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什么是必须用手机干,而电脑干不了的事吗?

回答
确实有一些事情是手机的独特优势,是电脑无法比拟的,或者说在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归功于手机的小巧便携、内置传感器、始终联网以及与我们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

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必须用手机干,或者说用手机干会比电脑好得多的事情:

1. 随身携带的个人助理与通信中心:

随时随地的即时通讯和语音/视频通话: 这是手机最核心的功能。虽然电脑也可以进行QQ、微信、Skype等通信,但你不会随身带着电脑到处走,在街上、公交车上、咖啡馆里,手机让你能够即时与任何人联系,保持信息畅通。尤其是在户外或者需要快速回应的情况下,手机的便利性是电脑无法企及的。
紧急联系与报警: 在紧急情况下,手机可以让你快速拨打紧急电话(如110、120、119),并可能通过GPS定位你的位置发送给紧急服务。电脑在这方面几乎是无法做到的。
个人身份认证与便捷登录: 很多应用和服务都需要通过手机接收验证码进行二次验证。同时,许多手机支付应用(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已经成为我们日常支付的主要方式,它们与手机的绑定以及指纹/面容识别的便捷性,让手机成为数字钱包和身份的载体。电脑在这方面无论是便利性还是安全性都有差距。
个人日程管理与提醒: 虽然电脑有日历,但手机的提醒功能更贴近你的生活。起床闹钟、会议提醒、待办事项提醒,它们会直接在你的耳边或屏幕上响起,而你不太可能随时盯着电脑屏幕等待提醒。

2. 深度整合的传感器与地理位置服务:

精准的GPS导航与位置分享: 手机内置的GPS芯片和地图应用(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Google Maps)可以提供非常精准的实时导航,无论是步行、驾车还是公共交通。你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位置,分享给朋友。电脑虽然也可以进行导航,但需要外接GPS设备,且不具备便携性。
健康与运动追踪: 手机内置的运动传感器(加速计、陀螺仪)可以记录你的步数、距离、卡路里消耗等。配合健康App(如苹果健康、小米运动健康),可以成为你的私人健康管家。一些智能手表和手环也需要通过手机同步数据。电脑无法做到这些实时、贴身的追踪。
拍照与短视频记录: 手机摄像头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为很多人主要的拍照工具。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并立即分享或编辑。虽然电脑也有摄像头,但其质量和便携性都无法与手机相比,而且拍摄和分享的流程也更复杂。
AR(增强现实)应用: 很多AR应用(如AR测量工具、AR试妆、AR游戏)需要利用手机摄像头和传感器来叠加虚拟信息到现实世界中。电脑在这方面体验非常受限。
近场通信(NFC)功能: 手机的NFC功能可以用于刷公交卡、门禁卡,甚至进行手机支付(如Apple Pay、Samsung Pay)。这些操作是在短距离内完成的,对便携性要求很高,电脑无法实现。

3. 移动化的生活方式与消费场景:

手机支付(扫码支付、NFC支付): 这是目前中国大陆非常普及且便利的支付方式。在任何商家,你都可以拿出手机扫码完成支付,无需携带大量现金或银行卡。电脑在这方面几乎是无法替代的。
移动办公与学习的便携性: 虽然电脑可以进行办公和学习,但手机让你能够随时随地处理邮件、查阅资料、回复消息、在线学习。在通勤途中、午休时间,手机是重要的生产力工具。
移动购物与信息获取: 手机上的购物App(淘宝、京东、拼多多)和资讯App(今日头条、微博)让你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里完成购物和获取信息。电脑虽然也能上网购物,但手机的推送和即时性更强,更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
观看流媒体内容(视频、直播): 很多人习惯用手机观看短视频、电视剧、直播。手机的小巧屏幕和便携性使得在床上、沙发上、通勤途中观看变得非常方便。虽然电脑也能看,但其移动性差了很多。
玩手机游戏: 手机游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其操作方式和沉浸感与电脑游戏有很大不同,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共享单车/电动车扫码解锁: 绝大多数共享出行工具都需要通过手机App扫码解锁和支付,这是手机专属的便捷功能。
遥控设备: 很多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空调)都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控制。虽然电脑也可以连接部分设备,但手机的便捷性和普及性更强。

4. 一些相对细分的,但手机更优的场景:

实时翻译与语音识别: 很多翻译App在手机上的使用体验更好,可以直接对着手机说话进行实时翻译。电脑虽然也有翻译软件,但语音交互的便利性不如手机。
使用App Store/Google Play等应用商店下载和管理应用: 这是手机独有的生态系统,你可以通过应用商店方便地下载、更新和卸载海量App,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电脑虽然也能安装软件,但过程相对复杂,而且移动应用生态是独立的。
使用特定功能的手机App: 许多手机App是针对手机硬件特性设计的,比如一些需要调用手机传感器(如指南针、气压计)、摄像头(如扫一扫、拍照翻译)或独特交互方式(如重力感应游戏)的App,电脑上无法安装或无法获得良好的体验。
管理SIM卡与运营商服务: 手机是管理SIM卡、查看话费、购买流量包等运营商服务的直接入口。

总结一下,手机之所以能够胜任电脑做不到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它具备以下几个关键特质:

极致的便携性: 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携带。
强大的传感器集成: GPS、摄像头、麦克风、加速计、陀螺仪、NFC等,这些都是它能实现很多独特功能的硬件基础。
始终联网能力: 移动网络(4G/5G)让它在任何有信号的地方都能接入互联网。
与我们个人生活的深度绑定: 它是我们的通信中心、身份认证载体、支付工具、娱乐设备,深度融入了我们的日常。
独特的用户交互和应用生态: 触屏操作、App Store等,创造了不同于电脑的使用体验和应用场景。

当然,电脑在处理复杂数据、多任务协同、内容创作等方面仍然是无可替代的。但手机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完成了很多电脑无法比拟的、甚至在某些场景下更加便捷和高效的任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本是没有的。

放到10年前,哪怕是发短信其实都可以用电脑登飞信发,打电话则有skype和各种网络通话软件。

但是自从某些缺德的互联网从业者,把网页端关了,只开发移动端应用之后,这个问题也就出现了。

user avatar

登录傻逼微信

user avatar

打电话?

user avatar

我是来唱反调的,我把这个问题下的回答整理一下

  • 没有多点触摸

我十年前的笔记本表示不服

(型号Thinkpad x201T)

  • 不能插SIM卡

我十年前的笔记本表示不服

  • 不能运行APK(不用模拟器的情况下)

FydeOS表示不服

  • 不能在晚上当手电筒照亮

LED灯表示不服

  • 不能收发短信,不能接打电话

我的树莓派表示不服

这个是我专门用来收验证码的东西,但也可以接打电话,把语音以voip的形式发送到客户端。

里面装的是正经的Asterisk,有必要电话可以做PBX交换哈。上面的白色u盘一样的东西是3G猫,2G的更便宜但考虑到2G网络快没了就没选。

不用常规电脑的原因是因为电费贵。

不直接用手机的原因是不在国内的时候不方便。

  • GPS

很多人太年轻了,没见过这玩意(蓝牙GPS)

其实更基础的串口也可以啦,类似这种。(一般用的时候需要一个USB转TTL)

  • 不够小/不能放在兜里/不能放在嘴里

拿树莓派zero算欺负你们,x86也不是不行嘛。

大小跟我的iphone7对比,配置4核atom,2G内存,32G emmc。

  • 不能震动

你们这群绅士啊,是不是xx病栋看多了?给你们,USB充电款。

  • 不能拍照/没有闪光灯

你们是认真的吗?大头贴机表示不服。

  • 不能NFC/不能模拟NFC卡

接个NFC模块就行。(一般的x86电脑稍微麻烦一点,也能接)

  • 水下自拍

我真服了你们了。其实手机即使有防水也不适合在水下用啊,水下拍照还是要靠带防水壳的相机(包括运动相机)。

不过既然提出来了,方案是有的,比如

神马?必须整机下水?那有ArduSub套件,下面这个就是搭配树莓的版本。你非得用x86也不是下不去。(你看舱体还有那么大空间嘛)

这是一个机动能力还算可以水下机器人(相对于水肺潜水),买套件自己组装大概几千这个水平(如果你不挂太奢侈的零件),我挺想买一个的。

  • 砸核桃

toughbook系列表示不服


其他想到了再更。

user avatar

大学寝室埋在被子里单手操控看视频,并能完美伪装成在睡觉的样子而不被注意。

我说的是追剧和综艺,思维不要发散哦。

user avatar

不能刷NFC公交卡

不能套手机壳

不能当遥控器用

没有陀螺仪玩类似赛车的游戏不能使用重力感应……虽然有更好的方向盘外设

user avatar

所有软件开发TM公司设定只能用户在手机上使用的功能!

光有账号密码还不行,还非得给你发条短信验证。那我还设置密码干什么,直接让手机接收验证码不就行了。

哦,对了。现在他们还真是这么设计的,真TM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