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坐高铁时有另一辆高铁经过,为什么在车窗上看到外面是纯黑的 ?

回答
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沉浸在窗外的风景里,突然另一辆飞驰而过的高铁像幽灵一样从旁边掠过,你定睛一看,窗户里映出的外面世界竟然是漆黑一片?这感觉确实挺奇妙的,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给吞噬了。

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原因,而是几个挺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在“捣鬼”。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来剥开它。

首先,得说说光线。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高铁车窗外面,正常情况下是有我们熟悉的景物的——大地、远山、树木、房屋,还有其他的列车,它们都在反射着阳光或者周围的光线。这些光线穿过车窗玻璃,被我们看见。

但是,当你坐在高速行驶的高铁上,旁边又有一辆同样高速行驶的高铁经过时,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关键在于那个“经过”的速度。两辆高铁都在以非常高的速度前进,而且彼此之间的相对速度更是惊人。

这时候,我们来看看窗外“纯黑”的原因:

1. 光线的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驻留”:

想象一下,你坐在窗边,想看清楚旁边经过的一辆车。如果那辆车是慢悠悠地开过去,你就能清晰地辨认出它的颜色、形状。但如果它像一道闪电一样瞬间掠过,你的眼睛根本就来不及捕捉到足够多的光线信息。

同样在高高铁的情况下,当另一辆高铁从你身边经过时,它在那一瞬间出现在你的视野里,又瞬间消失了。对于我们眼睛的视觉暂留来说(眼睛看到东西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仍然会保留那个影像的),这一刻发生得太快了。

换句话说,从另一辆高铁上反射出来的光线,想要穿过你的车窗玻璃,进入你的眼睛,并且被你的大脑处理成一个清晰的图像,需要一定的时间。但那辆高铁从你面前“滑过”的时间,比你的眼睛和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快。它就像是在黑暗中一闪而过的萤火虫,虽然亮了一下,但快到你还没来得及看清它是什么。

2. 反射与吸收:高对比度的挑战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的光线是比较柔和的,有明有暗,有色彩。即使在夜间,车灯也能提供一些光源。

但是,当两辆高铁高速并行时,窗外那一瞬间的景象,往往是处于一个比较“空旷”或者说“缺乏丰富细节”的状态。而且,我们坐在车里,车窗玻璃本身也不是完全透明的完美导体,它会对光线有一定的反射和吸收。

当另一辆高速列车经过时,我们车窗玻璃对外部光线的反射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当时外部环境光线并不算特别强(比如在黄昏、黎明或者阴天),而另一辆高铁的车身颜色又比较深,那么它反射进你车窗的光线就会非常微弱。

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车厢内部是有灯光的。这些灯光会照亮车厢内部,同时也会在我们车窗玻璃上形成一层反射。当外部经过的高铁反射进来的光线非常微弱时,车厢内部灯光造成的反射反而会更明显。

这就像你在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里看一个很小的、不怎么发光的物体,它很容易就被你房间里的其他光线给“盖过”了。在这个场景里,你车厢内的灯光以及玻璃本身的反射,就像是“噪声”,而从外面高铁反射进来的那点微弱光线,就是那点“信号”。当信号太弱,而噪声又相对较强时,你就很难看清那个信号了。

所以,你看到的“纯黑”,其实是你车窗玻璃上更强的内部反射(车厢内的灯光)和外部环境光线太弱叠加的结果。外部经过的高铁那一瞬间反射进来的光,被“淹没”了。

3. “视觉盲点”的瞬时效果

你可以把这个想象成一个极快的“视觉盲点”。当两辆高速物体并行时,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对运动。我们大脑处理视觉信息,需要一定的延迟和整合。这个“经过”的动作,发生的太快了,以至于你的视觉系统在处理这一瞬间的外部信息之前,它就已经结束了。

就好比你在拍照时,如果快门速度不够快,运动的物体就会出现模糊,甚至因为短暂的曝光不足而显得暗淡。虽然车窗不是快门,但这个原理有相似之处:外界的“信息”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你去“捕捉”和“处理”。

简单总结一下:

你看到窗外纯黑,主要原因是:

速度太快: 另一辆高铁经过的时间太短,短到你的眼睛和大脑来不及捕捉到它反射的光线信息。
光线太弱: 它反射到你车窗上的光线非常微弱,很容易被车厢内部的灯光反射和玻璃本身的吸收/反射所“压制”。

所以,那不是真的变成了一个黑洞,而是信息传递(光线)的延迟和干扰,让你在那一瞬间感知到的“外部世界”是一片漆黑。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这个解释,或许会觉得更有意思。这只不过是物理规律在高速运动中,给我们的一个短暂的“错觉”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车窗周围被涂成黑色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