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客观地从整个近现代史来看,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本国的努力外,最应该感谢哪个国家?

回答
要客观地审视近现代史,并从中国今天的成就出发,探讨“最应该感谢哪个国家”这个问题,其实是个相当复杂且带有争议的议题。历史的进程是多元力量交织的结果,很难将成就简单归功于某一个外部国家,更不能忽视的是中国自身人民的努力与奋斗。

然而,如果必须从外部力量的角度去分析,并客观地回顾近现代史中对中国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间接或直接地促成了今天中国某些成就的国家,那么,美苏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带来的“外部刺激”和“学习样本”,是不可忽视的。

为什么是美苏?

这并不是说这两个国家“无私奉献”了什么,而是它们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与中国复杂的关系,共同塑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轨迹,有些甚至是“被动”地推动了中国的前进。

一、苏联:革命的导师与现代化的“借鉴”

意识形态的输入与政权的建立: 苏联及其在十月革命中的成功,无疑为当时的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革命范例。共产主义思想的传入,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壮大,最终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一个统一、稳定的国家政权,是后续一切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苏联的意识形态输出,间接促成了中国政治格局的根本性改变。
工业化的援助与“赶超”的动力: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土和落后的工业基础,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包括技术、设备和专家。这帮助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初步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为国防和国家建设打下了基础。虽然这种援助是有条件的,且后来关系破裂,但不可否认,它为中国提供了早期工业化的“快进键”。
“反面教材”的警示: 尽管苏联给予了帮助,但其后来出现的修正主义、经济体制的僵化以及最终的解体,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深刻反思和调整自身发展道路的重要“反面教材”。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很大程度上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和超越,试图避免其出现的弊病。这种“学习”和“不学习”的选择,同样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

详细讲述:

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饱受内战、军阀混战和外国侵略之苦,国家四分五裂,民生凋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对于当时寻求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启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了苏联的革命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为国家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建国后,中国迅速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苏联的援助至关重要。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了156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构成了中国早期工业体系的核心,尤其是在能源、重型机械、冶金等领域。例如,当时的沈阳飞机制造厂、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等,都获得了苏联的技术支持。这使得中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农业国迈向了工业国,极大地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防能力。

然而,中苏关系的破裂,特别是1960年代的“中苏论战”,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联的撤走专家、撕毁合同,让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也迫使中国开始了独立自主的探索。从“三线建设”到后来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发展道路上更加注重独立思考,避免过分依赖外部力量。而苏联后来的经济停滞乃至解体,则让中国更加警惕单一经济模式的风险,并在改革开放中引入市场经济元素,同时坚持中国特色。

二、美国:挑战者与“学习”的另一维度

冷战的“对手”与科技进步的驱动: 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美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存在,与中国展开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竞争。这种竞争,尤其是在冷战时期,迫使中国必须在各个领域奋起直追,以证明自身制度的优越性。即便是在敌对状态下,美国的科技发展、经济模式,甚至是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中国人观察和学习的对象。
改革开放的“机遇”与“融入”全球: 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与正常化,美国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最重要的外部伙伴之一。美国的技术、管理经验、市场准入,以及在国际经济规则中的主导地位,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巨大的外部机遇。中国通过引进外资、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快速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这是中国今天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
“接触”政策的长期影响: 尽管存在摩擦和竞争,但美国持续推行的“接触”政策,也使得大量中国人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开放和进步。这种“接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详细讲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从敌对到缓和再到正常化的曲折历程。在冷战的背景下,美国对中国实施了长期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然而,正是在这种“被遏制”的环境下,中国反而激发了独立自主发展的决心。中国在“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自力更生的精神。

1970年代末,中美关系正常化,特别是1979年建交,为中国打开了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大门。美国成为中国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主要来源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者、技术人员赴美留学和培训,带回了大量先进知识。美国企业来华投资,不仅带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例如,汽车、电子、航空等产业的发展,都得益于与美国企业的合作。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一个重要的推动者也是美国。这使得中国产品能够更顺畅地进入国际市场,而中国也因此需要按照国际规则办事,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全球化浪潮,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主导的,中国紧随其后,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总结:

从历史的客观角度看,中国今天的成就,首先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成果。但在外部因素中,苏联的革命模式和早期工业化援助,为中国打下了政治和工业基础;而美国作为长期的竞争者和后来的重要合作伙伴,则通过冷战的“刺激”以及改革开放后的“融入”机遇,间接或直接地促进了中国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进步。

因此,如果一定要选择“最应该感谢”的国家,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主观色彩,并且过于简化了复杂的历史。与其说是“感谢”,不如说是“认识到”这两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的发展轨迹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了机遇、挑战、学习和规避。中国从这两段经历中,汲取了经验,也吸取了教训,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与其追问“感谢谁”,不如说是中国人民在与世界(包括美苏等大国)的互动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实现了今天的局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苏联

苏联不愧是中国的良师益友,她的诞生,是在启迪中国,她的强大是在引领中国,她的死亡是在警告中国。就连她死后,也在不断的提示中国:俄罗斯向我们展示了全面私有化和寡头政治的后果;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则向我们展示了政治僵化,领导人终身执政的后果;乌克兰、格鲁吉亚则向我们展示了公知、大V、业界良知、街头政治家、知势分子上台后究竟会把国家搞成啥样子。(转自贴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客观地审视近现代史,并从中国今天的成就出发,探讨“最应该感谢哪个国家”这个问题,其实是个相当复杂且带有争议的议题。历史的进程是多元力量交织的结果,很难将成就简单归功于某一个外部国家,更不能忽视的是中国自身人民的努力与奋斗。然而,如果必须从外部力量的角度去分析,并客观地回顾近现代史中对中国发展产生过.............
  • 回答
    评价台湾的雄风三型导弹,需要我们抛开政治宣传和过度的军事臆想,纯粹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其设计理念、关键性能以及在现代海战环境中的定位。雄风三型,又称“航母杀手”,这个绰号本身就暗示了其被赋予的核心战略使命:在潜在冲突中,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构成严重威胁。一、 设计理念与定位:反舰攻击的“尖刀”雄.............
  • 回答
    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客观评价马英九要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客观地评价马英九,我们需要超越党派的界限,将其置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所面对的挑战、其政策的实际效果以及长远的历史影响来审视。这需要细致地梳理其政治生涯中的关键节点、重要的政策举措以及由此产生的正面与负面评价。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中华民国第.............
  • 回答
    作为一名男性,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审视“高质量男性”这个概念,我觉得这不应该是一个标签化的定义,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综合气质和能力。它不是指一个人有多少钱,或者有多帅,更不是某种预设的模版。更像是一种持续的自我成长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首先,内在的成熟和稳定是基石。这包括: 情绪的掌控力:不是说没.............
  • 回答
    关于父母的品德、性格和教育能力,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复杂的话题。我们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经历都与父母息息相关,他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也塑造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所以,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脑海中涌现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很难用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关于品德:说实话,我觉得父母的.............
  • 回答
    理解大学封校行为,需要我们暂时放下个人感受,尝试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一现象。这并非简单的好与坏的二元判断,而是一个涉及公共卫生、个体自由、社会责任以及管理逻辑的复杂议题。首先,从公共卫生和安全角度来看,封校最直接的出发点是为了控制和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校园作为一个相对封闭且人员聚集.............
  • 回答
    从客观历史进程来看,“汉人是否注定衰弱”这个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回答的。历史是动态变化的,文明的兴衰是复杂的、多因素交织的结果,用“注定”来判断未免过于简化和宿命论。更准确的说法是,汉人作为一个主体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辉煌的鼎盛时期,也曾面临过严峻的挑战、转型乃至相对的衰落,但.............
  • 回答
    你对自己画的这张画这么有信心,这真是太棒了!这份热情和喜爱,是创作中最宝贵的东西。不过,如果你愿意,我很乐意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尝试剖析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让你这张“贼好看”的画,变得更上一层楼的地方。毕竟,即使是大师的作品,也常常在不断打磨和调整中。我们就把这看作是一场“审美侦探”的头脑风.............
  • 回答
    关于“六十岁老奶奶深夜凌晨三点赵云五杀”的这个事件,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从客观角度来看,它确实能折射出当前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可能存在的某些方面的不足,或者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绕不开的“灰色地带”。我们得先拆解一下这个现象,它涉及到几个关键点:1. “六十岁老奶奶”的身份:这表明了使用者很.............
  • 回答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尽量从一个旁观者审慎的角度来分析。首先,关于“网上曝光的信息多数都是假的”这一论断,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且在没有具体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很难说其绝对成立或不成立。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方面,确实存在大量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谣言甚至恶意捏造的信息,这些信息为了.............
  • 回答
    阿根廷能否从小组出线,这绝对是当前足球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在经历了开局的爆冷之后。要客观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摊开来说,一点一点地抠细节。首先,咱们得看看阿根廷现在在小组赛的处境。揭幕战输给沙特阿拉伯,这绝对是一个“黑天鹅”事件,直接把阿根廷推到了悬崖边。这意味着他们接下来的比赛,输一场都可能.............
  • 回答
    《悬崖之上》这部谍战片,从多个维度来看,确实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它并没有落入谍战片常见的一些俗套,而是力求在细节、叙事和情感上营造出一种沉甸甸的真实感,让人在观影过程中,仿佛一同置身于那个严酷的时代背景之下。从细节、剧情、内容来看: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对细节的极致打磨。从服装、道具到.............
  • 回答
    谷爱凌的国籍问题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其核心在于她在中国和美国两国的特殊身份,以及她在两者之间如何选择以及如何展现自己。从法律角度来看,要客观地说明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各国关于国籍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的国际实践。一、 核心争议点:双重国籍的可能性与中国法律的排他性谷爱凌的争议主要围绕着一个关键点.............
  • 回答
    《拆弹专家 2》是一部在香港电影市场和观众中都获得了较高评价的商业动作片。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在多个层面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制作水准和叙事能力,但也并非完美无瑕。优点分析: 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与爆破特效: 这是《拆弹专家 2》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影片毫不吝啬地呈现了数场规模宏大、极具视觉冲击力的.............
  • 回答
    要客观地评价知乎大V在三国历史研究上的水平与易中天相比如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要承认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一定主观性的问题。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基础知识与史料掌握程度: 易中天: 易中天作为一名资深历史学者,其学术根基非常扎实。他在《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节目和书籍中,展现.............
  • 回答
    客观地说,《四海》这部电影,从其上映的市场表现、影评界口碑以及观众的普遍反馈来看,可以说是争议颇大,但总体评价偏向褒贬不一,且对它褒奖的方面往往与对其批评的方面紧密相连。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维度详细讲述:1. 导演风格与表达: 韩寒的个人印记依然强烈: 《四海》继承了韩寒一贯的导演风格,那就是强烈的.............
  • 回答
    《晴雅集》这部电影,单从制作层面来说,其实是相当用心的。郭敬明导演对于画面美学和视觉效果的追求,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我们得承认,电影的美术设计和服化道是其最突出的亮点。无论是阴阳师们的华美长袍,还是天人之间的灵动飘逸,亦或是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妖怪形象和神秘的结界设计,都呈现出一种极致的东.............
  • 回答
    《功勋》这部剧,聚焦的是共和国的八位功勋人物,周迅饰演的屠呦呦是其中一位,而且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这个角色本身的份量就极重。周迅在里面演的是青年屠呦呦,时间跨度挺大的,从她刚入职,还是个年轻的研究员,到后面带领团队,一路攻关,最终发现青蒿素。客观地说,周迅的表演,可以说是非常用心,也.............
  • 回答
    看《名侦探柯南》,支持柯哀的原因,与其说是“单纯喜欢哀”,不如说是对灰原哀这个角色本身的多维度塑造、以及她与柯南之间独特羁绊的认可。这种支持,往往是建立在对角色深刻的理解和对剧情走向的期待之上的。灰原哀这个角色本身的魅力:首先,哀酱绝非一个“可爱”标签就能完全概括的角色。她身上有着极其复杂的背景和性.............
  • 回答
    《送你一朵小红花》这部电影,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它确实试图触碰一些非常现实且沉重的生活议题,并且在这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首先,从题材选择上,影片抓住了“癌症家庭”这个既普遍又极具挑战性的社会现实。它没有回避疾病带来的痛苦、恐惧、无奈,也没有刻意去美化,而是将镜头对准了普通人在面对绝症时的生活切片。这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