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自热火锅并不好吃,而且很贵,还有人那么喜欢呢?

回答
自热火锅,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了方便快捷的魔力,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魔幻”。口味普通,价格不菲,但市场却依旧火爆,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这东西有人爱,有人嫌,还有人愿意为它买单。

首先,咱们得承认,自热火锅的“好吃”这事儿,真的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对它的期待值被商家那宣传得天花乱坠的广告给吊得太高了。那些镜头里翻滚的红油,饱满的肉片,翠绿的蔬菜,看起来简直是人间美味。但实际到手之后,那味道嘛……怎么说呢,就是一种“尚可”的味道。

你说它难吃吧,它又不会让你咽不下去。里面的食材,虽然经过了脱水、冷冻等处理,但煮熟了之后,味道勉强能接受,辣度也能选。如果你是那种对口味要求不高的“吃货”,或者说是在一个极端环境下,比如户外露营、旅途中的火车上,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火锅,那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根本顾不上“好吃”不“好吃”了。这时候,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慰藉”,一种“温暖”。

而且,自热火锅的口味也越来越多元化,不仅仅是传统的川渝麻辣味,还有番茄牛腩、酸菜鱼、菌汤等等,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有些品牌在食材的选材和调味上下了功夫,确实能做出比一些普通方便面或者速食更令人满意的味道。你如果吃过那种特别糟糕的自热火锅,那只能说你踩雷了,不是所有自热火锅都那样。

再来说说价格。是的,自热火锅普遍不便宜,一盒动辄几十块,跟超市里普通方便面比起来,简直是“奢侈品”。但你仔细想想,一盒自热火锅里面都有什么?有主食(米饭或者面条),有肉类(牛肉、鸡肉、午餐肉等),有蔬菜,还有底料和加热包。这几乎是一顿完整的餐食了。如果是在外面吃一顿火锅,哪怕是最简陋的小火锅店,人均消费也远不止几十块。

而且,自热火锅最核心的价值,其实不在于它提供了多么高品质的食物,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即时满足”和“便利性”。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工作日的午餐: 你可能在办公室,没有时间出去吃饭,也没有带饭。这时候,一盒自热火锅,十几分钟就能让你吃到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而且味道不算差,比冷冰冰的三明治或者外卖更让人满足。
户外活动: 露营、徒步、登山,条件有限,无法生火,也懒得自己做饭。自热火锅简直就是神器,只需要一盒和一点水,就能在野外享受到火锅的乐趣。
旅行途中: 在火车上或者条件不好的宾馆,没有条件加热食物。自热火锅就成了救命稻草,避免了饥一顿饱一顿的窘境。
懒人经济: 现代社会,很多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回到家只想瘫着,不愿意洗菜、切菜、煮饭。自热火锅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种“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快点吃上饭”的需求。

它的“贵”,其实贵在它的“解决方案”上。你不是在为食材买单,而是在为“方便”、“即时”、“不用洗碗”以及“在特殊场景下的解决方案”买单。这种便利性和节省的时间,对很多人来说,是值得付出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呢? 除了上面提到的便利性,还有以下几点:

1. “火锅”的情结: 火锅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代表着团聚、热闹、温暖,是一种社交和情感的载体。即使是自热火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对火锅这种饮食方式的情感连接。尤其是在一个人的时候,吃一顿自热火锅,也能多少感受到一点“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
2. 口味的适应与变化: 就像前面说的,自热火锅的口味在不断进步,商家也在努力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且,很多人也不是天天吃,偶尔尝鲜或者在特定场合食用,觉得味道还不错,甚至会形成一种习惯。加上有些品牌会推出一些季节限定或者联名款,也会吸引一批追求新奇的消费者。
3. 社交媒体的传播: 现在的年轻人很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包括美食。自热火锅这种“新奇”的食物,很容易成为分享的素材。各种“吃播”、“测评”,加上滤镜和剪辑,会将自热火锅的“食用场景”和“美味”放大化,吸引更多人尝试。
4. “安慰剂”效应: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觉得它有多好吃,而是因为它的便捷和“热”的属性,在心理上给予了我们一种满足感,一种“我正在好好照顾自己”的感觉。尤其是在疲惫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吃点热乎乎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安慰。

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它不好吃,很贵,并且确实不常吃。这很正常。市场就是这样,总有它的目标群体,总有它的拥趸。它可能不是你一日三餐的首选,但在某些特殊时刻,它确实能解决你的燃眉之急,提供一种别样的体验。

所以,总的来说,自热火锅的“不好吃”和“很贵”是相对的,它的受众主要是那些看重“便利性”、“即时性”和“体验感”的人群,而“喜欢”它,也往往是因为它在特定场景下提供了无法替代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唤起一些情感上的共鸣。它是一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吃”的某种特定需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起一句老金句: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自热火锅真的不好吃么?

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事实,因为题主提到的火锅品牌,我也买过,感觉和店里吃到的火锅相比,的确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过我,因为既然是同一家的产品,在现在标准化生产的条件下,理论上在火锅底料上不应该有差异,而加热嘛,外面和家里都是电热型的,也不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异。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自热火锅和店里火锅存在差异呢?

仔细研究了下,最大的差异在于:食材。

火锅店最大的优势就是现场配制的新鲜食材,因此可以很大程度上让口感保持最好。

但是一般的自热火锅是做不到。

作为一种成品化的销售产品,自热火锅首先要在工厂里进行生产,然后进行包装运输,抵达店铺,最后被用户购买。这其中最大的风险就在于:时间。

毕竟任何食品,长时间搁置都会腐烂,更别提自热火锅往往是常温保存,这就更是容易出现变质。而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自热火锅的生产必然会调整食材的配方,典型的就是:增加防腐剂, 甚至会添加许多种防腐剂,虽然不会对健康产生太大影响,但是肯定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火锅的味道,这也是为何食材会让人觉得不好吃的缘故。

那么,有没有解决食材的办法呢?

第一时间让我想到的是当年做实验的时候接触到的FD宇航冻干技术,有时候提取的样本比如核酸等本身是含有液体的,不容易保存和邮寄,因此需要将其变成干粉状态。但是又不能在常温晾干甚至高温下烘干,这样会让核酸等发生降解甚至变性。而FD宇航冻干技术就可以保持在低温情况下使其失水,等需要的时候再加水进行复水。

那么什么是FD宇航冻干技术呢?一般情况下,FD宇航冻干技术是指真空冷冻干燥技术[1]

这是一种物理脱水方法,利用的就是水在不同气压下的相变温度不一样(相变是指固液气等三种状态的转变)。大家一定听说过,水的沸点其实在不同的温度下是不一样的,具体地说,是海拔低的地方沸点会高一点,而海拔高一点地方会低一些。比如在青藏高原,水的沸点仅为84-87℃。而其本质上的因素在于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会相应减小。这就给我们一种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调整气压,从而让水的沸点发生巨大变化。[2]FD宇航冻干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随着气压不断下降,水的沸点会急剧下降,比如当气压只剩下0.01个大气压的时候,冰融化为水的熔点温度略高于0℃,而水转化为水蒸气的沸点温度已经变成了6.3℃,可见熔点变化不大,但是沸点已经被大大地降低了。而进一步地降低大气压,直到真空的水平,那么这个时候,水的熔点和沸点基本一致了。这个时候,冰将直接转化为水蒸气[3]。

因此,把冷冻的食材放入FD冻干机中,然后调整气压,那么冷冻的食材中的水分将直接升华,从而可以避免干燥过程中的诸多影响。

举个例子,一项研究中对苦瓜的不同干燥脱水方式进行了比较[4],分别采用了FD宇航冻干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日晒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热干燥等几种策略。

结果如上表所示,可以明显看出,从干燥后的苦瓜和新鲜苦瓜的色彩来看,FD宇航冻干技术(真空冷冻干燥)的色差是最小的,最接近于新鲜苦瓜,而其他处理方式要差多了。

而从容易感觉出来的感观来看,比如硬度而言,不同处理方式也有差别,

用FD宇航冻干技术(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硬度是最低的,也最符合我们对苦瓜蔬菜的认知,而在日晒干燥这种处理后,苦瓜的硬度急剧上升。

其实从不同干燥策略形成的苦瓜粉颜色来看,也可以很容易发现其差异。

而上述这些因素,其实很影响人们对食物的认知和口感的。

正因为如此,FD宇航冻干技术理论上可以作为处理新鲜食材的非常好的策略。

不过尽管FD宇航冻干技术在二战期间出现,用于保存那些容易变性的药品,但是其应用于食物上却是在二十年后的人类宇航大开发时代。

大家都知道,对于航天器来说,重量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为了减轻航天器的重量,研究人员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而载人航天中,能够较好的减轻重量的重要一环就是食物。大多数食物都含有水分,如果能够将水分去除掉,那么就可以很好的降低重量。不过如果采用烘干的办法,就会造成食材口感、味道等方面诸多变化(大家可以想象土豆和薯片的口感)。为了调和重量和食材保真度的矛盾,研究人员将FD宇航冻干技术应用到了航天食品上,成功的解决了载重和食材的矛盾。

不过,这之后其实FD宇航冻干技术相当长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为何?成本高。

当年进行载人航天,所以可以不计成本地进行投入,但是真到了生产应用阶段,那得考虑成本问题啊。

事实上,FD宇航冻干技术涉及到一系列技术和生产难题[5],

首先是前处理工艺

为了让原材料达到更适合加工的状态,需要对产品进行前处理,比如切片处理、超声波处理和浸渍处理等等,这些处理会对干燥过程有较大的影响。比如,物料的厚度直接影响了干燥。物料厚度太薄,干燥层热和质传递阻力小,可以缩短干燥时间,但是却会降低批量生产能力,反之物料太厚,增加了干燥时间,却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批量生产能力。因此需要在物料厚度和生产能力之间寻找一个较合适的平衡点从而实现更好的生产效率。[5]不仅是厚度,物料的材质等也有影响,比如冻干时候,肉的纹理方向和热流方向平行则有利于传热,反过来,要是肉的纹理方向与热流方向垂直,那么就会导致水蒸气发散被阻挡,降低了干燥效率[6]。

其次是预冻工艺处理

冻干过程首先要对产品进行预冻,这一步也涉及到许多细节,比如预冻温度就是一个重要参数,预冻温度过低会导致能耗增加、效率降低;而如果预冻温度过高,可能食材还没彻底冻结,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FD宇航冻干技术,其实并不是升华,而是液体气化,那就失去了冻干的优势了。同样,预冻的速率也是很关键的[7]。

此外,冻干过程的条件设置也是很关键的。

在冻干过程会涉及到一些概念,比如共熔点是指全部结冰的食品随着温度升高的时候冰开始融化的温度[8],而崩解温度则是随着温度上升,产品失去了刚性,开始变粘,产生熔化、发泡等现象的温度[9]。一般情况下,这些温度主要是由物料来决定的,不同物料这些温度均不同,这也极大地增加了FD宇航冻干技术应用的难度。

此外气压会影响水的熔点,同样也会影响物料的熔点,因此,升华温度是物料的共熔点温度和崩解温度共同决定的。既不能超过崩解温度,又不能高于共熔点。否则就会造成冻干产品出现气泡、色泽变化,以后复水困难[10]。

再加上冻干需要的专门设备,这就决定了,FD宇航冻干技术本身成本更高,因此也是其贵的原因。

但是,从处理食材的角度,FD宇航冻干技术的确是非常优越。

1.食品内在营养成分的保留率达到95%以上 [11]。

2.不需要使用防腐剂也能起到非常好的保存保鲜。

可以说,采用FD宇航冻干技术,可以让食材最大程度保鲜,避免防腐剂等添加剂的影响。而在需要食用的时候,直接加水进行复水即可,毕竟FD宇航冻干技术只是将水升华掉了。

目前,FD宇航冻干技术已经在自热火锅中有应用了,自嗨锅品牌是行业内首个将FD宇航冻干技术运用至自热火锅的(目前自嗨锅已递交FD宇航冻干技术的专利申请)。

通过FD宇航冻干技术,运用物理学“升华”原理,将食材将食材在零下60度的真空罐中进行10小时以上的冷冻干燥。这样最后食材基本上已经不含水了,自然在常温下也不用担心腐败问题了,毕竟,腐败问题的根源是微生物和水,作为生命之源,没有水,微生物也没法存活啊。

自从对比了自嗨锅品牌和其他一些自热火锅品牌后,自热火锅我就经常买这一家了,不仅减少防腐剂添加,而且FD宇航冻干技术本身对于食材保鲜的还原度是相当高的,几乎接近真实的新鲜食材了。

其实自热火锅这些年越来越火,就像采用FD宇航冻干技术的自嗨锅品牌可以让食物接近火锅店的味道。而在此基础上,自热火锅还有其他一系列优势,比如方便,现在城市那么堵,出去吃个饭路上老半天,还要取决于火锅店的营业时间,而在家里自己整上一个多自在,随时随地都方便。当然,还有个优点,就是对单身人士友好啊。不是曾经有人评价过最孤独的事情里,其中就有一个人吃火锅。当前国内单身人那么多,搞个自热火锅自己吃,还是蛮自在的,也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1 Oetjen, Georg-Wilhelm, and Peter Haseley. Freeze-drying. John Wiley & Sons, 2004.

2 Nail, Steven L., et al. "Fundamentals of freeze-drying."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f protein pharmaceuticals (2002): 281-360.

3 Ciurzynska, Agnieszka, and Andrzej Lenart. "Freeze-drying-application in food processing and biotechnology-a review." Polish Journal of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61.3 (2011).

4 邓媛元, et al. "不同干燥方式对苦瓜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50.2 (2017): 362-371.

5 吴燕燕, et al. "水产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水产学报 43.1 (2019): 197-205.

6 郑建珊. 提高青鱼片冻干工艺效率的实验研究[D].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1: 20-24.

7 麦润萍, 冯银杏, 李汴生. 基于分形理论的预冻温度对冻干猕猴桃片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8 崔清亮,郭玉明,程正伟.冷冻干燥物料共晶点和共熔点的电阻法测量[J].农业机械学报,2008,39(5):65-69

9 徐成海,张志军,张斌.冻干技术的几个热点问题[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0(5):205-210

10 邢华,周国燕,蓝浩.食品冷冻干燥物料共晶、共熔点测量[J].食品与机械,2012,28(1):19-21

11刘婧超. 冻干食品:锁住营养 不失风味[J]. 决策探索(上), 2020, No.638(01):91-91.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