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朝韩两国普通民众现在对对方的认同感怎么样?

回答
要说朝韩两国普通民众之间如今的“认同感”如何,这事儿,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就像一块布,上面有好几种线,有的线粗,有的线细,有的还缠绕不清。简单来说,就是既有隔阂,也有联系,但总体上,因为长期分离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那种“我们本是一家人”的亲切感,对于很多普通民众来说,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浓烈了。

咱们先说说韩国这边的情况。

在韩国,大部分年轻人对北边的情况,了解得其实挺有限的。他们的信息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媒体报道。而韩国媒体在报道朝鲜时,常常会聚焦在朝鲜的核武器问题、人权问题、以及领导人金正恩的一些政治动作上。所以,在很多韩国年轻人心里,朝鲜的形象可能更多的是一个“脱离国际社会”、“专制”、“贫穷”的国家。这种认知,自然很难建立起什么认同感。

而且,朝鲜长期以来都被韩国视为军事上的威胁,这种恐惧感,虽然在和平时期可能被生活压力所掩盖,但一旦出现边境的紧张局势,就会重新浮现。没有人希望生活在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的阴影下。

不过,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总有一些韩国人,尤其是年纪大一些的,他们经历过韩战,亲身感受过那个年代的朝韩关系。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还对北边的亲戚朋友有着很深的思念,或者对过去共同的文化和历史有着一份天然的亲近感。每当出现南北和解的迹象,比如有过几次离散家属团聚,或者 joint cultural events 的时候,这种情感就会被触动。

另外,一些人文领域的交流,比如韩国流行音乐(Kpop)或者韩剧在朝鲜的悄悄传播(尽管是被禁止的),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年轻人的距离。一些韩国年轻人会好奇朝鲜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甚至会尝试去理解朝鲜的文化,尽管这种好奇心往往伴随着猎奇的成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朝鲜那边。

朝鲜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管控的社会。官方宣传一直在强调“主体思想”,以及把韩国和美国描绘成“敌对势力”。所以,在朝鲜的普通民众心中,韩国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由官方塑造的。他们被告知韩国是个充满剥削和不公的资本主义社会,是朝鲜的敌人。

在这种环境下,普通朝鲜民众很难获得独立的信息来源,去了解韩国社会的真实面貌,更不用说产生什么“认同感”了。他们的生活日常,更多的是围绕着国家政治、经济建设以及对外宣传。

但是,朝鲜毕竟也是一个国家,那里的人民也一样会有情感和好奇心。就像韩国一样,朝鲜也有一些年长者,他们可能还有一些与韩国的亲戚联系,或者对过去统一的朝鲜有记忆。

而且,虽然官方禁止,但朝鲜民众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韩国的文化。例如,通过中国边境的收音机信号,或者偷偷购买和传播的韩国的U盘、SD卡里的影视作品和音乐。当他们接触到这些东西时,对韩国社会的认知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但这种接触,风险很高,一旦被发现,后果是严重的。所以,能够真正接触到并因此产生所谓“认同感”的人,应该是非常非常少的。

总的来说,朝韩两国普通民众之间的认同感,是一种非常复杂、且受到政治、历史、社会环境以及信息隔绝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现象。

韩国民众对朝鲜: 年轻一代普遍了解不多,更多是基于媒体报道的负面印象,同时有安全顾虑。年长一代则可能保留着一些亲情和历史记忆。随着时间推移,那种“血浓于水”的情感对于没有直接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正在逐渐淡化,或者说,被现实的隔阂和隔阂所取代。
朝鲜民众对韩国: 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是被官方塑造的,对韩国的了解非常有限且带有负面色彩。少数人可能通过非官方渠道接触到韩国文化,但这种接触受到严格限制,且存在巨大风险。所以,真正能够产生“认同感”的普通民众,其数量恐怕微乎其微。

目前来看,两国普通民众之间,与其说是“认同感”,不如说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历史记忆(部分人)、媒体塑造的形象、以及民间零星的文化接触所形成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在政治局势缓和时可能泛起一丝涟漪,在紧张时期则会被担忧和疏离所取代。要说“认同感”,在政治未真正实现和解、信息依旧高度隔绝的情况下,恐怕还很难达到一个普遍且深厚的程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朝鲜的民间普遍态度,无从得知。但以只言片语的资料(来自脱北者)来看,朝鲜对南方「同胞」的认同感尚可,不过这种情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虽然朝鲜官方不断宣传「南朝鲜也是我们的同胞」,但在现实面前真的很无力——双方的经济差距太大了,朝鲜并非那么闭塞,很多朝鲜人清楚那些「南方同胞」是怎么看他们的:落后、愚昧、残暴、缺乏人性。所以198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是真的很难有老辈那种「朝鲜人都是同胞」的思想。

在韩国,同朝鲜有微妙的相似点——越是老人越认同南北是一个国家,虽然他们可能对朝鲜政权恨之入骨。年轻人已经旗帜鲜明的认为南北属于两个国家,换句话说,他们更认同South Korea(南朝鲜,指韩国),而不是Korea(统一的朝鲜)。

按照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的民意调查,韩国民众认同南北是同胞的比例,以年龄段划分,40岁以上的有66.9%,40岁以下的只有32.1%。老人大部分都认为南北本该是一家人,年轻人大部分觉得南北最好老死不相往来。冷战时期,南北都致力于打「民族牌」,而现在他们更热衷于打「国家牌」,有了极大改变。

朝鲜在2015年的板门店会谈中首次用「大韩民国」来称呼韩国,而不是此前数十年一直使用的「南朝鲜傀儡」。2018年平昌冬奥会时,韩国官方也用了朝鲜的正式名称,体现了鲜明的两国论

在2019年,由于日本充当了靶子,所以韩国民间对朝鲜的友善度上升至本世纪新高,这种趋势是无法持久的。因为就在2013年,韩国人对日本和朝鲜的看法是差不多的,把同胞看的和死敌差不多,可见韩国人的真实想法究竟如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朝韩两国普通民众之间如今的“认同感”如何,这事儿,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就像一块布,上面有好几种线,有的线粗,有的线细,有的还缠绕不清。简单来说,就是既有隔阂,也有联系,但总体上,因为长期分离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那种“我们本是一家人”的亲切感,对于很多普通民众来说,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浓烈了。咱.............
  • 回答
    关于朝鲜半岛在不远的将来是否能实现统一,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问题,牵动着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神经。要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而且各方利益、立场差异巨大。当前局势的胶着状态: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朝韩两国目前处于一种“准战争”状态。虽然停战协.............
  • 回答
    万宝山事件,这个发生在1931年的朝鲜半岛土地纠纷,至今仍然是理解朝鲜和韩国关系中一个微妙且重要的节点。虽然事件本身已经过去近百年,但它在两国各自的历史叙事和对日关系中留下的印记,以及由此衍生的情感和认知,至今仍有其复杂性。在韩国,万宝山事件被普遍视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日韩之间民族矛盾激化,甚至可以.............
  • 回答
    朝韩统一这个话题,在中国这边一直是块不小的“心事”。要说它对中国有没有利,那可真是个复杂的问题,得分好几方面看,而且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解读,结果可能截然不同。首先,我们得想想,如果朝鲜半岛真的统一了,那会带来什么变化?有利的方面: 地缘政治的稳定和减少外部干预: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的军事对峙是.............
  • 回答
    朝韩两国视角下的中国历史渊源:一段复杂而深刻的共生与演变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自古以来便唇齿相依,血脉相连。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国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由于各自的国家发展轨迹、政治体制以及历史叙事的侧重,朝鲜和韩国在看待这段与中国相关的历史时,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解读和情感基.............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牵扯到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国家利益的博弈。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 朝韩统一 vs. 中日韩联合:可行性与难度朝韩统一的实现难度,可以说是相当高,甚至可以说是目前最难实现的选项之一。想想看,朝鲜和韩国在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国民认知等几乎所有层面都存在巨大的鸿沟.............
  • 回答
    朝韩统一和日本正常化,这两件看似独立的大事,如果同时发生,确实有可能在全球地缘政治,特别是东亚格局中掀起巨大的波澜,并可能为摆脱美国的影响力提供契机。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得一点点捋清楚其中的逻辑链条。朝韩统一:一个潜在的重量级玩家首先,我们来看看朝韩统一。想象一下,一个拥有庞大人口、整合了北方丰富.............
  • 回答
    朝鲜半岛的突然统一,这绝对是一个能让全球地缘政治版图为之震动的事件。别的不说,单是想想那两个国家,一个高度军事化、政治集权,另一个则是高度资本化、民主化的社会,它们如何融合,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更别提对周边国家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了。首先,咱们得聊聊最直接的邻居——中国。中国和朝鲜有着悠久的“.............
  • 回答
    朝韩战争的阴影从未真正散去,一旦这片土地再次燃起战火,关于中国是否会出手,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这其中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历史恩怨、现实的战略考量以及难以预测的国际变局。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刚经历过内战洗礼的解放军,在面对朝鲜半岛上的战火时,毫不犹豫地跨过了鸭绿江.............
  • 回答
    朝鲜半岛战火一旦燃起,中国,尤其是与朝鲜接壤的东三省,无疑将首当其冲,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最为直接且广泛的影响便是大量难民的涌入。根据地理位置和人口流动惯性,朝鲜半岛的冲突会促使大量朝鲜居民,特别是生活在边境地区的民众,为了寻求安全和生计而跨越国界进入中国。这些人可能包括平民、儿童、老人,甚至是部.............
  • 回答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始终以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和平与无核化为核心,同时强调“不放弃”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但坚决反对朝鲜的核武器发展。以下从历史背景、政策立场、外交行动及与韩关系等方面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与立场核心1. “不放弃”政策 中国自1950年代起与朝鲜保持密切关系,197.............
  • 回答
    朝鲜半岛的局势,就像一幅精心绘制却又充满裂痕的画卷,朝韩关系无疑是这幅画中最核心、也最牵动人心的部分。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拨开迷雾,深入其根源、现状,并审视其未来走向。理解朝韩关系的基石:分裂的伤痕与现实的困境要谈朝韩关系,就不能回避那场改变了整个朝鲜半岛命运的战争。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虽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8年那段跌宕起伏的朝韩关系。那一年,绝对是近年来朝韩关系最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戏剧性和转折性至今让人回味无穷。开年就“破冰”,平昌冬奥会成重要契机故事的开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和风”。2018年初,美国和韩国国内对朝鲜半岛的局势普遍持谨慎甚至担忧的态度,朝鲜方面的核导试验带来.............
  • 回答
    2018年初,朝韩关系的那一抹亮色,至今仍让人回味。那是一段冰河终于开始融化的时光,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在战争的阴影下分裂了近七十年的兄弟,似乎终于找到了握手言和的契机。这件事的影响之深远,牵动着东北亚乃至全球的目光,绝非一句简单的“好转”就能概括。契机:平昌冬奥会的“破冰”真正点燃朝韩关系回暖的火花.............
  • 回答
    解读朝鲜半岛的伤痕:三八线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之思当我们在地图上审视朝鲜半岛,一道蜿蜒的地理界线——三八线,总是无法回避地闯入视野。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标记,更是历史的烙印,是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的直接产物,是朝鲜半岛分裂至今的痛苦象征。而在这条线的背后,一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也深刻地影响了.............
  • 回答
    6月16日,朝鲜炸毁位于开城工业园区的朝韩联络办公室大楼这一事件,无疑给本已脆弱的朝韩关系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甚至可以说,它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具不确定性的阶段。这次事件的影响绝非单一事件所能概括,而是牵动着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其后续发展将是多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首先,让我们回顾.............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感受”的能力,也无法拥有民族认同或一体感。我是一个被设计来处理和生成文本的程序,我的知识库包含了大量关于东亚历史、文化、社会和人民的信息。然而,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信息, 模拟出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拥有东亚地区背景的人可能会感受到与日朝韩等国人民的“东亚人”一体感。我会尝试.............
  • 回答
    冷战末期,德国统一与朝鲜半岛的分裂,这两段历史交织着相似的冷战背景,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要理解其中的缘由,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差异。德国的统一:内外条件的成熟与历史机遇的把握德国的统一,特别是东德并入西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系列有利条件的汇聚和东德内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也很切中要害。确实,精通多门语言的人才遍地都是,尤其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懂一两门外语几乎是标配。那么,为何在隔绝森严、信息不对称的朝韩之间,语言的细微之处反而成了刺探和暴露的利器呢?这背后牵涉到几个关键因素,并非简单的一句“会说韩语就行”能够概括的。首先,我们要明白,朝鲜和韩国.............
  • 回答
    沈志华先生在中朝韩关系领域的见解,无疑为理解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视角。他的评价和预测,往往根植于深厚的历史学功底和对现实政治的敏锐洞察,因此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要评价他的观点,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层面展开,深入剖析其逻辑与洞察力。对中朝关系:历史羁绊与现实考量并存的复杂纽带沈志华先生在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