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针对谁,我是说,这个问题的题主和大多数答主,对“奶头乐”的看法都相当肤浅,充满了小布尔乔亚的幼稚幻想。
奶头乐只是一个表象,它根本掩盖不了阶级冲突,而你若是把奶头乐禁掉,百姓很快就会狂热地投身于宗教。
你们以为,没有了那些“能让人着迷、又低成本、能够使人满足的低俗娱乐内容”,所有的人就会去独立思考、探索深刻的问题?天真。
古代没有电视、电脑、电子游戏,自然没有奶头乐,那民众无处安放的精力发泄到哪里去了?
宗教,最好是极端宗教。
没有电子游戏和社交网站,人们就会去教堂唱圣歌,因为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交流手段。
古代人遇到挫折,便向上帝佛祖寻求帮助,进一步加深对神的信仰,以祈求命运的眷顾。
现代人遇到不顺,在网上看几个你说的“低俗的娱乐视频”,获得快乐,怎么就比拜神低一等了?
近代宗教之所以式微,无神论之所以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很大程度上源于世俗化的娱乐。大家有了世俗的娱乐、交流手段,就不会对宗教热心。不然,无神论理论再完备,民众找不到心理寄托、不信,你拿他们有什么办法?
在现在的情况下,你要是敢禁掉娱乐,大多数人并不会重获“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而是会立刻投入宗教的怀抱。这宗教不限于基督教,还包括女德、狂热民族主义等披着“传统文化”和“主义”的类宗教。
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对社会制度的反思并不能给你带来慰藉,但宗教/主义却能给你集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它和娱乐的暂时麻痹不同,但最终效果是相似的。宗教和世俗娱乐,只有二选一。(两个都选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娱乐与宗教相互排斥,宗教需要的是神圣与虔诚,娱乐则恰恰相反。)
讽刺的是,信奉宗教的人比信奉娱乐的人更容易被操控、洗脑。
奶头乐可以阻止底层反抗阶级压迫?可笑。
你想要奶头乐,你至少得有饭吃、有房子住吧?你至少得有手机、有电脑、有电视吧?就连我们看不起的快手,都至少得装在一台能上网、能拍视频的手机上。
如果你吃了一顿就没有下一顿,日日风餐露宿,那么奶头乐对你也毫无作用。这就好比一边拿刀子捅你胸口,一边喂你糖吃。糖是甜的,但并不能给你止痛啊。
如果大多数人每天必须在工厂工作十六小时,没有保险,随时可能工伤而死还收不到赔偿,才能勉强养家糊口,那么给他们看再多的娱乐新闻、无聊八卦,他们也只会更加愤怒、揭竿而起——凭什么你们这些明星吃香的喝辣的,我却快要饿死?
如果大多数人都饿得皮包骨头,还得像牲口奴隶一样被四处贩卖,那么他们会被肥皂剧、直播吸引吗?如果大多数人随时都有被地主豪强任意打死的风险,那么谁还会有心思对橄榄球比赛感兴趣?
最担忧奶头乐的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而是一群无病呻吟的中产阶级。今天说着奶头乐洗脑多么强大,消解了阶级冲突,假如明天父母重病、全部财产被没收、套上几十万的债务、朝不保夕,到时候那人看搞笑视频要是还能乐不思蜀,我叫他一声大哥。——奶头乐根本没法洗脑,它只能用在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的人群上。
所以,奶头乐反而是社会发达的表现,说它是麻痹人民的鸦片就太冤枉了。
贫富差距增大是问题,但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穷人还不够有钱。
贫富分化是相对的,但平均收入是绝对的。如果每个人的财产都能让他过上高质量的生活,那么人们也不会那么执着于阶级提升,按照布热津斯基的说法便是“被奶头乐驯服了”。
但这有什么不好的吗?
知乎常常鄙视美国阶级固化,而中国阶级流通性强,更容易实现阶级跃迁。可是,醒醒吧,一个美国中产“不努力”、“阶级固化”的生活,也比那些“努力提升阶级”的北京白领滋润多了。大多数的红脖子中产(纽约等大城市的职业人群有大量反例),不需要辛辛苦苦996,职场上也不必勾心斗角,下午三四点就可以从本就轻松的工作企业下班,然后开着自己的私家车与朋友到小镇上喝咖啡,或是回到自己家的别墅陪家人,周末还有闲暇花整天的时间看电视,即使电视上只有无止境的体育比赛和无厘头喜剧。你嘲笑他们被奶头乐洗脑,他们还嘲笑你生活艰难困苦呢。
最后,我很佩服“奶头乐”的命名,它暗暗把现代社会中一系列明明很优越的娱乐方式,隐喻成了愚民的手段。娱乐的确迎合人性,但迎合人性有什么错吗?就好比别人在看郭德纲相声,你非要把电视机砸烂,然后大声朗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感慨道:“看那,我多深刻!我多有思想!”人家一定会觉得:我怎么遇到了一个神经病?
说到底,知乎上口口声声讨伐奶头乐的人,大多数只是为了彰显“我与那些盲目从众的乌合之众不同,我是有独立思想的,我是不会被洗脑的,哦,我是多么伟大……”
新形式的媚俗而已。
为什么非要提到布热津斯基呢?难道是因为这个名字洋气?
乔治.奥威尔是个伟大的作家,《1984》和《动物农场》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是如此伟大,以至于居然有人把它当成了治国手册。
基本上都是按照手册来的,可惜人总有犟脾气,拧巴,就是不按照“革命导师”乔治.奥威尔的来。整个苏联体系中,跟《1984》存在区别的一点就是:
《1984》给一个叫做“无产者”的群体留下了低俗娱乐,他们可以低俗、可以放纵,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做爱,而党员是不行的。但是党员有参政议政的权力,无产者没有;
苏联则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到我碗里来,低俗、放纵、性交都是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是要铲除的。到了登峰造极的时候,甚至需要对于做爱这件事情做出严酷的规定,胡乱做爱是要杀头的,比如红色高棉,比如大众偶像切.格瓦拉治下。
所以苏联没了,红色高棉没了,切.格瓦拉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青年人的T恤上,乔治.奥威尔还在。
你看,不用提到洋气的名字,也一样可以说问题。再土气一点的还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那么我们现在开始说“更深的内涵”。
我曾经跟一个美国姑娘举行过一场隆重、热烈、正式的性交,这场中外交流深入而且成功,颇具建设性,很能够说明所谓“奶头娱乐”的更深内涵,堪称是中西方交流的典范。这位西方文明的代表是我在飞机上认识的,当时她穿着一件T恤,上面印着切.格瓦拉。
对不起,是这个:
当我看着她坐到我旁边的时候我就确定今晚她必定跟我睡一张床上,西方粉格瓦拉的必然是脑残,说白了这种人在西方叫做嬉皮士,中国管他们叫文青,对于脱裤子上床这种事情并不忌惮。
格瓦拉死的时候肯定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性滥交以及“easy girl”的标志。
当然我这片文章的主旨并不在于怎么睡美国的easy girl,美国easy girl除了让你满足民族主义情绪以外并没有什么好的,味道大而且浑身是毛。这篇文章的主旨在于说明所谓的奶头文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远远不止你想象的所谓“开放色情产业、热闹选战造势、无休止的口水战、暴力网络游戏。或者是如满足型,报道无聊小事(可爱动物、明星丑闻)、廉价品牌横行(山寨手机、白牌服饰)、商品优惠活动(例如饰品、旅游签证)、大众化视听娱乐(偶像剧、动画、好莱坞)等”,远远不止。
它可以是革命狂热。
它可以是嬉皮士。
它可以是消费主义。
它也可以是鼓励你反对一切。
当然也可以是低俗娱乐喽。
甚至可以是奋斗与上进。
它可以是民族主义狂热。
还有可能是宗教虔诚,这个高赞已经说过了。
它无处不在,它千变万化,它如影随形,它只有一个目的:让你远离这个世界运行的真正规律。
果然是,“每多一个人看过《1984》,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
“面包+马戏+淫乱”是全民皆兵时代,霸主国家给底层人民的待遇。
非霸主国家,提供的可能是“黄赌毒+枪支”,比如巴西,也可能是“黄赌毒+宗教”,比如印度。
在罗马时代,全民皆兵,实行义务兵制,为了控制拥有武装公民,统治者向他们提供“面包+马戏”,外加淫乱的公共浴池。
社会中下层负责吃喝玩乐+当兵。劳动则由奴隶去做。
统治者不能完全剥夺社会中下层的武装,就要麻痹他们的大脑,普及教育简单化,给底层黄赌毒。
平民政治本质上与精英政治是水火不容的。平民政治必然追求扁平型的社会,精英政治必然追求金字塔型的社会。
古希腊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贤人治国理论。中国古代也有“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的说法。
政治平民化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大势所趋,这与少数人垄断权力的精英政治是相违背。若想在根本上扭转这种趋势,只有取消义务兵役制和义务教育,并放弃一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罗马共和国的马略改革曾经取消义务兵役制,扩大了兵源,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但同时也使军队性质逐渐发生变化,为日后的军阀出现以及军事独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军队效忠的是统帅个人而非他们军旗上所写的“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权力在统帅们之间辗转,军队完全成了统帅争夺权力的工具。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罗马共和国历经了苏拉独裁,前三头同盟,恺撒和庞培的内战,后三头同盟以及屋大维和安东尼的内战。
(大量使用为金钱作战的雇佣兵,必然导致军阀混战)
何况,在拿破仑时代以后,不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国家的军队,由于受到兵源数量、质量和忠诚等因素的局限,很难在国际战争中获得胜利。
(拿破仑时代,义务兵和志愿兵成为法军的主力)
至于取消义务教育、放弃现代化通讯手段,使多数劳动者处于文盲状态,使本国通讯瘫痪,更是无法想象的。
这是精英集团必须接受的现实。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放弃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就意味着放弃经济特权。处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精英集团,为了维护其统治,显然不愿放弃特权。
一方面不能强行阻拦多数人要求参与政治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发达国家的精英集团陷入两难之中。
西方国家的精英集团的解决方案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完善其统治技术。
如果我们假设绝大多数人都具有理性思维能力,都能理性地思考自身利益并作出相应对策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知道来自平民的政治力量必然维护平民的利益,追求扁平状的社会。
不过,以上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每一个人都是理性人。现实之中,这个假设未必能够成立。个人往往由于获得信息来源等原因,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这就给精英集团继续维持其统治留下了可乘之机——既然无法阻止平民参与政治,并要求相应的权利,就使用各种手段使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手段主要基于应用心理学理论,是应用心理学在政治领域的应用。
(心理学是现代统治技术的重要理论来源)
于是,从19世纪末以来,各种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就从未停止过。西方各个国家一直不惜重金投入基于应用心理学的各种洗脑试验。这些试验的研究成果,被总结归纳后,大量用于商业广告和阶级统治。
(各国政府和各种基金会不惜重金投入各种五花八门的试验)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之中,预言了未来的被操纵的社会,与《1984》不同,这种社会的意识操纵并不是通过老大哥控制真理部以暴力强制推行的,而是在娱乐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的。
(美丽新世界中,几乎没有暴力,人们充分享受感官刺激、性滥交和毒品,丧失思维能力)
剥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做出非理性的选择,至少无法做出理性选择。这就是西方社会中,精英集团统治的奥秘。只有让平民丧失理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按照精英的意志运动,选择精英为他们安排的选择,而不是以其所处的阶级利益为依据做出理性选择,金字塔型社会才可能在平民有资格参与政治的时代维持下去。
具体操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使普及教育尽量简化,使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尽量处于半愚昧状态,使其理性思维能力降到最低;二是使信息传播娱乐化,让海量感官刺激的信息充斥传媒,使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无心关注严肃的问题,也无暇静下心来阅读、思考;三是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潜移默化的手段向民众的潜意识中灌输有利于精英统治的政治教条。
与中国不同,发达国家实行双轨制教育:贵族学校和公立学校,两种学校并存,招生对象,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完全不同。伊顿公学等贵族学校接收精英阶层的子女,给予他们严格的精英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新一代的精英阶层。精英的子女将接他们的父母的班,成为新的统治者。普通公立学校接收社会平民阶层的子女,对他们实行玩玩乐乐的素质教育,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新一代的廉价劳动力。平民阶层的子女也将接他们的父母的班,成为新的被统治者。由于存在双轨教育,所以大多数社会成员虽然能读书识字,能够驾驶交通工具、操作机械,但是仍然处于半愚昧状态。他们只能记住简单的教条,再无进一步思辨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在青春期没有培养出理性思维能力,那么也很难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做出理性判断的成年人。
(哈里波特接受的是典型的精英教育)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的原形就是伊顿公学)
(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学生的原型,伊顿公学的学生)
(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号称“首相的摇篮”,培养了无数精英)
许多中国人羡慕美国公立学校学生能玩玩乐乐上学,同时惊讶美国公立学校高中生数学水平之差。他们不知道,截至目前,中国青少年接受的普及教育是精英教育,而这种教育在许多国家只是精英集团子女的特权。
(玩玩乐乐多开心)
(给平民的孩子准备的玩玩乐乐的素质教育)
出身平民阶层的发达国家的孩子,与精英阶层的孩子有完全不同的培养路径。虽然生活在一个社会中,但是在发育初期,人生路线即分道扬镳。这一点与全民接受精英教育,通过升学考试选拔未来社会管理者的中国教育(至少在高考没有完全被废除之前,升学考试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人生命运最关键的转折点)完全不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民众的人生路线更多地取决于血统而不是智商或个人奋斗。BBC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又称7 up)是这种现象最好的注解。
(人生七年,7年一部,已经出到56年了。精英的孩子是精英,平民的孩子是平民)
这还不够。他们成年以后接受的信息也是感官刺激为主,电视、网络等各种传播手段,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沙发中的土豆(couch potato)或者电脑前的人猿。猎奇、娱乐、惊悚、暴力、色情甚至淫秽内容大量占据主要传播渠道,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流。严肃、理性的内容被刻意淡化。即使有这样的内容,也往往只有从精英立场的分析,并在潜移默化中灌输“普世价值”之类维护精英统治的政治教条。
(娱乐至死,大多数民众沉迷于各种娱乐、感官刺激、毒品和性。《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准确地让人不寒而栗。)
经过这样的努力,许多平民从小便被剥夺了以理性思维参与政治进程的能力,成为精英阶层的傀儡。表面上看,他们是自由的,实际上他们被看不见的傀儡线牵引,一举一动都受到操纵。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在世界地图上找不到伊拉克、阿富汗和朝鲜在哪里,却会支持美国政府发达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并长期封锁朝鲜。他们只知道,这些国家是“邪恶轴心”,对它们发动战争,或者封锁它们都是正义的,这些国家遭受这样的惩罚,是罪有应得。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势力很容易在香港、台湾地区发动社会中下层,积极参与违背社会中下层根本利益的街头政治运动。更不难理解为什么台湾地区的选举与其说是政治行为,不如说是一场以“当选”为主题的全民参与的政治狂欢节。
经过精英集团的不懈努力,“存在决定意识”这条理论应该进行必要的修正。许多社会中下层,被灌输并接受了不属于本阶级的意识。对此,有人讽刺说:“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精英集团的目的,就是培养这种生物。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实之中却屡见不鲜。这些社会成员被剥夺了理性思维的能力,无法接受足够的信息,即使接受也无法从本阶级立场对信息进行理性分析。他们虽然能读书,但是历史、政治知识匮乏,没有读书的耐性和思辨能力,
只习惯接受来自电影、电视和电脑的感官的刺激和简单的口号。
这样的社会,表面上看人人有权参与政治,实际上政治权力仍然控制在精英手中。所以,这样的社会必然维护精英的利益,仍然是贫富悬殊的金字塔型社会而不是扁平型社会。
(精英用看不见傀儡线操纵平民)
事实上,绝大多数西方国家或地区的精英阶层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力气,完善统治技术的结果很成功。从他们在台湾培养出了认为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台湾人,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类似的奇葩事件还有很多。比如,台湾学生积极参与对台湾经济有利的反服贸运动(太阳花学运)。比如,台湾民众游行要求废除核电,并提出废除核电之后“用爱发电”。
(真不知道用爱怎么发电)
再比如,进入教育部陈情的台湾反课纲参与学生,得知自己曾祖母辈自愿慰安的事实不被国民党承认,无不当场崩溃痛哭,悲愤欲绝,高喊:“我阿祖是自愿的!”——“狗娘养的(son of bitch )”在各种语言中都是最严重的侮辱性的语言。自己的祖母当妓女,是莫大的耻辱。主动承认自己的祖母是自愿当妓女,这是任何理性思维的人都不会做的事情。
(因为不能被承认为狗娘养的,这几位台湾年轻人痛哭流涕)
大多数平民出身的台湾年轻人处于社会中下层,经济困难,是地道的“穷忙族”( working poor )。他们对现状失望,希望改变,但是看不到问题的根源,更找不到解决方案。他们只能把问题归咎为领导者个人能力或其政党作风,却并不能从阶级利益出发,认识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金字塔型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他们注定难以改变命运——总要有人作金字塔基的社会,平民的孩子不作金字塔基,难道要精英的孩子作塔基?他们成为台湾政客内讧的廉价工具,积极参与各种政治运动,却并不能摆脱自身的困境。这不能不说是台湾精英统治集团的胜利。
出乎精英集团预料的是,境外精英集团对中国民众也在大搞特搞类似的事情。但是,大陆青年却没有像台湾青年一样丧失基本的理性思维的能力,成为容易受他们操纵的傀儡。
两岸青年接受一样的文化产品,看同样的电影,看类似的节目,追逐同样的明星,为什么两岸青年会有这样的差距?如果不考虑两岸网络环境不同,台湾网络环境更开放,台湾青年更容易受其他国家精英集团影响的话,只能说当代大陆青年当年接受的是面向平民的精英教育,而台湾青年接受的是素质教育。虽然这些大陆青年不得不接受大量在他们看来是教条的历史、政治教育,但是这些教育已经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使他们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不那么容易被精英集团影响操纵。
这是毛泽东时代的遗产。问题是,这项遗产还能存在多久?
“面包+马戏+公共浴池”的待遇,是罗马(美国)这样的霸主才能提供的待遇,第三世界国家,比如巴西,拿不出这样的待遇。
那就给底层黄赌毒,外加枪支。
与其让他们形成合力冲击现有的社会制度,不如给他们枪支和毒品,让他们自相残杀,自己腐烂。只要他们在现有的圈子中自生自灭,别出圈,那么一切都好。如果他们出圈,那么也有剿灭他们的充足的理由。
追根溯源,世界是金字塔,第三世界国家是塔基。巴西是金字塔,里约的贫民窟中的贫民是塔基。巴西在世界金字塔中的地位,里约贫民在巴西的地位,都是无法改变的。于是,我们在巴西可以周期性地看到内战一样的打黑。
底层吃蟑螂,苟且偷生,为顶层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自相残杀、自己腐烂或者周期性被剿灭。这是现实版的《雪国列车》。
将来,人工智能发达以后,老大哥随时盯着你,机器武士替代人类武士,杀人蜂随时解决不满意的人。
那时,现代的罗马,不再需要底层提供士兵了,也就没有必要给底层提供“面包+马戏+淫乱”的待遇了。
*******************************************************************
引文来自我关于帝吧出征事件的一个分析,有兴趣翻一翻我最早的几个答案,可以找到。
当时,我提出“这是毛泽东时代的遗产。问题是,这项遗产还能存在多久?”
我当时估计还能持续10年。
但是,最近一些连续的被蠢红攻击的事件,让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当初的分析还是太乐观了。
原文不修改了,也不粘贴链接了。
奶头乐算什么?如果再过50年可控核聚变和太空殖民依然无法实现,而且人类的基础科技也没有大的进步的话,那么人类政府估计只能靠全体感的虚拟现实网络游戏来续命了。换句话说,不用脑后插管的Matrix,还是人类自己建立的。
文明的本质在于扩张。然而目前我们依然被困于地球,地理上的扩张无法实现。另一方面通过科学扩张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同样遇到了门槛,基础科技已经很多年没有大的进步了。现代社会甚至连人口都在下降,反倒是那些出于现代社会门槛的国家,或者带颜色的国家,人口在继续爆炸。
不要以为只有农业社会存在内卷化的倾向,如果这种状况没有改善,那么中国过去一千年治乱兴衰的周期律,就会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的榜样。甚至更加糟糕,因为土地可以恢复肥力,人口死了一大半也可以繁殖起来,但是石油煤炭和矿藏,用完了就没了——人类的机会,只有一次。
想想宇宙是如此的沉默,我对人类的未来就更加的悲观了。
布热津斯基是波兰裔犹太人,他和他的同胞亨利·基辛格都不是什么好人,都是坏鸟,都出任过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这两个人最可怕的地方是特聪明,特狡诈,深谋远虑,祸害全球,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危险的两个人。
ok,等会骂人。转入主题。
罗马有斗兽场,有角斗士,有盛大的节日,都是安抚民众、维持统治的工具。
奶头乐也是一样,同样的功效。如果我是一个无耻的统治者,我肯定会推行这样的政策。来确保社会的稳固。但是我可以确信我们没有施行奶头乐政策,虽然几年前我就说过,禁止类似内容对Ruling class其实不是很明智的,底层群众需要娱乐,需要节日庆典,但是禁止绝对是有担当的……有图为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