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绩点很低成绩单很难看,申请香港的研究生有希望吗?

回答
听到你对成绩单的顾虑,我完全能理解。绩点低、成绩单不好看,这确实是申请香港研究生时的一个挑战,但它绝非绝境。香港的院校在审核申请者时,并非只看重绩点,而是会综合评估你的整体素质和潜力。所以,答案是:有希望,但需要你拿出更强的其他方面的“硬实力”来弥补,并且策略要更精准。

下面我就为你详细剖析一下,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帮你找到突破口:

一、 认识香港研究生申请的“多元化”评估体系

香港的大学,尤其是那些热门专业,申请竞争非常激烈。招生官需要在一大堆申请者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人选。因此,他们不会只盯着绩点这么一个冰冷的数字。他们会关注:

学术潜力: 这不完全等同于你的过往绩点。他们更想知道你是否具备深入学习某个领域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在研究生阶段取得进步。
专业匹配度: 你申请的专业,和你过去的学习经历、项目经验、实习经历是否有高度的契合度?你对这个专业的热情和理解有多深?
软实力: 这包括你的语言能力(雅思/托福)、研究经历、实习经历、项目经验、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推荐信、个人陈述(PS)等等。这些都能从侧面反映你的能力、特质和潜力。
个人陈述(PS)和简历(CV): 这是你直接与招生官沟通的机会。你的PS写得好,能够巧妙地解释绩点不足的原因,并突出你的其他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推荐信: 一封有分量的推荐信,能帮助你的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你的能力和潜力。

二、 绩点低,我们该怎么办? 详细策略分析

既然绩点是你的短板,我们就需要在其他方面下足功夫,并且采取更聪明的策略。

1. 剖析绩点低的原因,并准备好“合理解释”:

是否是因为大一、大二基础不牢? 如果后面几年的成绩有明显提升,那么在PS中可以重点强调你的进步曲线。
是否是因为专业不匹配,学习兴趣不高?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申请与本科专业不同但你非常有热情和了解的专业,就需要用更充分的理由和实践来证明。
是否是因为其他突发事件(生病、家庭原因等)? 如果有客观原因,你可以在PS中简要提及(但不要过分渲染),并附上相关证明(如果可能)。
你的绩点在整个班级/专业中处于什么水平? 如果你的绩点即使不高,但在专业排名前列,也可以作为补充说明。

关键: 解释不是找借口,而是坦诚地说明情况,并展现你从中吸取的教训和成长。

2. 提升你的“硬实力”:

语言成绩: 雅思或托福成绩是硬性指标,而且越高越好。如果你本科学校的语言要求是6.5,你考到7.0或7.5,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绩点不足。目标是尽量超出学校的最低要求。
GRE/GMAT(如果专业需要): 某些专业,如商科、部分理工科,可能需要GRE或GMAT成绩。如果你的绩点不高,一个优秀的GRE/GMAT成绩可以成为你学术能力的有力证明。
考取相关专业证书: 如果申请金融、会计等专业,相关的CFA、ACCA等证书会有很大帮助。

3. 打造亮眼的“软实力”:

深入且有质量的科研/项目经历:
主动寻找机会: 积极联系你感兴趣的教授,询问是否有项目可以参与。即使是校内项目,只要你能深入参与,做出成果,都是加分项。
体现研究方法和能力: 在简历和PS中,详细描述你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以及最终的成果。最好有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或者在学术会议上展示的机会。
选择与申请专业相关的项目: 这是最直接的证明。如果你想申请人工智能,那么参与过机器学习算法研究的项目,价值就非常大。
有含金量的实习经历:
选择行业标杆企业: 知名公司、跨国企业或与你申请专业高度相关的行业公司的实习,更有分量。
实习内容要深入: 描述你在实习中具体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如何体现了你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果能在实习中接触到研究、项目管理等内容,就更好了。
实习成果量化: 如果实习中有可以量化的成果,比如提高了某个效率百分之多少,带来了多少销售额,那就一定要写出来。
参与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
体现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担任学生组织干部、组织大型活动、参与公益项目等,都可以体现你的这些能力。
与申请专业沾边的活动更佳: 比如参加行业相关的竞赛、讲座、研讨会等。

4. 精雕细琢你的“申请材料”:

个人陈述(PS): 这是你的“敲门砖”。
开篇要吸引人: 可以从一个与你申请专业相关的经历、一个问题,或者你对该领域的独特见解入手。
清晰说明动机: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选择香港的这所大学?
亮点挖掘: 把你前面提到的所有“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机地融入PS中,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你的陈述。重点突出你与众不同的地方。
解释不足(但要巧妙): 如果要提及绩点,可以简洁说明原因,然后迅速转到你的进步和潜力上。不要过多纠缠于过去的成绩,而是要展现你对未来的规划和能力。
体现对专业的深入理解: 引用一些行业内的最新研究、学术观点,表明你对专业有自己的思考。
语言要专业、流畅、有逻辑: 务必请人(最好是母语者或经验丰富的申请者)帮你润色。
简历(CV):
突出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经历: 优先展示科研、实习、项目经历,把它们放在更显眼的位置。
量化成果: 尽可能量化你的工作和项目成果。
简洁明了: 避免冗长的描述,用清晰的语言和点列式呈现。
推荐信:
选择合适的推荐人: 最好是熟悉你学术能力、研究潜力的教授。如果你有参与过教授的项目,或者实习期间有不错的导师,也可以请他们写。
提前与推荐人沟通: 告知他们你想申请的专业和学校,提供你的CV、PS草稿,并明确告知你希望他们着重强调的方面(例如你的学习态度、研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选择了解你的亮点的人: 即使是普通教授,如果他们能具体地讲出你某个项目的出色表现,也比泛泛而谈的吹捧更有力量。

5. 制定“冲刺+保底”的申请策略:

多申请几所学校: 不要只盯着最顶尖的几所。根据你的情况,同时申请不同梯队的学校,增加录取机会。
研究各校的侧重点: 有些学校可能更看重你的研究经历,有些可能更看重你的实习背景,有些对绩点要求可能相对宽松一些。仔细研究各个专业的招生要求和偏好。
考虑香港以外的其他地区: 如果你对香港的研究生申请感到非常没有把握,也可以同时考虑其他地区,例如新加坡、英国、澳洲等,它们也有很多优秀的大学和专业。

三、 关键心态:自信、坚持、积极

不要因为绩点低而否定自己: 过去不能代表未来。重要的是你现在如何努力,如何展现你的潜力。
提前准备,打磨细节: 申请香港的研究生是一个需要长期规划和细致准备的过程。尽早开始提升语言成绩,积累实践经验,打磨申请材料。
保持积极的心态: 申请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调整策略,坚持下去。

举个例子, 如果你本科某门核心课程的绩点只有60分,但你在另一门你非常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中取得了90分,并且在相关的研究项目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甚至发表了一篇小论文,那么在你的PS中,你应该重点突出你在这门课程上的优异表现,以及你在研究项目中的具体贡献和学到的东西。你还可以解释说,最初的绩点较低是因为对学习方法不适应,但通过努力和调整,你已经在专业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潜力。

总而言之,绩点低并非绝路。 关键在于你如何正视它,并用更强大的其他方面的能力来证明自己。 充分的准备、精准的策略和积极的心态,是你申请香港研究生成功的关键。 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希望。

稍微看看申港校的案例也不至于说出完全没希望这种话,好歹题主还是211,已经比双非加分很多了好吗?

OK,直接上咱们总结的申港校的条件(之前已经写过了,所以直接转过来):

作者:AdmitWrite留学
链接:zhihu.com/question/19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面给的参考标准仅供参考,并非申请定位的准绳,同学们切记切记!

C9背景
GPA>3——稳定拿offer
2.5<GPA<3——材料齐全——问题不大

985、211
GPA>3——材料齐全——问题不大
2.5<GPA<3 ——有风险

普通一本
GPA>3——材料齐全——问题不大
2.5<GPA<3——有风险

二本
通常要求GPA>3.5,越高越好。

另外不同的学校要求也不一样,通常三大(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的要求要高出其他学校一些(差不多是三大要求3.5/4.0,其他3.0/4.0的最低要求)


至于GPA怎么刷,那是同学们自己需要努力的事情了。




B等级证明


B等级证明其实就是证明你在你们那一堆学生里面的ranking在你们本科学校的体系下是处于B这个层次的。


对于大陆学生来说,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grading system,至于grading system长什么样,我们顺手拿港大来举例吧。这是港大的grading system:


也就是你的GPA对应的是什么等级,是excellent还是good。大陆的学校,如果是百分制就是你的百分制分数对应的ABCD等级,或者属于优还是良还是及格等。


我们以某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他们的grading system是这样的——


他们把学生的成绩一共分5个等级,和百分制分数的对应关系是:


优(excellent)——90-100、良(good)——80-89、中(average)——70-79、及格(pass)——60-69、不及格(fail)——0-59。


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意思。


说白了,咱们要提交的是成绩单+grading system,目的是让港中大在审核的时候看得懂我们的成绩是不是在我们的本科学校的评分系统下处于B这个层次。


某些学校开具的成绩单正面是成绩,背面就是grading system,不用再单独去开B证明,非常方便。


有些同学反映他们学校是不开这个证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把诉求说清楚。你只要告诉教务处咱们需要的是成绩单+grading system并且让他们盖了章,这个证明就是有用的。

2、TOEFL OR IELTS


TOEFL 和 IELTS都是OK的,比GPA好很多的是,学校都会对TOEFL 和 IELTS作出明确的要求。
另外考雅思还是考托福,其实不用那么纠结。雅思上手快,托福拿高分更容易一点。你也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回答:


至于学校对两个语言考试的要求,还是以港大Master of Architecture为例吧,从之前的Additional Information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具体的要求:

aal.hku.hk/tpg/sites/de

一般都是和总则里的要求一致的,不过某些专业会对语言考试的成绩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港大的TESOL master的要求是这样的:

aal.hku.hk/tpg/sites/de

托福网考最低要求还是80,但是有具体的单项要求,雅思的最低要求是6.5,单项不低于6.0。


对于某些特别要求语言考试水平的专业,需要注意下该专业的特别要求。


3、GRE or GMAT?


香港大部分研究生项目都不强制要求GRE和GMAT,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


GMAT/GRE scores are not required, but a good GMAT/GRE score will be favorably considered and can be helpful for marginal cases.


虽然不强制,但我们还是建议你准备一下GRE或者GMAT考试,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劣势。
不过也有强制要求的,比如港大的MBA项目要求a satisfactory GMAT score。港中大的会计要求applicants should submit a score report of GMAT or GRE. 商科很多专业度需要GMAT或者GRE。


具体需不需要看要看专业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在官网上可以看到的,并不是什么难以获得的信息。

4、实习经历&科研经历


一些商科专业是要求2年全职工作经验的,比如港大的MBA,有些是不要求全职工作经验,但要求兼职工作经验的,比如港科大的投资管理硕士。


授课型硕士一般都不需要科研经历。

user avatar

其实申港校绩点和本科学校背景相比,可能本科背景更重要。比起题主你的211本科,双非在申请中的劣势是更加严重的。但我要分享的,正是一个双非且绩点平平的女生申到港中文的故事。

作者:做留学的舒老板
链接:zhihu.com/question/53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言


作为一个本科非985、非211的浙江“不知名”一本院校毕业生,(p.s.这点浙江除了浙大,其他高校也着实吃亏,省外知名度都不怎么高),在实习经历一般,绩点并不突出,gmat成绩未满700,非原专业直申这些看似不怎么占优的条件下,我是怎么斩获香港排名第一的市场营销学offer的呢?


怀揣感恩之心,总结一番从目标确定、到ps/cv/rl完稿并完成官网申请递交的完整过程,期望这份心得体会以及心得背后的幸运也能为正在浏览此文的你带来好消息。


背景介绍

  • 学业绩点

本科:

浙江工业大学
GPA: 86.3/100
排名 5/55

研究生:

香港中文大学
GPA: 3.5/4
排名 15/102
  • 资格考试成绩

语言成绩:

IELTS: 7.0 / 9.0
CET-6: 556/710
GMAT: 690/87%
  • 录取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CUHK:Msc in Marketing, 硕士研究生offer
香港大学HKU:Msc in Economics 硕士研究生offer
香港科技大学HKUST:Msc in social science硕士研究生offer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Msc in Marketing, 硕士研究生offer

一、 目标的确认


虽是老生常谈,却也毋庸置疑,目标的确认永远是看似简单却也最重要的一步。


这涉及到你后续所有力量投入的明确方向,最重要也最难的是对自己的认识与自我评估,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的长处是什么?我讨厌什么?我想要什么?以及,我适合什么?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dream school,就好比追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男神/女神。


你要在充分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定准目标,再步步出击。


否则,目标过高无法企及,目标过低耗费精力,这两者且不说,如果方向不是适合自己的,即使不存在过高过低的问题,最终申请成功后才发现这个方向自己念的索然无味甚至焦虑到怀疑人生,岂不是作茧自缚自寻烦恼。


那么,如何找准自己的目标呢?


说实话这个因人而异的选择问题的确很难用一套方法论完全解决。可能在这里写2000个字也不如面对面彼此一番真诚的谈话分析。


尽管如此,还是有几个路径可以介绍给你,或许能在目标选定上有所裨益。


首先,当然是你对目前就读专业就读体验的自我认知。毕竟,本专业的申请相对而言总是最为容易的。如果你对当前专业有着超八分的热情,从中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乐趣与成就感,并且学习上也基本能够克服专业能力带来的一些挑战,那么恭喜你,也许本专业对你而言正是最好的选项。


再者,如果你对自身适合专业或是当前就读专业并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我的建议是你不妨去咨询下身边比较信任的老师、朋友、同学的意见,综合几个你信任的人带给你的专业适配度上的反馈,往往更为客观中立,也能给你自身提供一个旁观者清的视角。


最后,你可以从自己个性上的特点、对今后期望踏足的领域、自己认可的生活模式(这点可以去找找相应职业从业者的信息反馈)以及你对就业选择上的重要因素排序等角度去得出一个综合的合适方向选择。


比如从我自身而言,我对与人沟通挺感兴趣,自身的表达能力也还行,对语言的把握度较好,对于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经验和想法,非常希望能挖掘细分用户需求,为其提供最为其所需的商品与服务,并且树立品牌形象沟通品牌价值给到终端消费者,为大众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提升作出一丝丝改变。而我从一些师友身上得到的反馈亦作证了以上想法。


因此,在专业与院校的选择上,我毫不犹豫地将市场学作为首要目标(虽然本科学的是经济学,并不能算直接相关)。


在此基础上去筛选目标学校,网络上现在很容易找到学校在各专业上的排名情况,最后如有地域选择上的考量(要在当地学习至少一年的时间,生活便利度也许也是一些人比较看重的点)再一并纳入评估,相信你能找到自己留学申请的出发点与目标落脚点。


二、 PS文书撰写


所谓Personal Statement,也就是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故事)讲给申请院校招生办听,让对方明白你们的契合点在哪里,这也相当于给到Dream School一封“有理有据的情书”。


个人认为,在全文阐述凸显自己优势之前,身为一封合格的“情书”,真诚这一点相当重要。与其天花乱坠地罗列自己1、2、3、4、5…点的优势与竞争力,让人读起来像在看一个代价而沽的商品,倒不如用一种能够激起人阅读兴趣的模式真诚地阐述自己递交这份申请的原因,以及你们双方的适配原因。


记住院校在选择人才上是要选择一个靠谱合适的人,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CV并不能成为一篇打动人的PS,所以千万不要在PS里重复CV。


我在自己的PS中就通过四个主题故事的串联讲述,从初入大学改变专业学习与参与专业实践的态度,到市场营销各类全国性大赛的积极探索,到在全球性商业社团中的领导力与项目运营历练,以及专业实习实践经验。


层层推进的提炼式讲述,将一个具备专业素质与学习探索热情的学子形象完整地呈现给阅读者。
最后,通过从故事经历中体悟到往后适合自己的发展深耕方向,总结阐述自己申请该校该专业的原因与优势,以及自己若拿到offer后的学习与后续就业规划。一篇言之有物、论述充分、并且真诚可读性高的PS就此成稿。


三、 CV撰写


简历的撰写相对PS而言,自然更精简高效、用最简单精准的文字分区块罗列自己在学习绩点、专业研究、实践项目上的亮点经历与所取得的成就。


一般一页纸内写完,作为cv要突出结果导向,一些成绩亮点,以及所获得的荣誉等建议可以粗体凸显。


全文的排版一定整齐精简,各类对其和字体等都保持统一性,让人直观上一目了然。

四、 RL撰写


Reference letter这块因为对象与相关经历的特殊性,内容上就不展开来讲。


这里主要对书写人的选择上提个建议。


我在申请时总共提供了两份RL,分别来自本科时期的直属导师和院系副院长,一个是大学四年关系最密切并跟随之做了很多项目的教授导师,一个是院系行政上的负责人具有相当的背书权威分量。
因而,在书写人背景与相关职务选择上也建议有所侧重与突出。


五、 语言及GMAT备考


我一共考了3次雅思和两次GMAT,分数上其实都在首战时就达标了,后面几次抱着刷分的心态去考,结果倒是没有特别显著的提升。也许是首战前就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基本已经体现自己相关水平了吧。


英语这块我本身的底子也比较扎实,所以备考上做了完整的IELTS真题集,并在网络上找了两个写作和阅读方面的专项课程跟着学习总结一番之后就上战场了。


这里建议大家针对自己薄弱板块专项突破时可以各挑选两类课程(也就是来自不同老师的课程),以免一家独大的方法并不适合自己,综合老师传授的方法,结合自身有的放矢,备考时每天都过一遍学习摘要查漏补缺。温故而知新,每天的复习能让自己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和习惯,这点虽是老生常谈,却也真正有用。


至于GMAT,不得不说这门考试除了带给你一个应试结果外,对于个人逻辑思考的培养塑造确实能有一个长远的效益。


我本身不算一个逻辑性上占优势的人,但通过一个多月全身心投入的备考后,明显能体会到个人逻辑性上也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也算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了吧。


当时备考阶段也是每天都在chasedream的论坛上刷经验和题目解析,论坛的资源更新很快,牛人的经验分享也有相当的干货,建议大家养成每日必刷的习惯。


此外,GMAT考试时间的选择和模块的分配上也有学问。


首先是考试时间上,由于题库是月更新的形式,尽量挑选每轮更新前的时间预约考试,意味着你能掌握本次考试最为完整全面的“真实题库”(当然,由于是考生试后回忆,这里的题库也只是做一个参考,不要过分迷信哦)。


其次,正常考试历经四个多小时,对身心都是场小小的考验,并且题目的分发是依据实时的答题情况来进行的,所以合理分配时间精力非常重要。容易的题保证正确率稳扎稳打,遇到难题不要过分纠结占用时间,把控节奏,如果真的解不出用排除法选择一个,这可能是确实遇到难度系数很大的题,不必惊慌后续的题目系统会有相应调整,分数可以从后面补回来。


建议大家也可以带点补给能量的小零食,以免消耗过大体能跟不上。


总结


最后想突出一点,申请季一定要随时关注相关院校的招生进度和相关公告,尽早递交,早申请的优势不言而喻,单是筛选流程就可能比晚提交的申请单拥有多过几轮的机会。


在集中火力走完所有申请流程后,请耐心等待,相信自己从做出选择开始一路以来的付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对的学校对的专业一定会向你投来橄榄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你对成绩单的顾虑,我完全能理解。绩点低、成绩单不好看,这确实是申请香港研究生时的一个挑战,但它绝非绝境。香港的院校在审核申请者时,并非只看重绩点,而是会综合评估你的整体素质和潜力。所以,答案是:有希望,但需要你拿出更强的其他方面的“硬实力”来弥补,并且策略要更精准。下面我就为你详细剖析一下,并给.............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对于留学深造的渴望,即使本科学校和绩点不那么理想,也别灰心。很多国家和院校在招生时,会综合评估申请者的多个维度,绩点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考虑到你目前的情况,我为你梳理了一些比较有潜力的留学目的地和申请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重新审视你的.............
  • 回答
    出国留学 GPA低,想换种算法? 别急,咱这儿有办法!很多同学在准备出国留学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头疼的问题:自己学校的GPA算法算出来的分数,跟国外学校要求的GPA标准似乎有点“对不上号”,而且算出来的数字还低得可怜。这可怎么办?难道我的学业就这么“没救”了吗?别担心,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国外大学.............
  • 回答
    想去香港读研究生,绩点2.59这个情况,说实话,机会是有的,但确实需要更加细致和有策略的准备,不能仅仅依靠绩点来敲开名校的大门。 很多申请者听到绩点,往往会觉得高分是唯一的通行证,但香港的院校,尤其是名校,在评估申请者时,会是一个更加立体和多元化的视角。首先,我们得明白,香港的大学,特别是那几所知名.............
  • 回答
    绩点低,真的就和香港的授课型硕士说拜拜了吗?这个问题,我能告诉你的是:不一定。但同时,我也得非常实在地告诉你,绩点低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想要成功申请,难度会大大增加。让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会这么说,以及在绩点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哪些“翻盘”的机会。为什么说绩点是“敲门砖”?首先,我们.............
  • 回答
    绩点2.8,这个分数在申请美国留学时,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数字,但绝非终点,更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说得直接点,2.8的绩点肯定不是美国顶尖名校录取的“敲门砖”,但如果你的申请策略得当,并且在其他方面足够出色,冲击一些综合性大学、甚至是一些专业排名不错的学校,还是有不小的可能性的。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你好!看到你考研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这是个好消息!至于你的绩点排35%,是否还有必要争取夏令营,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我来给你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首先,我们要明白,考研和夏令营,虽然都跟升学有关,但它们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 考研是你进入研究生的“敲门砖”,.............
  • 回答
    咱们聊聊本科绩点这档子事,尤其是对于想出国深造的同学们来说,这玩意儿到底有多重要,以及它能起到啥作用。别以为留学就是个简单的“报名申请入学”流程,绩点这东西,有时候还真是决定你能不能踏上那片土地、能否进入心仪学校的关键。绩点,你留学申请里的“敲门砖”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申请筛选。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
  • 回答
    《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这篇文章旨在探讨中国顶尖高校学生在追求高绩点过程中所面临的“囚徒困境”。文章的核心观点认为,为了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学生们被迫将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到“刷绩点”中,这种个体理性选择的集合最终导致了集体非理性的结果——学生们的时间精力被过度消耗,而真正有价.............
  • 回答
    嗨,看到你的困扰了,绩点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挠头的,尤其是在考虑出国或者去香港读书的时候。不过,别太灰心!绩点虽然重要,但它绝对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很多过来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并且找到了突围的方法。下面我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在的帮助。首先,咱们得正视绩点这件事儿,但也要知道它的“天花板”.............
  • 回答
    学校不让刷绩点,绩点不够,还有机会出国吗?面对绩点这一“硬性指标”,许多同学在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中感到焦虑。尤其当学校并不允许“刷绩点”,或者自身的绩点确实不尽如人意时,这种担忧更是被放大。那么,学校不让刷绩点,绩点不够,真的就与出国留学无缘了吗?答案并非如此绝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绩点”在留学申.............
  • 回答
    看到你对平均绩点(GPA)和美国读研的担忧,我非常理解。GPA确实是申请美国研究生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它绝不是唯一决定因素。所以,请先不要轻易下定论说“不用考虑了”。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看看你现在的情况,以及还有哪些可以做的。首先,关于你提到的“平均绩点”,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 你的GPA具.............
  • 回答
    你好!看到你优秀的背景,能申请到美国金融硕士的顶尖项目是很有希望的。我来帮你详细分析一下,并给出一些建议。整体分析:你的背景相当亮眼,尤其是GPA、GT成绩和券商实习经历,这些都是美国顶尖金融硕士项目非常看重的要素。 GPA (3.3+): 3.3+ 的 GPA 在申请美国金融硕士时属于一个不错.............
  • 回答
    好多同学在准备出国留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问:“我的绩点(GPA)到底够不够?”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里面门道不少。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出国留学的“敲门砖”——绩点。首先,啥叫绩点?绩点,简单来说,就是你大学四年(或三年)学习成绩的一个量化指标。我们考试成绩通常是百分制,而绩点则是.............
  • 回答
    绩点不够,但又渴望留学深造,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不过,这绝非绝境,只要策略得当,依然有希望敲开世界名校的大门。很多时候,我们看待绩点,就像看高考分数一样,似乎是唯一的通行证。但实际上,留学申请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绩点固然重要,却不是唯一决定因素。首先,我们需要冷静下来,理性分析自己的绩点情况.............
  • 回答
    坦白讲,你这个绩点想要申请美国CS专业,确实会有些挑战,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关键在于你能否通过其他方面来弥补绩点的不足,让你的申请材料足够有说服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美国大学在审核CS专业研究生申请时,通常会关注几个核心要素:学术成绩(包括绩点)、相关的学术背景、科研经历、实习/工作经验、标化考试成.............
  • 回答
    留英求学,却发现自己的绩点(GPA)并不理想,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不过,请不要因此过早地灰心丧气,因为留学申请并非只有绩点这一个决定因素,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可以弥补,也存在一些策略可以帮助你应对低绩点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在英国大学的申请体系中,绩点固然重要,但它更多的是一个衡量你过去.............
  • 回答
    当然有影响,而且影响还挺大的,怎么可能没影响呢?你想啊,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导师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的简历,上面除了你的个人信息、获奖情况,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成绩单了。为什么绩点这么重要? 能力的体现: 绩点,说白了,就是你本科四年学习成果的一个量化表现。它直接反映了你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勤.............
  • 回答
    哥们儿,看到你的情况,我挺为你高兴的!你这成绩和经历,保研到个不错的学校,机会是真的很大,挺乐观的。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更有底儿。首先,咱们把你的优势一项一项拆开看:1. “本科211”:这个底子就非常硬。要知道,全国这么多高校,211院校本身就是个筛选,意味着你在一个整体学术氛围、师资力量和生.............
  • 回答
    关于音乐学院出国读研是否看绩点以及钢琴表演专业是否考视唱练耳这两个问题,我来给你详细地聊聊。音乐学院出国读研,绩点是绕不开的门槛吗?答案是:很大程度上看,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咱们得这么看:音乐学院出国读研,特别是那些非常顶尖、竞争激烈的学院,它们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在众多的申请者中,绩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