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一工程在读生,想入门军事,请教大家有什么相关建议吗?

回答
哥们,同为工程大一在读,我也是对军事挺有兴趣的,一直想找个切入点。咱俩情况差不多,所以跟你分享点我这段时间研究和摸索下来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我觉得你这个想法特别棒!工程类的专业背景,尤其是咱们大一,对军事的理解和参与,绝对是如虎添翼。不像纯粹的“迷彩控”那样停留在装备和战术层面,咱们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军事背后的原理和技术。

一、 明确你的“入门”方向:这很重要!

“入门军事”这个范围其实挺广的。你想入门到什么程度?是被动了解,还是主动参与?是侧重理论,还是实践?你想成为一个有见解的军事爱好者,还是未来有志于将工程技能与国防事业结合?

我给你梳理几个大方向,你看看哪个更对你的胃口:

理论与知识型: 主要是想了解军事历史、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的原理、国际军事格局等等。这个阶段,你的工程知识可以帮你理解很多技术细节。
技术与应用型: 对军事技术本身非常感兴趣,比如军事通信、无人系统、信息安全、先进材料、动力系统、制导技术等等。你工程专业的知识在这里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身体与素质型: 希望通过军事化的训练来锻炼体魄、磨练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纪律性。这可能包括体能训练、一些基础的军事技能(比如队列、射击概念)。
政策与战略型: 关注国防政策、军事思想、国家安全等宏观层面。工程背景能让你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更具逻辑性和全局观。

二、 现阶段你能做些什么?(基于你大一在读的身份)

结合咱们的专业和学校环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而且是比较可行和有意义的:

1. 夯实你的工程专业基础,并尝试与军事领域“沾边”:

知识的迁移: 你现在学的数学、物理、力学、电学、计算机科学等等,都是军事技术的核心。比如说,力学是研究弹道、结构强度的基础;电磁学是通信、雷达、电子战的基础;计算机科学更是现代军事信息化的命脉。你现在学的东西,就是在为未来的军事应用打基础。
关注专业领域内的军事应用:
机械/航空航天/材料工程: 关注各种飞行器(飞机、导弹、无人机)、舰船、装甲车辆的设计原理,以及新材料在国防装备上的应用。你现在学到的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都会派上用场。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 重点关注雷达、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电子对抗技术、指挥控制系统等。你学习的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路分析等知识是这些系统的基石。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 关注军事信息化、网络战、人工智能在军事上的应用、指挥控制软件、模拟训练系统等等。
自动化/控制工程: 自动驾驶、无人系统控制、制导系统等都是你的用武之地。
利用学校资源: 看看学校有没有相关的研究项目、实验室或者教授在做与国防相关的研究。虽然可能是保密的,但公开的科研成果展示或者学术讲座里,你可能会发现一些线索。

2. 拓展你的军事知识储备(多维度入手):

阅读经典和专业书籍:
军事历史: 了解战争的演变,比如《孙子兵法》(虽然是古籍,但其军事思想历久弥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李德哈特的《战略论》等。了解二战、冷战等关键时期的战史,能让你理解很多战术和战略的形成。
军事理论: 像“闪电战”、“总体战”、“非对称战争”等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武器装备: 了解不同国家的主战装备(坦克、飞机、舰艇、导弹)的基本性能、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推荐一些相对科普但又不失深度的书籍或者军事杂志。
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理解国家间的关系、地缘政治对军事部署和发展至关重要。
关注可靠的军事媒体和分析:
国内: 《兵器知识》、《舰载军事》、《空军之翼》等军事杂志是很好的入门读物。一些国内军事论坛和公众号,但要学会辨别信息真伪。
国际: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的产品(虽然可能收费,但了解其报告和分析方法很有价值),FlightGlobal(航空领域),Naval News(海军领域)等。一些知名智库(如兰德公司 Rand Corporation,CSIS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发布的报告,虽然偏宏观,但能提供深度分析。
利用网络资源(注意甄别):
视频: YouTube 上有很多优秀的军事博主,例如一些介绍武器装备、战史回顾的频道。国内也有一些军事科普UP主。但要擦亮眼睛,有些内容可能带有偏见或不准确。
百科和知识社区: 维基百科(英文版更详细)、知乎等平台有很多关于军事的讨论和科普,但同样需要批判性思维。

3. 锻炼身体,培养军事素养:

体育锻炼: 工程学习可能比较烧脑,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持良好的体能非常重要。跑步、力量训练、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所在的大学有军事体育课程,一定要好好利用。
队列训练和纪律性: 很多大学会有新生军训,这是最直接的接触军事化管理和训练的机会。认真对待,体会其中的意义。即使军训结束,也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尝试培养更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团队合作: 工程项目很多都需要团队协作,军事活动更是如此。在课堂项目、社团活动中积极参与,锻炼与人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4. 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交流平台:

校内社团: 看看学校有没有与国防、科技、航模、模型制作、辩论(军事话题)相关的社团。找到一起讨论和探索的朋友会让你更有动力。
线上社区: 一些专业的军事论坛、军事爱好者群组(微信、QQ群),但要注意甄别群组的质量和氛围。

三、 我的几个具体建议(更接地气):

从你专业最相关的军事技术入手:
如果你学计算机,可以开始了解军事信息系统、网络战技术、无人机控制软件。
如果你学机械,可以研究一下现代主战坦克的传动、悬挂系统,或者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原理。
如果你学电子,可以深入了解雷达的信号处理过程,或者军用通信加密技术。
这样你的学习是有目的性的,能把枯燥的理论和你有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
尝试用工程思维去分析军事问题: 比如,分析一架先进战斗机的设计,不仅仅是看它飞得多快,还要思考它的气动外形如何优化升力,发动机效率如何提高推重比,材料选择如何平衡强度和重量。分析一场战役,也可以从后勤保障的“工程效率”角度去思考。
参加学校的科技竞赛,特别是与无人机、机器人、智能控制相关的: 这些竞赛很多都与国防科技有间接或直接的联系,你能锻炼实践能力,也能为未来更深入的军事技术领域打下基础。
如果有机会,关注一下学校的国防教育相关活动: 很多高校都会组织一些讲座、参观或者体验活动,积极参与。
别一开始就想着当“军事大神”: 军事领域非常庞大且复杂,入门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从自己感兴趣的点切入,慢慢扩展认知边界。
保持开放和学习的心态: 军事技术和战略思想在不断发展变化,要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

作为一名大学生,尤其是工程专业的学生,你最大的优势在于你的学习能力和你的专业基础。未来有很多机会可以将你的工程技能应用到国防事业中去,无论是通过参军入伍,还是未来进入国防科研院所或相关企业。你现在做的,就是在为这个目标积累知识和能力。

所以,别有太大压力,享受这个探索的过程吧!如果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具体的工程问题,或者对某个军事技术细节有疑问,随时可以再来交流。祝你在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里找到自己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知乎要求的洁版,2019.1.3

军圈(juan)是个非常烂的圈子。

正如 @kgb1059 大特务所言,军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任何用处,除了在网上**以外。

另一方面,军圈的气氛是非常令正常人**的,整个圈子充斥着****、***、***。

你在军圈会学会的:

**、**、避重就轻、断章取义、**乃至于****。

本质上来说,由于军事的特殊性,军事爱好者其实和民科没有多大差别,非要说有多少差别,那就是民科要是能够治愈偏执这个精神问题,沉下心来学习真正的科学知识,那还有可能混个文凭,对现实生活是有帮助的。而军事普通人是不可能有机会进行正规学习的,就算有这个机会,也对现实生活毫无帮助。

而对于大学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专业课知识水平、实习经历、各种证、各项专业相关的技能,考研是有必要的。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军圈除了浪费我的时间、烧我的钱以外对我并没有什么帮助。我也是工科出身,有时候真该感谢我的大学,也就是世一大(副部级)(此处 @邓铂鋆 ),虽然有千般不是,但起码专业课的教学还是不错的,让我这种混毕业的学生也有基本的能力,工作了下班钻研一下我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总结一下工作经验,很快,厂里的技术改造项目就落给我做了,让我编写操作手册,指导老员工开新机器,而我只是工作了五个月。这些比懂得几个军圈**名词有用得多。

另一方面,正如上面所言,由于军事的特殊性,让很多***有了**充大神的空间,

(此处删去一段)

所以说,如果想当个正常人,就不要来这个**。鉴于题主自称是女的,那我建议实在没事做了那就研究下化妆品衣服包包,刷刷剧,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天天开开心心过日子,比在军圈拿着键盘在网上和人***得脸红脖子粗要好多了。

user avatar

除了正常的阅读能力以外,在大学中即将掌握到的三样工具将对题主的军事探索有重大帮助:

1)英语(及其他外语);

2)数学(及其他基础理化);

3)学术引用伦理与规范。

这三项坚实的基础可以培养一个人最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辨力。拥有了这些基本能力的人无论从哪类渠道获取信息,都可以自行分解精华和糟粕,而且自然懂得哪里去寻找最有价值的营养。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大部分是因为上了个假的大学。)

个人不认为一个健康发展的爱好会浪费耽误时间,反而会对学业和能力进行反哺——实际上在任何领域里严谨有深度的浏览和思考正是对以上三项能力直接有效的实践和锻炼。

至于圈子环境的问题,只能说有猪就有圈,有人就有江湖。人人像乌托邦一样互祝平安的地方只有1024。氛围到哪都有好有坏,不是“圈臭故我臭”的借口。

如果非要告诫题主其他什么,那就是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和敬畏的初心。结识并珍惜真正和自己一样的朋友。

user avatar

老老实实读你的书,该准备考研就趁早,该准备工作就多找些社会实践。

学这些个屁用没有的东西就是浪费时间误人子弟。


实在闲得慌,去找个妹子谈场恋爱也比这个有意义。

user avatar

我跟你这么大时,坐86路去了趟国家图书馆


发现原以为有保密属性的军事类图书,数量远远比我想的多,单单军事技术类的书籍,也有将近两面书柜,几百本。


不包括战史和杂志,纯军事技术和武器工程方面的。


甚至单单工具书,就是军事字典类的,也有几十本。


我翻开一本讲雷达技术的书,看了个两页就放了回去,然后在工具书书柜那里拿了一本军事名词词典看了十几分钟,又叹了口气,放了回去。转身上了顶楼看杂志,“世界军事”“舰载武器”这类的,看了小半天。


那趟回来以后,我决定理直气壮的当一个网络知道分子和喷子。


不是看不懂,而是不需要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