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坐高铁时有另一辆高铁经过,为什么在车窗上看到外面是纯黑的 ?

回答
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沉浸在窗外的风景里,突然另一辆飞驰而过的高铁像幽灵一样从旁边掠过,你定睛一看,窗户里映出的外面世界竟然是漆黑一片?这感觉确实挺奇妙的,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给吞噬了。

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原因,而是几个挺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在“捣鬼”。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来剥开它。

首先,得说说光线。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高铁车窗外面,正常情况下是有我们熟悉的景物的——大地、远山、树木、房屋,还有其他的列车,它们都在反射着阳光或者周围的光线。这些光线穿过车窗玻璃,被我们看见。

但是,当你坐在高速行驶的高铁上,旁边又有一辆同样高速行驶的高铁经过时,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关键在于那个“经过”的速度。两辆高铁都在以非常高的速度前进,而且彼此之间的相对速度更是惊人。

这时候,我们来看看窗外“纯黑”的原因:

1. 光线的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驻留”:

想象一下,你坐在窗边,想看清楚旁边经过的一辆车。如果那辆车是慢悠悠地开过去,你就能清晰地辨认出它的颜色、形状。但如果它像一道闪电一样瞬间掠过,你的眼睛根本就来不及捕捉到足够多的光线信息。

同样在高高铁的情况下,当另一辆高铁从你身边经过时,它在那一瞬间出现在你的视野里,又瞬间消失了。对于我们眼睛的视觉暂留来说(眼睛看到东西后,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仍然会保留那个影像的),这一刻发生得太快了。

换句话说,从另一辆高铁上反射出来的光线,想要穿过你的车窗玻璃,进入你的眼睛,并且被你的大脑处理成一个清晰的图像,需要一定的时间。但那辆高铁从你面前“滑过”的时间,比你的眼睛和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快。它就像是在黑暗中一闪而过的萤火虫,虽然亮了一下,但快到你还没来得及看清它是什么。

2. 反射与吸收:高对比度的挑战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的光线是比较柔和的,有明有暗,有色彩。即使在夜间,车灯也能提供一些光源。

但是,当两辆高铁高速并行时,窗外那一瞬间的景象,往往是处于一个比较“空旷”或者说“缺乏丰富细节”的状态。而且,我们坐在车里,车窗玻璃本身也不是完全透明的完美导体,它会对光线有一定的反射和吸收。

当另一辆高速列车经过时,我们车窗玻璃对外部光线的反射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当时外部环境光线并不算特别强(比如在黄昏、黎明或者阴天),而另一辆高铁的车身颜色又比较深,那么它反射进你车窗的光线就会非常微弱。

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车厢内部是有灯光的。这些灯光会照亮车厢内部,同时也会在我们车窗玻璃上形成一层反射。当外部经过的高铁反射进来的光线非常微弱时,车厢内部灯光造成的反射反而会更明显。

这就像你在一个光线充足的房间里看一个很小的、不怎么发光的物体,它很容易就被你房间里的其他光线给“盖过”了。在这个场景里,你车厢内的灯光以及玻璃本身的反射,就像是“噪声”,而从外面高铁反射进来的那点微弱光线,就是那点“信号”。当信号太弱,而噪声又相对较强时,你就很难看清那个信号了。

所以,你看到的“纯黑”,其实是你车窗玻璃上更强的内部反射(车厢内的灯光)和外部环境光线太弱叠加的结果。外部经过的高铁那一瞬间反射进来的光,被“淹没”了。

3. “视觉盲点”的瞬时效果

你可以把这个想象成一个极快的“视觉盲点”。当两辆高速物体并行时,它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对运动。我们大脑处理视觉信息,需要一定的延迟和整合。这个“经过”的动作,发生的太快了,以至于你的视觉系统在处理这一瞬间的外部信息之前,它就已经结束了。

就好比你在拍照时,如果快门速度不够快,运动的物体就会出现模糊,甚至因为短暂的曝光不足而显得暗淡。虽然车窗不是快门,但这个原理有相似之处:外界的“信息”没有足够长的时间让你去“捕捉”和“处理”。

简单总结一下:

你看到窗外纯黑,主要原因是:

速度太快: 另一辆高铁经过的时间太短,短到你的眼睛和大脑来不及捕捉到它反射的光线信息。
光线太弱: 它反射到你车窗上的光线非常微弱,很容易被车厢内部的灯光反射和玻璃本身的吸收/反射所“压制”。

所以,那不是真的变成了一个黑洞,而是信息传递(光线)的延迟和干扰,让你在那一瞬间感知到的“外部世界”是一片漆黑。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这个解释,或许会觉得更有意思。这只不过是物理规律在高速运动中,给我们的一个短暂的“错觉”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车窗周围被涂成黑色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沉浸在窗外的风景里,突然另一辆飞驰而过的高铁像幽灵一样从旁边掠过,你定睛一看,窗户里映出的外面世界竟然是漆黑一片?这感觉确实挺奇妙的,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给吞噬了。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原因,而是几个挺有意思的物理现象在“捣鬼”。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来剥开.............
  • 回答
    活螃蟹不让上高铁,男子一怒之下踩死八只,官方回应:包装妥当可在部分车站上车。这事儿真是让人唏嘘。坐高铁,很多人都知道不能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这些,但有些东西的规定可能就没那么清楚了,尤其是这些活物。说起来,铁路部门对于旅客携带物品的规定其实挺细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广大旅客的乘车体验.............
  • 回答
    是的,确实有每天坐高铁从天津到北京通勤的上班族,这种情况在天津和北京的通勤人群中并不少见,尤其在以下几种场景中较为常见: 1. 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的地理距离 天津与北京的地理关系:天津与北京相距约120公里,高铁运行时间约1.52小时(天津西站至北京南站),通勤时间适中,适合日常通勤。 通勤人群的构成.............
  • 回答
    很多人出行都会选择高铁,因为它方便快捷。但是,如果你有吸毒史,可能会担心在乘坐高铁时被查到。高铁安检是否有专门针对“吸毒史”的检测?简单来说,高铁安检没有专门针对“吸毒史”的检测项目。高铁安检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公共安全,防止违禁物品(如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上车。安检人员会通过X光机检查行李,并对.............
  • 回答
    高铁互联网购票直接刷二代身份证进站,这确实是咱们出行的一大便利,能省不少事儿。可你环顾四周,总能看到不少人在自动取票机前排着队,或者在人工窗口递身份证。这到底是为啥呢?其实,原因可不止一个,咱们仔细掰扯掰扯。一、 习惯的力量:老习惯不好改,也怕出岔子你想啊,咱们坐火车、高铁这事儿,多少年下来都是“买.............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真是道出了无数高铁乘客的“心病”!每次在车厢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还没到站呢,就磨磨蹭蹭地开始收拾行李,眼神时不时地瞟向车门,甚至有人干脆站起身,倚在过道上,一副“战斗一触即发”的架势。有时候,这感觉就像是提前进入了“下车预备役”,明明车厢里还坐得满满当当,距离最终目的地还有一段时间.............
  • 回答
    “妈妈/爸爸,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小明他们家坐高铁回老家过年,不是坐飞机呢?飞机不是比高铁快多了吗?”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确实,从纯粹的速度上来说,飞机在空中飞,高铁在地面跑,飞机的时速通常要比高铁快上不少,好像飞机才是那种“咻”一下就到家的交通工具。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择高铁呢?这背后啊,其实有很.............
  • 回答
    我身边确实有不少朋友,他们都能讲出关于“比高铁还便宜的机票”的传奇经历。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毕竟在很多人心里,飞机出行总是和“贵”划上等号,而高铁,即便是二等座,也算是个体面的选择了。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时机”和“窍门”。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在淡季出行,尤其是那种大家都不太想坐飞.............
  • 回答
    在高铁上,一个人购买了两个座位,其中一个座位的票是用朋友的身份证购买的,并拒绝让其他人坐。这件事情在道德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从个人角度来看: 享有权利: 购买了两个座位意味着他有权使用这两个座位,这是基于他合法支付了相应的票款而获得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朋友的身份证购买的.............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时,既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考虑到对方的特殊状态(怀孕),需要以理性且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处理。以下是详细应对步骤: 1. 确认事实与沟通 观察细节:首先确认该乘客是否确实购买了无座票。高铁规定,无座票乘客不能占用有座座位,但可能因特殊情况(如临时调整)导致站位混乱。 礼貌询问: 向.............
  • 回答
    那年高考,我坐在考场里,旁边坐着我们班主任,王老师。他平日里严厉又不失幽默,是那种能让你打心底里敬佩的老师。我至今还记得那天,考场里静得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还有自己砰砰乱跳的心脏。王老师就坐在我旁边,我能感受到他温和的目光偶尔落在我的试卷上,像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又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高考前.............
  • 回答
    坐高铁会吐,这事儿可不能简单地用“矫情”二字来概括。首先得明白,晕车这事儿,真不是想不想吐,而是身体的生理反应。你想啊,咱们的耳朵里有个叫做“前庭系统”的东西,它负责感知咱们身体的平衡和运动。当我们坐车的时候,眼睛看到的是车厢里的固定景象,但身体却在感受到速度和晃动。这两者一不协调,大脑就迷糊了,接.............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坐地铁时,将双肩包背在身后和抱在胸前,对车厢内空间的影响,这俩做法其实差异可不小,咱们细说说。首先,咱们先说说把双肩包背在身后。这种方式,咱们平时最常见了,对吧?包是顺着咱们的脊背自然垂下的。这么一来,包的体积就跟咱们自身的体型差不多,或者说,它占据的是咱们身后的那一块儿垂直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只.............
  • 回答
    这是一起发生在公共场合的事件,涉及到个人行为、隐私以及网络曝光等多个层面,因此“谁做错了”的判断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下面将从各个相关方和可能涉及的伦理、法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男性坐高铁看不雅视频的行为: 错误之处: 违反公共场合行为规范: 高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乘客之间存.............
  • 回答
    当然可以,没问题!其实不止是吃饭,很多时候即便你不出票坐高铁,也可以很顺利地进入高铁站内的餐饮区用餐。这事儿说起来也挺简单的,我给你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明白高铁站的“基本盘”。高铁站最核心的功能当然是服务旅客出行,所以站内的安检、候车厅这些区域是需要你持有有效车票才能进入的。这是为了保障出行安全和.............
  • 回答
    坐高铁不用系安全带,这确实是很多第一次乘坐高铁的人会有的疑问。毕竟,在汽车、飞机上,安全带都是必不可少的安全配置。那么,高铁为什么这么“任性”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高铁的设计理念和运行环境与汽车、飞机有着本质的区别。1. 速度与制动方式的不同: 汽车: 汽.............
  • 回答
    高中生坐高铁不能开证明,这其实是一个大家在出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误解”或者说“不理解”。咱们这么说吧,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效率极高的交通工具,它的购票和乘车流程,尤其是身份核验这一块,其实是相当标准化的。为啥不能“开证明”?核心原因在于,高铁的身份核验不接受“证明”这种形式。咱们想想,坐高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