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接班”在里杰卡尔德上任后被归为中场的小罗的梅西,无论在任何阵容中几乎都是前锋或边锋?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棒,涉及到了足球战术中球员位置的演变和适应性,尤其是像罗纳尔迪尼奥(小罗)和梅西这样拥有独特天赋的球员。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回顾里杰卡尔德执教巴塞罗那时期的一些关键战术安排,以及小罗和梅西各自特点的展现。

核心问题:为何里杰卡尔德时期小罗被视为中场,而梅西则一直是前锋或边锋?

简单来说,这源于里杰卡尔德对两位球员核心能力的定位和战术体系的需要。

1. 罗纳尔迪尼奥(小罗)的“接班”定位与中场属性:

天赋与角色定位: 当里杰卡尔德接手巴萨时,罗纳尔迪尼奥是球队的核心和绝对巨星。他最突出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盘带、创造力、出色的视野、精准的传球以及强大的任意球能力。这些特质让他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射门型前锋,更是一个能够串联球队、组织进攻、撕裂防线的关键人物。
里杰卡尔德的战术体系: 里杰卡尔德在巴萨推行的是一种流畅、进攻性强、强调控球和创造力的战术。他需要一个能够在中场区域活动,连接后场和前场,并且能够通过个人能力为队友创造机会的球员。
“接班”的含义: 这里“接班”的含义不是说小罗是某个特定位置的“接班人”,而是指他成为了球队中场创造力的核心和进攻的组织者。他承担了昔日中场大师(如瓜迪奥拉时期)的角色,但用更具个人风格和冲击力的方式来完成。
在中场的作用:
组织进攻: 小罗经常出现在中场偏左或者前腰的位置,他可以通过个人盘带、精准的长短传以及与队友的二过一配合,将球从后场带到前场,并为前锋和边锋输送炮弹。
创造空间: 他的盘带吸引了大量的防守注意力,从而为其他队友创造了更多的空间和跑动机会。
任意球和远射: 他的任意球直接威胁对方球门,也是一种强大的中场攻击手段。
战术灵活性: 虽然被视为中场球员,但小罗的活动范围很大,他经常会前提参与到前场的配合和射门中,但其核心的战术价值在于他的组织和创造力,这更多地体现在中场区域。他更像是“攻击型中场”或“自由人”,但他的主要作用被放在了串联和组织上。

2. 里奥·梅西的“前锋/边锋”属性与战术定位:

天赋与角色定位: 梅西在早期展示出的最惊人的天赋是无与伦比的盘带(特别是狭小空间内的)、速度、爆发力、射门能力(尤其是左脚)以及极强的得分欲望。他最擅长的就是持球突破,然后直接威胁对方球门。
里杰卡尔德的战术安排: 里杰卡尔德很早就发现了梅西的潜力,并把他放在了一个能够最大化其得分和突破能力的位置上。
边锋(右边锋): 在里杰卡尔德初期,梅西最常出任的位置是右边锋。这个位置让他可以:
内切: 利用他擅长的左脚,从边路内切,直接攻击球门,或者为中路的队友创造机会。
一对一: 在边路获得一对一的机会,利用速度和盘带甩开防守球员。
传中: 尽管更多的是内切,但在必要时也能提供高质量的传中。
与小罗形成配合: 在右边路,梅西常常和小罗形成精彩的配合,小罗作为组织者,梅西作为冲击和得分的点。
前锋/伪九号: 随着里杰卡尔德战术的演变,以及对梅西能力的深入挖掘,梅西也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中锋或“伪九号”的位置。这让他:
更加自由: 可以更加自由地在中场和前场之间穿梭,拿球组织,然后突然插入禁区得分。
吸引防守: 他的存在让对方中后卫和边后卫难以捉摸,进一步拉扯了防线。
直接终结: 靠近球门能够让他更频繁地参与到射门和进球中。
与小罗的区别: 小罗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和组织,他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连接器和指挥官,即使他有很强的进球能力。而梅西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得分和直接威胁球门,他的角色更像是一个终结者和攻击箭头。将梅西放在中场会限制他直接冲击对方球门的能力,也会削弱他在前场的牵制作用。

总结来说,里杰卡尔德将小罗视为中场的核心组织者和创造者,是因为他的天赋更侧重于传球、视野和组织,而将梅西定位为前锋或边锋,是因为他的天赋更侧重于盘带突破、速度、爆发力和得分能力。

更详细的分析:

战术结构: 里杰卡尔德的433阵型(或4231的变种)需要一个在后场和前场之间有强大联系和创造力的球员。小罗的风格非常契合这个角色,他可以作为球队的进攻枢纽。而前场的三个攻击点(两边锋一中锋)则需要速度、突破和得分能力,梅西完美地扮演了其中一个(通常是右边锋)或者作为中锋的角色。
化学反应与互补性: 里杰卡尔德非常聪明地利用了小罗和梅西的互补性。小罗提供组织和传球,梅西则利用这些机会进行个人突破和终结。他们的位置安排是为了最大化这种化学反应。如果将梅西放到中场,小罗在前锋位置上会变得孤立,或者小罗在中场无法完全施展其前场终结能力。
对对方防线的威胁: 小罗在中场通过盘带和传球撕裂防线,而梅西则通过边路的突破或中路的穿插直接威胁禁区。这两种威胁是不同的,且在里杰卡尔德的体系中能够有效结合。
球员的职业生涯轨迹: 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球员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在里杰卡尔德时期,小罗正值巅峰,是球队的绝对核心,负责组织。而梅西当时还是年轻球员,他以惊人的个人能力和进球能力崭露头角,自然被放在了更靠前、更直接参与得分的位置。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和战术演变,梅西的角色也会有更复杂的演变,比如更多地回到中场组织,但这已经是后话了。

因此,里杰卡尔德对小罗和梅西位置的划分,是基于对他们各自天赋的精准洞察,以及为了构建一个能够发挥巴萨球员最大优势的战术体系。小罗在中场是“创造者”和“组织者”,而梅西在前场是“终结者”和“突破手”,这种分工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罗在梦二时站的一直是433的左边锋位置,在巴西国家队打的则是前腰。梅西刚出道时打的是右边锋。按说两人位置并不相同,完全可以同场配合。所谓梅西“接班”小罗,一般指的是他继承(或者说夺走)了小罗在巴萨的当家球星地位和进攻战术核心的作用,但从位置上也可以说是一个“前场自由人”接另一个“前场自由人”的班。

自古以来球员在赛场上的职责无非是以下4个:后场拦截、中场控制、前场渗透、门前终结(梦三巴萨掀起战术革新后,现在前场拦截、后场控制也成了常规战术任务,足球战术已越来越接近真正的全攻全守理念)。

同样在国家队司职前腰,小罗和齐达内里克尔梅这样的古典大师差别巨大:后两人都是身体强壮、控护超强、传球精准、速度却没有优势的中场节奏大师;而小罗却是速度极快、突破极强、传射俱佳、但并不精于节奏控制的前场利器。齐秃罗米的场上职责主要是中场控制和前场渗透这两项,虽然站位靠前,但作用更类似皮尔洛或者哈白;小罗的场上职责主要是前场渗透和门前终结这两项,和里瓦尔多、梅西或罗马的托蒂更加相似。

俱乐部的战术往往比国家队精细得多,小罗03年刚来巴萨时也打过前腰,但效果很差,巴萨前半个赛季打得极其糟糕,离降级区的积分距离比离榜首的皇马还近。冬歇期时,巴萨从国米租来了“野猪”戴维斯,荷兰人的超强扫荡能力让里杰卡尔德可以放心减轻哈维的防守任务,把哈维的位置推前了10米,代替小罗成为中场核心,而小罗则移到了433的左边锋位置。

把小罗从中路移到左边路好处很多:一是边路没有中路拥挤,小罗就有了更多的加速和突破空间;二是方便小罗内切右脚射门,提升他的终结效率和威慑力;三是当对方囤兵边路限制小罗,中路和另一侧必然出现更多空隙,萨维奥拉和路易斯加西亚,或者之后的埃托奥和久利就有了更多机会攻击禁区;四是纸面站位并不限制小罗自由活动,他随时可以换位到中路或者另一边来抓对方防线的漏洞。

这一战术变动极其成功,巴萨下半赛季开启连胜,季末竟反超皇马拿到了联赛亚军。也在之后两季联赛连冠,并拿到06欧冠,铸就了“梦二”辉煌。

梅西是梯队中出现的绝世天才,他17岁还拿着青年合同时小罗就敢指着他告诉科比“那个小孩将成为史上最佳”。他的技术特点和小罗相近,不同的是小罗用右脚而他用左脚,所以在巴萨的战术理念中他的天然位置当然是另一侧的右边锋。

他未满18岁前没有西班牙护照,如果签一队合同会占用非欧名额,所以04/05赛季球队缺人时他只是以青年队员的身份临时入替。到05年他一满18拿到护照,俱乐部就迫不及待地用一纸合同将他升入一队,不到半个赛季他就把世界顶级右边锋久利按到了板凳上。然而伤病延缓了他成为巨星的步伐,欧冠淘汰赛对阵切尔西时他重伤休养了近三个月,因此欧冠决赛里杰卡尔德没有冒险将他放入名单。

06世界杯后的两个赛季,小罗生活放荡、训练懒散,状态逐渐下滑,更衣室内派系林立、矛盾丛生,梦二也逐渐解体。但梅西则迅速成长为新的参天大树,07年仅20没有任何重要冠军的他就已进入了金球前三。问题在于小罗和梅西私交极佳,因此管理层不但担忧小罗的存在会阻碍球队更新换代,更怕梅西会模仿他的生活方式,迅速告别巅峰水平,所以坐等两代国王用渐进的方式来完成场上交接是不能接受的,必须尽快驱逐小罗为梅西让位。

巴萨的主席是典型的政客,所以驱逐小罗时考虑重点从来不是能卖多少钱,而是驱逐人气甚高的当家球星是否会引发会员和加泰民众的反感,所以他选择先搞臭再低价卖、而不是趁没完全下滑时高价卖出完全符合政客逻辑。

当小罗本人被突然出现的疯狂舆论攻击彻底打懵,队内其他大佬纷纷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时,只有年轻的梅西对这场无耻的驱逐行为进行了激烈抵抗。他在场上拼命给小罗传球做球,希望兄长能找回当初的状态,狠狠打媒体和管理层的脸,两人继续一起征战,但小罗依旧萎靡,教练名宿纷纷出来委婉劝说梅西以俱乐部战绩为重,别在场上意气用事;他曾在主场进球后手指主席台做出了摸鼻子的经典手势,示意主席拉波尔塔是个撒谎的匹诺曹。但小罗本人无法雄起,让位走人也就势在必行。

08/09小罗被贱卖到了米兰,巴萨的433从梦二时的左重右轻变成了右重左轻,球队三线并进,王者回归。到赛季末瓜迪奥拉显然观察到了梅西的两个特点:一是控球和突破能力更强于小罗,哪怕是密集的中路也挡不住他的脚步;二是终结能力也强于小罗,在主力中锋埃托奥并未缺席联赛进球达到30大关时,梅西一个持球边锋的联赛进球竟然也超过了20这个世界级射手的及格线,而总进球甚至比埃托奥还多。因此在客场打皇马的争冠关键战中,他创造性地要求埃托奥改打右边锋,把中路留给梅西(瓜帅临场指挥能力很一般,而且总是喜欢在关键比赛中实验一些异想天开的怪阵,除了这次史上经典之外,其他大多以失败告终,在巴萨之外拿不到欧冠也不全是运气原因),一场6比2的屠杀震惊世界,梅西也从此开启了无敌的伪九之路。直到15年哈白渐老,新来的苏牙又很不适应边锋位置,梅西才主动退回右边,让MSN组合真正成形。

其实无论是站位左边锋实为队内进攻持球核心的巴萨小罗,是同样站位左边锋实为队内头号门前终结手的C罗,还是站位伪九同时担任队内进攻持球核心和头号门前终结手的梅西,位置的设计都只是用来针对性发挥他们技术优势,而不是用来限制他们对进攻方式的自由选择。所以实际上,他们都是站在不同位置上的“前场自由人”,或者也可以叫做“全能前锋”。右边锋接班左边锋看似矛盾,而“前场自由人”接班“前场自由人”则当然之理。

全能前锋历代都有,克鲁伊夫可能是第一个成功的实践者。意大利的巴乔、阿森纳的亨利、罗马的托蒂、巴萨和巴西的里瓦尔多、现在的内马尔、格里兹曼、凯恩都算是“全能前锋”的代表,马拉多纳其实也可以算做“全能前锋”。

全能前锋的好处在于相比传统战术,通过兵无常形的战斗方式,能让顶级巨星的超强个人能力更大程度加强球队的进攻能力;坏处在于全能前锋需要场上队友能够理解和配合这些更自由的战术选择,这在可以通过转会调整人员、合练机会更多俱乐部更容易实现,巴萨甚至做到了让MSN三个全能前锋无缝联手,攻击力之强堪称史上无双。无论是托蒂亨利还是C罗梅西,他们在国家队的威力都明显不如俱乐部,这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上有弱点只适合打俱乐部比赛,而是他们的国家队队友对他们的自由战术选择缺乏理解和配合,这时他们以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的进攻方式也会更容易被针对性防守限制住。

国家队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要么努力让全体队员能够理解和配合当家球星的踢球方式,这个显然很不容易做到;要么用更严格的传统站位战术限制当家球星的踢球方式,提高球队下限,降低球队上限,比较成功的实践比如14年梅西大多数比赛被限制在中场位置上大量参与防守,关键时刻用中远距离传球来帮助本队反击时一剑封喉,但这种踢法下的梅西显然不可能像巴萨那样光芒万丈;今年美洲杯则是让洛塞尔索和德保罗主导中场的向前传球,梅西专心在右边路和前腰位置游弋,等待用致命传递攻击禁区的机会,所以34岁仍能包揽金靴金球,现在回想多希望10年世界杯的主教练就是斯卡洛尼而不是马拉多纳,命运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