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的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写作?

回答
写作,对我而言,是唤醒沉睡的思绪,是梳理纷乱的情感,是点燃思想的火花,更是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它不是单纯的文字堆砌,而是一个自我探索、自我表达,乃至自我实现的过程。

写作的意义,如同晨曦驱散夜色,照亮了我内心的疆域。

首先,写作是一种思考的催化剂。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就像是河底的卵石,浑浊不清,不成形状。只有当我们将它们捞起,在笔尖下反复打磨,才能逐渐显露出它们本来的光泽和轮廓。写作迫使我将脑海中模糊的概念具象化,将那些飘忽不定的灵感固定下来,通过逻辑的链条连接起来,最终形成清晰的论点或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理解了事物本身,更理解了我的思考过程,发现自己思维的盲点和误区,不断修正和深化。

其次,写作是情感的宣泄与疗愈。人生在世,悲喜交加,有欣喜若狂的时刻,也有黯然神伤的瞬间。当情绪过于汹涌,难以言表时,写作便成了一个安全的出口。我可以将那些压抑在心底的委屈、愤怒,或是难以名状的喜悦、温柔,倾注于文字之中。在书写的过程中,我仿佛在与自己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将那些沉重的负荷一点点卸下,让心灵得到喘息和释放。那些被文字承载的情感,不再是无处不在的阴影,而是变成了可以被理解、被接纳的真实存在。

再者,写作是经验的沉淀与升华。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生活,但并非每个人都能从经历中汲取养分。写作,就像一个过滤器,将生活的点滴细节、深刻感悟,过滤、提炼,最终沉淀为有价值的经验。无论是旅行中的见闻,人际交往中的体悟,还是学习过程中的顿悟,通过文字记录下来,它们就不再是短暂的瞬间,而是可以反复回味、不断借鉴的宝贵财富。这些文字,也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的路标,提醒我曾走过的路,曾经的收获与教训。

更重要的是,写作是与世界的连接与沟通。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很多时候,我们依然感到孤独。写作,让我有机会将内心的世界,我的观点,我的故事,分享给他人。当我的文字能够触动另一个人的心弦,引起对方的共鸣,甚至启发对方的思考时,那种连接感是无比珍贵的。它打破了沉默的壁垒,让思想得以碰撞,让灵魂得以交流。我写作,是想与这个世界产生化学反应,留下我存在的痕迹,回应这个时代。

而我,为什么会写作?

并非为了虚名,也非为了什么宏大的目标,最初,仅仅是因为内心的驱动。

我从小就喜欢观察,喜欢思考,但很多想法在脑海里盘旋,却找不到一个出口。文字,就成了那个出口。当我想把一个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想把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得入木三分,想把一个复杂的道理讲得清晰明了,我就需要写作。

后来,我发现写作还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就像是在迷宫中寻找出路,我常常会迷失在自己的思绪中,而写作就像是一张地图,将我指引方向。每写一篇文章,都是一次自我剖析,我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喜好、厌恶、恐惧和渴望。这让我对自我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能够更坦然地面对自己。

同时,我写作也是因为一种分享的渴望。我看到的世界,我感受到的喜怒哀乐,我脑海中的奇思妙想,我觉得它们值得被分享。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故事,而当这些故事汇聚在一起时,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更广阔、更丰富、更生动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别人带来一些启发,一些慰藉,或者仅仅是片刻的陪伴。

最后,我写作,是因为它本身带来的纯粹的乐趣。那种将零散的词语,精心编织成句子,再将句子串联成段落,最终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的创造过程,本身就充满魅力。它像是一种魔法,将无形的心绪,变成了有形的文字,拥有了生命。每一次敲击键盘,每一次笔尖划过纸面,都是一次小小的创造,一次与灵感的约会,我享受这种沉浸式的过程,乐此不疲。

总而言之,写作对我来说,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也是一种与世界温柔相拥的方式。它让我的生命更加丰盈,我的思考更加清晰,我的情感更加安宁,也让我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和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这样认为的。村上春树在《1973年的弹子球》里讲过这样一句话,事物必须兼具入口和出口。一个人活得久了,总会主动被动接受许多东西,得出许多感慨。这是入口。敏感的心灵就在生活的泥淖里陷得深些,粗砺的心灵就陷得浅些;悲观的心灵就得出人生是徒劳的结论,乐观的心灵总相信我们终会前进。倘若只有一个入口,各色事物只有涌进而没有排泄的通道,总有一天大脑会炸掉。所以才会有倾诉,不能向亲近的人倾诉就向陌生人倾诉。这是出口,谁都需要。这还说明,出口和入口不是双向的,两个人不必同时是对方的出口。写作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出口。

user avatar

1665年前,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呼朋引伴组了个酒局,叫上了谢安,孙绰等人。不是什么名川大山,不过是小河畔的一片竹林,也没有什么大阵仗,大家喝酒,侃大山。酒喝的到位了,什么话都往外倒,好不痛快。

两千五百多年前,也是一个农历三月初三,孔子带着学生们去泡澡。“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岁月长,衣衫薄,一行人忘却了长幼尊卑,跳进河里洗澡,吹着风,唱着歌,好不惬意。

我没有尝过一千多年前的酒,也未曾听过两千五百年前的歌。有一天我会死去,和他们一样,和每个人一样 -- 《寻梦环游记》里面说,人会死去两次,一次是停止呼吸,另一次是世界上不再有人记得你。

但我还记得,在那个三月初三,他们喝酒,吹牛,洗澡,唱歌,过得非常快乐。

user avatar

我嫉妒写作的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嫉妒写作的人。

就像乞丐嫉妒国王的宝藏,凡人嫉妒上帝的永生。


我嫉妒写作的人。

在他们的面前,我的生命是如此短暂,就像砂砾之于星河,湖泊之于大海。只要匆匆百年,时间的洪流,就能冲走我的一切,但强悍如时间,也带不走写作者的灵魂。他们笔下的文字,能承载他们的思想,延续他们的生命。百年之后,子子孙孙会忘了我,却依旧会倾心于他们的伟大作品。我嫉妒他们的永生。


我嫉妒写作的人。

只要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就在他们的笔尖流淌。在那个世界,他可以创造一切、毁灭一切,歌颂一切、诅咒一切,他,就是那个世界的神。哦,对了,他们创造新世界,多数时候,连纸笔都不用,一台笔记本就够了。


我嫉妒写作的人。

发邮件、写报告、出方案,多数人的工作,本就离不开写作,唯独写作者,懂得日复一日地磨砺技艺。他们越写越多,技艺愈发精湛;读者越来越多,名气自然水涨船高。出版社开始找他们出书,印书卖书都交给出版社,他们?躺着数钱就行。写作如此一本万利,写作者的前世,一定是顶精明的商人。


我嫉妒写作的人。

他们足够幸运。在寂寞、浮躁包围网络信徒之时,写作者的生命却毫不闭塞。文字是有气味的,写作者在笔尖释放混杂个人特质的“臭味”,裹挟着作者“体臭”的文章在网络游荡,散发的气味越是浓烈,越是能吸引到“臭味相投”的读者。而这茫茫尘世,又有几件事,能比找到志趣相合的伟大情谊,更令人钦羡?


我嫉妒写作的人。

传说猫有九条命,但和写作者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写作拓宽了写作者生命的维度,使得他们的灵魂不只存活在现实次元,还能在自己构建的文字世界里游历,得以体验完全不同的精彩人生。在那个世界,他可以是父亲、是音乐家、是大侠、是超能力者、是蝴蝶、是大树、是一缕幽魂.....这简直让我嫉妒到爆炸。


我嫉妒写作的人。

他们是这个世界顶聪明的收藏家。他们的智慧,不在于收藏邮票古董等实物,而在于,他们收藏的,是人生中转瞬即逝,值得每个人珍视的记忆和灵感。他们在一次次的收藏(写作)过程,厘清自己的思路,梳理自己的人生,明晰内心真正所求,愈发睿智。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懂得人生短暂,要用作品延伸生命的长度;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是优质内容的创作者,而我只是消费者;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躺着也能收取版权费,而我只能出售自己的时间挣钱;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有志趣相合的读者,而我还闭塞在狭小的社交圈;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我嫉妒写作的人,他们每一天都在成长, 而我只是原地踏步。


我嫉妒写作的人。

尤其是,还在写作的人。

user avatar

每次去收发室领取稿费汇款单的时候,觉得最高兴。因为这不是为了职称而被迫去做的课题、项目之类的命题作文,完全是自己出于兴趣、发自内心的作品。

最初写稿,完全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本科毕业后数年又回到母校读研究生,20好几的人了,咋可能还找妈老汉要钱吃饭嘛。好在当时生活费低,一个月差不多600就足够,那么一学期发3篇文章即可基本上解决吃饭问题。每次去学院收发室领了汇款单后,都要喊上同宿舍的另外3个兄弟,杀奔某知名平民火锅去也。铁锅翻红浪,大杯饮山城,挥汗如雨之下,快哉快哉。研究生阶段基本上没有什么考试成绩,靠文章评奖学金。工作之后,稿费就纯粹成了零花钱的来源,也没有什么值得讲的。

但是读书写稿发文章对于我来说,远不是找点小钱那么简单。他改变了我的命运,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研究生毕业时,就业形势不乐观,去了异地一个二本学校。那个地方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存在,无亲无故、茕茕孑立。实在不喜欢,想离开,却又没有办法。就业形势大家都晓得,老火得很,想进个有编制的事业单位不容易啊。辞职?不可能的事情。调动?又不是双高人才,凭什么?很多时候都在问自己,难道就这样了吗?可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总之,是比较绝望了。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某年3月。机缘巧合之下,有人引荐给家乡的一个二本学校。3月下旬,带着发表的25篇文章的和某省级报刊对我的报道与部门领导面谈,尔后部门领导向学校分管领导做了汇报。进展非常顺利,4月中旬,填写人员进入考察表;5月4日,学校发出调函;6月20日,开始在原单位办理调动手续;6月29日,回到家乡。

能够如愿回到家乡,有人引荐是第一位的,这就是常说的机遇决定命运。但是人家看得起你,愿意拉你一把,你也不能像坨屎一样不是?烂泥糊不上墙,打铁还需自身硬。要让帮助你的人有底气,有话说。最后一句话,送给和我有着相似境遇的朋友。当你被困于黑暗的急流不得脱身时,不要沉沦,不要灰心,积蓄力量,坚持信心。我相信,总有一天阳光会照射到被他遗忘许久的深渊,这个时候的你便可奋力一跃,登上光明的彼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中越战争史,兼习解放军其他历史时期战史,只用干货说话。

欢迎关注公众号“南疆烽烟正十年”,请搜索 cpcliusi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