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2018 年 4 月中兴通讯同时遭英美两国制裁?

回答
2018年4月中兴通讯同时遭英美两国制裁:一次深刻的教训与影响

2018年4月,中兴通讯(ZTE)同时遭遇美国和英国的制裁,这无疑是这家中国通信巨头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之一,也是对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次深刻的警示。这次事件的严峻性、复杂性以及其深远影响至今仍值得深入分析。

制裁的起因:违背美国出口管制禁令

这次制裁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兴通讯在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律方面的行为。具体来说:

向伊朗和朝鲜非法出售美国技术: 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兴通讯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曾与一家伊朗电信公司(据信是MCI)进行交易,通过第三方公司将大量受美国出口管制限制的设备和技术(包括美国制造的芯片和软件)非法出售给了伊朗和朝鲜。这些交易绕过了美国的禁令,使得这些国家能够获得先进的通信技术。
提供虚假陈述和不配合调查: 更糟糕的是,当美国商务部开始调查此事时,中兴通讯被指控提供了虚假陈述,并试图掩盖其违规行为。例如,它曾承诺解雇涉事的员工,但后来发现并未完全履行承诺,而是将这些人调往其他部门,继续在公司内部任职。

美国的制裁措施:“7年禁令”的威力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于2018年4月16日发布了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Entity List ban)。这项禁令极为严厉,主要内容是:

禁止任何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口、再出口、转口商品、技术(包括软件和技术数据)以及服务。
这意味着中兴通讯将无法获得其运营和生产所需的关键美国零部件,例如芯片、操作系统、软件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等。

制裁的严峻性体现在:

依赖性极高: 中兴通讯的许多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特别是高端芯片,都高度依赖于美国供应商。一旦被禁止供应,其生产线将面临立即停摆的风险。
生命线被切断: 芯片是通信设备的大脑,没有先进的芯片,中兴通讯的基站、手机等产品将无法制造和升级。
7年禁令的毁灭性打击: 初期的7年禁令,意味着中兴通讯在整整七年的时间内都将无法从美国获得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这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几乎是判了死刑。

英国的协同制裁:加强对美国的“支持”

虽然美国的制裁是主要的,但英国在此刻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表达了对美国政策的支持,尽管其制裁的独立性和直接影响可能不如美国。英国的行动可以理解为:

政治表态与国际协同: 在全球化时代,主要经济体之间的政策协调至关重要。英国作为重要的盟友,其行动可以视为对美国行动的呼应和支持,进一步孤立和施压中兴通讯。
国家安全考量: 除了对伊朗和朝鲜的担忧外,英国也可能出于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对可能存在违规行为以及潜在风险的科技企业进行审查。尽管英国政府当时并未详细披露其具体制裁理由,但普遍认为这是对美国制裁的回应和补充。

制裁的影响: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中兴通讯在遭遇英美制裁后,几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1. 生产停摆: 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影响是,中兴通讯被迫暂停了其大部分业务活动,包括股票交易。其海外业务尤其受到重创,因为其产品中包含大量的美国技术和零部件。
2. 供应链中断: 核心零部件的断供,意味着中兴通讯无法按时交付订单,严重损害了其客户关系和市场信誉。
3. 经济损失巨大: 停止运营不仅意味着收入的锐减,还可能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和赔偿。
4. 股价暴跌与市值蒸发: 在禁令发布后,中兴通讯的股价大幅下跌,市值蒸发严重。
5. 品牌形象受损: 违规和受制裁的标签,严重损害了中兴通讯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6. 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影响: 中兴通讯事件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道路上的一个巨大阴影,引发了对供应链安全、合规经营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深刻反思。

中兴通讯的应对与最终结果:一项“屈辱性”的和解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兴通讯不得不采取强硬措施以求生存:

承认错误并道歉: 中兴通讯发表声明,承认了其违规行为,并向美国政府表示歉意。
更换高层领导: 为了表达改革的决心,中兴通讯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包括董事长、CEO等关键职位的人员更换。
接受高额罚款: 在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后,中兴通讯同意支付巨额罚款,并接受美国商务部设立的为期10年的“监督期”。
接受第三方独立合规官的监督: 作为和解条件的一部分,中兴通讯需要接受一位由美国商务部指定的独立合规官的监督,对其经营行为进行审查,确保不再违反美国的出口管制法律。
缴纳10亿美元罚款,并设立4亿美元的托管账户: 这是当时已知的史上最高额的制裁罚款之一。

最终,在付出高昂代价后,中兴通讯于2018年6月被解除禁令,得以恢复运营。

对中兴通讯和中国科技行业的启示:

中兴通讯事件无疑是一场惨痛的教训,它带来了多方面的深刻启示:

1. 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这是最直接的教训。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涉及国际贸易和技术出口时,必须时刻警惕并严格遵守出口管制政策。
2. 供应链的脆弱性与自主可控的必要性: 暴露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上对外部供应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对美国的依赖。这极大地加速了中国在芯片制造、操作系统、高端元器件等领域的研发和自主创新步伐。
3.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和应对潜在的政治、法律、市场等风险。
4. 国际化战略的挑战与审慎: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走出去”需要更加审慎和周全的策略,不仅要关注市场扩张,更要关注法律合规和地缘政治风险。
5. 国家安全与科技发展的博弈: 中兴通讯事件也折射出当前国际政治环境下,科技发展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复杂博弈。科技成果和供应链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维度。

总结:

2018年4月中兴通讯同时遭英美两国制裁,是一次由其自身违规行为引发的、极其严重的外部冲击。它不仅给中兴通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危机,也为整个中国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这场危机迫使中国科技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合规管理、供应链安全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和发展。尽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这次事件对中国科技产业的长期发展,无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和宝贵的经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中兴公司过去的这几波操作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关于这点,很多答案都说过了。

2、伊朗至少是一个世所公认的主权国家,而美国向我国处于分离状态的台湾省卖各种杀人武器,不但完全不遮遮掩掩,还堂而皇之的公开出售。要知道,早在1982年中美签订的八一七公报中,美国就明确承诺了“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这是国家之间的公报里面的承诺,比什么中兴向员工发了工资奖金之类的小事,要严肃的多。然而现实是,对台军售从八一七公报签订的1982年,一直卖到了今天。

当然了,这绝不是说,这两件事之间有因果关系。不是说因为美国违反了自己的承诺,所以中兴违反自己的承诺就是应该的,不是这个意思,中兴自己做的蠢事应该彻底反思,没必要为中兴这几年的糟糕操作本身而过多辩解洗地。但是通过这两件事的对比,可以得出一个有用的观察结论:在国际上,很多时候,强者可以压别人遵守自己定的规矩(哪怕这个规矩实际上是个霸王条款)、履行向自己的承诺;但却能有能力不遵守别人定的规矩(哪怕这个规矩已经贴近了对方的底线),拒绝履行向别人的承诺。

要知道,从利益受损程度上看,中兴向远离美国本土的主权国家伊朗出售的通信类器材对美国造成的损害(这还是2016年的事,已经被罚过了,这次制裁则是因为向员工发奖金这种更小的事,而不是因为中兴在2016年后继续向伊朗出售了含有美国芯片的产品),和美国向与大陆近在咫尺且法律上同属一个国家的台湾地区出售的杀人武器对中国造成的损害,哪个相对而言更重?显然是后者啊。但中国却暂时没有办法为了美国违反八一七公报承诺而对美国进行太激烈的反制。这就是硬实力的差距,生产力水平的差距。任何道理,没有强大的生产力水平做背景,讲出来是缺乏力量的。

有了力量和技术,那就能给别人制定规则,压别人遵守你的规则,即使对方违规也要偷偷摸摸,被发现了还要受罚;而自己却无需遵守别人的规则,不但可以不遵守,还可以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公开光明正大违反。

在国际社会这种无政府社会里,力量即公理,我们掌握的“公理”还是不够多。

世界上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但掌握“公理”多的国家,将会比其他国家更加平等。

3、我之前曾经提过一个观点“本世纪前半叶中国最大的外部对手是美国,后半叶最大的外部对手是印度”。也就是说,美国没那么快退出世界第一的宝座。它树大根深,虽有相对衰落,但是远未到油尽灯枯。面对美国时,失败论和速胜论都是错误的。

4、集成电路每年的进口数量超过石油,这个好几年前就反复听到过了。但集成电路是个慢功夫,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很难一蹴而就,我们得有一些耐心。这种长周期、高风险的产业,私人资本往往不一定愿意进来,更要靠政府的引导、对好企业的甄别(要真正的自主可控,而不是拿个外国技术的壳子来领补贴)、选择更好的扶植方式和刺激方式来实现(不是简单地给企业补贴)。

私人资本就是这样,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只愿来分红,这是资本主义的特性,只从道德层面去批判它没有意义。事实上,对能赚钱的科技企业,私人资本是很愿意投资的,比如:大疆的“融资奇景”:有人送钱,还好几倍地送,不要都不好意思

所以说,这个“第一推动”需要国家资本来作为主力,以国家资本带动私人资本,逐渐提升水平,把难事扛起来,有必要的话也可以组织全国攻关,一旦越过这个技术门槛,私人资本开始看到挣钱的机会的时候,就会像洪水一样抢着涌入。到那时,集成电路的白菜化也就不远了,而先期投入的国有资本也能得到成倍的收益。

5、知乎上有很多答案都提到过“银河号”、“南联盟大使馆”、“南海撞机”这些事情,其中很大一部分提这些事的时候,其实是把这些事当做“伤痕般的军功章”和“忆苦思甜”来提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哎,当年落魄的时候……幸好现在强大了”这种感觉。而中兴事件则提醒我们,现在的中国确实比那个时候强大很多了,但美强中弱的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被压制的力度可能比那个时候轻了,但是至少未来十几年仍然会继续存在。

6、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经此一事,国内从上到下,对集成电路的重要性有了更紧迫的认识——之前只是喊“狼可能会来”,而现在狼真的来了。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会更大、资金利用效率可能会有所提高。短期会很疼,但中长期看未必不是动力。

7、对于知乎上现在很多90后,00后的知友而言,绝大多数是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上世纪末所谓的“三大恨”的(虽然他们可能经常看到或者提到,但更多可能是作为一个历史事件而不是切身感知),毕竟即使是1990年出生,99年时也才9岁,大多还不到关注时事的地步。

撞机、大使馆等,对当时世纪交替时的中国青年产生的震撼教育和耻辱感,比十本政治书更管用。知耻而后勇,当年的中国科技水平,比今天差的多,比今天和美国的差距要大的多。当年的耻辱可以转化为动力,对于今天即将走上历史舞台的年轻一代而言,也不是不可能。毛主席说过,美帝国主义是个好教员。

你们也是我们的先生,我们要感谢你们。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们。
日本帝国主义当了我们的好教员。我们的第二个教员,帮了我们忙的是美帝国主义。第三个帮了我们忙的教员是蒋介石。
蒋介石是中国最大的教员,教育了全国人民,教育了我们全体党员。他用机关枪上课,没有‘蒋委员长’,六亿人民教育不过来的,单是共产党正面教育不行的。

8、市场化是个好东西,有了国际市场,我们可以购买我们暂时做不出来的零部件,然后通过整机来挣钱,反过来带动国产零件,逐步提升国产化水平。这个路子本身没错。但是也容易使部分人产生惰性,只满足于得过且过,专注于商业化运作,忽视技术,尤其是忽视基础技术。或者虽然知道这样可能受制于人,但仍然心存侥幸,满足于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不知道此次中兴事件,是否能给这些人当头一棒。

9、最近一两年有个我觉得不是很好的现象,就是在我们的学校教育考核中有一种“降低数学、物理”难度、重要性和考核区分度的苗头。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学习掌握基础技术的基石。我们的基础本来就比别人弱,就更需要在数量上有一大批数学、物理底子好的学生,这样才能通过数量堆出质量来。再者,公立基础教育一定要加强,而不是放羊,不能盲目“减负”、搞“快乐教育”。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只凭最初的那点兴趣就能不花力气学到多高的水平,都要经过艰苦努力,学习有快乐,但快乐更多的应该是来自于攻克知识难点的乐趣,和掌握知识之后的成就感,而不是逃避知识学习过程后的暂时麻醉舒适。

至于学校不排名,我认为这是个败笔。在学校里,就是应该给学习好的孩子以光环,就是要用一次次的考试排名来强化这种光环,就是要让拥有这种光环的孩子能因此而得到一些羡慕,从而激励大家产生对“学习好”的“学霸”的向往,这就像奖杯的作用一样。

学校本身也是个小小的社会,也会产生“男神女神”,少了学习这个光环标杆,那自然会有其他的标杆来取代这个市场。比如“运动成绩好”、“社交好”、“口才好”、“参加社会服务”、“出风头”、“做cool kids(酷小孩)”等等。哪怕你喊着“don't judge”口号把“学习好”这个光环刨掉,也只不过是让新的“更酷的”价值观上位继续“judge”而已,而靠出风头的方式成为“受欢迎的孩子”要比刻苦学习成为学霸的成本低的多,那么在这种“市场评价”的标准下,学校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气和导向呢?

到时候被刨掉学习成绩光环后的“学霸”,可能就变成被人讥笑的“nerd”了。

当然,上面列举的这些标杆,绝不是说它们就是反面的,而是说,学校毕竟最大的功能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是必要的,但不能主次颠倒,不能把“学习好”这个学校里最应该有的光环通过“不排名”的方式剔除掉。要让学霸成为学校里、同学眼中的“cool kids”才对。

毕竟,对造出芯片更有用的,是物理和数学,而不是社交、口才、快乐。后者在社会中到处都能锻炼,就不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喧宾夺主了。

发达国家底子厚,家大业大,在公立学校搞一些让大家开心的愚民教育,短时间也没什么。我们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基础差底子薄,未来工业化的道路还很长,更要高度警惕反智主义,绝不能未富先蠢。

user avatar

中兴蠢的让你难以置信。

同样出口伊朗,华为找皮包商代理,出事了屁股擦得一干二净。中兴肉身上阵。

同样在美帝扎根,华为在美帝搞了很多洋海军,虽然美帝政府和CIA在黑,但是海军也牛逼。中兴这傻逼,请了个犹太人律师来参与伊朗的事务,对方拒绝参与还把对方炒了。结果对方直接拿文件去FBI举报了。

和伊朗贸易的文件,华为内部一个都没有,也没有一个华为人的签名。中兴呢?董事长,CE0签名,结果直接导致董事长辞职。

最蠢的事情,好不容易交钱保平安了。美帝提出了炒了4名高管,并通过减少奖金或处罚等方式处罚35名员工。结果傻逼中兴只把4个高管炒了,然后35个人一样照发奖金,更蠢的是竟然公示了。。。

user avatar

4月22日,继续保持对此事件的跟踪。

这两天有两件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一是中兴召开发布会。二是辱华女生言论。中兴发布会原文在此不贴了,总结几点意思就是我不接受,我是中国招牌,我背后是全体中国人民,这么下去我就要死了,我不想死。作为一家如此规模的公司如此重要的发布会,开成这个水平我也是服气的。一个正常的危机公关发布会几个要素

1.前因后果解释清楚。(争取国际国内广大吃瓜群众支持)

2.美方处理当中的漏洞。(美商务部对于我们没有采用美国法律自纠减刑的惯例,锅甩美国,争取道义同情)

3.下一步措施。(向美法院提起诉讼、或者请有关方面进行斡旋)

4.对股东和国民的道歉和反思。

几乎都没有看到,反而更多是战狼式的口号,将国家拖住为自己背书。很多话可以说毫无意义。好比你去买房子,觉得对方开价太高,你要做的可以是什么,找房子的存在的问题去压价,而不是告诉对方我很穷,这个价格我不能接受,也不是我们都是中国人,你不卖房子给我就是不爱国。这是商场、战场,又不是慈善总会。

从商业角度来说,中兴是股份有限公司。他唯一需要负责的是谁?自己的股东。然而呢?作为高管,发布会上只字未对股东致歉,反而拿全球30万股东做筹码给美国施压。从2月美国商务部开始发函,直到停牌前,中兴公司对如此巨大的不确定性只字不对市场披露,已经涉嫌违法。可以想象,对待自己股东都这样,能做出任何事情我们都不会意外。而恰恰这就是我们的顶级公司的素质。

随着中兴事件的发酵,大量的爱国者跳了出来,高唱美帝忘我之心不死的口号,手持中美贸易战大旗,上纲上线,将事件政治化,仿佛对中兴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任何批评就成了卖国行为。可是他们没有想过,我国当年科技发展的人才基础是什么?不是六七十年代那批红卫兵,而是被她们打倒,鄙视,发不出自己声音的那群知识分子,那群臭老九!什么最容易?喊口号最容易!什么最难?拿干货最难!谁不想祖国好,不想祖国强大?但拿什么强大?拿人才堆出来,拿钱烧出来,就是拿嘴吹不出来!
真正的人才恰恰是具备强大生存能力的,他们所拥有的技术和知识可以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只有那些没有能力的寄生虫才会为了一口饭吃高唱口号。正如辱华女生那种双面人,这样的人不但入了党,还是优秀党员,还是支部书记。在现实中,她喊口号的能力,起码可以吊打网上90%粉红。然而她的内心呢?对于这些人,我们有一个高大上的贬义词:爱国贼。


4月19日再次更新一下分析。首先我认为中方立即怼回去的做法存在一些问题。回到吃相上来,美国要搞你,前因后果,条条款款给你整得明明白白,你知道他是在搞你,但你反驳的话都说不上来。而中国针对美国高粱的反制措施,理由明显不充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临时抓个稻草反击。跟国内封禁韩剧、封禁段子这些行政手段几乎如出一辙。对将来继续扩大开放,引进外资会有很不好的影响。因为

在美国,你按照协议做,按照法律来,美国政府要搞你会花很大功夫,收集很多证据,不能做到实锤的话,政府会有风险,你也有起诉美国政府挽救自己的机会;在天朝风险太大,不光要面临汇率波动、外汇管制、税务稽查、执法临检,还有国际关系,行政命令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假如你是一家做中美农业的贸易公司,你按规定纳税,遵守法律和协议,没有任何自身过错情况下,突然之间你就会面临关门大吉,这种风险对于很多跨国企业是不可承受的。

话再次说回来,为什么国内相当多的精英不能够踏实下来认真做学问,做研究?为什么我们自己的芯片、材料这些技术发展不力?因为半导体、材料、医药类科学都没有捷径可走,都是一步一步拿钱、拿时间砸出来的,需要大量精英人才拿自己的生命,全心全意来砸才有可能做出来。而吃相不好,给不了社会、给不了人民安全感。

可能一个认真做研究的底层小白领,存够钱买首付时,突然就限购了;可能一个准备奉献一辈子的教授,面对大病时进医院因为没关系,碰一鼻子冷脸回来;也可能一个刚进入研究所的博士因为一点小事被一个中学学历的领导骂得狗血淋头;甚至于一个理工宅男除了上班就唯一喜欢看点段子和韩女团,结果一夜之间被封掉。等等等等。如果我们的社会充斥着这样的风气,谁还会,谁还敢潜心、认真的沉下心来做研究?人们只会有一个目标,赚快钱。管他什么道德,管他什么良心,钱就是王道。如果真能赚到钱,那他们会干嘛?移民啊,每个人都曾经受过怨气,当自己有一些经济实力但不足以保障自己安全的时候会怎么办?只有一个字,跑。我在之前的话题里答过,世界上什么最聪明,钱最聪明,钱的流向,很大程度代表着精英阶层的意愿。

要打赢美国,必须解决自己卡脖子的各种科技,要解决科技,必须留住人才的心,要留住他们的心,就要保障他们的安全感,不光是人身,还有财富和尊严。而这一切,可不是几句口号就能换来的。




原文:中国的很大一部分问题可以用一句话归纳:不注意吃相。

比如同样是网络一种国家不想看到的文化开始滋生,别国大多是慢慢打压,孤立,扶植别的文化来蚕食这部分文化的市场份额,最后压制其影响力,中国就直接禁掉。虽然说结果都差不多,但给人感觉就会南辕北辙。

中兴这个事情,以及去年员工跳楼的事情,也是这样,过于简单粗暴,做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过

1.跟美国签合同的时候有不能卖给被制裁国家这有明文规定

2.转卖给伊朗被美国抓了实锤

3.被美国制裁交罚款的时候答应美国要处罚肇事员工

4.不但没处分,还给肇事员工发了全额奖金

不是说你不能这么干,马克思说过,资本有300%的利润可以无视任何法律规定。但你吃相要好,跟伊朗交易得有个白手套,答应美国要处分员工,至少名面上开除,下来协调换个别家公司都可以。想收回员工的股份,提前做点工作,慢慢温水煮青蛙去。作弊不算大问题,关键是你把别人都当成傻逼,明目张胆的作弊,那你不死谁死?如此简单粗暴的行为,跟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只能说明,公司高层官本位思维已成惯性,从上到下都失去了自我风险防控能力,公司管理水平极为低下。现在如果国家层面不进行帮扶,大概率会崩盘。


user avatar

十五年前,美国用一包洗衣粉作为证据,对伊拉克进行入侵消灭了萨达姆政权。

十五年后,在这个回答下面竟然还有那么多人认为美国制裁中兴是因为中兴违约。

美国人既然能用洗衣粉在安理会上冒充化学武器并就此推翻萨达姆政权,那么想制造制裁理由还不是手到擒来。


有位答主的回答非常精彩,不在乎你做了什么,在乎的是你的水平如何。卡扎菲主动靠近西方,结果身死国灭。朝鲜没洲际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前,根本就没有同美国进行谈判的空间,结果朝鲜导弹核武器都有了,一句话想和美国谈判就直接争取到了两个首脑会谈。

事实证明,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这句话不愧是至理名言。

user avatar

还打不打贸易战了?



抬手抽华为,反手灭中兴,分分钟教做人,中国要想飞速发展,就必须得搭上美国的车!!仪器,芯片……等等真正的高科技产品,中国差得太远了,闷声发大财,边学边跟着跑才是最利国利民的。


贸易战开始,美帝列高科技产品,中国列农副产品,网友还在嘲讽美帝是农业大国,这种清单说明白点就是中国压根就不可能给美帝的高科技产品加税,就说测试仪器,中国是绕不开安捷伦的。

user avatar

这个事件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其实美国不需要运用战争手段,只需要贸易制裁就可以摧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还是得多找几个朋友,比如韩国、日本这些国家都要拉拢,而不是搞对抗。为了萨德制裁韩国我认为不明智,是否部署萨德韩国根本没话语权,你制裁韩国有什么用呢?就我个人态度而言,和日本搞对抗也非常不明智,日本中国有非常大的经济互补性。日本需要中国来摆脱美国的控制,中国需要日本的高科技来对抗美国。其实中日韩结盟是不错的选项,中日韩结盟,加上东南亚的资源和印度的人口和市场,可以形成欧盟一样的一极,可以让亚洲摆脱西方的控制独立发展。而且中日韩印四国在文化上非常接近,易于融合(当然印度文化和东亚文化还是有点差别,但没到东西方文明这种差距)。

这需要外交战略的高瞻远瞩,其实说实话我觉得当今外交乏善可陈,老一辈战略家的韬光养晦、中日友好政策被过早抛弃,大国崛起激进急躁,羽翼未丰就四处出击咄咄逼人,南海战略尤其冒险。总之鸡血打了很多,实际利益却没见到多少。反而引美日和东南亚国家的全面警觉,形成了包围式的不利环境。

另一方面,恐怕战略层也会得重新考虑下,当今中国是否真有足够的实力与资本与西方搞全面叫板对抗。

==============

中西方关系我认为可以几个阶段:

同盟期(1972~1990):

苏联解体之前的中西方准同盟合作期,从尼克松访华到90年之前终止。

缓和期(1993~2013):

中国南巡讲话之后的全面开放,实行西方市场经济道路,中西方关系缓和。

紧张期(2013~2018):

2013年以来南海填岛为开端的中国对外战略调整,美国重返亚太为开始的,中西方关系逐渐趋于紧张。至特朗普贸易战达到一个小高潮。

当前时期(2018~未来)

在美国及西方的压力之下,中国继续与西方对抗下去,还是会调整战略,缓和与西方的关系,是留给战略层的一个课题,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我们从博鳌讲话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国进行了全面的让步和妥协,这是一个战略调整的明显信号。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可能对西方将采取缓和策略,不会像之前几年那么激进对抗了。对美国人的意见不屑一顾、充耳不闻的态度怕是行不通了。南海填岛,巡航钓鱼岛这些恐怕短期内不会看到了。对日对韩对印关系也将会全面缓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