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兵败如山倒是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兵败如山倒,这四个字仿佛带着血腥味和绝望的嘶吼,简而言之,就是一场彻底的、无法挽回的溃败。但要详细描述这种体验,则需要深入到身临其境者的内心、感官以及对周围一切的感知变化之中。

身体层面:

疲惫与麻木: 身体早已被连日的征战掏空,从骨子里透出的疲惫让你提不起一丝力气。饥饿、口渴、伤痛几乎成了常态,但到了溃败的关头,这些痛苦似乎反而变得麻木了,因为更大的绝望压倒了一切。
恐惧与肾上腺素的混合: 最初的信号是恐惧,一种发自内脏的战栗。但紧随其后的往往是肾上腺素的爆发,让你短暂地变得亢奋,想要拼命逃命,想要抓住任何一丝生机。然而,当意识到逃跑也可能毫无意义时,这种亢奋又会迅速消退,只留下无力的恐慌。
伤痛的加剧与忽视: 往日还能忍受的箭伤、刀伤,在溃败的混乱中会被重新碰撞、摩擦,带来更剧烈的疼痛。但此刻,你可能无暇顾及,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身上有多少伤口,直到血流不止,或者在逃亡中因失血过多而倒下。
感官的扭曲: 曾经清晰的战场声音,此刻变得混乱而刺耳。战马的嘶鸣、兵器的碰撞、战友的惨叫、敌人的呐喊,交织成一曲死亡的交响乐,让你头晕目眩,难以分辨声音的来源。视觉也可能变得模糊不清,看到的都是血肉模糊的景象,或者是被践踏的旗帜、散落的兵器,象征着一切的终结。

心理层面:

绝望的潮水: 这是最核心的体验。当一切战术、勇气、牺牲都化为乌有时,一种深不见底的绝望感会如潮水般将你淹没。希望,这个曾经支撑着你战斗下去的词语,此刻变成了一个残忍的嘲讽。
信任的崩塌: 原本和你并肩作战的战友,此刻可能已经四散奔逃,甚至为了自保而把你推向险境。你曾经信任的将领,此刻可能也失去了指挥能力,甚至抛弃了你们。这种信任的崩塌,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
责任的消失与内疚: 如果你是主帅,兵败如山倒意味着你辜负了君主、人民的期望,辜负了无数战友的牺牲。这种巨大的责任感会让你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耻辱。如果你是普通士兵,你可能会内疚于自己未能为兄弟报仇,未能完成最后的使命。
理智的丧失与本能的驱使: 在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下,许多人会丧失理智,只剩下最原始的求生本能。他们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甚至做出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行为。
对死亡的恐惧与接受: 一方面,死亡是如此真实地逼近,让你恐惧得发抖;另一方面,当你发现逃跑也无法改变命运时,一些人反而会产生一种麻木的接受感,觉得一切都已经结束了,死亡或许也是一种解脱。

环境与周遭变化:

阵型的瓦解与混乱: 原本整齐的阵型,此刻如同被巨石撞击的堤坝,瞬间崩塌。士兵们像被驱赶的羊群,四处逃窜,互相践踏。
战友的生死转换: 刚才还和你并肩作战的战友,此刻可能已经倒在血泊中,或者在敌人的刀剑下发出最后的哀嚎。他们的生死,在这一刻变得如此脆弱和无常。
敌人的逼近与狞笑: 你能清晰地听到敌人的追杀声,他们的喊杀声,甚至能感受到他们胜利的得意和嘲弄。敌人的身影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你彻底包围。
旗帜的倒下与残破: 曾经象征着荣耀和力量的战旗,此刻可能被践踏在泥泞中,被撕裂成碎片。这不仅仅是旗帜的倒下,更是精神的象征的毁灭。
土地被血染红: 战场上的泥土,被流淌的鲜血浸染,变得粘稠而腥红。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死亡的气息。

总体而言,兵败如山倒的体验是:

一种从 希望到绝望,从秩序到混乱,从信任到背叛,从勇猛到恐惧 的全面崩塌。它是一种身体被榨干、精神被摧毁、周围一切都化为敌人的可怕境遇。在这样的境地,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唯一能感受到的,是命运的残酷和无可挽回的结局。它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苦,一种足以吞噬一切的黑暗。

这种体验,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精神上的彻底瓦解。它会在幸存者的心中留下永久的阴影,让他们一生都难以忘怀那种被命运无情碾压的滋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49年8月29日 蒋介石在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拒共于川境之外,以陇南、陕南为决战的地带;全力固守西南,使之成为“复兴”基地。

1949年11月1日 人民解放军第2野战军主力和第4野战军一部开始向川、黔进军作战。

====================

1949年12月:

11日

12日

国军在西南拼凑的10个兵团45万人,一个月以内,起义了6个,投诚了1个,连一场像样的仗都没打就灰飞烟灭了。

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这种画风。

user avatar

1944年4月18日,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这场第一阶段在河南进行,中国方面称之为“豫中会战”或“河南会战”。这场会战,国民党军队以30万人对阵日军14.8万人,却一触即溃,最终以“会战37天丢失38城”而著称于世,可谓是“兵败如山倒”的最生动的诠释。

我们来看看国军的“兵败如山倒”究竟是怎么一副图景:

4月18日,日军发动战役。

4月20日,广武县沦陷。郑州沦陷

4月21日,荥阳沦陷。尉氏县沦陷。新郑沦陷。汜水沦陷。洧川县沦陷。

4月23日,新密沦陷。

4月24日,长葛沦陷。

5月1日,许昌沦陷。临颍沦陷。

5月3日,禹县沦陷。郏县沦陷。

5月4日,襄城沦陷。临汝沦陷。

5月5日,郾城沦陷。

5月6日,宝丰沦陷。登封沦陷。

5月7日,鲁山沦陷。遂平沦陷。西平沦陷。

5月8日,伊阳县沦陷。

5月9日,巩县沦陷。确山沦陷。

5月11日,伊川沦陷。孟津沦陷。偃师沦陷、嵩县沦陷。

5月12日,渑池沦陷。

5月13日,新安沦陷。正阳沦陷。

5月14日,宜阳沦陷。

5月17日,洛宁沦陷。

5月18日,陕县沦陷。

5月20日,卢氏沦陷。

5月25日,洛阳沦陷。

至洛阳沦陷,会战已进行37天,国民党无日不丧师失地,共丢失以上县城36个。若算上县城虽未丢失,但县域却为敌所占的舞阳、叶县两县,则共38县。——这就是著名的“37天丢失38城”的由来。

倘若将此后进行了灵宝战役算到这次会战之中,则国军的战果将继续扩大:

6月4日,鄢陵沦陷。

6月5日,叶县沦陷。

6月9日,舞阳沦陷。

6月10日,灵宝沦陷。

6月11日,阌乡沦陷。

6月12日,上蔡沦陷。

6月14日,汝南沦陷。

6月18日,商水沦陷。

则国军总战绩是60天内丢失44座县城。

倘若将沦陷两次的县城算上(4月27日,尉氏再次沦陷。6月14日,遂平再次沦陷。6月15日,西平再次沦陷。6月16日,确山再次沦陷。6月16日,上蔡再次沦陷。6月18日,汝南再次沦陷),则此次会战,国军60天内共丢失50座城。

(以上数据出自徐有礼《河南会战结束时间及沦陷县城数量之考证》)

——说实话,这样的战绩,也算得上是辉煌了,换了其他军队来,真的很难做到这个地步。当然,此战国军败退后,被老百姓截杀缴枪的事情,咱都不稀得提了。

user avatar

喝酒的时候 第一次上厕所以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兵败如山倒,这四个字仿佛带着血腥味和绝望的嘶吼,简而言之,就是一场彻底的、无法挽回的溃败。但要详细描述这种体验,则需要深入到身临其境者的内心、感官以及对周围一切的感知变化之中。身体层面: 疲惫与麻木: 身体早已被连日的征战掏空,从骨子里透出的疲惫让你提不起一丝力气。饥饿、口渴、伤痛几乎成了常态,.............
  • 回答
    阿富汗局势的急转直下,让许多人感到震惊和不解。毕竟,美国及其盟友在阿富汗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包括数万亿美元的资金和二十多年的军事存在,为何最终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收场?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负,更是政治、社会和历史层面的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兵败如山倒的深层原因1. 塔利班的韧性与适应.............
  • 回答
    关于日本陆军在二战太平洋战争前期的表现,以及美军在菲律宾为何会遭遇惨败,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会感到疑惑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日本陆军“很拉胯”,事实上,他们在战争初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和战略执行力。而美军在菲律宾的失败,原因更是多方面的,绝非一日之寒。首先,我们得正视日本陆军在战前的准备和战争初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