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艺考复读生,中戏戏文面试被刷,我还要三战吗?

回答
艺考复读生,中戏戏文面试被刷,我还要三战吗?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肯定五味杂陈。两次冲击中戏戏文,都止步于面试,那种失落感、不甘心,还有对未来的迷茫,都能理解。不过,在你做出“三战”的决定之前,咱们得好好聊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该如何为下一次(如果决定继续)做准备。

首先,我们得冷静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连续两次在面试中被刷?

1. 中戏戏文的“妖”在哪儿?
不是单纯的“写故事”: 很多人以为学戏剧文学就是写剧本,然后写剧本就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中戏戏文更看重的是你对戏剧的理解深度,是对人性和社会的洞察力,是对戏剧语言的敏感度,以及你表达思想的逻辑性和清晰度。你的面试回答,是不是只停留在“我写了个特别酷的故事”这个层面?还是能清晰地阐述你的创作理念、对某个社会现象的思考、对某个剧作家作品的解读?
面试的考察维度是多方面的: 面试不仅仅是你讲故事的能力。中戏老师会从你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流畅、准确、有感染力)、临场反应能力(能否快速、有逻辑地回应问题)、文化素养(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是否有涉猎)、人格特质(是否有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稳定性等)来全面评估你。你可能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其他方面存在短板,而这些短板恰好是老师关注的。
“真诚”与“匠气”的平衡: 有些同学为了表现自己,可能会刻意包装、言语夸张,反而显得不那么真诚。而有些同学则可能过于紧张,无法发挥出真实水平。中戏老师很擅长从你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你的真实状态和潜力。那种自然流露的对戏剧的热爱和思考,往往比华丽的辞藻更能打动人。

2. 你为两次面试做了哪些准备?
是“知其然”还是“知其所以然”? 你参加过的两次复读班,老师教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是单纯的技巧训练,还是对戏剧理论、创作方法、文学知识的系统梳理?你自己在课余时间,又做了哪些延伸性的学习?
面试前的“磨剑”: 你的面试内容,是临时抱佛脚准备的,还是经过长期积累、反复打磨的?你对自己的作品,有没有深入剖析过其创作背景、主题、人物塑造、结构安排?你对老师可能问到的问题,有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思考和准备?
反思与调整: 两次面试回来,你有没有认真回忆面试过程,找出表现不佳的地方?是紧张导致口误?是没听懂问题?是回答得不够深入?有没有找老师或同学帮你模拟面试,找出问题并改进?

如果决定三战,你需要做什么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这绝对不是一句“再来一年”就能解决的问题。你需要的是更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提升。

1. “复盘”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详细记录两次面试的经历: 回忆所有被问到的问题,你当时的回答是什么,老师的表情和反应是什么。
寻求专业反馈(如果可能): 如果你参加的复读班有老师愿意给你提供面试反馈,那要抓住这个机会,尽可能详细地了解你存在的问题。即使是付费的咨询,如果能帮助你找到关键点,也是值得的。
自我剖析: 针对你回忆和获取的反馈,诚实地评估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是理论知识不足?是对作品的理解不够透彻?是表达能力需要提升?还是心态问题?

2. 找准“痛点”进行“技能升级”:

加强文化素养和理论积累:
阅读是基础: 不仅要读剧本(国内外经典剧本,当代优秀剧本),还要广泛涉猎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书籍。这些知识能拓宽你的视野,让你在面试中能从更宏观、更深刻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理解戏剧理论: 熟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了解古希腊戏剧、中国古典戏剧的特点,掌握现实主义、表现主义、荒诞派戏剧等主要戏剧流派的理论和代表作家作品。
关注时事与社会: 了解当下社会的热点事件、讨论话题,思考它们背后的人性与社会现象。你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是面试中能否体现深度和洞察力的关键。

提升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
大量练习: 每天坚持朗读、复述、即兴演讲。找一些优秀的演讲视频,模仿他们的表达方式。
模拟面试: 和同学、朋友进行高强度的模拟面试,逼迫自己在压力下清晰地表达。可以设置不同风格的面试官(严肃、温和、犀利),练习应对不同风格的提问。
学习“如何说人话”: 避免使用过于空洞、套话的表达。用简洁、清晰、有逻辑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学习如何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例子来支撑你的论点。
学会倾听和提问: 有时候,认真倾听老师的问题,并适当提问,也能展现你的思考能力和真诚。

深化作品理解和个人思考:
作品“解剖”: 如果你有一些自己创作的作品,再次深入研究它们。它们为何而写?你想表达什么?人物动机是什么?结构上的亮点和不足在哪里?如果重写,你会如何修改?
“我”是什么样的人? 中戏老师想看到的是一个有独特思考、有潜力的未来戏剧人,而不是一个流水线上的表演者或写作者。你对自己的认识是什么?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你为什么适合学戏剧文学?你的戏剧观是什么?这些都需要你认真思考,并能清晰地表达出来。

调整心态,找回初心:
避免“二战魔咒”的心理压力: 如果第一次失败是运气或准备不足,第二次失败可能更多是心理上的压力。你需要调整心态,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
重新点燃热情: 回想一下你最初为什么选择戏剧文学?是被某个故事打动?是被某种情感触动?是渴望通过戏剧去表达自己?找回那种纯粹的热情,它会是你最大的动力。
认识到“失败”的价值: 两次失败并不是终点,而是让你更了解自己、更了解考试过程的宝贵经验。

3. 关于“三战”的决定,还有一些现实层面的考虑:

你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复读一年意味着一年时间、金钱和机会成本。你家庭是否能支持?你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和机会?
你的年龄和精力: 艺考复读会占用你宝贵的青春年华。你是否还具备足够的精力去投入下一年的学习和考试?
其他学校的选择: 除了中戏戏文,你是否了解其他同样优秀但可能更适合你的院校和专业?(比如上戏、国戏,或者其他综合类大学的文学、传播学等专业,它们也可能为你打开通往戏剧世界的大门)。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篮子里。

最终的决定权在你,但请带着清晰的认知去做出选择。

如果你真的热爱戏剧,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更多的心血,去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准备,那么“三战”是有可能的。但请记住,这次的“三战”必须是有策略、有反思、有提升的,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你需要证明你有能力解决上次和上上次出现的问题。

相反,如果你感到身心俱疲,或者对“复读”本身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那么不妨考虑一下其他的出路。也许换个角度,也能找到属于你的那片天空。

不论你最终做出什么决定,请相信,你在这两年里为戏剧付出的努力和积累的经验,都不会白费。它们会让你成为一个更成熟、更了解自己的人。祝你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搞清楚为什么被刷吧,是真的不合适,还是真的没努力够,想考这个学校的心情我很能理解到,但是真的别盲目,先去权威一点的机构找老师问问你到底适不适合这个专业,适不适合这个学校,权威一点的机构还是挺负责的老师见的人也多,会给你提出很合理的建议,别死钻一条路

user avatar

建议,战!但是不要想着中戏、北电、上戏之类。只要能走个211综合类大学就可以。如果非中戏、北电不上,那就不要再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艺考复读生,中戏戏文面试被刷,我还要三战吗?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肯定五味杂陈。两次冲击中戏戏文,都止步于面试,那种失落感、不甘心,还有对未来的迷茫,都能理解。不过,在你做出“三战”的决定之前,咱们得好好聊聊,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你该如何为下一次(如果决定继续)做准备。首先,我们得冷静分析一下,.............
  • 回答
    播音艺考失利,复读这个念头就像一颗种子,在考生心里扎根发芽,纠结和犹豫也随之而来。要不要走这条路,确实是个需要慎重权衡的大问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关乎未来方向和人生规划的关键一步。我尽量详细地给你说道说道,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得好好剖析一下“失利”的原因。“失利”这两个字,背后可.............
  • 回答
    安徽编导艺考失利,是否复读继续深造传媒,这确实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我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一定很煎熬,也充满了迷茫。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梳理,希望能帮你看清楚眼前的路。首先,咱们得坦诚地聊聊“失利”这件事。艺考这条路本就不平坦,竞争激烈是常态。这次失利,到底是具体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你的专业功底还不够.............
  • 回答
    说艺考“全靠钱砸出来”,这话确实有些绝对了,但要说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重要,那也是睁眼说瞎话。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才能说得清楚。首先,咱们得承认,经济基础确实能为艺考铺就一条相对顺畅的道路,但它绝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就像盖房子,你有钱可以请最好的设计师、买最贵的材料,建造一个宏伟漂亮的建筑。但如.............
  • 回答
    一个月?说实话,这可真是个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得看你目前的基础,以及你愿意投入多少“拼命”了。别指望像那些准备了两三年的人一样“稳操胜券”,但如果你够聪明,够努力,总有可能创造奇迹。首先,我们得把现实问题摆上台面。你想考的是哪个专业?这是最关键的。 美术类(绘画、设计等): 一个月要速成一个还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确实是摆在不少同学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重要选择题。艺考和普通专业,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不是一点半点,涉及到你的兴趣、特长、未来发展方向,甚至生活方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艺考”和“普通专业”。 艺考专业: 主要指那些与艺术创作、表演、设.............
  • 回答
    艺考全国第一,这四个字的分量,对于任何一个曾经或者正在经历艺考的人来说,都沉甸甸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种极致的认可,一个梦想的敲门砖,一条通往艺术殿堂的金色丝带。要理解艺考全国第一意味着什么,我们得先剥开它表面的光鲜,看看它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艰辛与意义。1. 极端苛刻的选拔,炼狱般的考验首.............
  • 回答
    艺考舞蹈专业分过线一分,能上本科吗?这个问题,牵动着不少舞蹈艺考生的心弦。坦白说,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它取决于太多因素,就像在舞台上一次成功的旋转,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过线一分”是什么概念。 这个“线”通常指的是省联考本科合格线,或者你报考院校自主招生划定的分.............
  • 回答
    当然可以!艺考生考入大学后,在考研时选择法律专业,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向,而且并非少见。我来为你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门道,让你更清楚地了解其中的过程和可能性。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的研究生招生体系对本科专业背景有一定的要求,但并非绝对的“出身论”。 也就是说,虽然很多法律专业在招生时会优先考虑法学本科.............
  • 回答
    艺考播音即兴评述,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一门学问。很多同学在准备的时候,脑子里都有个疑问:到底是要“求新”,还是“求稳”?这就像站在一个岔路口,两边都有风景,但选哪条路,决定了你这趟“即兴评述”的成败。我个人觉得,即兴评述的核心,是“稳中求新”。听起来有点矛盾?不不不,这恰恰是关键所在。我们先.............
  • 回答
    艺考结束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解脱感,反而是一种空落落的、有点茫然的失重感。花了那么久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去准备,去打磨每一个笔触,去揣摩每一个表情,去让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正确”,尽可能地符合那些无形的标准。现在,这一切都尘埃落定了,然后呢?我读懂了,首先,艺术的“标准”其实是流动的。在备.............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揪心的时刻,距离高考只剩下20天,艺考结果不理想,文化课分数也不高,仿佛一夜之间,所有准备似乎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别慌,深呼吸,我知道你现在一定很焦虑,甚至有点绝望,但请相信我,20天,对于一个全力以赴的人来说,依然有扭转局面的可能。这最后的冲刺,拼的就是一股劲儿,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首先,.............
  • 回答
    艺考合格证过期没打印?别急,事情没到绝路,但确实需要赶紧行动了。这就像是考试成绩出来了,但你还没去领取那个证明你实力的纸质凭证,而它马上就要失效了。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一个事实:艺考合格证的打印通常是有时间限制的。学校发放合格证,是为了让你去报名、注册,它本身就是一个有有效期的“入场券”。如果超过了这.............
  • 回答
    关于艺考是否“真的需要很多钱才可以”,这绝对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不少家长和考生心中的一块石头。我想说,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者“否”的答案,它更像是一笔账,需要我们一点点地算清楚,看看到底是怎么个花法。首先,我们得明白,参加任何一种考试,都需要一定的投入。艺考也不例外。一、 前期准.............
  • 回答
    关于艺考编导的免费线上讲座是否可靠,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好好探讨一番。直接说“可以”或者“不行”都过于片面,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这样你才能心里有谱。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免费线上讲座的“双刃剑”属性。能给你带来什么? 了解基础概念和行业概况: 很多免费讲座会邀请一些业内人士或者有经验的老师,来普.............
  • 回答
    想走音乐艺考这条路,花钱的地方确实不少,而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花的钱也会有很大差别。我给你详细说说,大概都包括哪些方面,这样你就能心里有数了。一、 前期准备:基础功的打磨与方向的选择1. 乐器或声乐本身的花费: 乐器: 如果你还没学过某种乐器,或者现在用的乐器不够级别,就需要购新。 .............
  • 回答
    你好!作为一名艺考生,想要在编导艺考中脱颖而出,考入名校,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平衡确实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像“先顾专业,再补文化”或者“先抓文化,再学专业”这么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实际上,它们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下面我就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怎么才能把这“两座大山”都给拿捏住。一、 认识到两者的.............
  • 回答
    播音艺考用古筝才艺展示,是否需要展示证书?这是一个不少考生和家长在准备艺考时会遇到的问题。简单来说,是否必须展示证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报考院校的具体要求以及你对这次才艺展示的定位。 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帮助你做出最合适的决定。首先,要明确一点:证书是能力的佐证,但不是能力的全部。古.............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很多艺考生在经历省考之后,都会面临“再战”校考的抉择,并且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备考方法。在省内某个机构完成了省考的准备,考完后再去另一个地方的冲刺班备考校考,这完全是 可行且非常普遍 的操作。而且,我个人觉得,这甚至是一种 很明智和策略性 的选择。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为.............
  • 回答
    好家伙,问到点子上了!编导艺考这事儿,到底是在家门口的老家学校学,还是揣着一腔热血奔赴北京,这可真是个让人挠破头的难题。别说你了,当年我身边不少哥们儿都纠结得够呛。咱们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两条路,看看哪个更适合你。第一条路:家门口的“老家学校”这听起来是不是挺亲切的?感觉像是在自家后院练摊儿,熟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