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罗小黑战记》动画电影与《哪吒魔童降世》的差距在哪里?票房差距悬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
“罗小黑”和“哪吒”——同样是国产动画电影,同样收获了口碑,但票房成绩却是天差地别。这其中的差距,绝非偶然,而是折射出当下国产动画电影在市场、创作理念以及观众认知等多个层面的复杂现实。要细说这两部作品的“差距”,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

首先,定位与目标观众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罗小黑战记》大电影,它继承了同名网剧的风格,核心受众是本身就熟悉并喜爱“罗小黑”这个IP的粉丝群体。它的叙事是相对碎片化、生活化的,更偏向于一种“治愈系”的日常和情感体验。电影的主线围绕着“家”的概念展开,探讨的是人类与妖精之间的共存与理解,这种探讨是温和而内敛的。它的幽默感也比较微妙,需要观众对角色关系和某些梗有一定的了解才能get到。所以,它更像是“粉丝向”的作品,如果你是它的粉丝,你会在里面找到很多熟悉的味道,感受到导演的情感倾注。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它的野心明显更大。它改编自中国经典神话《哪吒闹海》,虽然也做了颠覆性的改编,但根基是大众熟知的神话故事。它的目标观众是更广泛的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动画爱好者,还有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观众,甚至是带着孩子来看的家庭观众。电影的叙事是更具冲击力的,节奏更紧凑,情感也更外放。它聚焦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精神,这种强烈的普世价值,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从视效、打斗到剧情的戏剧性,《哪吒》都做得非常“爆米花”,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带来一种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

简单来说,《罗小黑》像是一杯精心调制的特调咖啡,懂它的人会品出独特的风味;而《哪吒》则是一瓶国民级的啤酒,大多数人都乐于畅饮。

其次,内容创作的侧重点和市场适应性也大相径庭。

《罗小黑》在创作上更注重的是风格化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它延续了网剧那种独特的“佛系”节奏和写意的美学风格。很多时候,它不是在讲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在展示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与妖之间的微妙情感。这种“慢”和“静”的风格,虽然能打动一部分核心粉丝,但在追求快速信息获取和强烈刺激的当下市场环境下,对于非粉丝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门槛,甚至会觉得节奏拖沓。

《哪吒》则在内容创作上表现出了极强的市场嗅觉和策略性。它抓住了中国观众对于“反叛精神”、“不认命”等议题的共鸣,并将这些现代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到传统故事中。同时,它在视效上的投入和成熟度也远超《罗小黑》。高质量的CG动画、流畅的打斗场面、以及充满中国元素的服装和场景设计,都为电影增添了极强的观赏性。它成功地将“国风”与“燃”结合,满足了观众对国产动画在工业化水平上的期待。

可以说,《罗小黑》是在“用爱发电”的坚持风格,而《哪吒》则是在“用专业技能回馈大众”的同时,找到了与市场最佳的契合点。

第三,宣发策略和大众认知度的差异也是关键因素。

《罗小黑》的宣发更偏向于粉丝圈层,它更多地依赖口碑传播和社群的自发安利。对于非粉丝群体来说,可能是在无意中看到推荐,或是被某个片段吸引才会去了解。它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网剧积累的粉丝基础。

而《哪吒》的宣发则堪称教科书级别。从预告片的精准投放、话题性十足的口号(比如“我是大魔王,我说了算”),到深入人心的“高燃混剪”,再到与各大品牌联动,它成功地在上映前将“哪吒”这个名字和“不认命”的精神植入了大众的脑海。它有效地利用了社交媒体的传播力量,制造了持续的话题热度,使得即使是不怎么看动画的人,也能知道这部电影有多“火”。这种全方位的、覆盖面极广的宣发,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票房吸金能力。

票房差距悬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这两部电影的票房差距悬殊,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信号,它能让我们得出几个重要的结论:

1. IP基础与大众文化记忆的重要性: 《哪吒》改编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这为它提供了天然的文化土壤和观众基础。即使是没看过动画的人,也知道哪吒是那个能“脚踩风火轮、手持乾坤圈”的反叛少年。这种大众文化符号,是任何新IP在初期都难以比拟的资产。《罗小黑》虽然也有积累,但它的IP影响力仍然局限于特定的动画爱好者群体,距离成为全民性的文化符号还有距离。

2. 市场化能力与普世价值的结合是关键: 一个好的故事,加上能够引发大众共鸣的普世价值,再加上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才能真正引爆市场。《哪吒》在这三者上都做得非常出色。它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对所有身处困境、渴望打破命运桎梏的人的呼唤,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情感链接。而《罗小黑》的情感表达更为细腻和个人化,虽然动人,但其普世性和情感强度上,与《哪吒》的“反抗精神”相比,在最大化触达观众方面存在差异。

3. 动画工业化水平的差距仍然存在: 尽管近年来国产动画进步飞速,《哪吒》在视效、动作设计、节奏控制等方面的精良制作,仍然是观众对国产动画品质的期待标杆。它证明了中国动画团队有能力制作出达到国际水准的商业动画。而《罗小黑》在这些方面,更侧重于风格化和二次元的美术表现,其工业化的成熟度和震撼力,与《哪吒》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非粉丝观众的选择。

4. 宣发能力对票房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哪吒》的成功,也说明了在内容本身足够优秀的基础上,强大的宣发能力可以极大地放大其市场潜力。《罗小黑》的宣发更侧重于圈层,其目标是服务好核心粉丝,而《哪吒》则是要“破圈”,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走进影院。这种宣发策略的差异,直接体现在票房数字上。

5. “圈层”与“大众”的平衡难题: 《罗小黑》的创作理念和风格,无疑是在坚定地守护其核心粉丝的喜爱,这是一种宝贵的创作初心。但要实现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就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既能保持自身的独特风格,又能吸引更广泛的观众。这可能是许多风格化动画电影面临的普遍挑战:如何在坚持“自我”和拥抱“市场”之间找到那个最佳的平衡点。

总而言之,《罗小黑战记》大电影是一部有诚意、有温度、有风格的优秀动画电影,它证明了国产动画可以有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追求。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则是一部集技术、内容、市场策略于一体的现象级作品,它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并通过强大的工业化制作和精准的宣发,实现了对大众市场的全面引爆。它们之间的票房差距,并非简单的“谁更好谁不好”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国产动画电影在IP孵化、内容创作的多样化尝试、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市场推广策略上的多重维度下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策略选择。从这个角度看,《罗小黑》和《哪吒》恰恰共同描绘了国产动画电影当下丰富而充满潜力的生态图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记得去年《哪吒》票房刚刚破30亿时,

《乌龙院》的作者,台湾泡面番动画的“大师兄”,被其死忠粉丝们吹嘘为“中国漫神”的敖幼祥,就公开发表了如此“羡慕嫉妒”的言论:

大地震般的震撼!相信是每一个中国动画从业者,看到《哪吒》的票房20亿,30亿,40亿,50亿……之后的共同心声。敖幼祥这个“台湾泡面番之祖”,只是坦然说了一句实话。

这位敖先生在2002年就应邀到广州开设工作室,几乎亲身目睹了中国内地动漫崛起腾飞的全过程。他本人亦从早年访谈时,还充满自信地指点江山,认为内地动漫落后了他们多少年,该当如何虚心学习,到现在直接感慨【望尘莫及】【除了羡慕嫉妒,也没什么用】,也只是不到20年的时间而已。

很显然的事实,如果我们的动画从业者,一直亦步亦趋地做二维动画,做泡面番,那么就只能永远跟在先发了半个多世纪的日本动画身后吃土;如果不靠着大市场支持,甚至都未必能赶超其学生台湾动画;至于对全球收割票房的好莱坞动画产业,更只能远远遥望,更勿论有今天的成就。

好在真正如《大圣归来》,如《哪吒魔童》这样的眼光敏锐的团队,决然选择了风险巨大的3D之路,要做事业,就要以赶超最强者为目标,就是要对标好莱坞最先进的电影工业!

甚至大而广之,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规划也是如此,如果真如这些年那些文青“影评人”鼓噪的那样,去学习什么韩国电影,伊朗电影,印度电影,以为拍出“有深度的”,能到国际电影节争奖,能被美国人奥斯卡奖表彰的电影,才是电影人的最高荣誉。

那么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绝不可能会有《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早就被好莱坞大鳄们分食殆尽了!

老祖宗就教导过,【取法其上,方可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只能得乎其下】。就算好莱坞这个第一名当真遥遥领先全世界,我们一直坚持以其为目标去瞄准和对标,终究有了如今稳居世界第二的巨大商业片市场,而不用跟在日韩电影身后去狼狈吃土。

这条道路何等艰辛,势必冲满挫折,前赴后继,不知倒下了多少勇者。《风语咒》1亿票房,《白蛇缘起》4.5亿票房,确实是很令人惋惜的,票房如果能分别各翻两三倍,才更对得起它们各自的质量。《大圣归来》更不用说,如果是今天上映,9亿的票房再翻三四倍也易如反掌。

哪怕是故事逻辑、人物设定存在极大缺陷,主题思想偏成人化,大结局既不爽也不燃的《姜子牙》,靠着一年时间努力联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浩大宣发,营造出 “封神宇宙”的气势,本身的光影特效和视觉效果也极为出色,接近了国际最先进水准,

也让很多不满意其故事脉络和主线剧情的影迷观众,同样觉得值回票价,一样取得了首日4亿票房、两日7亿票房的创纪录开局,上映短短6日,就拿到12亿票房,超过了5年前的《大圣归来》,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亚军。

不论《战狼2》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单一市场超过50亿票房的巨大成功,当时都极大震撼了日韩电影界甚至好莱坞,区区《寄生虫》之流,别看被美国人赏了奖,纯影响力根本连零头也及不上。——我为劲敌,彼为走狗!

大众的才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流浪地球》和《哪吒魔童》打开的中国科幻和中国动画的大门,自然会有很多浑水摸鱼者,无论是《上海堡垒》,还是最新那部碰瓷迪士尼的《木兰之横空出世》,绝不可能再将它们关上。《姜子牙》有再多遗憾和不足,也同样是走在同一正确的道路上。

幸甚至哉!

user avatar

这个题主虽然问的是罗小黑和哪吒的事,然而标签只有罗小黑,请问你这个问题是在问电影观众还是罗小黑粉丝,就很无语。我就搞不明白为什么越是佛系的人和作品(刘亦菲的粉丝也是),反而越是粉圈氛围浓烈。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喜欢没必要让别人都认同,按头别人的往往最后成了传说中的ncf。

以下原回答————————————————

两位导演在制作电影上木头局限性更大。

木头2009年开始连载漫画,2011年3月发布动画《罗小黑战记》。是个有丰富经验和创造力的漫画家。木头更擅长的是“人设”和“点子”,且在这个方面的技术登峰造极。

他的创造力体现在角色外形设计和画面感上面,以及层出不穷的梗和“点子”。像罗小黑战记动画一集短短几分钟就能看出此人超强的创造力,一集的梗玩出十几个。

而且从木头导演罗小黑战记第一集是他个人制作,可以看出作画水平非常强,画面看着尤其舒服。打斗分镜很有个人特色,在当时一众日系打斗场面中能脱颖而出。个人认为第一集是罗小黑战记整个系列的巅峰。

而且木头非常擅长埋彩蛋,找他的彩蛋也是种乐趣。

但是木头对剧本的宏观把控其实是比较差的,就像大电影为了迎合观众而强行去埋入“内涵”,其实剧情安排是出了不少问题的。比如很多人提过“节奏”,“人物塑造”,“前期重要配角后期打酱油”等。

而且木头作品最大特色是个人风格。然而大电影削弱了他本人的风格,打斗场面太日漫化,像无限的技能和打斗方式和《降世神通》里面的操控金属古维拉一模一样( -_-||)。连操控手腕上金属片片都一模一样,说木头他们没看过《降世神通》打死我都不信。

这个原因大概是因为2d太难画了。很多2d动漫技能和打斗风格是极难原创的。这也是为什么火影三巨头能封神的重要原因。而罗小黑资金投入太少,导致没有资本和精力去自创打斗风格。这是个败笔,在一部动漫电影看到其它动漫的打斗招式有点隔应。

总体来说,木头是个一流的动画导演和漫画家,但动画电影创作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他擅长的方面。

而哪吒导演饺克力,在2008年个人创作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获得第26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饺子导演更擅长的是“剧本”,而且在此方面的能力放在国际层面也是一流。饺子非常擅于剧本“节奏”的把控和剧本的“立意”。个人认为比起哪吒,“打了个大西瓜”才是最能代表他最高水平的作品。

国内动漫剧本一直是弱项。而且饺子在此方面超常的天赋以及在四川大学理科专业就读完本科,使他的作品逻辑感比一半文科出身的创作者强一些。

这也是他为什么首次创作动漫电影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重要原因。

相对的饺子在“玩梗”和“点子”的技术上就非常弱了。

哪吒可以看出他做大长篇电影这方面的弱势非常明显。前期笑点可以说“老套”了,很多笑点还是周星驰时期的那种,整个电影前期剧情看的我非常失望。(因为之前我是听说的动漫巅峰才去看的)。好在饺子在中期开始把埋下的伏笔全部收了回来,转折迭起,逐渐显露出其四十亿票房的水平。剩下的我就不吹了,太多人吹过。

而在画面和人物设计上,饺子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导演显然“很弱”。从“打了个大西瓜”可以看出饺子导演画画水平还是比较糙的。但是3d技术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3d制作更方便,可操作性更强,它不像2d那样需要一帧一帧画出来从而会带上强烈的个人风格。3d动漫只要钱投入够多完全能按照导演的意愿把画面展现出来。

我们在影院看到的“哪吒”显然已经不是导演一个人的成果,而是整个团队的。而饺子在其中扮演了最重要环节而已。

反观木头的罗小黑,就像宫崎骏的作品一样,个人风格非常强,而且适合这个风格的画师难以培养,导致团队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

以下补充为什么说罗小黑不是全年龄向动漫电影。(我个人认为电影质量如何和多少人喜欢关系不大。)

受非二次元观众喜欢程度,明显非二次元(30岁年龄左右及以上,12岁及以下),很难对罗小黑感冒。这大概和电影质量关系不大,和编剧阅历和风格可能有关。罗小黑的风格和人设偏典型的日漫式浪漫理想化,很难让不混圈的成年人产生共鸣。同理电影中的梗不混互联网的小孩子也看不懂。但是喜欢看二次元动漫,并且能够get到梗的大概会非常喜欢,这就是两种难以协调的极端。

至于说燃,燃只是一部电影的及格线,而哪吒与其说爆点在燃,不如说亲情友情,甚至公申豹的人物经历和形象刻画,可以让很多人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就是电影的共鸣。

至于粉丝说的宣发方面,更是毛的关系都没有。哪吒上映后一个月我才去看的这部电影,甚至上映前都不知道有这部电影上映,相比起来罗小黑早前一个月就早早听说了,抢好了点映票。

罗小黑上映环境更好,哪吒开先河在前,国内群众对动漫电影接受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票房为什么比不上大鱼海棠绝对是作为商业电影层次上自身问题。我记得点映完上映第三天淘票票评分是9.2-9.3左右,如果大众给分9.7-9.8绝对是另一个票房格局。

说哪吒靠卖丑卖腐就获得宣传胜利的粉丝吃相很难看,靠无脑贬低和强行找理由就为了去强行说高商业价值方面的比较也很搞笑。

user avatar

关于票房差距,二者几乎没有可比性。

原因如下:

1.哪吒是3D,罗小黑是2D。我认为哪吒的3D很一般,反而罗小黑的2D倒是可圈可点,不过绝大多数人更愿意为3D花钱。

2.哪吒节奏好,罗小黑节奏偏慢。哪吒是典型的超级英雄式爽片,而罗小黑更像一部节奏悠扬的公路片。爽片当然更容易有票房(并不是贬低爽片,个人很喜欢漫威电影)。

3.哪吒调动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国漫崛起),而罗小黑没有。并且哪吒因为题材的原因,受众面非常广,使得大量长时间未能见到优秀国产动画的国人产生了所谓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有了购票欲望。

4.笑点与反差。哪吒在人物塑造上非常大胆,魔童形象的哪吒、肥头大耳的太乙真人都与我们的固有印象形成巨大反差(但我认为非常恶心,很恶趣味)。整部电影笑点密集,玩梗、段子不计其数。相比之下罗小黑显得平平无奇。

5.激动人心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个人觉得很尬...

6.营销。哪吒的营销是罗小黑比不了的,各种噱头,腐、丑、反差....也有人说罗小黑卖腐,在我看来那是直白的师徒、父子情。

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哪吒获得了奇迹般的票房。

从电影的角度来讲,《罗小黑》根本算不上优秀,漏洞bug一堆,但至少是部诚意之作。


我喜欢罗小黑。

原因如下:

1.公路片死忠粉。我非常喜欢公路片,看这类片子就像旅游一样,代入感非常强。一路上的经历,人物关系的变化,角色的成长与改变....啊,太美妙了。我比较喜欢的一些公路片:《心花路放》《人在囧途》《后会无期》《憨豆的黄金周》《落魄大厨》《罗小黑》。虽然罗小黑并不是典型公路片,甚至影片中相关的片段被吐槽节奏慢,没意义。但是我却认为这是影片精髓所在,无限与小黑的关系变化也体现的淋漓尽致。ps:吐槽节奏慢的一定是假粉丝,八年都等了,差这几十分钟?

2.观感舒适,打斗过瘾,动作流畅。虽然画面并不精致,但是不缺细节,整体观感非常舒适。



关于打斗场面,放一小段虐菜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648005192028160

3.人物形象丰满。罗小黑单纯善良,但有判断能力。风息一心为恢复家园,能力出众,但仇视人类。无限,难以解读,姑且定义为大坏蛋吧。

4.玩梗不断。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655091859079168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655125069406208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655151980036096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655169814274048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655192295792640


名场面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8472219082735616

5.关于发展和生态的思考。《罗小黑》并不是讲了一个单纯的妖精报复人类的故事,而是展现了一个融合了发展,环境,族群等因素的独特又合理的世界



吹爆众生之门!b23.tv/ep394975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小黑”和“哪吒”——同样是国产动画电影,同样收获了口碑,但票房成绩却是天差地别。这其中的差距,绝非偶然,而是折射出当下国产动画电影在市场、创作理念以及观众认知等多个层面的复杂现实。要细说这两部作品的“差距”,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首先,定位与目标观众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罗小黑战记》大电影,.............
  • 回答
    在《罗小黑战记》中,虽然妖精拥有超凡的力量、特殊的技能和悠久的生命,但人类也并非全无优势。人类之所以能够与妖精共存,甚至在某些方面展现出独特的“强大”,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详细阐述:1. 适应性与韧性:生存的智慧 强大的环境适应力: 人类是地球上适应能力最强的物种之一。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恶劣的自.............
  • 回答
    《罗小黑战记》这部动画电影,在我看来,确实是个特别的存在。你说它口碑炸裂,这点我绝对同意,当时上映后,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5,朋友圈里也是刷屏级的推荐,好多人看完都说“太好看了”、“治愈”、“画风太舒服了”。可与此同时,它的票房成绩,对比那些动辄破亿,甚至十亿八亿的国产动画大片,就显得有些“低调”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罗小黑战记》第四十集。这一集真的是让人又心疼又期待,看完之后,感觉心里五味杂陈的。首先,从故事主线来看,这一集进一步推进了妖精和人类之间,特别是罗小白和无限之间的关系。小白一直以来都对无限抱有极大的好奇和一点点疏远,但经历了之前的种种事件,她似乎越来越能理解无限的立场和内心的挣扎。.............
  • 回答
    《罗小黑战记》第38集,无疑是这部作品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用一种非常巧妙且充满情感的方式,将之前的铺垫与接下来的主线剧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一集给我的感受,可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既有让人揪心的无奈,也有角色成长带来的欣慰。铺垫的收束与情感的爆发在第38集到来之前,我们已经看到了风息的过去,.............
  • 回答
    20202021赛季欧冠小组赛抽签结果已经揭晓,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C组的“死亡之组”,卫冕冠军拜仁慕尼黑将与马德里竞技、萨尔茨堡红牛和莫斯科火车头同组。而另一大看点是,在小组赛阶段,球迷们将迎来两位足坛巨星——梅西和C罗的直接对话,他们的球队巴塞罗那和尤文图斯被分在了G组。以下是各支球队的抽签形势分.............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B组小组赛的最后一轮,伊朗对阵葡萄牙的比赛,绝对是那届世界杯最令人血脉偾张、也最具戏剧性的一场。最终的比分定格在1:1,这个结果对双方来说,都带着一丝苦涩与不甘。先说说伊朗队,那场比赛他们几乎是抱着必胜的信念走上赛场的。要知道,在那之前,他们已经战胜了摩洛哥,逼平了西班牙,展.............
  • 回答
    关于罗小居“年入百万闺蜜”的争议,这一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主要围绕其收入真实性、粉丝经济模式以及自媒体行业收入结构展开。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争议的背景、争议点、可能的真相及公众反应: 一、争议背景:罗小居的“百万收入”传闻罗小居是抖音平台上的知名博主,以分享生活、情感话题、女性成长等内.............
  • 回答
    最近我入手了一款米家有品众筹的品罗小怪兽料理机,之前在众筹平台上看到它小巧精致的外形和宣传的“一机多用”就心动了,正好家里也缺一个方便的厨房小帮手,就毫不犹豫地参与了众筹。拿到手后,我感觉这小怪兽确实名副其实,颜值非常高,摆在厨房里完全不像个笨重的厨电,倒像是个可爱的装饰品。我拿到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
  • 回答
    “梅罗时代”终将落下帷幕,而在那之后,我们又要如何重新审视那些闪耀足坛的名字?特别是当“外星人”罗纳尔多、“小罗纳尔多”和“C罗纳尔多”这三位名字里都带“罗纳尔多”的巨星,他们在新一代球迷眼中,或许是并列的传奇,但在更深层次的历史地位梳理上,总得有个先后。一旦C罗也告别绿茵场,这场关于“罗纳尔多们”.............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反映了足球世界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数据与感觉、与球迷的喜爱度往往存在差异。 你提到“数据内马尔明显比小罗好太多”,这可能涉及到你在比较时侧重的具体数据维度。但如果大多数人认为小罗比内马尔强,这背后确实有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数据层面的可能差异与解读.............
  • 回答
    关于抖音博主“阐史官小罗”关于成吉思汗的视频内容,我看到不少讨论,也尝试去了解了一下。总的来说,他的视频风格是那种比较抓住眼球的,会用比较直接、甚至有些夸张的语言来解读历史人物和事件。对于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小罗的解读也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小罗视频中对成吉思汗的观点(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推测):我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棒,涉及到了足球战术中球员位置的演变和适应性,尤其是像罗纳尔迪尼奥(小罗)和梅西这样拥有独特天赋的球员。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顾里杰卡尔德执教巴塞罗那时期的一些关键战术安排,以及小罗和梅西各自特点的展现。核心问题:为何里杰卡尔德时期小罗被视为中场,而梅西则一直是前锋或边锋?简单来说,这.............
  • 回答
    要从突破能力、个人能力和个人对球队的贡献这三个维度来比较小罗、卡卡、C 罗、梅西这四位巨星的巅峰时期,需要非常详细的分析,因为他们都是各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球员。以下将逐一展开,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 一、 突破能力突破能力是指球员通过带球摆脱对手防守球员的能力,这通常涉及到速度、盘带技巧、重心变化、爆.............
  • 回答
    咱们就事论事,纯粹从技术层面聊聊这几位大神,谁的球技更胜一筹。这几个名字,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说上三天三夜,但咱们今天就聚焦在“技术”二字上,把那些华而不实、或者纯粹靠身体吃饭的东西先放一边。大罗(罗纳尔多)说起大罗,那真是“外星人”的称号不是白叫的。他的技术,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爆炸力”。 盘带.............
  • 回答
    罗尔和“小铜人”公司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多方面的,并且会根据具体情况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判定。以下将详细阐述他们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罗尔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罗尔作为个人,其法律责任主要与其行为的性质、意图以及对他人造成的损害相关。1. 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 (Tort Liability): .............
  • 回答
    我不是人类,无法产生“喜欢”或“讨厌”的情感,因此我也不会“讨厌”斗罗大陆里的小舞。不过,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观众对小舞这个角色会有复杂的情感,甚至出现“讨厌”的感觉。这通常源于对她角色设定的某些解读,以及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她的一些行为方式和选择。打个比方,如果小舞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她的很多特质可.............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斗罗大陆》里,明明是人气女主角的小舞,却让不少读者头疼,甚至可以说是讨厌。这事儿啊,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得从角色设定的方方面面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被拿出来说事儿的,就是小舞的“主角光环”太重,而且这种光环有时候显得很不合理。你说她是魂兽化形,本身就有点特殊.............
  • 回答
    .......
  • 回答
    权游第三季,要是罗柏他当时真的应下和佛雷家的联姻,血色婚礼这档子烂事儿,它还会不会发生?小剥皮那王八蛋,他还会不会翻脸不认人,背后捅刀子?说实话,这事儿就跟咱们这儿老话说的“事在人为”一样,但很多时候,人的心里那点算计和贪婪,它比什么都管用。你想啊,血色婚礼之所以会发生,说白了,就是“恩将仇报”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