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儒林外史 胡屠户的女儿,怎么会嫁给范进呢?

回答
《儒林外史》里,胡屠户的女儿嫁给范进,这桩亲事绝对是全书中最令人啼笑皆非,也最引人深思的桥段之一。要说胡屠户的女儿怎么会看上范进,这中间的缘由,说起来就更复杂,也更荒诞了。

首先,得说说胡屠户这个角色。胡屠户,一个典型的乡野泼皮无赖,粗鲁无礼,见钱眼开,最大的本事就是在家门口骂街。他对女儿的婚事,说到底也是一种“商品交换”的思维。他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也不指望女儿能指望上什么文墨的东西,他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能给家里带来什么。

而范进呢?在那个年代,一个穷困潦倒,年过半百还屡试不第的秀才,在外人看来,就是个“窝囊废”。胡屠户一开始肯定是不待见范进的。他觉得范进是个穷光蛋,又老又没出息,根本配不上自家的女儿。你想啊,一个粗俗的肉贩子,指望着女儿嫁个有钱有势的人家,光宗耀ツー(zōngyáo),结果这个女婿是个连考试费都凑不齐的穷酸秀才,这得有多看不起!

那么,这门亲事到底是怎么成的呢?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的节点,把这桩事儿给“促成”了:

张乡绅的牵线搭桥: 关键人物是张乡绅。张乡绅是范进的岳父(范渊),也是胡屠户的远房亲戚。张乡绅是个有钱有势的乡绅,在乡里乡亲面前也颇有脸面。他觉得范进虽然穷,但毕竟是个秀才,多少有点“文化人”的身份,虽然现在不行,谁知道将来呢?而且,把女儿嫁给一个读书人,面子上也说得过去,至少比嫁给一个粗鄙的农民要体面些。所以,张乡绅就充当了媒人,把范进和胡屠户的女儿撮合在了一起。

胡屠户的“势利”与“妥协”: 胡屠户虽然一开始看不上范进,但他这个人骨子里是势利的。当张乡绅出面做媒时,他不能完全不给面子。更何况,张乡绅在当地有头有脸,说句话也很有分量。胡屠户虽然觉得范进穷,但总归是个“秀才”,以后万一范进考中了举人、进士呢?这可就是一步登天,光宗耀ツー了。这种赌博心理,加上顾及张乡绅的面子,胡屠户也就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他女儿嫁过去,虽然一开始是受苦,但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发达呢?

胡屠户女儿的命运与选择: 说到底,胡屠户的女儿是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在那个社会里,女性的婚姻往往是由父母做主,个人的意愿很少被考虑。她的命运是被摆在家族利益和亲家关系中的一个棋子。她自己有没有对范进产生过感情,或者有没有想过别的出路,我们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她嫁给了范进,并且承受了婚后一段时间的贫困和丈夫屡试不第的压力。

胡屠户的“功利性”考量: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胡屠户的女儿嫁给范进,在当时看来,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选择,即使范进再穷,他也是个秀才。相比于那些完全没有社会地位的穷汉子,范进至少是个读书人,有参加科举的资格。一旦他中了举,那么整个家庭都会跟着沾光。胡屠户是做肉生意的,赚的是辛苦钱,他可能也希望通过女儿的婚姻,沾点“文化人”的光,改善家族的社会地位。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

范进在胡屠户家门口受了长期的欺凌和奚落。胡屠户一家,特别是他的妻子(胡屠户的女儿的母亲),对范进是极尽嘲讽和刻薄。他们总是嫌弃范进穷,没有本事,赚不到钱养家。胡屠户的女儿,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耳濡目染了这种对范进的轻视和不满。

所以,我们不能说胡屠户的女儿是“主动看上”范进的。这桩婚姻更多的是一种被安排,是一种社会条件的产物。胡屠户为了顾及亲戚的面子,同时也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将女儿嫁给了范进。而胡屠户的女儿,在那个时代,也只能接受父母的安排。

当范进终于考中举人后,胡屠户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从之前的“窝囊废”变成了“姑爷”,从之前的嫌弃变成了趋炎附势的巴结。这恰恰说明了胡屠户的本质——一个只认利益、不讲人情世故的势利小人。他的女儿嫁给范进,一开始是贫贱夫妻,后来却因为范进的“发达”而飞上枝头,但这中间的艰辛和委屈,作为女儿,她也承受了许多。

总而言之,胡屠户的女儿会嫁给范进,绝非因为爱情或门当户对,而是出于张乡绅的撮合,胡屠户的势利与妥协,以及对未来利益的考量。这桩婚姻的荒诞性,也正是《儒林外史》深刻揭示当时社会人情冷暖和功利主义的一个绝佳例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古时候女子婚嫁不由己:未嫁从父,出嫁从夫。

所以问的其实就是:胡屠户为什么愿意把女儿嫁给范进?

我们先来看看胡屠夫是个什么人。

一点背景:

书中范进考了两场:先是考中生员,第二场是县试。

明朝时期,考中生员意味着国家有专门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待(免除徭役)。有点类似于基层公务员:属于特权阶级,不属于统治阶级。

而县试中举就可以候缺了:当体制内出现职位空缺,就可以直接上任。这时候已经成为官僚体系的一部分,属于准统治阶级。

范进考中生员的时候,胡屠夫是这么说的:

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这一段很有意思。

首先,胡屠夫极好面子。女婿高中,他的第一反应是:立规矩,讲派场,一定要在别人面前把派头做出来。

他显摆的对象是谁?

家门口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

这里的“扒粪的”跟掏粪工不一样。古时候没有化肥,牛羊人粪都是宝贵的农家肥,农民伯伯都是要自己捡起来肥田的。所以做田的,“扒粪的”说的都是农民。

你说农民就农民嘛,干嘛非提个扒粪这么恶心?

其实台词就是:我每天摸的是牛羊猪肉,你每天摸的是牛羊人屎。我自然比你有脸面。

什么仇什么怨?

明朝重农轻商,有明确的阶级划分:士,农,工,商。屠夫是什么?应该是商,勉强能算个工,但反正肯定是比不上农的。

这就很尴尬了:虽然跟他打交道的都是买得起肉的达官贵人,但在"家门口那些扒粪的"面前,依然处于鄙视链的底端。

而范进,在考上生员之后就已经属于体系内认可的读书人了,属于“士”。

屠夫虽然还是瞧不上他(生员不赚钱),但毕竟家里有个读书人,腰杆子也挺直了。在回看第一句

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

还专门强调了一下自己行事。是不是感觉出了狐假虎威的意思?

范进在第二次考试,中举之后他是这么说的:

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这说明了:

第一,他女儿三十多岁才嫁人,在古时候这个年龄已经很大了。

第二,屠夫对于“老爷”,也就是官僚体系内的人有着宗教级的敬畏。他在打范进期间的心理活动也能说明:

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所以胡屠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死要面子,务虚名。

看不上身边的农民,迷信般的崇拜官僚体系。

女儿拖到三十多岁,想来官僚体系内的老爷也看不上他。

所以他把女儿嫁给一个跟体系沾点边的穷酸读书人,一点都不奇怪。



话说回来,胡屠夫的眼光其实很不错。

主考官给范进改卷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事实也证明了,范进的文采是有能力中举的。

如果胡屠夫在知乎,倒是很适合这个问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儒林外史》里,胡屠户的女儿嫁给范进,这桩亲事绝对是全书中最令人啼笑皆非,也最引人深思的桥段之一。要说胡屠户的女儿怎么会看上范进,这中间的缘由,说起来就更复杂,也更荒诞了。首先,得说说胡屠户这个角色。胡屠户,一个典型的乡野泼皮无赖,粗鲁无礼,见钱眼开,最大的本事就是在家门口骂街。他对女儿的婚事,说到.............
  • 回答
    《儒林外史》里范进中了秀才,却还是被胡屠户瞧不起,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很多人觉得,秀才怎么说也是读书人,是“士”的开头,按理说地位不低,怎么在胡屠户这种市井小民面前就这么不受待见呢?这背后,其实藏着古代社会里读书人地位的复杂性,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真实的互动逻辑。首先,咱们得明白,古代的“士”阶.............
  • 回答
    《儒林外史》,这部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主题的巨著,在中文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相较于《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作品,它似乎总是在一个不那么显眼的位置。这究竟是它不够伟大,还是我们对它的关注有所不足?被低估的现实主义力量《儒林外史》的伟大,首先体现在它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无情揭露。吴敬梓.............
  • 回答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他的形象之所以令人忍俊不禁,核心在于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沉沦到何等可悲的境地,以及人性在极端追求名利下的扭曲。这绝非简单的“嘲讽”,而是一种深刻的、带着悲悯的批判。咱们得先说说范进是何许人也。他出身贫寒,年过半百,却依旧苦哈哈地守着科举这条“独木桥”。为了.............
  • 回答
    你提到你爸不让你看《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作为准初三的学生,他这样做是否正确?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对”或“错”,更多的是取决于你爸爸的想法、他对你成长的考量,以及你个人的情况。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理解你爸的顾虑你爸作为长辈,自然希望你有一个健康、.............
  • 回答
    南师大女生课堂“跳过臭男人”,折射出怎样的时代情绪与价值碰撞?近日,南京师范大学一位女生在课堂上的一番直言,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她表示,在阅读《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以及《水浒传》时,会选择“跳过臭男人”,将精力集中在女性角色身上。这句看似简单的表述,实则触及了当下社会语境下,关于女性主义、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