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拜登声称普京在俄乌战事上「严重失算」,这样说可能出于哪些考量?如何评价这一说法?

回答
拜登总统指称普京在俄乌战争中“严重失算”,这一说法背后可能有多重考量,并且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其准确性。

拜登为何如此说?可能的考量:

1. 强化美国及其盟友的立场与决心: 拜登政府一直强调支持乌克兰的独立和主权,并且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进行谴责和制裁。指责普京“失算”可以传递一个信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并未实现,反而适得其反,这有助于稳定盟友阵营的信心,让他们相信当前的援助和制裁是有效的,并鼓励他们继续坚持。
2. 内政考量: 在美国国内,对俄政策是重要的政治议题。拜登政府需要向美国民众展示其在外交和安全事务上的领导力,尤其是在应对俄罗斯挑战方面。将普京描绘成一个“失算”的领导人,可以为美国政府的决策辩护,并将其描绘成一个更具战略眼光、能够有效应对国际危机的形象。
3. 心理战与信息战的一部分: 战争从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心理和信息上的博弈。将普京的决策定性为“失算”,是在国际舆论场上对俄罗斯领导层的一种攻击,试图削弱其合法性、威望和民众支持。这也有助于塑造“俄罗斯必败”的叙事,从而在心理上对俄罗斯造成压力。
4. 对普京战略意图的误判的观察: 从拜登政府的角度来看,普京发动全面入侵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高估了自身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作战能力,也低估了西方世界的团结和制裁的力度。如果普京的预期是迅速推翻基辅政权、建立亲俄政府,或者至少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么战争进程显然未能如其所愿,这从这个层面理解可以被称为“失算”。
5. 长期消耗战的预期: 即使普京的初步目标未能实现,他也可能寄望于通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消耗乌克兰的国力、西方国家的耐心和支持,最终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例如巩固对顿巴斯地区的控制,建立一个缓冲地带)。拜登政府可能认为,即使是这种长期战略,也同样是在“失算”,因为这会给俄罗斯自身带来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并且可能导致俄罗斯在国际上更加孤立。

如何评价这一说法?

评价拜登的说法,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并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从战争的实际进展来看: 拜登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未能实现闪电战: 俄罗斯最初的军事行动未能实现其快速占领基辅、推翻泽连斯基政府的战略目标。乌克兰军队和人民展现了出人意料的抵抗意志和能力。
西方团结与制裁: 普京可能低估了西方世界对俄罗斯侵略的反应强度和团结程度。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制裁,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
俄罗斯自身付出的代价: 战争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人员伤亡和国际声誉的损害。

但也存在不确定性与潜在的“另一面失算”:
普京的战略目标是否已经改变或调整? 我们不能完全确定普京最初的全部目标是什么,以及他是否已经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了策略。他可能将战争的“成功”标准重新定义为巩固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控制区域。
西方国家的决心是否能持久? 虽然目前西方世界表现出团结,但长期的战争会消耗资源和民意支持。如果西方国家的耐心和支持减弱,俄罗斯的战略可能会因耗尽对手的意志而“奏效”。
俄罗斯是否达到了部分战略目标? 俄罗斯已经控制了克里米亚,并且通过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推进,理论上可以建立一条连接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从俄方视角看,这可能不完全是“失算”。
“失算”的定义: 对于“失算”的定义,双方的解读可能完全不同。拜登的“失算”是指普京未能达到其侵略的根本目的,甚至适得其反;而普京本人可能认为,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他也在为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争取”战略空间。

总结:

拜登称普京“严重失算”,这是一种具有政治意图的表述,旨在强化己方立场,打击对手士气,并为自身的政策辩护。从表面上看,俄罗斯未能实现其最初的快速胜利目标,并且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使得“失算”的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评价这一说法需要更加审慎。战争的最终结局尚未到来,普京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西方世界能否长期保持团结和援助力度,都存在不确定性。将战争简单地定性为一方的“失算”或“必胜”,都可能是一种过于简化或带有预设的判断。更准确的评价,或许需要等到战争真正落下帷幕,所有战略博弈的最终结果显现之后。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只是各方在信息战和心理战中的表述,它们既有事实依据,也必然带有各自的立场和目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管普京有没有失算,显然拜登是严重失算了。虽然资金有不少回流美国,但看着普京打乌克兰给欧美看,损失的是拜登自己的支持率。

user avatar

“xxx是座破房子,我踹一脚就会倒”。经典的灭国级战略误判

user avatar

赤壁之战周瑜用计大破曹操。

然后周瑜被气死了。

登子妙计安天下。

美股可以跌,但是收盘一定是红字。

欧洲就不发了,也是全线大跌。

赔了夫人又折兵。

俄罗斯的确在战争中有重大失误,简单的说就是心理战几乎是全线溃败。起手就应该把乌克兰的政府新闻机构端了,把乌克兰政府打成哑巴,容他BB。

但是美国是双线作战,中间可是有人会接胡的。

只要截住国际游资,登子就是不花钱的驴。

当然现在还不明显,如果老朋友新冠在出来发下言估计登子是驴这个论断基本就定了。

user avatar

失算的明明是拜登大人您吧,您这个演说是打肿脸拉选票吧?

首先先说战略:

您既然觉得普京失算,感情您是故意安排的陷阱让普京俄罗斯跳?可是逻辑讲不清啊。您图什么?

如果是希望美元回流,那可以搞个地区小冲突就行(比如之前的轰炸索马里,我相信这应该是您的原来预订剧情)。即便要让俄乌引起冲突,那现在人家打到基辅了,先不说普京赢不赢的了。就说您美国是出兵还是不出兵?不出兵?美元回流,卖点军火,赚点钱还点债?可至于吗?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坑了乌克兰,欧洲(战场可是在乌克兰,欧洲)以后北约还有威信吗?你还找得到代理人吗?

你美元是回流了,可欧洲没有欧元可以回流,油价涨到110了,欧洲和你美国自己都通胀了,至于吗?这就是你的大战略?

同理,你制裁了俄罗斯swift支付,可唯独漏了能源石油出口swift不敢封了普京账户,现在油价110美元比2月24日涨了20美元,人家普京现在每出口一桶石油比5天前还多赚20美元,正好报销军费继续打乌克兰!感情问这个制裁有鸡巴用?

你真要搞到普京失算,真有大战略,就应该搞东亚东南亚,那是中俄经济复合体基本盘!东盟已经被大公鸡国纳入RCEP经济一体化,这次乌克兰事件,经济稳的一批,人民币还升值比你美元还多!

哦,感情您割韭菜,割来割去,割的是你自家盟友欧洲的血?你割到大公鸡复合体(中国,东南亚,上合组织国等)一滴血了吗?你美国北约(欧洲)未来怎么跟中俄复合体竞争?(插一句,大家发现没有,以前万年韭菜国东南亚,南美阿根廷巴西,这次在美国通胀加息期,经济都很稳定,阿根廷老大还来参观毛爷爷,大家思考下什么原因?)

接着上面,国际形势上,大家都被唬住了,以为全世界都在制裁俄罗斯孤立无援,OK,那我让大家看看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

咱们这个球啊,有70亿人住着,根据联合国目前投票情况,目前制裁俄罗斯的,是欧洲美国日本及韩国什么的,大概就是传统发达国家,这帮人总数,大概10亿,因为他们话多话唠,叽叽喳喳的,所以误认为全世界。

剩下的,大公鸡弃权不制裁,印度也弃权不制裁,东南亚大体中立,中亚阿拉伯大体中立,非洲全部中立,南美巴西不制裁中立,墨西哥今天好像也表态中立,以上人口话不多,但是是球上的大多数,大概有60亿,而且隐隐约约有点跟着看大公鸡投票的意思。可见,人家普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我最后总结,自己大胆猜测下,这次俄乌事件吧,要说您拜登有预案计谋,我相信应该本来也是有的,就是美国的老套路,让乌克兰纳粹极端组织搞点事让普京下不来台,然后出兵搞点冲突,代理人战争什么的。但是,您失算了,您没想到,普京预判了您的预判,将计就计,来个大的,直捣黄龙拿下乌克兰全境(说实话也不怪拜登,我觉得这点连咱们老大估计也没料到会玩那么大,不然也不会现在也没有撤侨)。彻底把欧洲搞乱,彻底破了北约的纸老虎本质。长期来看,对美国的影响绝对是负面的。您让欧洲,未来怎么看你?

user avatar

登子这波可以,控制住了没有拉裤,不然就能现场示范一下什么叫“严重失算(*3)”。

user avatar

要讨论国际政治,那一定要从历史说起。
凡是不提及历史而直接讨论的,或许不算偏颇,但是至少算是不用心。

有一个词叫“历史的必然性”,这个词汇不是唯心,而是唯物。

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每个势力都有其固定的利益团体,

一个团体/势力的行为,都必然是为了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而出现。

正是这种无法改变的固定利益团体,导致了它们各自行为的“必然性”。


在我的上一个回答里,

我再次强调了我的观点:

俄国防部长表示「俄军将继续在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直至实现既定目标」,未来局势将如何发展?

我的观点还是不变:

战局其实一直掌握在普京手中,什么时候结束战争,只是看普京的战略需要。


很多人在讨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局,

都忘记了之前的历史。

这是不对的。


因为要进行国际政治的分析,必须结合其历史定位和历史表现。

为什么国际政治学科里历史是必修课?

因为只有结合历史,才可以进行正确的推断。


任何一个势力的行为,都与其“根源”有着“必然”的惯性。

一个政治人物,他的行事风格更是有其惯性的。

这个惯性不是唯心,

而是其一直以来所代表和所支持的利益集团的选择。


普京明显是在给乌克兰压力。

这些压力包括且不限于:战争、疫情、后勤、能源、民生等各方面。

民众的承受力是有限的。

现在所谓的“战局胶着”,无非是普京有意的控制。

当民众的承受力达到极限后,舆论的主动权就来到了普京这边。


我不知道那些说普京犯傻的人怎么想的。

能20多年来和欧美对抗还一直让俄罗斯的实际势力徐徐增长的普京会做出那么无脑的举动吗?

普京真要那么弱,那一直搞不定普京的欧美算什么?人均老年痴呆??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普京通过战局控制,将乌克兰的民众全集中了起来。

而在这个疫情严重的时期,一个聚集起来的几十几百万难民群体,会爆发出如何可怕的内乱,

简直让我只是幻想一下就感到不寒而栗。


这可是普京啊。

是当初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里,无视850名人质,坚决不妥协,

最后导致129名无辜人质死亡而坚决杀死了所有恐怖分子的“铁血大帝”!

居然认为这样的人会“严重失算”?怎么想的?

user avatar

俄罗斯出兵基辅的推演,在前几年和网友键政时说起过这个问题。这个话题比较大,简单说,就是,美国的全球战略遭遇挫折。

首先说美国经验。美国不管一战二战也好,都是战胜国,也是受益国,这得益于美国当时奉行孤立主义,以及美国天然的地缘优势。当然也包括当时美国的综合国力,当时英法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拥有更辽阔的领土和实力,美国也确实不是矛盾中心。所以利用自己在新大陆的地缘优势搞事,是美国跳出孤立主义以后的一贯作风。当然,话也不能说这么绝对,因为二战后苏联的强大,也确实让欧洲和美国担忧。那么我们现在不难理解,美国针对俄罗斯的方针,是基于经验的。

俄罗斯有个困局,就是自苏联解体以来,日子过得并不好。虽然普京执政以来,比叶利钦时期好了不少,但是总体上是比较难受的。俄罗斯每年都会进行一次阅兵式,有大小年。看了一些以后的感觉,俄罗斯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主要还是在吃苏联老本——不过那老本也是真厚。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想要重振国家,能打的牌似乎只有东斯拉夫人人的民族叙事了。在这个叙事下,就要看到一点,至少得让基辅重新站在自己这一边。

美国肯定也能想到这一点,于是就当然就培养亲美势力和俄罗斯作对以遏制俄罗斯。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失算是为什么呢?

首先,美国人高估了使用反对派的能力。不过就是找点流氓搞打砸抢,如果闹得大就能成为新政府,这对某些小国比较凑效。但是这张牌在乌克兰打,而且对手是准备搞民族主义叙事的俄罗斯,并且一再触动俄罗斯的底线。这个我打个比方啊,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杨志卖刀,美国其实所做的一切,和牛二并没有区别。杨志:是你说要试试刀的啊,那我可真试了。杨志试了刀,虽然短暂输的是舆论:杨志杀了人,需要被通缉。但是换个角度看,杨志如果不杀牛二,那么连卖了换口饭钱的宝刀都保不住了。所以说这就是美国低估了俄罗斯动武的决心。

问题还在于,如果俄罗斯对基辅动手,那么欧洲就会重新陷入混乱。这个混乱并不是指战乱的混乱,而是为自己的定位感到混乱。这主要是因为欧盟成员国和北约成员国,这两者有很多重合。那么问题就来了,北约的防务需求或者说军事需求,能不能代表欧盟经济需求呢?有时候是不能的。所以,包括这一次在内,等于是美国用北约又把欧盟卖了。而且,现在留下了一个隐患,就是:当北约成员国互相攻击时,大家是否还会按照条约办事?就算能,那么到底应该打谁的板子呢?所以,最后可能结果就是引发欧盟散伙或者北约散伙,或者都散伙。

那么欧盟呢,内部其实现在也有人提出啊,比如,欧盟各国国防预算一体化之类的。这样他们不用在北约的框架下去防备俄罗斯,也可以在军事上,更围绕欧盟的利益运作。缺点在哪里呢?缺点就在于毕竟欧盟各国在当前的世界秩序下,都是独立主权国,这种一体化的“联盟”会不会又变成“不攻自破的联盟”呢?现在德国就自己开始猛加国防预算了。

所以从短期看,美国赢麻。获得了美元回流。但是长期看,如果北约框架不在,那么美国能寻求的最好的欧洲盟友就是英国了。而英国现在的情况自不必说,就英国的地缘,它不在欧洲大陆,所以对欧洲大陆的实际影响力相对有限。

而且即便是现在各国通过swift制裁俄罗斯,是真的就制裁到俄罗斯了吗?表面上看是的,实际上这是杀敌1000,自损10000。比如像巴西、印度,乃至和这场冲突有地缘关系的波兰、土耳其、包括乌克兰本身,都和俄罗斯有密切的经济往来。你swift制裁俄罗斯,是否意味着有些必须的贸易需要换个“中间商”呢?就算不这样,他们是否可以用中国自己提出的模式:以物换物呢?这等于以后大家做生意,直接把美国和美元踢开了。这个先例一开,则美国的霸权可能就从此要开始决口了。

所以可以看,美国一位学者近期在提及台湾问题时的说法:美国没办法具体表态,是否会武力介入台海问题,因为那可能带来战争。怎么理解呢?我的看法是,美国如果现在就明确表态,等于自己放弃一张牌,那么美国的印太战略就得黄了,武统选项直接就打钩了。但是如果美国明确表态会,那完犊子,美国现在把自己拉到了全世界矛盾的核心,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所以,我认为,美国只是不想放弃这张牌。但是这种牌之于美国,就如同曹操碗里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乱七八糟说了一通。所以大概这个就是美国所谓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失手或者失算吧。

user avatar

身在俄罗斯,回答一波。

随机询问了身旁许多俄罗斯人,从十多岁的小年轻到六,七十多岁的老教授,他们的反应出奇的一致,都是说战争让人很难过,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

特别是十多岁的小年轻,他们说虽然讨厌普京,但是在这件事上支持普京。


再更一波

目前还有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卢布汇率一泻千里,但是目前俄罗斯境内生活物品并没有飞涨。


以五花肉为例,去年五月二号一公斤五花肉289卢布,当时的人民币与卢布汇率大概是1比10左右。

而今天三月二号卢布大跳水,人民币与卢布汇率大概在1比17,但是一公斤五花肉价格反而只有229.9卢布。


所以说,目前俄罗斯国内的局势还是比较稳,虽然电子产品进口产品飞涨,甚至停售,但是生活用品的价格很稳定。


3月3日更新

从2月24日冲突开始到今天,已经8天了。记录一下普通蔬菜水果的价钱。

打开外卖软件选择俄罗斯的大型连锁超市 Магнит 看看价格情况。


苹果的价格没有太大变化,一公斤110卢布


橘子,橙子,香蕉,猕猴桃也一样,波动不大,在一公斤100多卢布徘徊。

土豆,胡萝卜,洋葱,在一公斤30多40卢布之间,卷心菜60多卢布一公斤。

但是绿叶菜还是一样贵,100克65卢布。


鸡蛋的价格也变化不大,C0等级(最大等级)鸡蛋一盒十个73卢布。


虽然至今生活物资几乎没涨过价,但是今天听一些俄罗斯人说,准备多囤点物资,因为据他们所知明天俄罗斯将会进入战时制度,物资要么会涨价,要么供应量减少。


3月6日,开战第10日

生活物资,食品的价格无太大变化,咨询了其他城市的人比如莫斯科,彼得堡的,他们那里生活物资物价变化也不大。身边的俄罗斯朋友也说,不用担心物资短缺的问题。

虽然美元兑卢布的汇率上1比110了,但是俄罗斯政府出台了相应的规定,现在兑换美元将会收取百分之三十的手续费,但是兑换人民币不收手续费。

除此之外,从几个做生意的人那了解到了,因为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大部分俄罗斯贸易转向中国,并且商人们都开始囤积人民币了。

而目普京的支持率,和俄罗斯民众对总统做出的决定的支持率都高达百分之70以上。因此,俄罗斯内部瓦解的可能性目前不高。





ФОМ给出的信息挺有意思的

ФОМ是Фонд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мнения的简称,可翻译为民意基金会。

ФОМ проводил 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опрос о доверии Путина и опубликовал его итоги 1 марта 2022 года. Рейтинг составляет 71%, т.е. значительное число респондентов оценивают действия Путина как "скорее хорошо". Отметим, что на 20 февраля 2022 года, т.е. до начала спецоперации, ФОМ указывал рейтинг главы государства как 64%.

大致意思就是在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之前”,二月二十日时,民众的支持率为百分之六十四, 到了三月一号,支持率就上升到了百分之七十一。


3月7日

今天卢布又大跳水,人民币对卢布汇率直接快1比25了。虽然利好我们,但是心里总有一些不安,因为跳水速度太快了。



3月12日

食品方面有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

衣服有优衣库,耐克,HM,彪马等

通讯社交软件方面有脸书,WhatsApp, Instagram 等

都近期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

有一点比较担忧,虽然说的是只是暂停业务,还会继续给员工发工资,但是不可能长时间停止业务而又发工资。注定会产生大批失业人员。而大量的失业人员肯定会对治安造成不小的影响。

食品物价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衣服的价格有一定的涨幅。


3月23日

开战差不多一个月了,今天正好去了趟Магнит超市,我们一起来看看食品物价。








首先是水果,价格几乎和开战之前一样。不过一直不清楚为啥梨的价格高出其他水果一大截。


蘑菇400克一盒,价格大部分在一百多卢布左右。




洋葱土豆胡萝卜的价格似乎有一点上涨,但不是很明显,而大白菜感觉确实贵了。



鸡蛋的价格也算是没太大变化,虽然不同牌子的鸡蛋价格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C0的鸡蛋,一盒十个还是在70-100卢布之内。


牛奶倒是涨了价,我经常买的右上角粉红色的牛奶,一桶1.6公斤,开战前好像是110多卢布,现在要140多卢布了。

整鸡的价格在一公斤134卢布,一般来说一只大概两公斤左右,也就是268卢布左右。




这是米和意大利面的价格,不过米的价格一直都不便宜,就算开战前,也是100多卢布900克。


油的价格一直没注意过,但是感觉和之前差别不大。

面包的价格也与之前差不多。


这是面粉的价格,似乎也没啥变化。


目前来说,开战一个月的俄罗斯食品物价几乎没有大变化,并且本地人也认为食品物价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大部分进口产品的价格翻了倍,比如黑虎虾什么的。

除此之外一直不太懂为什么俄罗斯人喜欢抢购白砂糖,现在各个超市几乎买不到白砂糖了。听朋友说,抢购白砂糖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她们每人都会提上十公斤以上的白砂糖回家。

空空如也的白砂糖货栏


4月19日

到今天俄罗斯日常生活物资的物价稳定得都还不错,虽然有一点涨幅,但是个人感觉影响不太大。

并且之前被恐慌性抢购空的白砂糖,如今也完全供应起来了。

这么多白砂糖已经不怕被老太太们抢空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拜登总统指称普京在俄乌战争中“严重失算”,这一说法背后可能有多重考量,并且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其准确性。拜登为何如此说?可能的考量:1. 强化美国及其盟友的立场与决心: 拜登政府一直强调支持乌克兰的独立和主权,并且对俄罗斯的侵略行为进行谴责和制裁。指责普京“失算”可以传递一个信息:俄罗斯的战略.............
  •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俄罗斯可能在2月16日“入侵”乌克兰的说法,是在一个极其复杂且高度紧张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提出的。要理解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1. 信息来源与情报评估的性质: 情报机构的预测: 拜登政府的这一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国家情报机构(如中央情报局CIA、国家安全局NSA、国防情.............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的那句“不允许中国超过美国”的表态,可以说是当前中美关系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缩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长期以来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时,一种深刻的不安和想要维持现状的强烈愿望。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体现。 从.............
  • 回答
    关于美国总统候选人拜登声称“黑人发明了电灯泡,不是那个叫爱迪生的白人”的说法,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历史细节和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要详细说明,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发明电灯泡的历史,然后看看拜登的表述可能指的是哪位具体的发明家,以及为何会出现这种说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现代意义上商业化、实用化的白炽灯.............
  • 回答
    拜登总统候选人关于“黑人发明了电灯泡,不是爱迪生”的说法,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一些争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历史事实、拜登发言的可能意图以及公众的解读。首先,我们得回到电灯泡的发明史。科学界普遍认为,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是电灯泡的“发明者”,但这其中包含了相当复杂.............
  • 回答
    拜登总统在上任第一天就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重返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一举动无疑是他外交政策上的一项重要信号,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要理解这一决策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从 美国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视角 来看,拜登政府此举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回归多边主义和国际合.............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近期正式将1915年奥斯曼帝国针对亚美尼亚人的系统性杀戮定性为“种族灭绝”。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政府在对待这段历史问题上立场上的重大转变,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土耳其的强烈反应。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历史背景:1915年的悲剧首先,我们必须回顾1915年发生的事情.............
  • 回答
    特朗普近期的一番言论——“今年先清理叛徒,明年赢拜登”——无疑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番话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在于它背后蕴含的复杂信息以及可能引发的多层面影响。要理解其潜在后果,我们需要拆解这句声明的几个关键点,并结合当前的美国政治生态和历史经验进行分析。首先,关于“今年先清理叛徒”的.............
  • 回答
    拜亚动力 DT770 Pro 80欧姆这款耳机,可以说是录音室里的常客,也是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入门之选。它有着扎实的低频、清晰的中频和相对内敛的高频,整体听感比较均衡耐听,特别适合听流行、摇滚等需要节奏感的音乐。你要用笔记本作为前端来驱动这款80欧姆的DT770 Pro,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搭配。不过,笔.............
  • 回答
    你的拜亚动力 DT880 Pro 250欧姆作为混音耳机,想要获得清晰准确的频段声音,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DT880 Pro 的确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监听耳机,它以其出色的解析力、相对平直的频响和舒适的佩戴感而闻名,非常适合用于音乐制作。那么,你问是否需要耳放,以及为什么,这涉及到耳机驱动和声音的准.............
  • 回答
    拜登提名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连任美联储主席,这一人事任命对美国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向具有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鲍威尔连任后的潜在影响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可能走向: 一、鲍威尔连任的政治与政策连续性1. 政策延续性 鲍威尔自2014年担任美联储主席以来,以“数.............
  • 回答
    拜登关于普京已决定进攻乌克兰的表态,确实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信号,透露出多方面值得高度关注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我会尽量详细地展开:1. 信息来源和拜登的判断依据: 情报评估的可靠性: 拜登总统的表态并非空穴来风,通常是基于美国情报机构(包括CIA、NSA、DIA等)长时间、多渠道收集和分析的俄.............
  • 回答
    拜登总统在接受采访时关于对俄的两选项——“制裁或者开启世界大战”的表述,释放了多重复杂且强烈的信号。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选一,而是包含了对当前俄乌冲突局势的评估、对俄罗斯行为的定性、对美国及盟友政策的宣示,以及对未来走向的警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解读这些信号:一、 对俄罗斯行为的定性与升级的警示.............
  • 回答
    拜登政府签署行政令,解冻并分配 70 亿美元阿富汗在美资产,其中一半(约 35 亿美元)将赔偿给 9·11 受害者家属,另一半则计划用于阿富汗的人道主义援助,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决定,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解冻资产的背景与原因: 阿富汗央行资产被冻结: 在塔利班.............
  • 回答
    拜登总统关于“美俄关系完全破裂”的表述,虽然措辞严厉,但更多的是对当前严峻现实的一种确认和定性,而非全新的局势开端。然而,这种公开的定性确实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朝着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方向发展:一、 加剧地缘政治紧张与阵营化 强化对抗态势: “完全破裂”意味着双方之间.............
  • 回答
    拜登总统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辩护时,将中俄两国乐意看到美国继续驻军阿富汗作为一个重要论据,这其中蕴含着多层含义和战略考量。理解他的发言,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中俄乐意美国继续驻军”的逻辑基础: 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 这是最核心的考量。中俄两国都视美国为主要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如果.............
  • 回答
    拜登政府首度明确表态不支持“台独”,并表示“完全了解其敏感性”,这在处理台湾问题的表述上,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相对明确的政策调整或表述重申,尤其是在其过往的表述中,虽然也强调不支持台独,但这次的措辞和语境可能带来更细致的影响。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台海局势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 回答
    拜登总统与日本首相菅义伟在2021年4月16日(日本时间17日)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确实在提及台湾问题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这是自1969年以来,美日两国领导人联合声明中首次明确且详细地提及台湾。这次联合声明释放出的信号是多方面的,其重要性和深远影响值得详细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声明的突破性:.............
  • 回答
    关于拜登是否“拉裤兜子”的问题,网络上流传着一些不实信息和猜测。事实查证:目前没有可靠的、公开的证据或官方声明证实拜登总统有过“拉裤兜子”的情况。这类说法通常源于对某些视频片段的误读或断章取义,也有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恶意传播。关于网络流传的视频或截图:您可能会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拜登行动的短视频或.............
  • 回答
    关于拜登总统和英国首相约翰逊会晤期间记者被要求离场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这个事件通常发生在两国领导人举行正式会晤,特别是涉及一些敏感议题或需要进行私下交流的时候。在G7峰会、北约峰会或其他国际场合,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双边会谈”是常见的环节。这些会谈通常会有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