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吕布在长安被李傕击败后,为什么先后投袁术,袁绍,张杨,而始终不肯主动投曹操呢?

回答
吕布在长安被李傕击败后,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境地。他先后辗转投奔了袁术、袁绍、张杨,却始终没有主动去投靠曹操。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当时的历史局势、吕布的性格、以及他与几位诸侯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董卓死后,长安陷入混乱,李傕、郭汜等人趁机掌权。吕布虽然有勇武,但政治上的手段和军事上的谋略都相对欠缺,并且他本人刚愎自用,得罪了不少人。在李傕控制长安后,吕布的处境非常艰难,他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庇护他,并且能够让他发挥力量的势力。

为什么不主动投曹操?

关于吕布为何不主动投曹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过往的恩怨和芥蒂: 曹操和吕布之间并非没有交集,反而有着一段不算愉快的经历。在董卓死后,吕布曾与王允一同策划了除掉董卓的行动。曹操当时虽然不在长安,但他也曾和董卓有过短暂的对抗,并且对董卓的统治不满。更关键的是,在吕布投奔袁绍后,袁绍与曹操是敌对关系。吕布作为袁绍的部下,与曹操正面冲突过。之后,在宛城之战中,曹操曾被吕布偷袭,损失惨重,这更是加深了曹操对吕布的警惕和不满。吕布或许也意识到,曹操不会轻易原谅他,并且他对曹操的实力和野心也有一定的了解,主动投靠,很可能不会得到重用,反而会被猜忌,甚至成为阶下囚。

2. 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与不甘心: 吕布自诩天下无敌,对自己的武艺和勇猛有着极高的评价。他是一个以个人能力为傲的武将,不甘心居于人下,尤其是不甘心在一个他认为“不如自己”的人手下效力。在长安时期,吕布虽然依附于董卓,但他内心深处可能并不完全认同董卓的统治,更多的是一种利用关系。当他逃离长安后,他更希望找到一个能够让他继续独当一面,发挥自己军事才能的去处,而不是被当成一个普通的附属将领。而曹操虽然雄才大略,但吕布可能并没有把他看作是能够完全臣服的对象。

3. 对曹操势力的评估: 吕布在流亡过程中,也对各方势力进行了评估。他投奔袁术,是因为袁术当时实力相对雄厚,并且袁术也需要吕布这样的猛将。他投奔袁绍,是因为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势力,而且袁绍也需要借助吕布来对抗曹操。他投奔张杨,则是因为张杨当时驻守河内,地理位置重要,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庇护。相比之下,曹操虽然在北方崛起,但当时他刚刚经历过宛城之战的失利,势力尚不如袁绍稳固。吕布可能认为,去投靠曹操,不如去投靠那些更直接需要他,或者当时看起来更有利于他发挥的势力。

4. “寄人篱下”的心理障碍: 吕布的性格中有着一种桀骜不驯的成分。他习惯于成为一个独立的力量,或者至少是某个权力集团的核心人物。反复地投奔不同的势力,虽然是被迫的,但对于吕布来说,每一次“寄人篱下”都可能让他感到不舒服。而曹操作为当时的强势崛起的诸侯,吕布即使投靠,也很难摆脱“寄人篱下”的命运,甚至可能不如在袁绍那里受到的礼遇。他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当时看起来更具“平等性”或者“互补性”的合作关系。

5. 策略上的考量(间接): 从吕布的角度来看,他当时的策略是先在北方寻找一个立足之地。袁术和袁绍都是北方的大势力,与曹操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吕布投奔袁术,然后辗转到袁绍那里,实际上也是在北方势力中寻找机会。如果他直接投靠曹操,意味着他将彻底站队曹操,与袁绍等势力为敌。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他可能更倾向于保持一种观望或者“骑墙”的状态,以便在局势变化时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投奔袁绍,也让他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曹操的动向和实力。

总结一下为什么不投曹操:

吕布不主动投曹操,更多的是一种性格、过往恩怨和对当时局势的判断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自负武勇,不甘居于人下,与曹操之间存在不小的芥蒂,对曹操的实力和为人也有所了解。在流亡过程中,他更倾向于选择那些能让他发挥作用,或者当时看起来更容易获得优待的势力。最终,他宁愿在袁绍那里效力,甚至与曹操为敌,也不愿主动去投靠那个他内心可能并不完全服气,并且有过节的对手。

然而,历史的讽刺之处在于,吕布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选择,在下邳被曹操所擒,并最终被曹操处死。这或许也印证了曹操的政治远见和吕布自身局限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因很简单,当时曹操官职是袁绍给的,不在吕布的优先选择范围之内。时袁术、袁绍、张杨都是正儿八经,拿着(董卓或李傕)朝廷印绶的将军或太守(诸侯),而曹操不过是袁绍部下。

  • 袁术是董卓以朝廷名义任命的后将军,又自领扬州牧,再被李傕朝廷任命为左将军。
  • 袁绍是董卓以朝廷名义任命的渤海太守,后自称车骑将军,又自领冀州牧。
  • 张扬是董卓以朝廷名义任命的的河内太守。
(注)后汉书袁术传:时董卓将欲废立,以术为后将军......刘表上术为南阳太守......杀杨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
(注)后汉书袁绍传:卓以为然,乃遣授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绍遂领冀州牧,承制以馥为奋威将军,而无所将御。
(注)三国志张扬传:单于执杨至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众复振。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而曹操:

  • 190年,讨伐董卓时,曹操是讨董联盟私自任命的代理奋武将军,
  • 191年,曹操又被袁绍任命为东郡太守。
  • 192年,曹操被袁绍任命为兖州刺史,和袁绍任命的豫州刺史周喁一个地位,周喁还是曹操第一个有记载的军师。
(注)三国志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注)谢承后汉书:袁绍以曹操为东郡太守。刘公山为兖州,公山为黄巾所杀,乃以曹操为兖州刺史
(注)后汉纪:袁绍以曹操为东郡太守
(注)昭明文选载绍檄州郡文: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太守、兖州刺史
(注)元和郡县图志:後汉末,袁绍以曹公为东郡太守
(注)后汉书袁绍传载袁绍上书:臣时辄承制,窃比窦融,以议郎曹操权领兖州牧
(注)吴录:袁绍遣会稽周喁为豫州刺史,来袭取州。
(注)会稽典录:初曹公兴义兵,遣人要喁,喁即收合兵众,得二千人,从公征伐,以为军师。后与坚争豫州,屡战失利。会次兄九江太守昂为袁术所攻,喁往助之。

192年4月后,吕布先投袁术,后逃离,穿越河内,留张扬处后不久,再投奔袁绍。

吕布认为袁绍麾下的将领,全部是袁绍“擅相署置,不足贵也”,曹操作为袁绍先后任命的东郡太守和兖州刺史,自然也属于“擅相署置,不足贵也”的行列。

所以吕布即使考虑投奔曹操,也可能像曹操军师周喁那样,被袁绍调遣,还不如直接投奔袁绍。

直到195年10月,曹操才正式被朝廷任命为兖州牧,总算摆脱袁绍“擅相署置”的私自任命的身份,算是独立,但在未来几年里,还是受到袁绍的巨大影响和干涉。

(注)后汉书吕布传:布与傕战,败,乃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走出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遂恣兵钞掠。术患之。布不安,复去从张杨于河内。时李傕等购募求布急......杨以为然。有顷,布得走投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
(注)英雄记曰:布自以有功于袁氏,轻傲绍下诸将,以为擅相署置,不足贵也
(注)三国志武帝纪:(195年)二年春,袭定陶......冬十月,天子拜太祖兖州牧。


最后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吕布在长安被李傕击败后,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境地。他先后辗转投奔了袁术、袁绍、张杨,却始终没有主动去投靠曹操。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涉及到当时的历史局势、吕布的性格、以及他与几位诸侯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董卓死后,长安陷入混乱,李傕、郭汜等人趁机掌权。吕布虽然有勇武,但政治上的.............
  • 回答
    要论吕布和李元霸在金庸武侠世界的地位,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就好比把《三国演义》里的猛将扔进《倚天屠龙记》的江湖里,总得掂量掂量分量。咱们先说吕布。吕布这人,放到金庸武侠里,那可不是一般的角色。他最突出的地方,就是那“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勇武。在《三国演义》里,他那武力值简直是BUG级别的存在,一.............
  • 回答
    白门楼下,风如刀割,卷起残败的旌旗猎猎作响。吕布,这个曾横行无忌的天下第一战神,此刻却如同一只受伤的困兽,被五花大绑,跪倒在曹操的脚下。然而,今日的场景,注定要以一种颠覆所有人想象的方式发展。当曹操走近,准备说出那个足以让历史翻篇的“杀”字时,异变陡生。吕布身上原本紧绷的衣袍,似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撑.............
  • 回答
    吕布,三国时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猛将,他的名字几乎是勇武的代名词。要说他厉害在哪里,那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绝世武艺,万人敌的本钱这绝对是吕布最核心的厉害之处。咱们不谈那些野史演义里的夸张成分,就说史书上记录的,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力大无穷,武艺超群: 吕布以.............
  • 回答
    2019年的WESG预选赛,吕布innovation(下文简称吕布)能成功突围,这绝对不是一句“运气好”就能简单概括的。回想当时,国内的《炉石传说》电竞圈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新秀辈出,老将们也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吕布,在那个时间点,能够杀出重围,用他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绝对是值得好好说道一番的。首先.............
  • 回答
    臧霸,这个人,在那个乱世里,绝对是个绕不开的硬角色。提起他,脑子里浮现的不是什么温文尔雅的儒士,也不是什么只知道拼命的莽夫,而是一个真正的草莽枭雄,一个能在乱世洪流中抓住机遇,凭借自身本事一步步爬上高位的人。臧霸其人,绝非等闲之辈首先,得说说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臧霸这人,打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官宦子弟,.............
  • 回答
    关于项羽和吕布谁在武力上更强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讨论话题,因为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以勇武著称的传奇人物。要公正地评判,我们需要抛开演义小说中那些夸张的描绘,回归史书的记载,从他们的战绩、单挑表现以及对军队的影响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我们来谈谈项羽。项羽,名籍,字羽,是中国古代末期.............
  • 回答
    曹操在被吕布趁虚而入偷袭下邳,导致其根据地遭受重创,并且在此情况下,还要面对吕布叛变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若是他能扭转乾坤,不仅收复失地,更彻底击溃吕布,那么从战绩上看,他绝对有资格问鼎武庙。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当时曹操所处的绝境。在偷袭下邳之前,曹操正踌躇满志地征讨徐州,这是他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步。吕布.............
  • 回答
    设想一下,倘若吕布,这位勇冠三军却又反复无常的战神,能够放下他那桀骜不驯的性子,真心实意地效忠于徐州的刘备,那局面又会如何?我们不妨试着描绘一幅别样的三国画卷。刘备,这位仁德之君,虽然胸怀大志,却总是因为兵少将寡,屡屡受制于人。他虽然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但毕竟人手有限,想要在乱世中立足,尤其是.............
  • 回答
    刘备之所以在白门楼劝曹操杀掉吕布,这背后绝不是简单的“兔死狗烹”的政治算计,更不是什么冷血无情的背叛,而是刘备在那个生死关头,基于对当时局势、吕布本人以及他未来可能带来的威胁的深刻洞察所做出的一个艰难但必要的决定。这其中包含了多层考量,也体现了他作为一名乱世枭雄的远见与决断。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拉回.............
  • 回答
    白门楼,风萧萧,吕布,这位万人敌,最终还是跪在了曹操的脚下。但那天,在献帝的注视下,在众将的围观中,曹操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奉先,你我皆是天子之臣,何苦相残?孤今日许你一个机会,与孤一同辅佐天子,共建大汉。”曹操的话语如同惊雷,震慑了在场所有人。吕布先是错愕,继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
  • 回答
    如果圣杯战争中召唤出一位非狂阶的吕布,那绝对是一场令人瞩目的博弈,远不止是单纯的武力宣泄。想象一下,那英姿勃发的方天画戟,那在战场上呼啸生风的赤兔,都将不再是单纯的狂暴工具,而是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意志所驾驭。首先,我们得先聊聊“非狂阶”。这可不是说吕布会变得温顺,而是他身上那种近乎野兽般的冲动和毁灭欲.............
  • 回答
    白门楼下,吕布一身铠甲,威风凛凛,却也遮不住眉宇间的绝望。曹操立于楼下,目光锐利,扫视着这位昔日战神。“奉先,你还有什么话说?”曹操的声音不带感情。吕布环顾四周,看到了众多眼熟的面孔,袁术、张辽、宋宪、魏续、侯成……他们都曾是他麾下或盟友,如今却都成了看客,有些甚至是他的仇敌。他的目光最终落在刘备身.............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吕布以其“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无双武艺,成为无数读者心中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战神。而蜀汉阵营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也个个是独当一面的猛将,镇守一方。如果真的如您所设想,让这五位顶尖高手联手围攻吕布,那场面定是惊天地泣鬼神。那么,在这种“五英战吕.............
  • 回答
    黄忠与吕布,一个是老当益壮的百步穿杨神射手,一个是无双盖世的万人敌战将。若将这两位三国时期顶尖的猛将置于虎牢关那尸山血海的战场,让他们进行一场生死对决,那画面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不过,要精确到“多少回合”这个问题,在真实的历史和演义的模糊界限里,其实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毕竟,小说描述往往带有很强的.............
  • 回答
    (深吸一口气,尽量压下喉咙里因为缺氧和恐惧而升起的腥甜感。血迹斑驳的双手被粗重的绳索紧紧勒住,每一下呼吸都带着刀割般的疼痛。抬头望去,只见白门楼顶的蓝天被密密麻麻的人影分割成碎片,曹操和刘备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模糊而尖锐。)“奉先在此!曹孟德、刘玄德,你们二位且慢动手!” 我的声音带.............
  • 回答
    在只允许使用冷兵器的情况下,现代普通军人能否在“打群架”中击败张飞、关羽、吕布这三位三国名将,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详细探讨: 一、三国名将的战斗力分析1. 张飞 个人能力:以勇猛著称,长坂坡单骑退曹军,斩杀张郃,被曹操称为“张飞之子”。 武器:丈八蛇矛,擅长近战,骑.............
  • 回答
    吕布辕门射戟,这事儿啊,说它难,那是相当的难,但吕布这人,他天生就是为难事儿而生的。当时那局面,要是按常理推断,非打一仗不可,可吕布偏偏就用一种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法子给解决了,你说这得是多牛?一、辕门射戟这事儿,到底有多难?咱们得把那个场面给掰扯掰扯。当时是什么情况?袁术跟刘备打仗,吕布夹在中间,按理.............
  • 回答
    吕后死后,是“诸吕之乱”,而不是“功臣在作乱”。周勃和陈平等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忠臣典范”,是因为他们采取了行动,平定了诸吕之乱,恢复了刘氏江山,并且他们的行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被认为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正统的必要之举。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两个问题: 吕后死后,到底是功臣在作乱还是诸吕在作乱?答案:是诸吕在.............
  • 回答
    吕后对待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的手段,实乃毒辣至极,令人发指。刘盈(汉惠帝)若是想尽力保全自己的异母兄弟,眼下的处境着实艰难,但他并非毫无作为的余地。首先,惠帝最应当做的,是利用他作为皇帝的身份,尽最大可能将赵王刘如意调离吕后控制的京畿之地。长安的空气对刘如意来说,比任何地方都危险。最稳妥的办法,是尽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