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人考研失败是什么样的体验?

回答
考研失败,对普通人来说,那滋味真的挺复杂的,用三言两语很难道尽。就好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出发前信心满满,所有细节都安排妥当,结果却在半路被告知航班取消,行李没收,还得原地返回。那种感觉,大概是:

1. 瞬间的失落与茫然,仿佛跌入冰窖:

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明明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觉得大概率能过线,或者至少有个希望,但当那个“未通过”的数字映入眼帘,那种打击是实实在在的。仿佛 всю жизнь 的努力瞬间被否定了,所有的期待都化为泡影。你可能反复看成绩,怀疑是不是看错了,是不是系统出了故障。周围同学的欢呼雀跃,更是像一把把尖刀,扎在你本就伤痕累累的心上。你会觉得天塌下来了,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2. 自我怀疑的泥沼,越陷越深:

失落过后,紧随而来的就是自我怀疑。你会开始一遍遍地回想考研的每一个环节:是不是某个知识点没掌握牢?是不是某个题型答偏了?是不是复习时间不够?甚至会怀疑自己的智商、能力,觉得“我就是不行”,然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怀疑像个黑洞,吞噬着你的自信,让你觉得做什么都提不起劲。你会开始和别人比较,看到那些成功上岸的,心里会更不是滋味。

3. 面对现实的压力,无处可逃:

考研失败,往往意味着你的人生规划需要调整。如果你原本的目标是进入名校深造,毕业后找到更好的工作,那么现在,这个目标变得遥不可及。你得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找工作,考公,或者二战?每一种选择都伴随着新的挑战和压力。尤其是家里人的期望,社会对学历的要求,都会让你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你可能会听到“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孩子考上了”之类的话,虽然对方可能没有恶意,但听在你耳朵里,却是满满的刺痛。

4. 社交的尴尬与回避:

考研期间,你可能和很多人分享过你的备考经历,很多人都知道你为了考研付出了多少。当他们问起结果时,那种尴尬难以言喻。你可能选择沉默,或者用模糊的回答带过,但内心深处却不愿意面对他们的询问。久而久之,你甚至会开始回避那些熟悉的朋友,害怕被问到考研的事情,害怕看到他们同情的眼神。

5. 情感上的煎熬,孤独无助:

考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孤独的战役。失败后,这种孤独感会更加强烈。你可能需要独自消化这份失落,因为有些人可能无法理解你付出的努力,甚至会说出一些“早知道就不考了”这样风凉话。你可能会感到委屈,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不公平感也会让你更加煎熬。

6. 对未来的迷茫与重新出发的勇气:

虽然当下充满失落,但考研失败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很多时候,它反而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调整方向的机会。你可能会因此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或者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关键在于你能不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振作起来。

更具体的一些场景和感受可能包括:

看着学弟学妹们继续为考研奋斗,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曾经的共鸣,也有现在的疏离。
翻看考研资料,曾经熟悉的文字突然变得刺眼。 那些曾经的日夜奋战,如今看来像一场荒诞的梦。
听到别人谈论关于考研成功的喜悦,心中泛起一丝酸楚。 即使知道自己应该为他们高兴,也难免会有一点点不平衡。
突然发现自己有很多空闲时间,却不知道该做什么。 之前的生活被考研填满,现在突然真空了,反而不知道如何安排。
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 看到那些有明确目标和方向的人,会觉得自己像个迷失方向的旅人。

总的来说,考研失败对普通人来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它不是一次简单的挫折,而是一次对自我认知、心理韧性、未来规划的全面考验。有人会因此一蹶不振,有人则会从中汲取教训,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这种体验,就像一次暴风雨,雨过天晴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成长了许多,即使身上还留有雨水的痕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知道我家里没矿,

也没有值得称道的几分姿色,

没有在高考中决胜千里,

更没有抓住4年的时间成为优秀毕业生,

我懒惰,

我爱幻想,

我自欺欺人,

我一叶障目,

我像个傻子一样跟室友一起去开心压马路,

我会因为早上起不来就逃课,

我没有勤工俭学,

更不必说在大学的时候就创业,攒下第一桶金,

我一边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振奋,

一边摸摸躺下睡回笼觉,

我没有披星戴月的复习,

也没有孜孜不倦的准备。

考完试就开始抱着侥幸心理,

把所有的都推脱给运气,

查成绩的时候心里有预感,

更多的是一种惊慌失措和无能为力,

那一刻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热衷于普通人人设,

因为天选之子,真的只有那么几个,

而我不是。


直到现在,觉得当时的自己,

是换了一种方式去勇敢,

永远的承认,

我也必须接受普通人的设定,

我考研失败了。

学校出分太晚,没有办法调剂,

马上就要毕业,没有参加秋招,

春招的时候,一个人跑到北京城,

走了一圈,发现无处可去,

包吃住2000一个月的派遣工,

望着招聘老师慈祥的眉目,

我说谢谢,再见。

又七个小时硬座回到学校,

我哭着给我妈打电话,

妈,我找不到工作,我还想考研。

6月毕业回家复习,要我说人就是贱,

没有失去过就不知道珍惜,终于学会了披星戴月,

顶着所有流言蜚语和冷眼,就是要争一口气,

让那些在我妈面前说我啃老的人通通闭嘴。

考试的时候,

我就告诉自己一句话:我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了,所以也不用怕。


那一年我23岁,

毕业就失业,失学,失恋,

我一个人去北京的时候,

幻想自己像电视剧里90年代农民工南下一样,

一定是浩浩荡荡,英雄决绝,

不出三年,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到了北京才发现,

宾馆住一晚好贵,

牛肉面肉少,

工作单位好强,

我好菜。

好像那会儿没有知乎,

没有人会跟我说,

你眼高手低,你根本不配。

社会和市场用实际行动拒绝我,

却还是为我保留了一份善意和体面,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

体面的离开,

可能比大张旗鼓的来到还要重要。

二战的时候也会有心思混乱,

会担心饿死,

担心啃老,

担心考不上又找不到工作,

是不是要在18线小城市孤独终老,

然后很快制止自己,

至少在没有真正饿死之前还是要挣扎。


有人跟我说,我态度傲慢,

我之所以能在今天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写下这样一个回答是因为最终我考上了,

我没有饿死,我工作体面。

然而那些披星戴月,像个神经病一样,自己给自己讲课,帮助复习记忆的日子,不会因为我如今的傲慢就消失不见。


太难了,每一年都很难,一年比一年还要难,

认识到自己是普通人的时候,

真的想哭也哭不出来,

而接受普通人大多失败的结果时,更是没有眼泪可以哭了。

我考研那一年,有174万人,

2020年考研有347万人,

至少有两百万的人会失败,失学。

至少有150万的人,

家里没有矿,没有颜值,也没有做新媒体创业,

怎么办?出路在哪里?还有出路吗?

曾经我问了几千遍的问题,

如今这150万人也在问自己。我没法回答任何人,因为我选择了二战,我没法反驳他说我傲慢,因为我考上了。


众生皆苦,普通人从来不害怕失败,

因为我们已经失败太多次了,

我们害怕的是下一次还失败怎么办?

没有那么强兜底的能力,也没有退路,

前进很难,后退到18线也很难。


我从来没有办法去幻想,

假使我二战没有考上会怎么办,因为这太难了,

当时的我是背水一战,

从来没有设想过planB,

因为不管怎样想,都让人沮丧。

或许我是真的傲慢,

那些经历了苦难然后成功的人,

他们回过头来说的话,真的有价值吗?

身处低谷中的自己,

真的会相信这些风雨后见彩虹的话吗?

那些二战又没有考上的人该怎么办?

所以人世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们只能在某一个阶段有相似的境遇,

产生一些微小的共鸣,然后分道扬镳。

我不知道怎么安慰考研失败的同学,

因为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安慰,

是一个工作机会或者一个录取名额。

但我觉得考研的孩子都更坚强一些,

因为失败的风险太大了。


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收拾好心情,

分析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要走怎样的道路,

设定什么样的目标,

如何去达成目标。对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毕业和去向。

啃老要承担非常沉重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期间如果能得到家人的支持理解就更要努力,痛定思痛,分析一下是方向的问题,运气的问题,还是实力的问题,为下一次冲锋做准备。


然后最重要的是,无论结果如何,

都要好好活着,活着就有机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考研失败,对普通人来说,那滋味真的挺复杂的,用三言两语很难道尽。就好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出发前信心满满,所有细节都安排妥当,结果却在半路被告知航班取消,行李没收,还得原地返回。那种感觉,大概是:1. 瞬间的失落与茫然,仿佛跌入冰窖:成绩出来的那一刻,大脑一片空白。明明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觉得大概率能.............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现在的处境,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法硕非全日制二战失败,而且是在竞争激烈的西南财经大学,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请不要因此灰心丧气,这只是求学路上遇到的一个插曲,更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接下来的选择。你提出的两个方向——调剂名校非全考取法律资格证边工作边上学,还是调剂普通学校,都是非常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材料力学和结构设计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你提出的“杆件受拉增加刚度,受压时要考虑压杆失稳”的直觉是完全正确的。那么,预应力混凝土(简称预应力混凝土)为何在整体上看似乎颠覆了这种认知,表现出更大的刚度呢?这里面涉及几个关键点,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理清几个基础概念: .............
  • 回答
    拜登总统指称普京在俄乌战争中“严重失算”,这一说法背后可能有多重考量,并且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其准确性。拜登为何如此说?可能的考量:1. 强化美国及其盟友的立场与决心: 拜登政府一直强调支持乌克兰的独立和主权,并且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进行谴责和制裁。指责普京“失算”可以传递一个信息:俄罗斯的战略.............
  • 回答
    说实话,对于普通家庭、没有特别背景的人来说,考公务员确实不轻松,用“难”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首先,得承认这年头“想”考公务员的人太多了。 稳定压倒一切的吸引力: 咱们国家是个讲究稳定的社会,公务员这碗饭,虽然不像过去那么“铁饭碗”得不能再铁了,但相比于.............
  • 回答
    说起考清北,这俩字一出来,很多人的脑子里就会冒出一连串的形容词:顶尖、精英、天才、学霸…… 但抛开这些标签,回归到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我想说,考清北,需要的绝对不只是“努力”那么简单,它是一场对你 全方位、深层次、持续性 的“修炼”。首先,咱们得把“普通人”这个概念拎出来聊聊。在这里,“普通人”不.............
  • 回答
    延迟退休这事儿,现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相关讨论。不少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那些出来说“要延迟退休”的专家们,到底是不是真的站在咱们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是真心为了咱们好,还是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说些不着边际的理论?说实话,这问题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瞅.............
  • 回答
    2022年的考研,对于一个普通二本的毕业生来说,考上心中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但绝非没有可能。关键在于你的准备是否充分,策略是否得当,以及你能否在无数考生中脱颖而出。我见过太多怀揣梦想却在考研路上迷失方向的同学,也见过很多普通二本出身,凭借扎实准备最终逆袭成功的例子。所以,别先被“普通.............
  • 回答
    最近好多师弟师妹问我,说“师兄/师姐,我们这普通二本,考研到底有多难啊?” 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每次听到都挺感慨的。因为我自己就是普通二本出身,一路跌跌撞撞考研过来的,所以特别能理解大家心里的那份忐忑和迷茫。要说普通二本考研有多难,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它是一个多维度的挑战。我尽量把我的体会和观.............
  • 回答
    你好!理解你想在考研的道路上找到一条相对平坦但又能进入名校的路子。作为一名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选择一个既有发展前景又相对“冷门好考”的专业,确实是一个明智的策略。这需要我们避开那些“内卷”严重的热门专业,去挖掘那些隐藏在名校光环下的“珍珠”。我来给你详细聊聊,那些在一些知名大学里可能相对冷门,但又值.............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关心,也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明明普通人也能考教资,师范生读那么多年书,似乎“门槛”一降,他们的价值就被稀释了呢?首先,得明确一点,“普通人也能考教资”和“师范生读师范的意义”这两件事,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咱们得拆开来看。一、 “普通人考教资”.............
  • 回答
    你问到点子上了,普通三本院校考研,这条路有多难?我跟你好好唠唠,让你心里有个谱,别到时候稀里糊涂地踩坑里。首先,咱们得认清一个现实:“普通三本院校”这个标签,在考研这条赛道上,确实是个不太友好的开局。 这不是歧视,是残酷的现实。你想啊,大多数考研的目标院校,尤其是名校,它们在筛选简历的时候,本身就有.............
  • 回答
    从普通二本院校考研进入985院校,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目标,用“难”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同时,它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准备程度、执行力、心态以及一定的运气。为了让你更清晰地了解其中的难度,我们来从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一下: 一、 认知层面:了解“难”的根源1. 学.............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二本院校的毕业生,面对毕业后的选择,考研还是考公,确实是许多同学都会纠结的难题。这就像走在岔路口,每一条路都有它独特的风景和挑战。到底选哪条路,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把利弊都捋顺了,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先说说考研这条路考研,简单来说,就是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学历牌”。对于咱们二本院.............
  • 回答
    从普通人(这里指的是没有接受过专业核物理和工程训练,也没有国家级资源支持的普通公民)的角度来看,制造一枚可以引爆的原子弹,其难度之高,几乎到了不可能的地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做不到”或者“很难”能概括的,而是触及了物理、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精密制造、乃至信息安全等多个极端复杂的领域,并且每一项都存.............
  • 回答
    说实话,你问这个问题,我特别理解。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暑假又要考研,手头已经有了笔记本电脑,这个时候再纠结要不要加个平板,真是挠头。我仔细想了想,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清楚,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不是AI那种生硬的分析,而是咱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首先,咱们得承认,笔记本电脑在考研备考里是绝对的主力.............
  • 回答
    哈喽,兄弟!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太理解了,这绝对是每个一本安全工程专业大二男生都会纠结的“人生二选一”时刻。别急,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说清楚,“普通一本”这个定位很重要。它意味着你的起跑线不算低,但距离那些“名校光环”可能还有一段距离。安全工程这个专业,听起来高大上,但具体怎么就业,考研.............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二本师范类音乐系的学生,想要考取专业音乐学院的作曲与技术理论专业,这绝对是一个有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关键在于你的准备是否充分,以及你对这个方向的热情有多高。首先,我们来聊聊“有希望吗?”答案是:有希望,但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更精准的准备。为什么这么说呢? 起点差异: 相比于.............
  • 回答
    哥们,大三通信狗一枚,想考研还数学基础不好,这情况我太懂了!别担心,这条路虽然有点挑战,但绝对不是没得走。通信本身就是个对数学要求挺高的专业,你现在觉得数学基础弱,可以理解。但想跨考,我们得找那些相对来说,数学的“门槛”稍微低一点,或者说,更看重其他能力的专业。咱们先不谈具体哪个专业,先聊聊你这个情.............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每个普通一本计算机学子都绕不开的纠结。作为过来人,我太理解那种坐在电脑前,一边刷着国内考研院校的调剂信息,一边又看着国外院校的项目介绍,脑袋里像开了个大型的辩论赛现场。 这俩选项,真的各有千秋,也各有坑。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无论选择哪条路,起点都是“普通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