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力调度数据网一区二区三区及两个平面是什么意思?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电力调度数据网里的“一区、二区、三区”以及“两个平面”这几个概念。别担心,我尽量用大白话,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首先,咱们得明白,电力调度数据网可不是咱们家里上网用的那种网。它是整个国家电力系统运行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负责把各种指令、数据、信号从电厂、变电站、调度中心这些地方高效、安全地传递。想象一下,没有这个网,调度员怎么知道各个地方的发电量、用电量,怎么指挥调度?那整个电网就得乱套了。

现在,咱们来说说这几个术语:

“一区”、“二区”、“三区”: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一区”、“二区”、“三区”是对电力调度数据网进行功能划分的说法。你可以理解成,它是把整个网络按照不同的“职责”或者“重要性”分成了几个层级。

1. 一区(核心区/生产区):
核心中的核心:你可以把一区想象成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心脏”和“大脑”。这里处理的是最关键、最实时、最敏感的调度信息。
什么信息在里面跑? 主要是那些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实时数据,比如:
发电机组的出力情况(发电多少)
变压器、线路的负荷情况(用了多少电)
开关的状态(断开了还是合上了)
频率、电压等重要的电网参数
调度员发出的指令(开断操作、调度计划等)
安全要求有多高? 简直是最高级别!这种区域的数据传输必须是绝对安全、绝对可靠、绝对实时的。不允许有任何一点点延迟,不允许有任何一点点差错。任何在这个区域发生的故障,都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所以,一区的网络设备、通信技术、安全防护都是最顶尖的,而且通常是物理隔离的,防止外部干扰。
就像什么? 就像一个国家的最高指挥部,里面传递的都是绝密军事命令,一旦泄露或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2. 二区(生产辅助区/数据交换区):
承上启下:二区就相当于一区的“助手”或者“信息处理中心”。它在一区和更低层级的区域之间搭建桥梁。
什么信息在里面跑? 相比一区,二区处理的信息可能稍微“慢”一点,或者不那么“致命”,但依然非常重要。比如:
从基层单位收集上来的各种统计数据、报表
一些业务管理信息,比如计划检修信息、调度预案等
与外部系统(比如发电厂的集控中心、一些专业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一些非实时或准实时的数据分析、信息发布
安全要求:依然非常高,但可能比一区稍微宽松一点点,主要侧重于数据的完整性和防篡改。同样需要保障可靠性,但偶尔的微小延迟可能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就像什么? 就像总参谋部,负责收集各种情报,进行分析,然后向上汇报或向下传达。

3. 三区(管理区/办公区):
日常办公和管理:三区就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办公网”了。它主要是为了满足调度中心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日常办公、信息查询、资料管理等需求。
什么信息在里面跑?
电子邮件、OA(办公自动化)系统
文档管理、信息查询系统
与外界互联网的连接(如果有的话,通常也是经过严格隔离和管控的)
一些非生产性的信息系统
安全要求:相对前面两个区域要低一些,主要是防范病毒、恶意软件、信息泄露等。它与生产核心网络是严格隔离的,防止办公网上的问题影响到核心的电力调度。
就像什么? 就像一个单位的行政部门或者后勤部门,负责日常的文书工作、后勤保障,与核心军事行动是隔离开的。

为什么要有这三个区域?

主要是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安全隔离。就像我们家里,卧室(核心区)要保持安静,厨房(生产辅助区)要方便烹饪,而客厅(办公区)则可以兼顾访客和娱乐。这样做的好处是:

提高安全性:将高风险、高敏感的信息和低风险、低敏感的信息隔离开,一旦三区(办公网)出了问题(比如被黑客攻击),不容易直接蔓延到一区(核心调度网),保护了最关键的电力调度系统。
提升效率:不同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网络技术和安全策略,满足各自的需求,而不是一个网络“包打天下”,导致效率低下或者安全冗余过大。
便于管理: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维护策略。

“两个平面”: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平面”通常指的是网络传输的逻辑结构或部署方式。这里的“平面”不是我们理解的物理空间的平面,更像是逻辑上的独立通道或者功能集合。

最常见的理解是:

1. 生产调度平面(或称调度通信平面):
主要承载:就是前面说的一区和二区所负责的、与电力调度生产直接相关的所有通信业务。
特点:高可靠性、高实时性、高安全性。这个平面上的任何设备故障或通信中断,都会对电力调度产生严重影响。
承载的业务: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一区、二区的所有实时调度数据、控制指令、状态信息等。

2. 信息管理平面(或称办公通信平面):
主要承载:就是前面说的大部分三区业务,以及一些非生产性的信息系统。
特点:安全性是重点,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相比生产调度)。它更侧重于满足日常办公、信息共享、互联网访问等需求。
承载的业务:电子邮件、OA、文件服务器、互联网接入等。

为什么要有“两个平面”?

同样是为了安全隔离和功能划分。

彻底隔离:将生产调度这个“命脉”网络与日常办公、互联网这些“外部接触”网络完全分开。就好比一个银行的取款系统(生产调度平面)和银行的宣传网站(信息管理平面)是完全独立运行的,即便宣传网站被攻击,也无法触及到储户的资金。
资源优化:生产调度平面需要的是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通信设备和线路,成本较高。而信息管理平面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设备,不需要为所有业务都配备最顶级的资源。
简化管理:不同平面有不同的安全策略和管理流程,方便维护和升级。

总结一下:

一区、二区、三区是对电力调度数据网按功能和敏感性划分的三个不同区域,从核心生产调度(一区)到辅助生产(二区)再到日常办公(三区),层层递进,安全级别也相应降低。
两个平面是对这些区域的网络按照业务性质和安全要求的逻辑划分,通常是“生产调度通信平面”和“信息管理通信平面”,旨在实现物理或逻辑上的彻底隔离,保障生产调度的绝对安全。

你可以把整个电力调度数据网想象成一个森严的城堡。

城堡的核心区域(一区),守卫森严,只有最高级别的通信才能进入,传递的是军事机密。
城堡的城墙区域(二区),也需要高度戒备,负责与外部世界的初步信息交换和内部协调。
城堡的外部区域或者附属建筑(三区),主要是日常管理和生活,与核心区域有明确的隔离,避免外界干扰。

而“两个平面”就像是在城堡内部,把最核心的军事指挥系统(生产调度平面)和普通的行政办公系统(信息管理平面)用完全隔断的墙壁(防火墙、隔离设备、物理线路隔离等)分开,确保一旦某个区域出了问题,不会波及到另一个区域,尤其是不会波及到那个最最关键的军事指挥系统。

希望我这么一说,能让你对这些概念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在电力系统里,这些都是确保我们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区,为实时区,是控制生厂区。

控制区的传统典型业务系统包括电力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广域相量测量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自动监控系统等,其主要使用者为调度员和运行操作人员,数据传输实时性为毫秒级或秒级,其数据通信使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实时子网或专用通道进行传输。该区内还包括有采用专用通道的控制系统,如: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低频(或低压)自动减负荷系统、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等,这类系统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为毫秒级或秒级,其中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为分钟级。


二区,为非实时区,是非控制生产区。

非控制区的传统典型业务系统包括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实时和次日电力市场运营系统等,其主要使用者分别为电力调度员、水电调度员、继电保护人员及电力市场交易员等。在厂站端还包括电能量远方终端、故障录波装置及发电厂的报价系统等。非控制区的数据采集频度是分钟级或小时级,其数据通信使用电力调度数据网的非实时子网。


三区,四区为管理信息大区。

管理信息大区是指生产控制大区以外的电力企业管理业务系统的集合。管理信息大区的传统典型业务系统包括调度生产管理系统、行政电话网管系统、电力企业数据网等。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分安全区,但不应影响生产控制大区的安全。


 安全区Ⅰ典型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等。

 安全区Ⅱ典型系统: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继保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等。

 安全区Ⅲ典型系统:调度生产管理系统(DMIS)、雷电监测系统、统计报表系统等。

 安全区Ⅳ典型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客户服务系统等。


双平面:指的是调度一平面和调度二平面。

两个平面属于调度端和厂站端的中间的通讯通道。双平面是通过地调及以上的调度端路由去汇聚起来的。通过不同等级的路由器,进行数据划分传输,最终把数据全部汇集到两个平面里面。

直观理解就是一个A网,一个B网,互为主备关系。属于一种冗余策略,确保当其中一个平面完全奔溃了,另外一个平面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这是三个区之间的安全防护结构简图


以上是双平面的结构框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