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分手后真的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吗?

回答
分手这件事,说起来都是心酸。但仔细想想,也确实是检验一个人真面目的好机会。平日里你侬我侬的时候,谁都能装得出一副好模样。可一旦关系破裂,原形毕露的概率就太大了。

你说分手后能不能看出人品?我得说,是能,而且能看得特别清楚。就像拆快递,平常包装得再严实,拆开来就一切都摆在那儿了。

你想想,一对男女当初能走到一块儿,总是有吸引对方的地方。可能是你喜欢他稳重,他欣赏你善良。在感情顺遂的时候,这些优点就像是被放大镜放大了,你觉得他就是你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可一旦分手成为现实,矛盾凸显,或者说,一方想要离开,这时候的处理方式,就能透露出很多细节。

比如说,一个人在分手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是能够平静地沟通,解释清楚自己的想法,还是歇斯底里,指责谩骂?一个真正有品的人,即使心里再痛苦,也会尽量保持理智和尊重,不会把对方贬得一文不值。他会想到过往的点点滴滴,会念及曾经的美好,就算无法继续,也不会用最伤人的方式去收尾。

再比如,分手后他如何对待你以前的付出和感情。有些人,分手了就把你过往的付出全盘否定,好像你曾经的一切都是错的,都是不值得的。他们会像一阵风一样,在你生活中刮过,然后带走所有美好的回忆,只留下满目疮痍。而有些人,即使分开了,也会记得曾经一起走过的路,会祝福你,会尊重你的选择,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像朋友一样给予关心(当然,这里不是说要藕断丝连,而是说一种成熟和格局)。

还有,就是他对你身边的人的态度。在恋爱期间,他可能对你的朋友家人表现得很热情,让你觉得他很看重你们的关系。可一旦分手了,如果他立刻就对你的朋友恶语相向,或者在你父母面前说你的坏话,那你可真得好好想想了,他当初的热情,不过是为了更顺利地走进你的生活,而不是真的发自内心地尊重和珍视你和你的世界。

尤其是一些“分手见人品”的经典桥段,比如:

财产分割的态度。 有些人会在分手时斤斤计较,甚至想要占便宜,把属于对方的东西也揽到自己名下。这种人,你真的得警惕,他对待感情可能就像对待交易,一旦觉得不划算了,就开始算计。
是否污蔑或造谣。 这是最令人发指的。有些人在分手后,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好,或者报复对方,会到处散布不实的言论,抹黑对方的名誉。这种行为,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阴暗和缺乏安全感。
是否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和体面。 分手不代表从此是仇人。但有些人分手后,就好像丢了魂一样,无法接受现实,会死缠烂打,甚至采取跟踪、骚扰等极端行为。这说明他们缺乏边界感和自控力,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理表现。
对旧情的处理方式。 是把你的联系方式立马删除,还是看着你过得好就眼红?是继续关注你的社交媒体,评论你的每一条动态,还是像个陌生人一样,不再打扰?这些细节,都藏着人品的痕迹。

说到底,感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人最真实的模样。当一个人不再需要“维持关系”的时候,他最真实的本性就更容易暴露出来。他如何处理一段关系的结束,如何对待一个曾经深爱过他的人,这真的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能说明问题。

所以,与其说分手能看出人品,不如说分手是检验一个人品是否过关的重要环节。那些在分手时还能保持善良、尊重、有担当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人品都不会太差。而那些分手后原形毕露,丑态百出的人,他们可能在感情里,只是玩了一场游戏,或者从没真正把你放在眼里。

所以啊,经历过分手,虽然痛苦,但也是一种成长。至少你能更清楚地看到,谁是真心,谁是过客,谁又是真的值得你为他流泪。别太难过,这段经历,会让你在未来遇到下一个人的时候,看得更明白,走得更坚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唱反调的来了。

我特恶心一个论调——不可以说前任的坏话,哪怕是前任劈腿,都该反思自己并感谢前任和你走过一段美好的岁月。



滚他大爷的!

我自我代入一下,自己分手的唯一的理由是对方劈腿。



我特么都被绿了我都不能发牢骚了?

别人问我为毛分手,我还得打肿脸充胖子说那段感情我也有不好的地方,我感谢他给了我那么一段美好的回忆。



美好你麻痹啊!

老子大好青春耽搁在一个劈腿渣男手里,美好个蛋啊????

他水性杨花朝三暮四没素质没道德没责任心管不住下半身,我感谢他个蛋啊?????



想想都要恶心吐了好吗????!!!!



男性小伙伴同理。

谈了个婊气四溢的绿帽贩售商,还得感谢她带来一段美好的戴绿帽的体验????

这事美好在哪儿了谁能告诉我?



在劈腿的那一瞬间,哪怕之前曾有过的美好,都被劈腿的人泼上了怎么都洗不干净的屎了好吧?还有什么可回忆的?简直是人生污点啊!



出轨是因为出轨的人贱,TA不要脸,TA没有契约精神,TA也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负责。

不然TA就会有矛盾时坦诚说出来,解决得了就解决,解决不了大大方方分手,说我不爱你了,这件事是我个人的原因,所以我在财产分割上多照顾你一些,希望我们好聚好散。

而不是怕分手后失去既得利益,同时又管不住下半身,破坏约定,骑驴找马,东家吃西家睡。



被这种人背叛有什么美好的?有什么值得感谢的?

感谢TA还知道瞒着你?还愿意施舍给你个名分继续跟你过?



被背叛的人唯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瞎,当年没看出来对方是这种货色而已。



还有人爱搅浑水,说对方劈腿,你也不是啥好东西。

EXM?

一个是原则性错误,一个是识人不清而已,怎么就被那种人拉到一个道德层面了?

瞎和劈腿是两码事啊!到底是蠢还是坏?



我刚打这段字都气死了,踢了我老公一脚说如果我出轨你咋办。

他说我印横幅,到你家小区门口开大喇叭骂你去,你不要脸,给我戴绿帽。



我说你出轨咋办。

他说那你也印横幅到我家小区门口开大喇叭骂我呗。



啥人找啥人,精神洁癖的切记别和白莲花圣母婊一起玩。

让这些戏精内部消化去吧,到时候满头绿也没关系,反正他们也不会生气。


这个视频的题目叫:被出轨为什么不能怒锤劈腿的另一半。


user avatar

#凭爱分手#

很多人以为相处是因为爱,分开是因为不爱。

错了。

分开时觉得自己已经不爱、乃至于开始恨的,如果对自己足够诚实且追问到底,会意识到——其实,从一开始那个就不是爱。


生于非爱,走到终点连这似爱而非爱的欲望也消散了,所以屈辱、不甘、沮丧、狂怒,要公平、要勉强、要补偿。

求一不得,退而求其次。其次也不得,退而求再次。终于求任一而不得,于是要报复。

“你吃亏?当初谁强迫你来?你自愿的,你报复我?我还吃了亏,我吃的亏是我亲自吃的,比你更大、更痛,你还‘报复’我?!”

两个贪鬼,以为可以“合作双赢”——“我贪求的,是你天然有而不匮乏的;你贪求的,是我天然有而不匮乏的,我们互补。”抱着“如呼吸般自然就可以互惠互利,长期幸福”的期待和狂喜,自以为由此贪欲就得到了永久的满足。

这打算的本质,是想以我变成你的奴隶,换你变成我的奴隶。这样我们就都各有一个奴隶了,双赢啊。

问题是,你们受过奴隶的训练吗?你们受过当奴隶主的训练吗?

你之所以敢这么赌,无非是在赌对方一定是一个足够仁慈的奴隶主,以至于会让你这个奴隶变得特别好当,只需要摆摆姿态就足以应付。把你的班当完了,你就可以安心享受自己当奴隶主的快乐了。

可惜你的那位同行也是这样想的。

如果你们真训练有素,那还说不定真有点希望。问题是,两个领钱上班都满腹怨言,不知服从为何物的小朋友,有希望吗?

等这期望落空了,绝望了,贪婪成性、以贪立身的人怎么可能在这最后的时刻瞬间就能丢开自己守了几十年的基本逻辑?怎么可能不把分开变成仇恨?

贪婪的人找贪婪的人“互补”,除非半道双双醒悟,否则只要一个不醒悟,这关系都必然最终化身无间地狱。

这种厄运,你甚至没得逃。

因为不悔改的人,会觉得都是对方的错。但凡习惯把错误总结在别人身上的人,必不能摆脱重蹈覆辙的命运。逃离一个,换一个,这一个也必然被贪婪逼迫成同样的结局,只有路径的细节差异,没有结局的意外。

从旧牢房,换到了新牢房,就等于出狱了吗?

顶多因为已经实在没有本钱再挣扎,于是因为恐惧最终绝望而无限委曲求全,每一天都活在地狱里,相信自己有一天能适应地狱。

“习惯了,就好了。”

这可真要祝你好运——地狱可是创意无限的。


爱是爱,贪是贪。

爱遵守的基本逻辑,是对方不能因我的存在而受无谓的痛苦,尤其是不能受我主动施加的痛苦。最好,能做到比没和我接触过有净收益。

这是没有前提的,没有“我必须不吃亏”、“我必须够本”、“我必须不委屈”、“我必须有面子”等等等等这些前提的——看清楚,无论如何

无论如何,不能让对方信任我一场、相交我一场、已经受了与人相交所必然要承受的不便、我的无能造成的必然损失之外,还受到来自我的任性、我的贪婪的额外的损失。

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改变这个基本原则。

无论我觉得有多失望、多屈辱、多无辜、多吃亏,都不改变这个基本原则。

因为人必定是无能、任性和贪婪的。只要与人交往,就必须要忍受人的无能、任性和贪婪。

你要记住,你要对人做的任何一点事情,都必然是在接受人的无能、任性和贪婪的前提下做的。

你想要对方得到好处,要在接受对方的无能、任性和贪婪可能造成的一切代价的前提下去达成。

事情常常是对方要得到一分的利益,而你实际付出的是101分。不管你觉得是否公平,世界就是这样安排的。

你想要对方得到1分,你必须接受可能付出101分的准备。

如何做到只付出91分就可以让对方得到1分,乃至于只付出10分就让对方得到1分,甚至,付出1.5分就让对方得到1分,这是爱的技能问题,与爱的原则无关。

磨练出爱的能力,将爱的成本控制在你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是你选择要爱人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这是你要为你自己的选择而承担的责任。

你选择要爱人,因为你自己的无能而产生了你承受不起的代价,是你要为自己的决策错误而承担的责任。

你们看到爱的关系里的魔鬼没有?

爱的能力有两面——爱的能力与被爱的能力。

爱的能力,就是付出多少分就能让对方得到多少分的有效性的度量。这与你绕过和处理人的无能、任性和贪婪的能力有关。

被爱的能力,就是让对方要付出多少自己才能得到一分,是无效性的度量。这与你对自身的自身的无能、任性、贪婪的管理有关。

爱的公式是这样的:

被爱者的净所得N = 爱者的付出P*爱者的有效性系数E - 被爱者的无效性U

E永远低于1,U永远大于0。

所以,N永远小于P。

对于欠缺爱与被爱的能力的两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亏本生意?

甲只得到了1分,乙其实付出了101分。甲拚了101分去回报乙,乙却也只得到了1分。

在乙看来——我付出了101你却只还了我1?

在甲看来——我只得到了1,你却逼我付出101才满意?

这就是隐藏在亲密关系中的撒旦,逻辑的魔鬼。

每一个遵循“保本获利”法则的人的“爱”最终都必然在这质问之下哑口无言,这也正是为什么已经有千千万万的父母在教导自己的孩子“机灵点,要拎得清”——因为他们本能的察觉到了爱是一项从账面上看必然亏损的生意。

那么,人可不可以做到无效性是0呢?

人的无能、任性和贪婪,只有程度问题,没有有没有的问题。因此人类的无效性在长期看不可能为0。无效性低于0的,只可能是全知全能、自有永有、无欲无求的上帝。

事实上,爱有两个支撑——

第一,低无效性、高有效性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导致的合作会有更强的比较竞争优势。能在社会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他们会赢得更多的选举和市场竞争,获得社会的统治地位或者市场的主宰地位,借助赢家通吃、拿走失败关系中的人的配额,从而客观上比较容易获得物质上的成功。

换句话说,自然之中设计了奖励爱人者的内在逻辑。

但即使如此,物质的安全乃至充裕,并不足以真正的抵消关系本身的无效性。

再衣食无忧,心伤是无价的。心伤透了,你要这铁棒有何用?

它要靠第二条来救赎——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本钱是生命,而无论你如何保养挽留,生命是终将逝去的。

不管你怎么珍惜,怎么避免损失,最终都必然全部损失。因此,避免损失在终极意义上不成其为收益。

人生是一种以必然损失的一切换取可能幸存的一切的游戏。

你付出了101分,换了1分,你没吃亏,因为你那101分本来就是要消失的。你好歹还换到了1分。

不管你付出了多少分,只要换到了1分,你就比1分都没换到、最后全被没收要强。

这就是爱之所以永不亏损的真正逻辑。

你明白这个逻辑,如果因为某个原因不得不分开,你就不会成为一个被激怒的恶魔、一个对方追悔莫及的噩梦。

你没有亏损、你没有冤屈、你没有失败。你怎么会惩罚、追讨、报复?

能清楚的理解这个逻辑的人,有压制内心恶魔的天然抗性。

由此而带来的力量和气场是洞金穿石的。

人与人最大的障碍,就是对将来关系因为种种自己不能控制的意外、自己无法克服的无能、任性和贪婪而终结时可能遭受的追索、惩罚和报复的畏惧。

但凡“爱”,最后必破产,必被追索、惩罚和报复。吃一口糖,断一根手指。就算我舍得断指,我也只有十根手指。

所以我不要“爱”了,因为我没手指了。

这就是不安全感的根源。

而在真正懂得并遵从爱的逻辑的人看来,那101不是对方欠下了,而是自己花掉了。自己花掉101,买了将自己的1分生命寄存到对方身上于是不再会因为自己死亡而消失的终极价值。

如果没买到,是我无能——要么是我爱的能力不足,要么是我的眼光不足,总之是我自己的责任——不是对方无义。

从始至终,没有可报复的理由。只可能有感谢的理由。

这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都是珍宝。任何财富、权势、美貌,都不足以抵消这个基本认知带来的价值——如果没有这个基本认知,那些财富、权势、美貌,只会变成你将来欠下的债和架在你脖子上的刀、套在脚上的锁链,有什么资格来相提并论?

对于懂得的人,

在一起,是因为爱。

分开,是因为更爱。

那么分手凭什么演变成灾难?

看得懂这个逻辑,就是所谓的“人品”的本质,如果不是因为遵奉这个逻辑,那只不过是放长线钓大鱼的诡计罢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