟。五十年内,底特律失去了超过一半的人口。

  • 作为二十世纪的工业之都,底特律在塑造现代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它的力量,同样将它摧毁。如今,底特律的废墟已和自然融为一体,成为这座城市的天然景观。从繁荣到腐朽,底特律的兴衰,犹如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希腊古城。过往云烟,伟大的帝国仅仅留下大片残余废墟。

  • 整个城市遍布着废弃的房屋大楼。站在大街上,萧条之气迎面而来。大楼内仅存的星点灯火,纪念着几十年前曾经拥有过的辉煌。


  • Michigan Central Station(密歇根中央火车站)底特律的主要火车站,1913投入使用,1988年废弃。


  • William Livingstone House,构建于1893年,已被拆毁。

  • St. Margaret Mary School,圣玛格丽特玛丽学院,许多学校已经沦为一片废墟。

  • David Broderick Tower,戴维布罗德里克塔,底特律最著名的摩天大楼,这座35层的塔楼曾经是许多医生,律师,牙医的办公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空置至今。

  • United Artists Theater 这座壮观的西班牙哥特风剧院,建于1928,于1970年废弃。

  • Lee Plaza Hotel,曾经是这座城市最豪华的住宅式酒店,1990年关闭。

  • 已经面目全非的大楼

  • 地铁站

  • 走在底特律市区,经常可以发现这类废弃的大楼,破碎的窗玻璃,建筑材料残片铺在路面。


  • 废弃的工厂。




  • 实验室的残骸

  • 被遗弃的大厅




  • 这些位于市中心的产业业主或曾拥有过整个街区。但最终,这些产业变成了没有价值的项目。他们在等待这些公寓拥有新的主人,已等待了30年...



空荡荡的大街上竖立着零星大楼。

  • 废弃的金库

被遗弃的地窖(也可能是监狱)



空荡的大楼如吸血鬼的古堡

里面或许再无人居住。









  • 废弃的商场,橱窗。

  • 废弃的购物中心。



时钟失去了再次行走的动力。




当然,这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底特律

有时,你也能看到这样的风景。

它是美国某些地区的缩影,外表光鲜亮丽,内心已伤痕累累。



✎。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