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不婚主义听的最多的都是女生,很少听到男生说一辈子不想结婚的,造成这样的本质是什么?

回答
关于不婚主义,确实在公开讨论中,女性表达得更为普遍和直接,而男性选择不婚的表述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中不婚主义者就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压力、个体选择以及性别角色期待等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这些原因:

一、 社会文化与性别角色期待的差异:

传统观念对男性的“传宗接代”和社会责任的期望: 传统社会结构中,男性承担着“顶梁柱”、“传宗接代”的责任。结婚生子被视为男性成熟、有能力、有责任感的标志,是完成家族使命的重要环节。不婚可能会被视为“不孝”、“不负责任”、“没有担当”的标签,社会对此的容忍度相对较低。
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归宿”期望: 相反,女性的传统角色更多地与家庭、婚姻和生育挂钩。一旦到了适婚年龄,社会(包括家庭、亲戚朋友)会给予女性巨大的结婚压力,似乎结婚才是女性最终的“归宿”和幸福的“保障”。因此,女性表达不婚意愿时,往往是对这种被预设的人生轨迹的一种反抗和突破,更具可见性。
社会对男性婚姻的“包容性”错觉: 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男性晚婚、不婚的情况更为“宽容”或“视而不见”。社会可能会认为男性经济独立后自然会考虑婚姻,或者认为男性即使不婚也能找到其他方式获得情感慰藉或社会认同,而忽视了男性同样存在的情感需求和社会压力。
社会评价体系的侧重点: 社会往往更关注男性的事业成就、经济能力,这些是他们获得社会认同和地位的重要途径。婚姻在其中可能被看作是“锦上添花”或“人生必经阶段”,而非唯一衡量标准。而女性的社会评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婚姻和家庭展开的。

二、 经济压力与社会竞争:

男性在婚姻中的经济责任: 在许多文化中,男性在婚姻中被期待承担更大的经济责任,例如提供住房、支付彩礼、承担家庭的主要开销。这使得男性在经济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时,会感到结婚的压力巨大,甚至成为不婚的考量因素。然而,这种压力往往是内化或默默承受,不一定会直接表达为“不想结婚”,而是表现为“没钱结不起婚”或“晚点结”。
女性经济独立意识的提升与选择更多: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独立性的提高,她们在经济上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婚姻。这使得她们拥有更多选择权,可以不必为了经济保障而选择婚姻,因此更容易表达不婚的意愿,或者将不婚视为一种积极的选择。
男性竞争压力下对婚姻的顾虑: 高强度的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可能让一些男性觉得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兼顾事业发展和婚姻家庭。他们可能会选择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事业上,从而推迟甚至放弃婚姻。这种考量同样是现实的,但表达方式可能更侧重于“忙于工作”而非“不想结婚”。

三、 个体选择与价值观念的转变: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现代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生活选择,婚姻不再是唯一的必选项。一些男性可能更看重个人自由、事业发展、兴趣爱好、旅行探索等,认为结婚会束缚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影响生活品质。
对传统婚姻模式的质疑: 一些男性也对传统婚姻中的权力分配、家务劳动分工、以及可能存在的妥协和牺牲感到不满或担忧。他们可能不希望承担过多的家庭责任,或者认为现有的婚姻模式并不适合自己。
情感需求的满足方式多样化: 在现代社会,情感需求可以通过伴侣关系、友情、亲情、兴趣社群等多种方式得到满足。一些男性可能认为不一定要通过婚姻来获得情感支持和陪伴。
对婚姻“负面信息”的接触: 媒体、社交网络等渠道会暴露很多婚姻中的矛盾、冲突甚至失败案例,这可能让一些男性对婚姻产生警惕和畏惧心理,认为婚姻是“麻烦”或“风险”。

四、 表达方式与可见性:

男性表达情感的内敛性: 相较于女性,男性在表达情感和内心想法时可能更为内敛和含蓄。他们不太习惯将个人的婚姻选择上升到“主义”的高度去公开宣扬,更倾向于默默地实践自己的选择。
“不婚主义”标签的女性化认知: “不婚主义”这个词本身在社会认知中可能被赋予了一些女性化的特质,例如独立、反叛、追求自我等,这些特质在提及不婚时,更容易被联想到女性。而男性表达不婚时,可能更多地被归类为“晚婚”、“单身贵族”、“享受生活”等相对中性的描述。
对“失败婚姻”的担忧: 男性在选择婚姻时,可能同样会考虑离婚的成本和风险。如果对自己的婚姻经营能力没有信心,或者对潜在的伴侣不够满意,他们也可能选择不婚。但这种担忧,同样不常被包装成“主义”。

总结来说,造成“女生说不婚主义多,男生少”的本质原因在于:

社会对性别角色有着不同的期待和压力,女性不婚的选择是对传统约束的更直接反抗,因此更容易被看见和表达。
男性承担着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责任,不婚可能更多地与经济能力不足、竞争压力或对婚姻风险的顾虑有关,这些压力和顾虑的表达方式可能更加内化或隐晦。
个体价值观念的转变同样存在于男性,但男性在表达这些转变时,可能更倾向于务实的理由(如事业、经济)或生活方式的描述,而非“主义”式的宣言。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婚恋话题上的关注点和评价标准存在差异,导致了表达方式和可见性的不同。

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婚是一种个人选择,无论男女,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来决定是否进入婚姻。社会应该尊重和包容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个人的幸福与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沉默的他们,除了接受现状,连说的机会都没有。

不婚的男性,太多了,但是,有必要说吗?

就像我有某些疾病,我有必要见人就说吗?只要正常工作,就行了啊。

婚或者不婚,不过是诸多人生选择而已。何必天天公布,路人皆知呢?

user avatar

男人不想结婚,那是真的不想结婚,就是确定了的不打算结婚,是纯现实的,是彻底实然的,是自知没啥可能,也不抱任何期待的,是放弃争取的,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是真实退出市场的,是无关任何 “主义” 的,是不需要也没理由成天挂在嘴边的,是不期待任何社会文化演进的,是不幻想天降杀猪盘的,是无关吐槽或抱怨的,是并非意图以此来自抬身价的……总之,是真心实意的。

user avatar

不婚这件事,看似是小仙女说给别人听的,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为的是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坚定不婚的信念。

为什么要坚定信念呢?因为小仙女不结婚,一开始是出于自我选择,后来就变成了没有选择。毕竟谁会去娶三十岁的老菜皮。然而没有选择是极为悲惨的情况,小仙女怎么能承认呢?所以必须坚持强化不婚的信念,这个信念一旦崩溃,“没有选择”的残酷现实就会裸露出来。

至于男人的么,一开始就处于被社会毒打的状态,没钱的时候主要问题并不是愿不愿意结婚,而是结不结得起。社会默认男人的初始状态就是结不起婚,个人意愿并非决定性因素。在明摆了结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说自己不想结婚会显得很装逼,所以说都不用说。年龄大了如果境遇没有改善自然也不会多说。少数走上坡路有钱有选择权,再说自己不婚,给人的印象或者是玩得太多,或者就是gay,总之没什么好的,还不如低调叹口气说“没找到合适的”“看上的都是我的钱”。

user avatar

这就是理性和感性的思维差异了。

如果女性真的不想结婚了她应该怎么做?

不是满大街嚷嚷自己不想结婚了,而是

1-减少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积攒第二份养老金。

2-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3-坚决反对女拳,起码在自己的升上去之前坚决反对。

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1-女性的工资收入比男性普遍低的情况下对社会零售的贡献碾压了男性。

2-见第一条。

3-男女拳互殴已经成为了主流。

怎么看女性都不像是再为养老做准备的。总不能一个个50之后都去安乐死吧。。。

但是男性呢?

一个个嘴上说着哎呀我想结婚,我不好找,我渴望伴侣。

麻烦说这个话的时候,能不能把手上的王者荣耀放下来?

男的都在做多手准备。

1-以男女平权为借口,谈不花钱的恋爱,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俗称白嫖。并且以未来买车房为理由不追加资金投入。

2-减少开销后的资金积攒下来,准备过冬。如果真的有彻底心动的,就这三核桃俩枣还会签署婚前协议。

所以从为未来不婚后可能带来的后果提前做准备这一条看,你觉得是男的不想结婚了还是女性不想结婚了。

如果你还是觉得是女性不想结婚了。。。

我只能说女性当前的这种消费模式不太适合日后的养老。

user avatar

要不这样吧,下次再有谁说他(她)不婚主义,你就跟他(她)说,可以,但你要立字据,你要是结婚了怎么办?倒立吃屎一斤,上街裸奔,还是给每个亲戚朋友发十万块钱?你立下字据,让所有亲戚朋友都看一遍,将来你要是跟谁谈上对象了,就把这个字据拿去给你对象看。

你同不同意?你要是同意,那就作数。你要是不同意,那你说这话就等于是在放屁。

你按照这个标准再统计一下,看看男女不婚主义的比例。

咱说人脸上长得那个是嘴,不是皮燕子。说了就要做到,一口唾沫一个钉,好吧?

user avatar

本质是社会把女性塑造成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的角色。

一个女人可以今天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姐要一辈子单身」,明天又说「嘤嘤嘤我想谈甜甜的恋爱」。没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人们会认为她们只是在表达一种当下的情绪。

但在男人的圈子里,这样朝秦暮楚,时常发表自相矛盾的观点,只会让人们觉得你这人逻辑性差,做事不靠谱,脑子有病。在男人的圈子里,你的每句话都是自己的一张名片,代表了你世界观的一隅。男人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所以长期来看,几乎每个女人都随口表达过「不想结婚」的态度。而即使是最坚定的不婚主义男,也不能100%保证今后不会因为某些人生遭遇改变三观,因此往往选择暂时不亮明自己的观点。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就会问:为什么现在的不婚主义者都是女人,没几个男的?

user avatar

不想结婚的男孩子不少,只不过他们不太爱说。

很少有男生会发微博什么的说自己想单身一辈子。

一方面是性格使然

另一方面是父权社会的压迫,一个女孩子如果说不结婚,结果主要是受长辈的质疑,周边的女伴一般情况下不会说太多。

如果一个男孩明明白白的表示自己不结婚永远单身,受到的就不仅是长辈的质疑了,甚至还会有朋友之类的同龄人的质疑。

毕竟现在,部分男性还是会以“拥有女朋友”“拥有过很多女朋友”“玩过多少个女人”“女人给自己生娃当免费保姆”为炫耀资本。

在这种大环境下,偶尔的清流男性也会很有压力。

因为女孩子反父权说出去天经地义,男孩子反父权就很容易不被理解。

所以很多男性干脆选择闭嘴,管好自己就得了,不和别人争口舌。

父权,不仅是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更是上层男性对底层男性的压榨。是中国从古至今遗留的老问题了,好在现在这个问题正在逐渐解决。

user avatar

因为女人不结婚很Happy,男人不结婚很痛苦;

因为女人结了婚受尽痛苦屈辱,男人结了婚都是作威作福的大爷;

因为女人没结婚的都是优秀独立女性,男人没结婚的都是穷X丝、loser;

因为婚礼当天女方一家哭声震天,男方一家喜笑颜开;

因为女人结了婚大部分收入要拿出来养家,男人结了婚可以名正言顺地用女人的钱;

因为女人不结婚也有很多地方花钱能满足生理需求,男人不结婚只能买自助工具;

因为女人结了婚混得不如意全家都瞧不起自己,男人结了婚混不好可以甩锅“没嫁个好老婆”;

因为女人结了婚凡事都要忍让,男人结了婚有什么不顺心都可以对老婆发泄,一哭二闹三上吊;

因为女人结了婚在消费市场上不如苟,男人结了婚心情好就买买买心情不好也买买买;

因为女人结了婚就被夹在老公和自己爹之间两头不是人,男人结了婚就可以对老丈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嫌弃这里不好那里不对;

因为女人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男人就只会归咎于嫁错了人“当初瞎了眼”;

因为女人结了婚以后不得不越来越隐忍、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坚韧、默默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男人结了婚以后越来越喋喋不休、越来越牢骚满腹、越来越怨天尤人、越来越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受了压迫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

。。。。。。。。。。。。。。。。

题主,你可满意?

user avatar

本质是,女人很会PUA。


对PUA有所了解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PUA本质上就是“高价值”,只要让对方觉得自己的价值比他的价值高,那么就可以“压制”对方,就可以“控制”对方,就可以掌握主动权。


根据大叔的观察和经验,在让异性觉得自己的价值更高这方面女人真的是天生就会,而且是润物细无声的那种会,你要不细想压根就觉察不到,这也是很多男性恋爱时莫名其妙的就当了“舔狗”,结婚后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妻管严”的原因之所在。


那女人究竟是用了什么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来PUA男人呢?今天大叔就来跟小伙伴们谈一谈。


一、喜欢我的人很多。


很多女性总是会有意无意的让身边的异性尤其是让追求自己的异性知道这一点,当然了,我们不否认这些女性说的可能是事实,但为什么要让别人知道这一点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展示自己的“高价值”,喜欢我的人很多,那就说明我很优秀,既然我很优秀,自然就值得你追求,而且是用心用力的好好追求,至于最后会不会选你,那还得另说。


二、我脾气不好、很懒


很多女性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还真就是这么说的,那她们为啥这么说呢?是脑子秀逗了吗?不是的,其实,这么说也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高价值”。当然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她们可能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展示“高价值”。


大家想想通常都是什么人可以脾气不好?是那些从小就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没人管没人疼的人吗?还是那些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众星捧月的人?很明显,后者要比前者多,因为脾气不好通常都是被人惯出来的。


那大家想想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被惯?是丫鬟还是公主?


懒也同理,丫鬟还敢懒?只有公主才有懒的资格!


三、装扮自己


我们以奢侈品举例,虽然男性也买奢侈品,但购买奢侈品的主力依然是女性,从贝恩咨询公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上我们可以查到,无论是2018年,还是2019年,女性对奢侈品的消费量都超过了男性,2018年女性的消费占比更是达到了7成。也就是说,市场上每卖出10件奢侈品,其中就有7件被女性买走了。要知道,男性的平均收入可是比女性高的多呀!


那为什么说买奢侈品也是为了展示高价值呢?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人家姑娘一身奢侈品,你好意思开辆捷达去接?你好意思带人家去吃麻辣烫?你好意思说你还没买房子?你好意思不卑微点?


就像段子里说的那样:“请老娘吃顿几百块的饭还觉得冤?老娘为了跟你吃饭涂抹的化妆品可能比这顿饭还贵好吧?”


四、谁谁谁


我闺蜜老公比你体贴多了;我同学老公比你工资高多了;我同事老公比你工资高还比你体贴……。


当男人翘尾巴的时候,女人会这么说;当男人没翘尾巴的时候,女人还是会这么说。


总之核心思想就一个,压制。让你觉得你做的并不够好,你的价值并不足够高。


五、能稳住


虽然想脱单想的不行,但嘴上却嚷嚷着单身很快乐;虽然也想和你说话,但就是不主动找你;虽然也馋你身子,但却表现得好像兴趣并不大;虽然也想跟你谈恋爱,但你表白的时候还不痛痛快快答应,非得考虑考虑,像极了诸葛亮,虽然看好刘备了,也打算跟刘备混了,但就是等刘备三顾茅庐后才同意出山。


为啥?


就是为了让你知道:我是高价值的,不是你轻易就能得到的。


以上就是大叔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总结出的5点常见的女人PUA男人的方式,当然了,这里提到的PUA并没有贬义的意思哈,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女性天然擅长打压男人的价值感是有适应性意义的,因为生理上男人就比女人占优势,如果再不能从心理上占优势,那两性生态就不平衡了。


最后,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大叔谈恋爱。

大叔跟你谈一谈恋爱中的那些事儿!

user avatar

说一辈子不玩暴雪游戏,暴雪早点死的是游戏玩家。哪天暴雪出了魔兽争霸4他一样嗷嗷叫的玩。

不玩游戏的根本不知道暴雪是啥。

说AMD Yes,这辈子不会买牙膏厂Intel的是电脑玩家。哪天Intel出了5nm 1000块的i9他一样嗷嗷的买。

不折腾数码的根本不知道AMD是啥。

说宝马三缸拉垮内饰差谁买谁傻逼的是想买车的人。哪天宝马半价他一样嗷嗷的买。

不想买车的根本不知道三缸是啥。

一个人关注哪方面议题,喜欢讨论哪方面议题,恰恰说明这个议题在他生活中占的比重很大。

现实生活中,我认识的的不婚主义者(样本不多),男的关注的是怎么赚钱和移民国外,女生关注的是和小姐妹选择共同养老地和极简生活,不管男女都对身体健康(健身,慢性疾病的防护)非常关注。

而那些经常跟我讨论婚姻的,不管他是说自己屌丝一个必将孤老终生的,还是说自己不结婚也能独立幸福的,基本三五年之内都扛不住压力相亲结婚去了。

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关注什么。

这个道理说明白了,我再告诉你本质原因。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

A: 不想婚恋的。

B: 想婚恋,且有对象/不缺追求者的。

C: 想婚恋,但还没对象的。

A关注的议题我之前说过了,是赚钱,养老,健康。

B关注的议题,大概是旅游/玩,买房(婚房买哪里,女生婚前要不要买个小房子之类的),婚后谁管钱什么时候生娃,以及手机里有几个异性之类的破事。

C就很有趣了。

"想结婚但没对象",说直白一点,就是婚恋领域的失败者——至少是暂时的失败者。

你觉得他们会怎么自我叙述?

是承认"我是个婚恋领域的失败者"吗?

还是用别的借口来粉饰一下呢?

嗯?

到这个阶段,男女差异才真正的体现出来了:女性可以用"不婚主义者"来掩饰失败者的事实,男性不行。

成年男性都应该经历过荷尔蒙爆棚的青春期。能清楚地认识到年轻男性对恋爱和身体接触的强烈冲动。

你说"我是不婚主义者,我厌恶女性"?

别装了,你昨天出去吃饭,还偷瞄隔壁妹子大腿了。

别装了,昨天你还去B站舞蹈区看欣小萌了。

别装了,昨天你还屁颠屁颠的给大一新来的妹子提暖水壶了。

在主流的刻板印象里,男性的需求是恋,女性的需求是婚。

我相信你不想结婚,但不相信你不想恋爱。

你身边没女生,你从13岁单身到30岁连女性的手都没碰过,那你就是个Loser。我不信你青春期没有冲动,我不信你是坐怀不乱柳下惠。

王思聪也说自己不婚主义,但不会有人觉得他Loser。

因为刻板印象里,男性的需求是恋,不是婚。男性的失败是没法用"我是不婚主义者"来掩饰的。

(男性亲密关系后要"负责"的说法,也是来源于这种男要恋女要婚的刻板印象)

但女性可以。

女性说"我不想结婚,所以没必要谈恋爱"的逻辑是自洽的,完全可以用来掩饰自身的失败:因为刻板印象里,女性谈恋爱就应该是以结婚为最终目的的。那不想结婚,还谈什么恋爱呢?

至于你说这个刻板印象应不应该,对不对——那又是另外一个议题了。

user avatar

真不婚主义还是少数,更多的是被催婚催烦了才说出类似这些话的。

即使不是不婚主义者,被成天催婚也会说就是不想结婚这类带有逆反心理的话。

女生可能被催婚的更多更早更频繁,所以说不想结婚也说的更多。


我找到男票之前也经常被催婚,一回老家七大姑八大姨人为为我制造焦虑,我烦得不行就各种辩论不结婚也不会怎样。结果被催的更急,我就反驳的更极端。


题外话:

后来发现反驳没有用,我就换了个策略,谁再问我我就说:”我也超想结婚,就是找不到人,你有本事给我找一个啊!”

果然,一旦需要她们付出实际行动,七大姑八大姨就都沉默了,退散了……

user avatar

你见过几个成熟的成年人天天扯着嗓子嚷嚷?这不是男女问题,这是脑子问题。

真打算单身的女孩子我身边也有,人家每天上班健身出去聚会也没见扯着嗓子喊叫啊?

至于男的,烤肉不香了?游戏不好玩了?钞票挣够了?

我TMD有病啊天天嚷嚷?

要不是拳师闹腾的逼着男性开始觉醒表态,是不是还有人觉得男生都是想传宗接代想疯了的憨批?

user avatar

男性本来就没有女性有那么强烈的表达欲,要不是女拳步步紧逼开个出租车都莫名其妙被捅了一刀,绝大部分男生没那么蛋疼出来怼女生,有那个时间跟兄弟开黑不香吗,跟女拳在这吵个什么劲。

所以,不是很少听说男生一辈子不结婚,而是不想结婚也没有必要到处逼逼,搞得好像是什么天大的事一样,明明是个人选择,却硬要把人家拉到公众面前批斗你特么为什么要结婚?就像我去菜市场买菜,我说我不想买猪肉,却遭到各大猪肉老板的脱口大骂,你他吗为什么不买猪肉,物种歧视吗,搞人猪对立吗。就很奇怪,懂吗?

其实现在的九零后零零后,如果没有父母逼迫,我想大部分是不太想结婚的。结婚成本太高,婚前车子房子彩礼走一波,榨干父母半生积蓄,可能还要借钱,我看的都觉得父母辛酸可怜,婚后赚钱养家自己毕生的劳动成果被拴在这个家庭里,而且老婆还不一定跟你走到最后,可能仅仅是因为你工作忙没时间陪她她就去撩骚出柜了,然后人家还挺委屈,你一边苦哈哈地搬砖养家,她一边跟他笑哈哈战斗地嗷嗷叫,想想都很讽刺。

而且,很多男生也渐渐的醒悟过来,好像自己的人生不一定要结婚,现在男女对立女方动不动就说结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就搞得好像结婚男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一样。而且,如今渣男海王越来越多,老实本分的男生女生大多看不上,他们只能接盘,所以他们就觉得,与其盼着渣男海王们不要霍霍那么多女生,还不如自己不结婚或者加入他们,反正自己又不是捡垃圾的,其他男人玩剩下的,自己凭什么接盘。你再看看这段时间曝光的“小宝寻欢”们,他们体验了多少别人一生的挚爱,那些女性年轻漂亮身材好皮肤棒,是多少少男的女神,结果为了区区几千上万块就任人摆布,而且这些女神们终究大概率还是要结婚,有些在对话的时候,她们还有男朋友老公,只是男友老公们不知道她们做这个。有时候我在想,有那种外在条件,在如今颜之有理“郑女士说什么都对”的时代,就算是招暑假工都能一次赚个几十万,可惜她们没脑子。

可悲,可怜,也觉得很贱,所以综合来说,单着不挺好么,万一碰到个这样的,家里三代人都被她毁了,得花多少时间才能洗掉这种肮脏和倒霉。

而且,男女对立很严重,仿佛分分钟都要开战,这样的背景下,结什么婚。其实男生根本不想负责,只想交配,只想像黑人那样提裤跑路,为了跟一个女性交配就把自己的一生搭进去,似乎怎么想都不划算,那干脆像黑人那样就好了,还有女生喜欢,不就是说些好听动人的情话嘛,比把自己一辈子搭进去划算多了。但是现在九零后零零后还是受过教育,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觉得自己不能做这种没人性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男生还是挺负责的,可是,随着男女对立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大概率会有转变,会慢慢地像西方国家那样,我只跟你睡,但是不对你负责。

我想,倒霉的大概率是女生,因为男生不需要跟你一起养,女生可能就要独自抚养孩子,或者打官司让男生每个月打钱养孩子,或者你打掉,但是受损的还是女生的身体。但是这样的社会,对于男生来说,无异于是天堂。

user avatar

因为她们只是想在婚恋市场获得溢价罢了。本人大型集团总部的IT甲方,每次和乙方谈判都用这招。买设备必须让对方压价然后附赠N年维护合同,否则大不了不买了。问题是我们要真不买的话压根就不会叫乙方过来询价,满世界嚷嚷我们不买服务器,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

同理,真不婚的人需要满世界嚷嚷吗?我领导就是68年出生不婚女。老北京军三代。人压根不拿性别说事,最烦矫情的人不论男女。做事雷厉风行,工作要求很高。在我眼中这才是女权吧。现在这群妖魔鬼怪说白了就是想获得溢价罢了。真不婚压根不嚷嚷,反而最烦那不婚说事,人婚不婚的干外人P事。

想溢价,结果一定的,就是产品溢价交易萎缩,持续一段时间后,市场上会出现大量过期产品。接下来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结婚率和生育率暴跌,女性就业市场恶化,⭕️师更加疯狂,然后加速恶化。最终泡沫破灭,市场开始清出过剩产品,大龄女性如果像我领导那种财务自由的,自然活的滋滋润润。那些没能耐养活自己的,年纪一大失业又嫁不出去,又没好家庭的。这些是大部分人,变成城市难民。体制内或者财务自由才多少人。至于男性方面也差不多,好的一点就是男性就业市场比女性好得多。探底后市场自然会反弹的。

以上的前提是无政府强力干预。如果政府真想要生育率,房地产和教培这种次要因素重拳出击,⭕️师这种核心因素放任不管吗?实际上已经开始管了,很多人说什么塔⭕️一体悲观的,大可不必。塔只是在究竟怎么管上没有共识,处于删删帖压制一下的初步手段。

user avatar

其实目前无论男女结婚的意愿都不是很高,因为目前的社会环境对于婚恋而言实在是太过艰难和残酷。

婚恋本来就是情绪化的行为,是需要人们对于未来生活,感情的想象力去实现的。

为什么关于爱情的小说,音乐,电影总是能让我们感动,因为这种对于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是每个人内心最纯真的想法。

当现实环境慢慢扼杀掉这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大城市到处充斥着粗俗且昂贵的商业标签,

长时间的工作和加班不断压缩人们的社交时间,当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人被异化成工具人的时候

那种对于婚恋的美好憧憬会被残酷的理性所取代。

人们不再相信冲动的美好,大家习惯于坐下面无表情地审视对方的工资收入,房产,父母背景等等,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东西都标好了价格甚至包括爱情。

user avatar

咬人的狗不叫,会叫的狗不咬人。

真不婚的国男会默默米格道,嘴上嚷嚷不婚的国女很多满脑子想的都是通过仇男辱男这种诈唬行为试图以小博大解决自己一线城市落脚点问题的。

user avatar

因为所谓的不婚主义,或者说所谓的嘴上宣扬的不婚主义,都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回击。你想象一下,你是怎么知道一个女生是不婚主义的?他一直不谈恋爱或者一直不结婚,这个时候会有人奇怪会去问他们,你为什么不结婚,或者家里面朋友会催促他,你要赶快结婚呀,那你觉得这个时候当事人如何来回应你?是回应你没有人追我。还是回应你,我眼光高都看不上?

不婚主义就成了这种场合,堵住别人嘴最佳的一个武器。我他么从思想根源根上就没想结婚,那你就不要催我了。所以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听到更多的都是女生在坚持不婚主义,因为会对别人结不结婚何时结婚,比较好奇的,也大多数是针对女性。

男生无所谓,首先不会有那么多人追着男生结婚,顶多是你妈着急,你的朋友同事啥的根本不care,第二在两性关系当中大部分时候是男生追求女生,所以对于男生来讲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他如果想结婚的,他就赶快着急去追求别人,他如果不想结婚的他不动就完了。反正问男生为什么不结婚?什么时候结婚的人本来就少,那男生根本也就用不着这种武器去堵别人的嘴。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的,如果一个女生坚持不婚主义,被人们称为坚持自由,一个人生活也很精彩,而如果一个男生说坚持不婚主义,往往被人认为玩玩,不负责任。我他么是男的,我也不这么说呀。

user avatar

因为社会对剩男剩女,产生了这一一种固执印象:

剩女是因为条件好,眼光高,挑不到中意的,所以主动选择剩下

剩男除了极少数玩咖、海王,大部分都是条件差、买不起房、没好工作、性格奇葩,所以属于被动剩下的。

提起剩女,形象就是大城市里手握星巴克,和闺蜜谈笑风生,出入网红餐厅、美容院,周末健身、烘焙、旅游的小布尔乔亚。

提起剩男,形象不是农村里佝偻腰背、形象猥琐、家徒四壁的老光棍,就是城市里家住老破小,天天窝家里二次元、刷抖音、打游戏、啃老的宅男。

相比之下,女性说自己是不婚主义者,不仅形象更伟光正,同时还能劝某些犹豫不决的婚恋竞争对手主动选择单身,更易某得大城市落脚点。

而男性说自己是不婚主义者,除了思聪那些极少数人,大概率就变成别人口中的loser,我是穷,可我不想人人见到我都说我穷。

user avatar

(注:原文作者:锦江老师的真爱粉,转载有本人授权。)

了解我知乎发言的人都知道,我经常强调我打学生时代起就从未有过结婚的念头,我也一直都是无条件支持仙女们不结婚的。


然而,我几年前在一个反婚反育的话题下面匿名贴出我自己的个人条件对她们表示支持的时候,反倒是迎来了一通规训:要么苦口婆心地告诉我结婚有多重要;要么给我科普不结婚老年生活有多悲惨;更有甚者说我条件是假的,是没本事找不到女友才出来编故事,至于那些没完没了的单身羞辱就更不用说了。


当时的我尚且会一头雾水,后来才明白,仙女们的反婚反育就相当于卖家说不卖,纯属图一乐,做个姿态让买家多掏点钱出来而已。我们国男买家说不买是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真不买了,那卖家们能坐得住?



本题也是一样的道理,从各个答案的评论区都可以看到,当男性也喊出不结婚之后,她们不但没有支持,反倒是像之前对我那样开启规训模式,甚至还搞出了各种单身羞辱,我劝男性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言论也被知乎和谐,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她们到底是个什么心思,说破大天也就是菜市场买菜的伎俩罢了。


总体来讲,仙女们一切诉求和主义的本质都是为了抬价,一切羞辱的本质都是为了压价,一切规训的本质都是为了让国男放弃博弈乖乖接受她们的心理价,一切表演的本质都是为了让国男不会因看透她们的真面目而退出竞价,一切都是唯利而已,这几条可以覆盖到一切有关于仙女的事情,说是仙女们最基本的行为模式也不为过,如果你对仙女们的一些行为感到不解,那么顺着这个思路去想准没错。

注:锦江说,这张图是知乎的官方认证。

男性反婚反育是违规言论

他用一篇文章来换这个官方认证,感觉很值。

user avatar

这东西,我觉得和减肥与戒烟一样


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戒烟的人,通常是因为坚持不下去而失败的。

那些真正彻底减肥成功或彻底戒烟成功的,通常是在某时因某事的影响默默地做了决定,而后默默地付诸实践,最后默默坚持下来的。


当然,也有那些默默做决定到最后也失败的人

比如我,又胖,烟瘾还大!

user avatar

“听到”,要说出来你才会听到啊。女人喊不想结婚的太多了,喊着喊着就发婚礼请帖了。男人是没听过一个人喊。但真见过几个,老阿姨来介绍女朋友,都谎称有了,其实没有。要是不知道他们的恋爱经历,还以为他们是同性恋。

user avatar

因为除了极少数高富帅,其他人这么说都会被认为是找不到对象结不了婚过嘴瘾,虽然多数时候他们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对象,但是这个事情的证明成本还是很高的,毕竟不想结婚就不会花很多精力主动追妹子,但是一个普通男人在不主动追妹子的情况下吸引到妹子倒追的还是少数,而且就算有一个妹子天天追着要嫁给你,这个妹子还必须得是年轻貌美985公务员…,否则“找不到对象”被证伪了,修改成“找不到好对象”照样可以起到羞辱作用。

所以,不想结婚的就不说了。

user avatar

我反正是不想结婚

一是各种压力太大,受不了

二是我们家在今年大年初三爆发的一次争吵

那天晚上做晚饭,我妈把蒸锅拿下来;进行组装。发现蒸锅锅盖提手有个螺丝不见了,提手就安不上去。我妈就到楼下的五金店(这家店是租我们家门面)借了个螺丝。发现型号不对,又去找。

我在饮水机旁边发现了一个小螺丝便捡起来了,我妈看见了就安装上去。成了。

矛盾爆发

安上去后,我弟说了句:“我刚刚看见了这个螺丝”

我妈问:“那你为什么不捡起来?”

我弟说:“我看你下去找螺丝去了,我就没捡;不小心一脚把螺丝提到一边”

我爸说:“算了,现在蒸锅安好了就行了”

我妈发脾气了:“你为什么不捡起来?让我多跑一趟?”

我弟也急了,复述原话。

我妈去做饭,我弟直接就小声骂,还说自己就不应该说这事。

我妈就骂上了,两人就此吵起来了。越吵越凶,我爸也劝不住了;也发脾气了。

后来才劝住

user avatar

本质是相比女性,更多男性都接受了、也更容易接受单一化的价值观体系。

(仅就国内的情况来说)

这套体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努力工作——赚钱——获取一定的地位和财富积累——讨老婆——生孩子——建立家庭。

“进阶版“的则是:努力工作——赚钱——获取一定的地位和财富积累——讨老婆——生儿子——建立家庭——儿子大了继续帮儿子买房找老婆。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普通男性很自然就会相信,如果不能完成这一条线,那对他来说人生就是失败的。

找不到好工作=失败。

工作赚不到很多钱=失败。

赚到了钱但是娶不到老婆=失败。

娶到了老婆但是没孩子=失败。

生了孩子但生的是女儿=失败。

生了儿子但没能力给儿子买房=失败。

而这里面,最关键的一步是娶老婆生孩子。

“有老婆”意味着“拥有了属于我的女人”,“有孩子”意味着“拥有了属于我的后代”,从此这名男性就融入了普世的男性价值观体系。

换言之,到这一步为止,他才终于成为了一个被周围的世界所承认的、合格的男人。

人文学者伊芙·塞吉维克把这种心态称为“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简单说就是一个男人,只有得到其他男性的肯定与赞赏,他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

这里的“其他男性”当然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而是整个社会,毕竟这套价值观体系是父权社会给全体男性制定的法则。

有了这么蛮横的法则,有一些确实不想结婚、不想生育、更不想接受这种“赚钱娶老婆”价值观的男性,一般也不会在现实中表现得很明显,甚至到了一定年纪还是随大流了。

因为如果你表现得太明显,就会被排斥在男性群体之外。

如果你拒绝参与这一套体系,就一样会被排斥在男性群体之外。

也就“不男人”了。

所以对多数男性来说,结婚不是他们“想不想”的问题,是他们根本也没认真想过,他们为什么要结婚、婚姻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婚姻需要他们付出什么又能得到什么,他们只是服从了单一化的价值观体系,照着别人指定好的路往前走罢了。

既然婚姻变成了任务,那至于跟另一半之间有没有爱,也就不再重要。

男生也别急着反驳,说“我就不是这样”,放下手机看看现实世界,大多数男性一辈子走的无非就是这么一条路。

网上天天咋咋唬唬地喊“躺平”,实际上真能躺平的有几个,愿意不愿意的,最后也还是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万青的《杀死一个石家庄人》应该不少人都听过吧?

那唱的就是很多很多普通中国男性的一生啊。

找份稳定的工作、娶个老婆、生个孩子,余下的人生,就为了这三件事活着。

然后但凡任何一环出了差错,就是“大厦崩塌”。

相比之下,女性就更容易接受多元化的价值观。

不管某些人否不否认,女性的整体地位肯定是不如男性,这是事实,这个事实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事,但却阴差阳错地给女性带来了一样利好——周围世界对女性的社会期望比较低。

因为父权社会瞧不起女性的才能,所以就不会像要求男性一样去要求女性,也因此不会潜移默化地给女性强加上上面那套单一的价值观,女性也就有更多机会去思考:我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才能让我真正地快乐。

你以为过去的女性就那么想结婚吗?

但她们不想结婚也没有办法,不结婚就没有财产来源,不结婚生活就没有保障,不结婚就没有什么别的上升渠道,无异于等死。

幸运的是,社会发展很快,女性靠自我奋斗的上升空间在迅速增多。

曾经的一孩政策又确保了一部分女性可以继承父母的资产(反正就这一个孩子,不给她难道还能捐了?),免除了她们的后顾之忧。

各种原因加在一起,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婚姻对女性而言,不再是必要的归宿。

一名当代女性,只要她有了一定的阅历基础和经济基础,她就会比男性拥有更多的选择。

她不需要把“赚钱结婚生孩子”当作唯一的出路,她就可以从生活的更多方面去获取乐趣。

她不需要用“被男性承认”作为评价自身价值的唯一方式,人生对她来说就不再是单选题,而是有很多方式可以证明她的价值所在。

“我没有很多钱,但我自给自足依然可以很快乐。“

“事业上我可能不拔尖,但我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很厉害,我依然很快乐。“

而且女性也没有“同性社会性欲望”,父权社会最害怕的就是女性抱团,一直致力于将她们打散成不同的群体,坏处是女性之间会缺乏理解,好处是一个女性不需要“跟其他女性一样”才能确立自己的性别认同感,跟其他女性不一样她依然可以在心里认可她的成就和能力。

有些男的还天天觉得不婚主义的女性可悲,其实真正可悲的是你自己。

与其老盯着女性去思考人家为什么不想结婚,不如先好好想想,你为什么要结婚,这件事上你到底有没有过自主意愿,你究竟是为了谁活着。

你是不是一定要接受单一化的价值观,做着自己不想做的工作,娶一个你也没多么想娶的人,生一个你也没多么爱的孩子。

可惜的是,每次讨论这种话题的时候,我都不太敢直接说“男人并不是必须要结婚”这种话,因为总有些不开窍的人,会理解成“这是让我们学习黑人兄弟哦”、“懂了就是让我不用负责任呗”、“感谢答主给指了一条明路”,然后在后面加一个自认为阴阳怪气实则傻了吧唧的表情。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