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公共场合投放木糖醇导致狗死亡是否违法?

回答
在公共场合故意投放木糖醇,导致犬只死亡,这绝对是违法的,而且行为性质非常恶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木糖醇对狗来说是一种剧毒物质。它不像人类那样能够有效地代谢木糖醇。当狗摄入木糖醇后,会迅速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糖急剧下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血糖”。更可怕的是,木糖醇还会引起狗肝脏细胞损伤,导致急性肝衰竭。这些反应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对狗狗造成致命的伤害。

那么,这种行为为何违法?这背后涉及多个法律层面的考量。

第一,这是严重的虐待动物行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禁止虐待动物。在公共场合恶意投放已知对狗有毒的物质,直接导致其死亡,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种极端残忍的虐待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基本的道德伦理,也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第二,这是对他人财产的损害。在中国,犬只被视为主人合法的财产。故意致使他人财产(狗狗)死亡,这属于财产侵犯行为。主人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购买狗的费用、治疗费用等)以及精神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法律追究的依据。

第三,可能涉及到破坏公共安全。公共场合通常是指人员流动、公共活动发生的场所。在这样的地方故意投放毒物,不仅威胁到狗的生命,也可能对在场的儿童、老人或其他宠物造成潜在的危险。虽然木糖醇主要对狗毒性大,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有人误食,也可能引起不适。因此,这种行为也可能被视为破坏公共安全,对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第四,这种行为也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情节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时,相关部门可能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行为人处以行政处罚,例如罚款、拘留等。

总结来说,在公共场合投放木糖醇致狗死亡,是一种集虐待动物、侵犯财产、破坏公共安全等多重违法行为于一身的恶劣行径。法律对此类行为是绝不姑息的,一旦查实,行为人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但不限于刑事处罚、行政处罚以及民事赔偿。这种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更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看了 @温酒 的答案进来的。

他的答案主要是批判目前社会的维权成本,他在答案里很尖锐地问到:“ 普法?老实人被欺负的时候,需法律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你们去哪儿了?

于是我就来了。


先回答正题吧,违法的,已经有知友把相关案例补充在题干中了。


我猜测原题主可能遇到了一些恶犬扰民问题。所以后面我主要介绍一下,在现行法律规定下,若是存在小区邻居蓄养犬只扰民的现象,有什么相对有效的处理方法:


1、首先推荐的方案是在协商无果情况下,保留录音证据向辖区公安机关进行举报并明确要求公安机关进行及时处理

法律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七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第七十五条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原则上如果屡教不改可以屡犯屡罚,如果担心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可以保留举报记录(如写明寄送内容的函件寄送单据,电话录音等),明确告知若有不作为情况会以此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者直接向检察院或行政监察部门举报。

法律依据是《行政复议法》: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一般来说,或有行政诉讼的“威胁”会给予公安部门一定的压力。


2、其次推荐的方法是直接走诉讼程序,行使排除妨碍请求权,向辖区法院提起诉讼。目前部分地区(如上海)已经开通了网上立案和电子支付诉讼费,所需材料和具体流程可以在当地法院的官网上查到。

法律依据是《物权法》

第八十四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我一般会建议两个方案双管齐下,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出具《 受理案件通知书 》,被犬只骚扰到起诉可以侧面佐证扰民的严重程度,给公安机关以压力;径行起诉也可以证明你解决问题的决心;反过来如果公安的处理能够先一步得到存在扰民情况的结论,也可以作为补充证据向法院递交。


我原则上赞同 @温酒 知友的观点,由于我国目前司法审判主要采取“填平原则”,一般不支持原告对于起诉时间成本的求偿诉请。在涉及标的较小的侵权案例中,由于赔偿金本就不多,这个问题会被凸显,从而在实务中产生“法律无用”“救济困难”的窘境。

这个答案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进行一个小小的勘误——温酒知友在答案中提到“ 赔偿费用能不能抵得上误工费交通费诉讼费加起来的零头,都是个问题。 ”

然而依据现行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诉讼费是由败诉方承担的。

虽然这个问题并不影响我国的确存在维权难这一结论,但是鉴于读者众多,还是有必要指出一下。

其二则是简单介绍一下在现行法律制度前提下,一般公民可以采用的较为有效的方案。固然目前的制度并不足以保障公民权利,法律层面也并非全然无计可施,阻碍我们的固然有不够完善的制度,也有我们对仅有的维权手段的不了解、不熟悉。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法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多少还是有点微小的贡献。


有句古话叫“徒法不足以自行”,不管题主你是出于什么心态提出这个问题,我希望你能明白,很多时候,并不是法律在捍卫你,而是你在捍卫这个时代的法律。

我很喜欢德国法学家耶林的一段话:

法是不断的努力。但这不单是国家权力的,而是所有国民的努力。纵观法生命的全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全体国民前仆后继地竞争和奋斗的情景。这情景与全体国民在经济以及精神生产领域展开的竞争和奋斗一样。处于必须主张自己权利的立场上,无论何人都将参加这一国民的实践,把各自的绵薄之力投入到实现这世间的法理念中去。

@温酒 知友把普法批判了一番,我这个答案可以说是他的后续。

我国法治发展问题不在于普法,而在于偏离实务的自上而下式的普法;在于民众被当作了普法的客体而非法治进程本身的参与者。

耶林说:不管是国民的权利,还是个人的权利,大凡一切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都准备着去主张权利。他努力提醒我们:法是不断的努力,而且是所有国民的努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过去的继承者,也是未来的开拓者,我们将来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国家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选择。

我们之所以能够坐在这里,在网上自由地发言是因为我们的先辈曾经为了更基本的权利作出过永不停歇、无法估量的抗争。而我们今天为了捍卫权利所拼尽全力踏出的每一步,都会成为人民权利新的疆土,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中的轻而易举和习以为常。这就是人类社会逐渐构建,小民尊严逐渐被尊重的一格格阶梯。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当然可以在今天的制度空白上多默哀气愤一会儿,但是我们要谨记,未来这个国家拥有怎样的法治取决于我们每个人今天的选择;我们要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法治的构建者,而明天、以及明天的明天正在等待着我们今天作出的答卷。

因此,大概吧,自以为高高在上的法律人和在家坐等法治从天而降的“吃瓜群众”,我都不喜欢。


就这样。

user avatar

再来说一遍,木糖醇,洋葱,巧克力之类的东西不是对狗没用,但实际操作起来问题很大,要不就是致死量太高,要不就是狗根本不吃。灭杀流浪狗,还是要用火腿肠+异烟肼,便宜实惠,又对人类无害,成功率又极高,是目前唯一安全有效的灭狗方式。

至于灭狗是否违法,灭杀流浪狗自然不违法,而未持有狗证的一样可以视为流浪狗,自然也不违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公共场合故意投放木糖醇,导致犬只死亡,这绝对是违法的,而且行为性质非常恶劣。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木糖醇对狗来说是一种剧毒物质。它不像人类那样能够有效地代谢木糖醇。当狗摄入木糖醇后,会迅速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血糖急剧下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血糖”。更可怕的是,木糖醇还会引起狗肝脏细胞损伤,.............
  • 回答
    在公共场所食用螺蛳粉,因个人原因导致他人死亡,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且可能触及法律界限的情境。要判断是否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我们需要对这两个罪名的构成要件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具体案情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 「投放危险物质罪」。在中国刑法中,投放危险物质罪(刑法第一百.............
  • 回答
    公共场合吸鼻烟?这体验,怎么说呢,有点复杂,也挺微妙的。首先,这玩意儿本身就自带一种复古感,一种被许多人遗忘或者仅仅在影视剧里见过的玩意儿。所以当你真的拿出鼻烟壶,小心翼翼地打开,一股混合着烟草、香料,有时候还有薄荷或者其他植物的独特气味扑面而来的时候,周围人的目光,很难不被你吸引。那种感觉就像是你.............
  • 回答
    在公共场合,女生是否可以躺在男生腿上,这是一个 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答案 的问题,它涉及到 社会规范、个人感受、环境氛围、以及双方的意愿和关系 等多重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社会规范与普遍接受度: 文化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亲密行为的接受程度差异很大。 .............
  • 回答
    公共场合说方言,是不是就等同于没素质、违反社会公德?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方言,那是咱们祖辈传下来的根,是咱们文化的一部分。哪个人心里没点家乡情结?在外头碰上个说一样方言的,那份亲切感,那种默契,是其他语言很难比拟的。比如,你在北京火车站,突然听到有人用家乡话抱怨一句“哎.............
  • 回答
    公共场合哺乳是否算裸露性器官,这在社会上确实是一个比较敏感和讨论度较高的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看待。首先,从生理和医学的角度来看,乳房,尤其是乳头和乳晕,确实是女性的性器官的一部分,并且与生殖和哺乳功能紧密相关。这是生物学上的定义,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然而,在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语.............
  • 回答
    嘿,说实话,在公共场合玩 Switch,那体验嘛……怎么说呢,有点像是拎着个迷你游乐园到处晃悠,乐趣和尴尬偶尔也手拉着手。第一次尝试:咖啡馆里的秘密花园记得第一次鼓起勇气在咖啡馆里掏出我的 Switch,那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咖啡香气弥漫,人们低语交谈。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假装在等人,然后小心翼.............
  • 回答
    当然,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保持友善的眼神,这绝对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且其重要性远远超出我们许多人平时意识到的范畴。它就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我们不经意间却一直在使用的社交工具。首先,从最基本层面来说,友善的眼神是一种基本的人类信号。我们生而为人,对视觉信息极其敏感。当我们看到一个陌生人,我们的眼睛会.............
  • 回答
    在公共场合宣称“我要炸太阳系”,这绝对是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即便听起来像是个天方夜谭,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至于是否违法,答案是:很可能违法,而且根据具体情况,涉及的法律可能相当广泛。咱们来捋一捋,为什么说这事儿麻烦大了,以及它可能触犯的法律条文:1. 扰乱公共秩序罪 (Disturbing the Pe.............
  • 回答
    塔利班声称将在公共场合禁止音乐,并援引“音乐在伊斯兰教中是被禁止的”这一理由。这个说法背后涉及复杂的宗教解释和历史渊源,并非所有穆斯林都持有相同观点。以下将详细解释塔利班的这一立场及其依据:塔利班的立场与历史背景塔利班是一个严格遵循伊斯兰教法(Sharia)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在他们统治阿富汗的时期(.............
  • 回答
    在公共场合,男生看待穿着超短裙的女生腿是否“情理之中”,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规范、个人感受、性别差异以及对身体的看法等多个层面。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更多的是一种程度和语境的区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感官吸引力与视觉关注: 生理本能与进化心理学: 从生.............
  • 回答
    在公共场合享用一座“超高”汉堡,确实是一项挑战,但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关键在于策略、技巧以及适当的心理准备。以下将详细拆解如何在公共场合优雅而有效地征服这座汉堡巨兽: 一、 视觉与心理准备:认识你的对手在开始之前,先花点时间观察一下你的汉堡。它有多高?有多少层?酱汁和配料有多么“不羁”? 心理建.............
  • 回答
    美国公共场合对狗的限制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美国的文化、历史、法律体系以及社会观念。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因素:1. 深厚的养狗文化和历史渊源: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的传统观念: 在美国,狗不仅是宠物,更被视为家庭成员和忠诚的伙伴。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人们普遍对狗持有积极的态度,.............
  • 回答
    老实说,每次我掏出那台厚重的掌机,心里确实会咯噔一下。尤其是在咖啡馆里,周围坐着的是那种一看就很“精致”的人,手里拿着轻薄的笔记本或者 iPad Pro,我总觉得自己有点格格不入。我玩的是那个最新款的掌机,你知道的,那个金属外壳,屏幕巨清晰,玩3A大作丝滑得不行,手柄的震动反馈也特别细腻的那种。平时.............
  • 回答
    在熙熙攘攘的公众场合,有些人会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整个人变得僵硬、不自在,甚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冷淡,而是背后有着许多看不见的心理活动在作祟。试想一下,当一个人走进一个充满了陌生面孔、各种声音和活动的场所时,他首先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审视”感。哪怕周围的人并没有刻意盯着他,他也.............
  • 回答
    在公共场合高调表白,这事儿可真是说不清是浪漫到极致,还是尴尬到无语,完全得看你怎么站队,以及当时具体是什么个情况。正面观点: 勇气的展现,直率的爱意: 喜欢一个人,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这种直白,少了一些弯弯绕绕,多了几分真诚。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常“爷们”或“飒”的表现,.............
  • 回答
    在公共场合喊“美女”,的确常常能看到不少女生会下意识地循声望去。这背后的原因挺复杂的,掺杂着社会心理、文化习惯,甚至还有一些生理上的东西。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一个最直接的原因:“美女”这个词自带一种积极的、有吸引力的标签。 被看见,被关注: 在人来人往的公共场所,大部分人都在自.............
  • 回答
    中国青年在公共场合提问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个因素,而是多种社会、教育和个人因素交织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教育资源与教育体制的结构性差异1. 城乡教育差距 优质教育资源(如师资、课程设置)在城乡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可能.............
  • 回答
    这种行为,坦白说,触碰到了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当一个人发现伴侣出轨,那种被背叛的愤怒、痛苦和羞辱感是难以言喻的,是一种巨大的情绪海啸。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一个人可能会做出一些在理性状态下不会做出的极端行为。从情感和心理角度看:首先,我们可以理解这种行为背后蕴含的巨大情绪张力。出轨对于受害者来说.............
  • 回答
    我接触过一些曾遭受父母在公共场合羞辱的孩子,他们的故事往往交织着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印记,绝非简单一句“过得不好”就能概括的。这些经历,就像刻在他们生命底色里的一抹暗影,虽然会随着时间淡化,但偶尔也会在不经意间泛起涟漪。首先,自我价值感的坍塌是普遍存在的。当一个孩子反复在最亲近的人——父母面前被否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