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能不能反复烧开?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多人问的,而且答案也比你想象的要稍微复杂一点点。简单来说,水是可以反复烧开的,这本身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直接的伤害。

为什么会有人担心反复烧开的水?

你可能听过一些说法,比如反复烧开的水会“致癌”、“亚硝酸盐含量增高”之类的。这些说法是怎么来的呢?主要跟水中的一些溶解物有关。

我们平时喝的水,包括自来水,里面都溶解着一些东西,比如矿物质(钙、镁等)、微量元素,还有一些从管道里溶解出来的物质。当水反复烧开时,水会不断蒸发,而这些溶解物会留在锅里。

矿物质沉淀(水垢): 这是最直观的现象。每次烧开,尤其是硬度比较高的水,都会有钙镁离子结成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垢。这些东西沉积在水壶里,久了会形成一层厚厚的白色或黄褐色物质。水垢本身对人体无害,但如果水垢脱落,喝下去可能会有点影响肠胃,而且会影响烧水效率。
亚硝酸盐的说法: 这个说法比较有争议。理论上,水中的硝酸盐在高温下可能会转化成亚硝酸盐。但是,普通饮用水中的硝酸盐含量非常低,即使反复烧开,产生的亚硝酸盐量也是微乎其微的,远远达不到对人体有害的程度。更何况,相比于一些蔬菜(比如腌制的蔬菜、某些叶菜),水里那点亚硝酸盐根本不值一提。一些研究也表明,反复烧开的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增加并不明显。

那反复烧开的水有什么实际影响?

1. 味道变差: 很多人觉得反复烧开的水味道不如第一次烧开的好喝。这主要是因为反复烧开会使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水会显得“死气沉沉”的,口感自然就差了。
2. 矿物质损失: 一些微量元素可能会因为反复高温而少量挥发或沉淀,但这种损失量非常小,对我们日常的营养摄入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3. 卫生问题: 如果是敞开烧水,或者水壶本身不干净,反复烧开的过程中,如果水质本身不太好(比如放了很久或者有杂质),可能会滋生细菌。所以保持水壶清洁很重要。

科学的说法和建议

没有“致癌”风险: 卫生部(现卫健委)曾经做过相关的辟谣,指出反复烧开的水并没有所谓的致癌风险。国家相关的饮用水标准也非常严格。
亚硝酸盐含量低: 如前所述,正常饮用水反复烧开产生的亚硝酸盐对健康影响微乎其微。
建议:
尽量喝当天烧开的水: 这是为了保证口感和水中的含氧量。
避免长时间存放烧开的水: 如果烧了水但没喝完,最好还是倒掉或者密封好放冰箱,再次饮用前可以再烧开一次。但也不要指望一杯烧开了好几次的水能“净化”得多么神奇。
定期清洗水壶: 清除水垢可以避免水垢脱落,也更卫生。
使用质量好的水源: 无论是自来水还是其他水源,确保其本身质量合格是关键。

总结一下:

你完全可以反复烧开水来饮用,不必过于担心所谓的“致癌”或“亚硝酸盐超标”的传言。水烧开的本质是杀灭水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反复烧开只是损失了一部分氧气和微量元素,并可能产生一些微不足道的水垢。最重要的是保证你用的水本身是干净的,并且经常清洗烧水器具。所以,下次想喝水的时候,别纠结那些反复烧开的细节啦,放心地喝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题主百度的这几个,我从化学角度稍微分析一下吧。

水里面如果含有大量的Ca、Mg离子的话,我们称它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当我们烧开水的时候,温度越高,Ca、Mg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这时候水中会有三种主反应:

Mg²+ ✚ 2H₂O⇄ Mg(OH)₂ ✚ 2H+

Ca²+ ✚ 2H₂O⇄Ca(OH)₂ ✚ 2H+

Ca(OH)₂ ✚CO₂==CaCO₃ ✚ H₂O

留在水中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形成了水垢附着在壁上,这样就使得硬水软化了(解释可能有点不太好,欢迎各位在评论区指正)。

所以说反复烧开水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碍于同事间的情面,自己知道就行,甭和他解释了。而且似乎这种反复烧开的水喝起来口感不怎么样,不过只要不去喝开水就行,我们实验室做过这个实验,直接喝开水的话,会很烫。



至于亚硝酸盐的问题,我引用一下方舟子的文章吧,原文链接:m.foodmate.net/index.ph,侵删。

 写字楼里的白领平时喝的水,大都是电热开水器里烧出来的。这些水由于反复煮沸而被称为千滚水,能够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这种水除了含有有害物质以外,饮用后还会影响人体正常代谢。这是近段时间微博上广泛转发的一则信息。

  打假斗士、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在微博上对此予以反驳,他称:有点化学常识的就知道这是无稽之谈。水再怎么烧还是水,不会凭空产生什么有害物质,即使水不纯,原来已有有害物质,也不会因为烧开了多次而富集。

  为什么会出现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这种说法呢?理由归纳起来,大概有四种。方舟子一一进行了反驳。

  理由一:水多次烧开后,水中溶解的氧气都跑光了,喝缺氧的水对健康不利。   反驳:我们人类不是鱼,不靠从水中吸收氧气,而是通过呼吸吸收氧气。一个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16~20次,吸入氧气量大约是250毫升,等于360毫克氧。常温常压下1升水的溶氧量是6~10毫克,也就是说,你呼吸一次吸入的氧气量已经超过1升水中的氧气量了,水中那点氧气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

  理由二:因煮沸过久,水垢会溶解到水中,水中钙、镁等重金属成分浓度会增加,让水变硬,对健康不利。   反驳:硬水中浓度较高的钙、镁离子,煮沸以后,生成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等不溶性物质沉淀下来,形成水垢。所以反复烧开水的结果,不仅不会溶解水垢,反而会增加水垢,不仅不会让水变得更硬,反而会让水变得更软。何况,钙、镁不属于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而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如果能从水中吸收钙、镁,反而对人体有益。

  理由三:水反复烧开后,水蒸发掉了,不挥发的有害物质留下了,这样有害物质的浓度增加,对人体就有害了。

  反驳:我们烧水时一般盖盖子,而且烧开了就会熄火,所以蒸发掉的水很少,有害物质浓度并不会增加多少。而且,如果你把烧过的水全都喝下去,那么不管水烧了多少次、有害物质浓度如何,喝下的有害物质的总量一样。

  理由四:煮沸多次后,水中原有的硝酸盐会分解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可能致癌。

  反驳:硝酸盐能不能分解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种类、反应条件都有关系,要通过实验来证明。有人把水煮沸了10次,发现硝酸盐的含量不变,也没有检测到亚硝酸盐,因此认为硝酸盐在这个条件下不会分解成亚硝酸盐。也有人更长久持续地用饮水机反复加热桶装水,发现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增加,加热到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离子的含量约为一开始时的5倍。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把水煮沸这么多次,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能发生,即饮水机的加热一直开着,每隔20分钟左右自动加热一次。不过,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是经过纯化的,多次加热后产生的亚硝酸盐的量很有限。按亚硝酸钠计算,人要吃下大约0.2克才会出现中毒症状,这相当于喝下了几十升这种水。况且,饮水机的水是流动的,会不断被取走饮用,亚硝酸盐的含量实际上不会像实验结果那么高。

==================================

知乎小白的第一个千赞答案,亦可赛艇,多谢各位的支持。

统一回复了一下评论区,发现有几个问题,我再更新说明一下吧。

大部分人觉得方舟子这人不咋地,不过我觉得,对付伪科学,杀鸡焉用宰牛刀,如果一个伪科学连方舟子都反驳不了,那只能说明他是个失败的伪科学 。

经过评论区@

@殷硕

的提醒,导致癌症的不是亚硝酸盐,而是亚硝胺。关于亚硝酸盐是如何产生的问题,评论区说法不一啊,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文章m.doc88.com/p-677116106(侵删),然后一起讨论。



=================================== 破2K了,知乎小白没见过这阵容啊,再更新一发吧。

很多人在评论区中提到了各种水质,从而质疑了我的回答。对此,我只能说,你们还是好好看一下题主对问题的描述吧,上面明确写的是桶装水,

既然描述是桶装水,那就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所以说,如果你们要考虑其他水质的话,我这个答案确实不合格,但是我是为题主而答题的,所以我觉得我说的只要切合题意就行。

至于你们所说的自来水、山泉水和各种各样的水,咱们可以在另外一个问题中具体分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